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唐朝詩人有點懶,一生只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2020-12-04 花落花又落

唐朝詩歌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儘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一生僅做了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並且被收入了學生語文課本之中,成為每個學生必備的詩篇。

這人是唐朝最懶的一位詩人,因為,他的一生僅作詩兩首,但是,就是這兩首詩,卻成就了他,容讓千年之後的我們仍然記得他的姓名,他就是張若虛。「孤篇橫絕全唐」,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文學史的不朽地位。這位唐朝詩人有點懶,一生只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提起這首《春江花月夜》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僅存的兩首名詩之一,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表現了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該詩受到文壇關注始於明代,在清代更是被抬升至「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此詩題目,以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整首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

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

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

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恍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很多人說,再怎麼出名的古詩詞,到了如今,不也被社會淘汰了嗎?現在的人說話還用的著古詩詞了?寫作都是用白話文,古詩詞out了!

其實並非如此,從《中國詩詞大會》大火到現在,全國上下都掀起了學習古詩詞的熱潮,並且國家教育部也下令提升古詩詞在中小學生課本的比例,為的就是重拾中華傳統,將我國優秀的古詩詞文化發揚光大。

學習古詩詞有什麼好處呢?

葉嘉瑩教授說:「其實詩的好處,你是終身受用的。你想我們中國這麼千百年來,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詩詞,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萬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夠好的早就淘汰了。所以我們讀的古詩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篩選、淘汰……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學習古詩詞能造就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華。

一首好詩就是一位良師益友。學習古詩詞猶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聞其香、嘗其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淨化自己的靈魂、開闊自己的視野,求得身體和精神上的健康。

在物慾縱流的而今天,讀古詩,就像是一汪清泉流淌在心間,除卻心頭的塵埃,讓你找回內心的平靜,如果你剛好需要詩詞的滋養,那麼,不妨下單下面的這套《中國詩詞大會》上推薦的《飛花令》,讓你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感受詩詞的魅力。

一套書共四本,價格僅售79元,一盒面膜的錢而已,容顏易老,但是智慧長存, 買一套收藏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唐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僅存兩首詩,卻孤篇壓倒全唐!
    李白的一生博聞多識,寫了一千多首的詩,而流傳至今的也有九百多首,就連小學生都能隨口說出幾首。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人,也是唐朝的一位詩人,比起李白,這位詩人做的詩就顯得有點太少了,因為他一生活了八十多歲,卻只留下了兩首詩。和當時其他詩人相對,確實是少的可憐,將他稱為唐朝最「懶」詩人,一點也不為過。
  •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壓倒全唐
    整個唐朝湧現出了無數著名的詩人與詩作。想必很多人小時候都背過唐詩300首吧,我們背的大多是李白、杜甫的,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一生僅做了兩首詩,但是其中一首卻使他名流千古,被稱讚壓倒全唐,驚世絕倫。歷史上對張若虛的記載少之又少,只知道他出生於唐代的揚州,與賀知章、張旭
  • 唐朝一個懶詩人,一生作詩兩首,卻孤篇壓倒全唐成千古絕唱!
    中華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也就是因為中華文化,從而形成了「唐詩」「宋詞」,還有就是「元曲」,要說到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時期,那就非唐朝莫屬了,而唐朝也是充滿詩意的一個時代,唐朝的詩人也是特別多的,就好比是李白,杜甫等,他們都留下比較多的詩歌。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正如唐朝時期的李白,杜甫,亦或是劉禹錫,白居易,他們都是家喻戶曉的偉大詩人,同時也擁有許多的佳作。不過,唐朝有一「懶」詩人,他的一生只留下兩首詩,雖然作品稀少,但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甚至有人稱其為全唐時期最好的詩作。
  • 唐代有一位懶惰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首詩,卻壓倒了整個唐朝
    現在提起唐詩三百首,很多孩子都能朗朗上口地背出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化傳承人。然而今天,這位唐代詩人卻很奇怪。他一生寫了兩首詩,卻作為千古佳作廣為流傳。張若虛是被稱為壓倒全唐的孤寂詩人。《全唐詩》中只剩下他的兩首詩。其中《春江花月夜》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另一部是《代閨閣鬥夢》。但是,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過。
  • 唐朝最懶的詩人,僅留下兩首詩,但是憑藉兩首詩卻壓倒眾多詩人
    說到唐朝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一代女皇武則天還是在馬嵬坡香消玉殞的楊貴妃。說到楊貴妃你知道有一首詩是關於楊貴妃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是杜牧寫的,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杜牧是唐朝是著名的詩人。你還知道唐朝的哪些詩人嗎?
  • 唐朝有個懶詩人,一生用2首詩壓倒全唐詩人,很多人卻看不懂
    唐朝是詩歌的國度,從初唐到盛唐再到中唐和晚唐,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出現在我們面前,牽引我們去到了那個悠遠的國度。而在唐朝,除了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外,還有很多優秀的詩人,其中有一位號稱最「懶」詩人,一生只寫了2首詩,其中一篇壓倒了唐朝所有的詩歌,可惜很多人卻看不懂。
  •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2首詩,每首都很好,其中一首還冠絕全唐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也有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有自己想要窮盡一生去追求的東西,也有自己只求精不求量的東西。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這個世界上,出現了形形色色不一樣的人。不過,倘若一個天才般的人物,卻因為太懶而不願意將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實在是令人惋惜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便出現過這樣的一個人,此人名為張若虛,他可以稱得上是唐朝最懶的詩人了,流傳於後世的只有兩首詩,一首是《代答閨夢還》,還有一首是《春江花月夜》,這兩首詩每一首都名傳千古,其中《春江花月夜》更是被稱為「冠絕全唐」,連李白都寫不出。
  • 唐朝最少詩的詩人,只有兩首古詩存在世上,有一首孤篇壓倒全唐
    從唐朝開始,文化繁榮,可謂是一個詩歌的朝代啊,。在當時像李白等的有名詩人都喜歡作詩,而且還成為了人們所仰慕的人。但是當時唐朝,有一位很神奇也有名氣的詩人,只有兩首詩存於世上。這位詩人就是張若虛了,可能大家很少聽過這個名字,他的兩首詩就是《春江花月夜》與《代答閨夢還》了。可是在當時,很多人對他議論紛紛,特別是他的這首詩《春江花月夜》,因為這首詩被稱為「壓倒全唐的孤篇」,有的人對此表示讚揚和認可,可是有的人卻認為這是追捧。其實這首詩是挺好的,但是當時有的人認為這首詩承受不起「孤篇壓倒全唐」的美譽。
  • 史上最牛詩人,一生就寫了兩首詩,卻「孤篇壓倒全唐」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個人,這個人是唐朝時期得一名詩人,其實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唐朝到處都是詩人,比較著名的有李白、杜甫,他們的一生寫了很多的詩歌,可是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就寫了兩首詩,但是卻成了千古絕唱,成了「孤篇壓倒全唐」,這個人就是張若虛。
  • 唐朝有個懶詩人,一生用2首詩冠絕大唐,其中一首還被編入教科書
    唐朝是詩歌的國度,從初唐到盛唐再到中唐和晚唐,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出現在我們面前,牽引我們去到了那個悠遠的國度。而在唐朝,除了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外,還有很多優秀的詩人,其中有一位號稱最「懶」詩人,一生只寫了2首詩,其中一篇壓倒了唐朝所有的詩歌,還被編入了教科書。
  • 唐朝最神秘的詩人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 其中一首壓倒全唐
    說起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肯定非李白莫屬。但是唐朝最出名的古詩,並不是李白寫的,而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大師寫的。歷史對張若虛的描寫是十分模糊的,因為他一共就留下了兩首詩,而他的人生經歷幾乎無人可知。 但就是這麼一位低調的詩人,卻留下了一首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一洗六朝詩風,橫絕千古!」的傳世之作,這首詩就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雖然很長,但是課本上是要求背誦的。
  • 唐朝比較懶的詩人,僅留存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幾乎壓倒全唐
    大唐王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它的強盛不僅僅是軍事方面的強盛,更體現在文化方面的繁榮,而這種繁榮在唐詩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至可以這麼說,唐朝是唐詩的時代。據不完全統計,近三百年的唐朝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數萬名詩人(很多詩人的著作都失傳了),留存至今的唐詩數量約有五萬首,這些唐詩作品內容包羅萬象,對於後人研究唐朝的政治、民情、風俗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留兩首詩,卻被贊為「孤篇壓全唐」
    唐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卻在詩歌鼎盛的唐朝穩穩佔了一席之地。他不像李白杜甫名滿天下, 但他的一首詩卻讓他揚名詩壇,甚至被譽為力壓全唐的巔峰之作。此人便是張若虛,若覺得他的名字有些陌生,那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大家肯定不陌生。
  • 唐朝最低產的詩人,只留兩首詩存於世上,卻孤篇壓倒全唐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的文化發展歷史就可以發現,在唐朝時期,詩歌的發展態勢達到了頂峰,而在唐朝文人的努力之下,我國歷史上也流傳下了許多經典的詩作。提到唐朝的詩人,或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李白、杜甫等名家,但實際上,在唐朝卻有這樣一位特殊的詩人,他僅有兩首詩流傳於世,而這也使得他被稱為是唐朝最低產的詩人。
  • 唐朝「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卻被稱為千古絕唱!
    唐代詩人數量眾多,其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就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在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都產生過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詩人。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他們被稱為「初唐四傑」。盛唐的代表人物即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中唐的代表人物為白居易,他的敘事詩《琵琶行》和《長恨歌》被後人廣為傳誦;晚唐時被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也留下了極富盛名的詩作。可是在初唐時期,有一位奇特的詩人,他活了八十多年,卻只有兩首詩存世,堪稱唐朝「最懶詩人」,可是他就憑藉這僅存的兩首詩而聞名天下。
  • 一首抵過整個唐朝的詩,被譽為孤篇壓倒全唐!網友:實至名歸
    一首抵過整個唐朝的詩,被譽為「孤篇壓倒全唐!那麼我遲遲沒有提到的唐朝則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唐朝的思想文化集中表現形式是什麼呢?沒錯就是我們從小一直在學的詩,漢賦唐詩宋詞都是我們中華文化歷史中到現在為止也依舊是最耀眼的幾顆明珠之一,唐詩尤其。
  • 唐朝最神秘詩人:史書只有兩句話,一生就寫兩首詩,蓋過全唐詩人
    唐朝最神秘詩人:史書只有兩句話,一生就寫兩首詩,蓋過全唐詩人唐朝是中國詩文最繁盛的時代,然而在唐朝卻有這樣一個詩人,他的一生中僅僅寫了兩首詩,史書中對他的描寫也只有一句話,他的詩文和文採並沒有被唐朝人所接納,直到千百年後的明朝才有人將他的詩文從故紙堆中找了出來
  • 唐朝一詩人,只有兩首詩流傳於世,卻「孤篇壓全唐」!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唐朝一詩人,只有兩首詩流傳於世,卻「孤篇壓全唐」!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哇啦哇啦的背《唐詩三百首》,雖然那時不知道詩中的意思,但是就是莫名感覺讀起來好爽。唐詩是一種唐朝時期盛產的文學作品,唐朝的繁榮滋生了一大批博學多識的詩人們,他們沒事兒就叫上三五知己把酒言歡,一有感觸就提筆寫詩,尤其是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等人,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不過在唐朝時期並不是所有的詩人都很「高產」,例如張若虛,他的一生只留下了兩首詩僅存於世,在唐朝的詩人中算是一朵奇葩了。
  • 這位「懶到家」的詩人,聽說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只有兩首,卻非常...
    而有一個人,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僅僅兩首,但是他的事在全唐詩裡是一大亮點。甚至有說法是這位詩人寫的兩首詩,其中一首幾乎壓倒全唐,但這首詩非常不錯,但是也不至於如此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