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刷爆了朋友圈。餘承東宣布鴻蒙系統升級到2.0版本,並於12月發布手機版本,更是一下子點燃了網友們對鴻蒙系統的期待!
除了鴻蒙OS「萬物互聯」造勢十足,近日還有消息傳出稱:華為要自主研發程式語言「倉頡」(char)。
據微博博主@IT工程師 稱,華為正在研發新的自主程式語言倉頡,領頭人是南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士生導師——馮新宇,其曾獲得2019PLDI最佳論文獎。不過,據查其微博目前已經刪除這一消息。
此前華為在編譯器方向已經有方舟編譯器等成果,這次是要來真的?有網友扒出了華為今年在愛丁堡大學成立的程式語言實驗室 (Programming Languages Lab),還發現了這個實驗室背後的大牛,以及目前在招聘博士實習生的動態。
不過,不少程式設計師倒是紛紛表示,或許華為自研程式語言是遲早要走出的一步,「Char」當英文名似乎倒不太「科學」,因為權重排名下來會有太多無關信息。此外,聯想到此前「木蘭」語言那波「完全自主設計、開發和實現」的誇大宣傳,不少網友也呼籲國產程式語言走穩走寬,任重道遠。
目前,世界上較為出名的程式語言一共有600多種,「中國沒有自己的程式語言」之痛似乎被不少人掛在心頭,但大多數程式設計師們,還是反對強硬造出一款「假大空」的程式語言。
對自研程式語言「倉頡」的消息,華為方面目前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