朵雲軒展唐雲「眾妙之門」:揮毫喝酒玩壺,藝術得融入生活

2020-12-15 澎湃新聞

朵雲軒展唐雲「眾妙之門」:揮毫喝酒玩壺,藝術得融入生活

澎湃新聞記者 肖永軍

2019-06-09 09:41 來源:澎湃新聞

唐雲是公認的海上書畫大家,他的山水從石濤中來,他筆下的花鳥得益於新羅山人,他的花卉受到吳昌碩、齊白石啟發。

6月7日,「眾妙之門:唐雲先生書畫作品展」在上海朵雲軒藝術館四樓開幕。澎湃新聞從現場獲悉,此次展覽展出了唐雲先生各時期的作品近四十件(套),涵蓋了花鳥、山水、人物、書法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一件迄今為止成交價格最高的唐雲手卷及一套朵雲軒舊藏唐雲精品冊頁。

一些書畫界人士說:「唐雲先生喝酒、抽菸、喝茶、玩壺等等,每個行當都做到極致。而且唐雲先生所收藏的八把曼生壺是非常珍貴的。因此,唐雲先生真的是一位把藝術融入到生活的大家。」

展覽現場

上海朵雲軒集團總經理朱旗表示,唐雲先生是公認的海派書畫大家。「無論是花鳥,還是山水、人物,唐雲先生都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朵雲軒長期致力於弘揚與宣傳海派傳統書畫藝術,通過此次展覽,希望能讓大家近距離地去欣賞、了解唐雲先生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風格。」

唐雲作品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唐雲之子唐逸覽告訴澎湃新聞,「我的父親出生於杭州,自幼酷愛書畫,十七歲就做了美術教師,早年曾是西泠印社社員。早年還組織書畫社團——神社,得到了姜丹書、潘天壽等的幫助,當時的社員有姜丹書、潘天壽、來楚生、丁輔之、還有我父親等等,每個月一兩次就在杭州西湖的柳浪聞鶯聚會,交流書畫。抗戰以後,我父親攜家人從杭州避難到上海,乘船到寧波時,得到消息,因吳淞戰事不能入上海,那麼就在寧波停了下來,住在一個寺廟裡,畫了一批畫。到了吳淞解禁,父親就帶了一百多張畫住在上海吉祥寺,而後在好友的幫助下舉辦畫展,一炮打響,當時就有一個美譽:杭州「唐伯虎」到上海了。因此,父親初到上海就聲名鵲起。民國時女才子周煉霞曾評價我父親:六如舊是丹青手,千載才人又姓唐。鏡裡煙波甜欲笑,筆端春色活生香。有時夢見清湘老,無意能為八大狂。四海張靈雙鬢白,傳神不讓顧長康。建國後,父親歷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展覽部部長,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主任,上海博物館鑑定委員,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代院長。」

唐雲《無量壽佛》唐雲山水作品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西泠印社副社長童衍方在開幕式上說,「『眾妙之門』語於《老子》,是1944年鄧散木先生題唐雲先生的冊頁所寫,這說明同道之人也是對唐雲先生非常推崇的。談到唐雲先生對傳統的吸取,在書法方面,他對倪瓚、明四家、石濤、八大的吸取;在繪畫方面,石濤、王原祁、華新羅、金冬心、吳昌碩、齊白石的不同風格、不同樣式,他總是能夠吸取且融合在一起。有人說藝術融入生活是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唐雲先生不是簡單地從事美術創作,他還喝酒、抽菸、喝茶、玩壺等等,每個行當都做到極致。而且唐雲先生所收藏的八把曼生壺是非常珍貴的。因此,唐雲先生真的是一位把藝術融入到生活的大家。」

唐雲畫壺唐雲用硯

畫家蕭平回憶唐雲說,「80年代,宋文治介紹我到唐雲家裡去,我拿了一本小冊頁請唐先生畫畫,那麼小的冊頁上,唐雲先生當場就畫了一枝牡丹花,大大的葉子和小小的冊頁紙形成了鮮明對比,更為精妙處就是在空白處添補一隻蟋蟀。今天是端午節,現場做海報的這張帶有粽子的畫其實是展覽中的一張小冊頁,這麼小的一張畫,放大到這個尺寸依舊筆墨淋漓、顏色鮮明。可見一張小小的作品就可看出一個畫家的筆墨修養。」


唐雲《人物山水花鳥等集錦手卷》局部 設色紙本

唐雲《眾妙之門》冊頁八開 設色紙本

「唐雲不僅是書畫家,他還是一個篆刻家。我曾在上海工美買到一方唐雲先生刊刻之印,印文為『愛蓮』,我的畫室名就叫愛蓮居,所以我非常喜歡這方印。更重要的是,他懂得鑑藏前人的畫,關注古畫。這樣的鑑藏經歷對於他的繪畫其實是起反哺作用的。他的山水從石濤中來,他筆下的鳥學習的是華喦的鳥,他的花卉受到吳昌碩、齊白石啟發。他的畫高妙之處就在於,畫中既能看到前人的影子,又能夠保持著自己鮮明的個性。」

唐雲《人物山水花鳥等集錦手卷》局部 設色紙本

唐雲《人物山水花鳥等集錦手卷》局部 設色紙本

華喦,可以說是唐雲花鳥畫創作中最重要的「老師」了。正如蕭平所說,「他筆下的鳥學習的是華喦的鳥」。唐先生酷愛新羅山人的畫,他的畫從山水轉向花鳥也是由此入手的。鄭重先生在《唐雲傳》中也提到過:「唐先生經常談到這點『學前人的形式,只能懂其皮毛,惟有悟出前人的神韻,方是吸收了營養,才能滋生出新鮮的血液,化為自己的力量。』」

唐雲《眾妙之門》冊頁八開 設色紙本

唐雲《眾妙之門》冊頁八開 設色紙本

展覽中,《眾妙之門》冊頁中有一幅花鳥小品,畫面上雖然僅有花枝佇立著一鳥,但是鳥的神情和動態卻刻畫得活靈活現,乾濕並用的筆法將鳥的翎毛描繪得栩栩如生,將新羅山人的畫風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畫上的題字也是典型的華新羅風格,可見新羅山人的筆意在唐先生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並轉化成了他自己的能量,演繹成他獨特的書畫語言。

唐雲《眾妙之門》冊頁八開 設色紙本

唐雲《眾妙之門》冊頁八開 設色紙本

唐雲的人物畫,也是別有性格特徵的。如《眾妙之門》冊頁中的小品《鍾馗捉妖》則是受另一位他推崇的畫家金農的影響,並將其筆意發揮到了極致。唐雲用細膩卻不失峻爽的筆法,將鍾馗那種怒目而視的威嚴感和怒髮衝冠的憤怒感,刻畫得呼之欲出。畫中小鬼的驚恐神情以及逃竄的動勢,都被描繪得惟妙惟肖,相較金冬心的畫,唐先生在設色上更多了份細膩,在用筆上多了份直爽,這便是「新鮮血液」,這與唐雲豪爽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唐先生一直笑稱自己的畫裡有「藥味」,其實,更多的是俠骨柔情。


唐雲《松鼠柿子》設色紙本

唐雲 書法對聯

唐雲《紅荷遊魚》設色紙本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11日,之後展品將移展至朵雲軒藝術館二樓,延展至8月8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眾妙之門 唐雲 山水 書法 花鳥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唐雲的「眾妙之門」
    唐雲的「眾妙之門」 日期:2019-06-26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眾妙之門——唐雲書畫展」亮相朵雲畫廊
    展廳現場端午節第一天(6月7日),朵雲畫廊陸陸續續迎來了看「眾妙之門」唐雲書畫展的觀眾。展廳現場策展之初,為確保展覽能全方位展現唐雲書畫技藝,童衍方在多次來到朵雲軒梳理展品,這才呈現了本次沙龍式的精品展,「雖然規模不大,但能讓大家看到唐雲先生繪畫的多樣性」,童衍方表示。
  • 八壺結緣,一段佳話!60餘件珍貴文物帶你了解唐雲先生的朋友圈
    1910年,唐雲在杭州出生,到晚年居留上海,他擅長花鳥、山水、人物,尤以花鳥聞名,與江寒汀、張大壯、陸抑非並稱為「海上四大花旦」。但他一直都是杭州作為美術高地的一個重要標杆。「廣交友人,成就一代海派名家;八壺結緣,講述一段藝術佳話」,正是對唐雲先生一生最恰當的解釋。
  • 現場|八大山人、金冬心與曼生壺,看唐雲的收藏與詩畫茶酒
    新中國成立後,他在一個古玩市場上花了二百五十大洋,買下了曾藏於胡佐慶第二把曼生壺;第三把曼生壺則是宣古愚的藏品;第四把則是唐雲陪好友在什剎海逛古玩市場,以二十元錢就「撿漏」而得;第五把是胡若思到蘇州舊貨商店看到一把曼生壺,知道唐雲喜歡而自作主張買下來贈送給唐雲;第六把也是在北京逛古玩市場,花了五十元買來;第七把是「新金陵八家」的亞明贈送,本是亞明家一把被堵住嘴的裝醬油的壺,想請唐雲通通壺嘴,卻被唐雲看上
  • 唐雲藝術館
    目前館內藏有中國當代國畫大師唐雲家屬捐贈給杭州市人民政府的藝術珍品195件(其中唐雲先生作品38件、書畫藏品106件、曼生壺等51件)及唐雲先生的有關文獻。七年多來通過各種藝術交流活動的開展,館藏品增至700多件。  藝術館的建立旨在弘揚我國當代國畫大師唐雲先生在書畫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及先生的愛鄉敬業精神,是西湖風景名勝區和杭州市對外開展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
  • 藏界|唐雲曾經珍藏過的八大山人、金冬心與齊白石
    「眾妙之門:唐雲先生書畫作品展」這些天正在上海朵雲軒藝術館展出,唐雲是公認的海上書畫大家,他的書畫得益於其收藏較多。作為海派畫家唐雲的兒子,唐逸覽自小就給父親磨墨、拉紙、幫助整理父親唐雲畫室裡的畫作。「父親最喜歡的畫家有八大山人、石濤、金冬心……因為他是學這一路的,這類書畫收藏比較多。」
  • 回報社會 唐雲藝術館六周年不搞慶典展精品
    近日,來到唐雲藝術館參觀的眾人驚喜地遭遇了幾個「第一」:該館建館六年來,第一次全面裝修的上下兩層展廳重新亮相,人們見到了一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美感的
  • 鄭重與謝稚柳唐雲等談藝:聽他們「自說自畫」
    謝稚柳善畫竹與梅,獨具風標,鄭重對此頗為欣賞,他通過與謝稚柳論述王維的墨竹,以此見出藝術旨趣不在於煌煌巨製,而在於「得之象外」的藝術風裁。鄭重還舉有謝稚柳的《粵北山色》《北苑筆意山水》《紅葉山禽》《荷石圖》《梅花拳石圖》等十五幅繪畫作品,來論述他繪畫藝術的師承與創新。鄭重一直想通過謝稚柳現象來描述中國文化的傳承問題。
  • 唐雲書畫境妙,從他的藝術年譜就能體會到!
    偶然間看到了一篇,關於著名畫家唐雲的藝術年譜的文章。記錄了他從1910年出生,直到1993年去世。整個一生中關於藝術的相關事件。看後感觸頗深,藝術家的成長和他的出身以及後天的勤奮,接觸的文人墨客,是密不可分的。唐雲這一生在繪畫中的輝煌成就,讓人佩服和頌揚!
  • 玩壺玩的是什麼?
    從古至今,文人雅士們把能擁有一把上好的紫砂壺作為一種風尚,因為把玩紫砂不僅是修身養性,更是在品讀文化歷史,那麼紫砂壺到底應該怎麼玩,玩什麼呢? 玩 茶 味 紫砂壺首先是實用器,最重要的功能當然是泡茶。紫砂壺泡茶的好處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
  • 曼生壺之匏瓜
    曼生遂以壺寄情,以解相思,無奈終不能有一把讓自己中意的作品,有一次他無意中讀到曹植《洛陽賦》中一句話: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隻獨勤,被其中的匏瓜吸引,仔細研究得之這是葫蘆的變種,又叫瓢葫蘆,更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匏瓜是男子無妻獨處的象徵,這正與此時曼生的處境極為相符,於是找來一匏瓜日日觀察創作出此款匏瓜壺。
  • 唐雲:如何欣賞中國畫?
    筆墨的節奏,是完全為了要表現生活中的真實事物,一筆轉動能夠恰到好處表現了客觀形象的精神實質,才是好手。如果單弄筆墨的節奏,不能表現真實內容,讓觀眾看了不知是畫什麼,這就失了繪畫的基本要求,比方京劇上要演一個黑旋風李逵,而演員表現神態性格,不是李逵,而像大刀關勝,臺下的觀眾,一定會鬨笑。
  • 他借十塊錢,買了一把絕世壺……
    唐雲老年影像他藏壺十分痴心,往往不惜借得重金收購,一度收集至十把曼生壺。他選取至精者八枚,將其書齋命名為『八壺精舍』。世人得一把曼生壺已屬三生有幸,而唐雲如何連獲八壺?貳矮合歡壺—為鸞為凰,得雌者昌合歡壺(唐雲舊藏)銘文:八餅頭綱,為鸞為凰(上羽下王),得雌者昌 曼生銘
  • 玩壺品茗!「2019新年紫砂藝術周」於琶洲國茶薈開幕
    【興茶網 資訊】16日下午,「2019新年紫砂藝術周」於琶洲國茶薈負一層博物館開幕,席間共迎來壺友、茶友80餘人,品茶玩壺,恬淡閒適。新年紫砂藝術周,至今已在國茶薈舉辦了兩屆,每年從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出發,一直向北,一路追夢,在弘揚紫砂文化的道路上努力不停。今年,姚志源、錢樟法等紫砂界大師加入到藝術周中,不勝榮幸。
  • 上海當代藝術館13周年,「眾妙之門」展比爾·維奧拉等作品
    犛牛絨布與藏人的日常生活關聯。」噶德說道。而在這幅作品中,佛珠不再作為精神媒介,而更接近於物質世界。「我想要提出的問題是,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動蕩的內心。」被問到為教堂製作用品與在博物館展出作品有什麼不同,奧立仁表示,教堂有自己的禮儀和規則,你必須依照它們來行事,而在博物館裡則自由得多。至於藝術和宗教對他而言具有怎樣的關係,這位差點成為神父的藝術家似乎有些「答非所問」,「在我創作之前,我會設置一個框架,如果最終的作品達到了我的設想,體現了我的靈感,我就會覺得那是好作品。」
  • 良渚大型原創公共藝術作品《眾妙之門》「五一」吸睛
    日前,杭州良渚首個大型國內藝術家原創公共藝術作品《眾妙之門》宣告落成。該作品坐落於良渚文化村,由杭州萬科未來之光項目組和其劇場運營方大屋頂發起,公共藝術資源平臺「ToMASTER明日大師」擔任藝術總顧問,歷時11個月精心打造而成。
  • 美術研究|賴少其與唐雲的書畫情緣
    20世紀50年代初,賴少其在上海主持文藝界工作,與唐雲等諸多海上書畫名家交往甚密,他們在藝術上共同進步、事業上相互砥礪、生活上彼此扶持,結下了深厚的書畫情緣。2020年是上海中國畫院成立60周年,也是賴少其誕辰105周年。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玩茶道陶器之用,只為豐盈人們的生活,茶起飲之始,只為平凡增添了些許情調,一陶一茶之間,逸然自得。
  • 唐雲花鳥畫作品欣賞
    唐雲(1910~1993年),字俠塵,號頻羅、藥翁。唐雲出生於山明水秀、風光旖旎的西子湖畔,是江南文化的鼎盛之地與詩文書畫的錦繡家園。而後他來到了「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的上海,寬博的眼界、胸襟與學養,讓文人派十足的唐雲獨成一家。
  • 老壺重生|顧景舟、何道洪、汪寅仙、裴石民四位大師為古壺配蓋
    ▲顧景舟配壺蓋此壺為上海著名海派畫家兼紫砂收藏家唐雲的清末「日巔山館」款的漢鐸壺,上世紀文革初期被紅衛兵抄走,至70年代末退還唐雲,但壺蓋已失。後唐雲求助於老友顧景舟為其配蓋。顧景舟叫來趙江華、葛陶中與其配合,三人反覆試驗,出窯後的壺蓋與《漢鐸壺》的壺體色澤和諧,嚴絲合縫,妙手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