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攜騰訊共推「榮耀中國節·節歷」 數位化煥新傳統節日文化

2021-01-09 有飯研究

中華書局與騰訊《王者榮耀》共同推出,「榮耀中國節」文創衍生品「榮耀中國節 · 節歷」和「好運連年」數字日曆,希望以數位化科技、年輕化的方式,煥新傳統節日文化。現已發售。

在此之前,《王者榮耀》已經在2020年圍繞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傳統節日進行過相關探索,以數字IP煥新傳統節日體驗。

中華書局與榮耀中國節合作文創產品

本次合作由中華書院和「榮耀中國節」共同完成。

中華書局成立於1912年,是國內最權威、最專業的古籍出版社。

「榮耀中國節」是《王者榮耀》品牌下專門以傳統節日文化為核心,連結及借勢城市地域文化,以數位化手段幫年輕人深入了解、體驗節日文化的長線項目。

在合作下,「榮耀中國節」就冬至「新年見喜」的主題在線下推出了2021年的實體月曆文創產品「榮耀中國節 · 節歷」,線上則有「好運連年」H5數字日曆和遊戲主題活動等。

其中,「榮耀中國節 · 節歷」首創了「節歷」概念,將月曆的節點變成節日,增強過節的儀式感。節歷以《王者榮耀》英雄形象與節日場景相結合,由清華美術學院師生共創完成了12幅主題插畫。比如一月元旦,新年伊始,主題為醒獅點睛、步步高升,插畫為遊戲內魯班舞獅;八月七夕,寄託愛意,插畫則是遊戲內后羿和嫦娥鵲橋相會。

在線上,數字日曆「好運連年」H5可讓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每日運程詳文、節日關聯內容。

通過線上活動、內容和線下產品的聯動,年輕人將在冬至獲得新的節日體驗,並有機會在2021年全年的每天、每月裡感受傳統文化。

在此次合作中,百年老字號的中華書局找到了與年輕人溝通的方式,有助於拓展原本的業務範疇,嘗試用科技的力量傳承千年的文本與文化。而《王者榮耀》方面積累了新的文創產品開發經驗,未來還將持續開拓品牌文創衍生的模式。

榮耀中國節跑通文創模式,2021年再啟航

目前,冬至已是「榮耀中國節」在2020年的第五次深入探索。

到2020年底,「榮耀中國節」已經形成了線上遊戲活動+主題內容+城市線下活動+衍生品組成的新文創矩陣。

它以數位化IP聚集流量,與傳統文化傳承人、機構做開放合作,再持開放態度,在共創思維下以數位化技術打造文化主題活動、提供體驗場景,最後連接線下活動,融入用戶的現實生活。

在基本跑通模式之後,2021年,「榮耀中國節」將繼續從用戶記憶出發,以「國民IP」為觸點,由淺入深地活化傳統文化,推動傳統節慶融入當代社會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中華書局攜《王者榮耀》推「榮耀中國節·節歷」
    本報訊(記者 張知依)12月20日,中華書局與騰訊《王者榮耀》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召開新文創合作發布會,共同宣布推出文創產品「榮耀中國節·節歷」,以年輕人青睞有加、更易接受的數位化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 王者榮耀攜手中華書局推「榮耀中國節-節歷」 煥新傳統節日文化
    12月20日,中華書局與騰訊《王者榮耀》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召開新文創合作發布會,共同宣布推出文創產品「榮耀中國節-節歷」,以年輕人青睞有加、更易接受的數位化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2020年,《王者榮耀》以遊戲文化為觸點,將數字科技與節日文化深度融合,適應時代變化煥新傳統節日記憶,推出」榮耀中國節」系列文創活動。
  • ...推文中與王者榮耀合作推出「榮耀中國節·節歷」的出版社叫什麼?
    最近玩王者榮耀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了,今天的問題是在昨日推文中,與王者榮耀合作推出「榮耀中國節·節歷」的出版社叫什麼?大家都知道這道題的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王者榮耀每日一題答案,如果你也想要了解的話,那麼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 榮耀中國節聯手乞巧非遺 喚起七夕節日儀式感
    25日,騰訊《王者榮耀》與廣州乞巧文化節、天河文創產業協會、西安曲江新區文化和旅遊局、西安曲江大唐芙蓉園、中國美術學院展開合作,圍繞國家級非遺「乞巧節」,推出了「緣起峽谷、情定七夕」主題活動。實現從線下實地探訪、七夕主題展臺、到線上直播、七夕寄語徵集,再到遊戲植入的全方位傳播。
  • 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數位技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自商周以來便有傳統節日文化,至今數千年依舊有大量優秀文化習俗留存。但也由於時間跨度過大,許多傳統節日習俗在現代社會習慣的變遷中,漸漸出現傳承的難題。如何提煉傳統節日的現代內核,找到符合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體驗方式,是更好地傳承傳統節日文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 過好傳統節日 增強文化自信——《王者歷史課》文化名家中華優秀...
    圖片取自網絡  中國青年網上海5月6日電 (記者 樊慧琴 通訊員 張普慶)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巨量的文化信息和民族情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和象徵。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為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其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記述地方風俗的名著《風土記》中,書中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中國傳統節日:一月一節一律
    其實,我們自己的節日,有更深的歷史積澱,文化內涵,值得我們珍惜。忝筆一月一節一律,拋磚引玉,順便也搜集一些掌故,與諸君共饗。傳統社會的元宵節喧鬧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統計該節別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 【網絡中國節 重陽】網絡時代,激活傳統節日的文化基因
    【網絡中國節 重陽】網絡時代,激活傳統節日的文化基因 原標題:   作者:楊琳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許秦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  平衡傳統與現代,讓傳統節日文化在網絡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國家會過端午節?
    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民俗活動,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其起源,版本很多,有紀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說,也有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說,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這天,人們掛艾草、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等,民俗活動豐富多彩。2008年,端午節被國家正式列入法定假日,並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在世界各地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
  • 歷師:那些年被遺忘的節日,花朝節只是其中之一!
    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為出發點,將每一個傳統節日都人性化,賦予生命,稱為「歷神」,由歷師統一調度,一同對抗各種邪祟。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有「禁菸節」、「冷節」、「百五節」之稱。因寒食節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中華文化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名錄,其中蘊含著深厚的中化民族傳統文化。
  • 愛尚寰球說中華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除夕等。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形式多樣化。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結果。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中,涵蓋了原始的信仰、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
  •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被稱為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了!每次到了這個節日時,我便會懷念奶奶包的粽子了。端午習俗可以說是在中國千百年來都盛行不衰,極具有意義。端午節最初的意義是祭祀,到了後來戰國時期屈原在端午時投江,端午節便又成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以紀念他的愛國之情。賽龍舟是端午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非常流行。之所以為龍舟,其實也是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的一種乞求保護的情感。由於賽龍舟這一活動的重要性與特殊性,端午節成為了中國首個入選非遺的節日,我們應當為之感到驕傲,我們要過好自己的節日。
  • 借愚人節當天呼籲倡導中華優秀傳統節日抵制一些西方節日
    就在今天,一位明星就藉助當前疫情炫了一把,他就是東方神起的前成員金在中,他先是宣稱自己被確診新冠肺炎了,當眾多歌迷網民對此關切議論不止時,他卻又修改博文稱只是想引起大家的警覺,並稱自己在這個愚人節的玩笑開的有點過分,甘願接受因這篇文章而受到的所有懲罰。
  • 彝族傳統節日:火把節——追求光明的象徵
    大家好我是朱賢敏,彝族的節日大體有信仰性節日,如祭龍節;物候性節日,如插花節、馬櫻花節等;時令性節日,如火把節、彝族年等。前兩類規模有限,涉及面較小,而後一類則已近形成全民性的盛大節日。今天跟大家講一講彝族的火把節。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
    七夕節·也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牛郎與織女農曆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七夕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也是一個男女相親的節日。
  • 好書推薦|孩子都需要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好書推薦///1/4 2021兒童心理成長與書相伴共同成長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本周的好書推薦將向孩子和家長推薦3本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科普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和歷史的優質書籍。讓孩子在閱讀經典故事的同時,心裡種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值得長存的記憶。
  • 中華書局: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第一品牌
    2003年的「弘揚傳統重塑品牌——中華書局與學界共商重印書規劃座談會」上,學者紛紛貢獻金玉良言,北京大學袁行霈教授勉勵書局「守正出新」,這四個字成為了中華書局新時期的出版理念:在堅持中華書局出版傳統和專業優勢的基礎上,面向當代讀者需求,適應市場需要,拓展多層次出版格局。
  • 傳統文化「鬧」新春 京東年貨節讓「送文化」成新趨勢
    過中國年,春節民俗文化是中國人最看中的節日體驗之一。今年京東年貨節也呈現出「送文化」的消費趨勢,包括朕的心意故宮IP禮盒、國家寶藏文化IP產品在內的民俗文化年貨商品熱銷,而京東不僅在主站頁面設計上突出春節民俗文化元素,更聯合品牌、IP在產品上融合科技與傳統文化,將送文化貫徹到底的同時喚起用戶守護親情,闔家團圓的情感,營造溫暖幸福的過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