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合唱)交響曲》答辯與解析

2020-12-09 中公教師網

《第九(合唱團)交響曲》答辯與解析

第一題:

請簡要介紹本課作品《第九(合唱)交響曲》的作者。

【參考答案】

本課的作者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從古典主義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稱為「樂聖」。他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是一位頗具創造性的作曲家、音樂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

貝多芬的人生經歷也是十分坎坷。他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十七歲那年,波恩宮廷資助他去維也納,也就是在這時與莫扎特有了短暫接觸。1792年,經過海頓的指引,再次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

他從1796年26歲時開始感到聽覺日漸衰弱,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貝多芬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第三「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誌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

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月光曲》、《悲愴鋼琴奏鳴曲》、《莊嚴彌撒曲》等,這些都是擺脫古典主義、展現自由、熱情奔放的美麗樂章。

第二題:

你認為《第九(合唱)交響曲》這首作品的重點是什麼?教學過程中怎麼體現的?

【參考答案】

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本科的教學重點是欣賞作品,感受作品第四樂章的風格特點,體會貝多芬創作的意境和內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聽辨《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主題旋律,小組合作探討第四樂章的主題旋律特點,學生討論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以總結:《歡樂頌》是一首4/4拍,G大調的樂曲,結構規整,分為四個樂句,具有典型的起承轉合的特徵,音樂語言精煉概括,音域只用一個8度,旋律行進主要運用具有強烈力度感的上行級進和下行級進的對置,配合著鏗鏘有力、富有動感的節奏,形成了不可阻擋的氣勢,是由詞採用德國詩人席勒的同名詩,加入了人聲而成的世界著名的樂曲。在講授完曲調特徵後,再讓學生聽辨完主題旋律,嘗試演唱《歡樂頌》的旋律,加深對樂曲的印象,鞏固對曲調的分析和理解。

以上就是初中音樂《第九(合唱)交響曲》答辯題目及解析,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更多招教面試資料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師招聘面試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 ·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

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試講教案(含音頻)+說課+答辯+結構化資料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教師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高中音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答辯題目及解析
    【參考答案】交響曲:《b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F大調第六(田園)交響曲》《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席勒詞)等9部;鋼琴奏鳴曲:《c小調奏鳴曲(悲愴)》《#c小調奏鳴曲(月光)》《d小調奏鳴曲(暴風雨)》《f小調奏鳴曲(熱情)》等32首;歌劇《費德裡奧》;序曲《愛格蒙特》等;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愛人》。
  • 高中音樂《第九(合唱)交響曲》教學設計
    (《歡樂頌》)2.教師介紹《歡樂頌》出自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這部交響曲被認為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高峰和總結,順勢導入本課。(二)初步感知1.教師初次播放樂曲《歡樂頌》音頻,並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師:《歡樂頌》是舉世聞名的經典樂曲,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對《歡樂頌》的認識嗎?西方的聖誕節和唱詩班都經常演唱;作者是貝多芬。
  • 《第九(合唱)交響曲》說課稿
    一、說教材《第九(合唱)交響曲》是選自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全一冊第八單元第十五節。這是一節鑑賞課,通過學習聽賞《第九(合唱)交響曲》的第四樂章,聆聽並記憶音樂主題,結合作曲家生平理解樂曲表達的精神內涵,學生能夠掌握體會到掌握樂曲背後的音樂史知識。學生在鑑賞音樂作品的同時擴充了知識儲備,提高了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繼續了解與探究音樂。
  • ...周年中俄藝術家聯袂演出大型交響音樂會《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哈爾濱交響樂團成立110周年,10月8日19時,哈爾濱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湯沐海先生執棒哈響在哈爾濱音樂廳將隆重上演中俄文化合作聯袂演出大型交響音樂會《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
  •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即將亮相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
    當日,國家大劇院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舉行公開排練活動,邀請媒體及110多位古典樂迷來到音樂廳,現場聆聽「貝九」第四樂章「歡樂頌」的排練。據介紹,8月8日至9日,呂嘉將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連續兩晚為觀眾演繹貝多芬的這部交響巔峰之作。 2017年是貝多芬逝世190周年,世界各地的古典音樂團體都在舉行紀念貝多芬的演出。
  • 初中音樂教資答辯問題與解析:《渴望春天》
    交響曲:《D大調第35交響曲》《C大調第36交響曲》《D大調第38交響曲》《g小調第40交響曲》(曾被用於流行音樂組合S.H.E演唱的歌曲《不想長大》副歌旋律)。第二題:與莫扎特同時期的音樂家還有哪些?請列舉人物及其音樂成就。【參考答案】(1)貝多芬德國作曲家,被譽為「樂聖」。
  • 2018教師資格證筆試:高中音樂教學設計之《第九(合唱)交響曲》
    2018教師資格證筆試:高中音樂教學設計之《第九(合唱)交響曲》 (《歡樂頌》)2.教師介紹《歡樂頌》出自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這部交響曲被認為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高峰和總結,順勢導入本課。(二)初步感知1.教師初次播放樂曲《歡樂頌》音頻,並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師:《歡樂頌》是舉世聞名的經典樂曲,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對《歡樂頌》的認識嗎?西方的聖誕節和唱詩班都經常演唱;作者是貝多芬。
  • 「合唱交響曲」上演 貝多芬音樂季歡樂收官
    本次音樂會由湖南省演藝集團、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長沙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肖鳴擔任指揮,中央歌劇院女中音歌唱家孫雪曼、男中音歌唱家耿哲、北京歌劇舞劇院首席男高音郭建超、湖南師範大學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吳姍擔任領唱,長沙交響樂團歌劇中心合唱團、雨花教師合唱團擔任合唱,青年指揮家楊樂樂、銀玉燦、魏偉國擔任合唱指導,長沙交響樂團
  • 貝多芬與《第九交響曲》,「歡樂女神聖潔美麗……」 的旋律從這裡...
    關於「時長問題的批評聲」也傳到了德意志,直接影響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名聲,直到十年後才首次在倫敦重獲讚譽。1837年,倫敦一名文藝評論家幾乎預見性地將《第九交響曲》描繪為「歐洲偉大的同濟會頌歌,應由上千人合唱及 500人組成的管弦樂隊演奏」。然而又過了十年,這樣的規模依然沒有在美國實現。
  • 《長恨歌》答辯問題與解析
    《長恨歌》答辯問題與解析第一題:什麼是清唱劇?【參考答案】清唱劇是一種大型套曲結構,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由多種聲樂曲以及管弦樂隊組成,其中包括詠嘆調、宣敘調、重唱、以及合唱,是介於歌劇和康塔塔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由管弦樂隊伴奏。其中,各樂章的歌詞在內容上較康塔塔更具有連貫性。
  • 我省樂團首次奏響《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音樂會在鏗鏘有力的交響合唱《紅旗頌》中拉開序幕,《紅色娘子軍》、《我愛你中國》等紅色經典歌曲次第登場。河南省歌劇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陳靜和青年獨唱演員郭威也為大家獻上了我省著名作曲家周虹創作的作品《盛大節日》,而全場觀眾在諸位歌唱家的帶領下合唱《歡樂頌》更是將音樂會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上,河南交響樂團還為觀眾們演奏了世界經典交響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 布魯克納 第九交響曲
    推薦曲目:  《第九交響曲》第三樂章  布魯克納一生寫過九首交響曲。在創作《第九交響曲》時布魯克納已年近古稀,從1891年寫至1896年,花費了六年時間,但也只寫好了第一、二、三樂章。這種念頭支撐著他拖著孱弱的身體,加快了對第九交響曲的創作。可命運最終還是無情地阻止了他,第九交響曲末樂章還沒最後完成時他便接受上帝的神諭去了天堂。而這部第九交響曲也成為了作曲家未完成的「天鵝之歌」。  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是許多指揮家要著力詮釋的一部作品。在這其中,以德國指揮家君特•旺德為突出的代表。
  • 布魯克納d小調第九交響曲詳解
    布魯克納在1892年曾告訴一位來訪者:「這將是我最後一首交響曲。」他還告訴另一位來訪者:「第九交響曲將會是我的傑作。我祈求上帝讓我寫完才死。」號碼本身也是一個問題。自貝多芬以後沒有一位重要的作曲家創作超過九首交響曲。一首第九交響曲有著特別的含義。布魯克納也知道以d小調創作一首新的交響曲會有麻煩,因為那也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調子。
  • 布魯克納交響曲中對其宗教合唱作品的引用
    今天想對幾處布魯克納交響曲中引用宗教合唱作品的譜例進行淺析。對布魯克納交響曲世界的探索,必然少不了了解其宗教合唱作品的背景。布魯克納完成三部彌撒後,才正式步入交響曲創作。在創作三部彌撒時,也包含了早期布交三部作品的創作,而這一階段的布交還處於早期的探索階段。布魯克納大型管弦樂/合唱作品的創作歷程,從這些彌撒開始(再往前還有安魂曲、莊嚴彌撒等中小型作品的嘗試)。
  • 如何更好地欣賞《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是「樂聖」貝多芬1819年至1824年間創作的一部大型四樂章交響曲,因破天荒於第四樂章加入大型合唱,也稱「合唱交響曲」。該曲合唱部分以詩人席勒的《歡樂頌》 為詞,成就了作品最知名的主題,也成為人聲與交響樂隊合作的典範。
  • 《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四樂章》答辯問題與解析
    【參考答案】一節課的重點,是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最基本、最核心能掌握的知識,由於本節課是一節鑑賞課,那本節課的重點就是了解交響曲體裁及結構,並感受音樂的清晰。因此在我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突出重點。(1)聆聽音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歌曲,我會先讓學生聆聽歌曲,了解一些外在的音樂要素。
  • 湖南寧夏兩大樂團攜手演繹《第九交響曲》貝多芬音樂季收官
    隨後,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上演,這是貝多芬創作的最後一部交響曲,也是他對自己藝術生命的總結和回顧,被公認為貝多芬在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除了創造性地在交響曲中加入了人聲合唱外,更因其改編席勒的詩篇《歡樂頌》而廣為人知,被譽為頌揚人類崇高靈魂和理想的偉大作品。
  • 高中歷史《音樂與影視藝術》答辯題目及解析
    高中歷史《音樂與影視藝術》答辯題目及解析1.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參考答案】【知識與能力目標】說出19、20世紀音樂與影視藝術發展的相關史實。代表人物及作品:「樂聖」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歌曲之王」舒伯特的《小夜曲》、「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比才的歌劇《卡門》。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 《百科之友》程志強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 「古典鋼
    他第一次真切地摸到命運的咽喉 他第一次真切地看到自己的咽喉 他第一次真切地感悟源於萊茵河的慈悲,熱情 在血脈奔流,由遠而近,叩開命運之門 他以明澈如水的旋律演繹萊茵河熱切奔放的憂傷 成就了音樂史詩《第一交響曲
  • 歡樂頌《第九交響曲》
    歡樂頌《第九交響曲》 2014-03-16 21:29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