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手機市場分析:學不來蘋果 打得敗三星

2020-12-14 快科技

最近國內手機市場有兩個重要的事件發生,一是昨天(1月26日)被moto高調回歸中國手機市場,一是1月15日的小米手機發布了小米note,打破了人們對於小米定價的心理預期,正式向中高端手機市場升級。

關於moto的評論,大多數是在探討沒落的巨頭moto現在還能在競爭已經白熾化的中國市場分得一杯羹,頗有點擔心「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對於小米的關注點在於,小米手機能否突破「1999」的價格天花板,向國內中高端市場進軍。

縱觀目前的國內手機市場,手機品牌陣營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一是以蘋果和三星為代表的國際品牌;二是以小米、魅族、一加、vivo為代表的新興國產手機品牌;三是以華為、中興、酷派為代表的老牌國產老牌手機品牌。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評論目前中國智慧型手機的競爭態勢,可以用「學不來蘋果,打得敗三星」來總結。

從目前格局來看,蘋果依然牢牢把持著國內的高端市場,市場份額非常穩定。14年蘋果推出了4.7寸的iPhone6和5.5寸6 Plus,不僅挽留住了原來的蘋果粉絲,更是成功地把很多鍾情於三星大屏幕手機的高端用戶拉了過去。

而對三星來說,2014年卻不是個好年景,前有蘋果堵擊,高端旗艦級Galaxy S6與Note 4市場基本沒什麼反響,沒有達到預期的銷量增長。更為悲劇的是,在中低端機上,三星被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衝擊的一塌糊塗,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到北。

搶走三星中國市場份額第一位置的正是如日中天的小米。說到小米,不得不承認它是個奇蹟,在短短三年內成為了國產手機的老大,滿大街的人都在用小米手機。小米手機以「極致發燒」為品牌口號,吸引了國內那批「沒錢還發燒」的小眾發燒群體。兩代發燒「小米手機」大獲成功後,雷軍迅速推出低價位的「紅米」手機,在低端市場上進行了大面積的收割,小米自此也就成了街機。1月15號小米note的發布,是小米向中高端手機市場突破的號角,對於小米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旦成功,小米品牌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品牌,實現高中低全覆蓋,這將對三星形成致命的打擊。不過說到底,小米手機的市場策略就是「高質低價」,具體來說就是「以成本價銷售具有發燒特質的手機,以miui系統為基礎,構建一個類似於蘋果的生態圈。」

可以說,是小米的成功激發了國內手機廠商的最新一次爆發,他們紛紛開始效仿小米的成功路徑。這些效仿者中,表現最為突出的要算魅族了。

魅族與小米之間的恩怨情仇,使得兩者之間的競爭關係特別有看頭。魅族以做mp3起家,在09年依然轉型做智慧型手機,甚至為了表示轉型的決心,不再生產能帶來滾滾現金流的mp3產品了。如果說2009年是魅族的第一次轉型的話,那麼2014年就是魅族第二次轉型了。在2014年之前,魅族更多是模仿蘋果產品的高冷路線,這是它從mp3時代就有的基因,在產品設計與產品質量上都可以說是國內硬體廠商有口皆碑的,這也使得其擁有一批粉絲。在這個意義上,小米的粉絲營銷是偷師於魅族也不算說錯。這個階段,魅族的市場策略可以概括為「優質中價」,優質是指產品具有良好的品質與設計感,「中價」則是低於國際一線品牌,但是高於國內同類品牌的價格。然而,在與小米的競爭中,這樣市場策略顯得沒有招架之力。因為小米與魅族的目標人群是高度重疊的,即那些「沒錢還發燒」的群體,他們在價格和性能之間保持著高度的敏感性,誰能把性價比最到最優,就會選誰。因此,在「不要利潤」的小米手機面前,儘管魅族的手機有者很不錯的素質,但其定價明顯還是偏高。

在小米手機高歌猛進的這三年,魅族開始顯得有些不屑(2011年),接著是有點嫉妒了(2012年),終於在2014年發現,小米的模式代表了新興品牌崛起的道路,於是終於放下了原有的驕傲,開始全方位學習小米。可以說,在國內的手機廠商裡,當前魅族在學習小米的市場策略方面最為徹底,每一款產品推出都是以小米為假想敵。(這有點像是以前戀人分手後的針對性報復行為)在我看來,小米與魅族兩者比起來,小米的優勢在於已經佔據的市場份額,劣勢在於產品,而魅族的優勢在於產品,劣勢在於轉型較晚,市場份額還太小。兩者在未來的幾年競爭會更加激烈,而取勝的關鍵就在於誰能提前補好自己的短板,因為這場競爭是一場全方面的系統戰爭,不足的短板將是阿喀琉斯的致命之踵。

這裡需要提一下的是,一加手機的市場策略與小米和魅族大致是相似的,但規模還非常小,作為一個有個性的小眾品牌還有還有待市場的考驗。

而那些國內傳統的廠商,如華為、中興、酷派、金立等,也紛紛開始模仿小米。他們通常採取雙品牌策略,在保持原來的老品牌的同時,創建自己的新的網際網路子品牌,其中比較成功的是華為的榮耀、中興的努比亞與酷派的大神。觀察這些傳統品牌,我們會發現,越是在傳統手機領域做的比較成功的品牌,轉型相對來說越是不成功。總體上,金立手機的iuni∠酷派的大神∠中興的努比亞∠華為榮耀。這好像也是克裡斯滕森所說的「成功者的詛咒」的一種表現吧!

我們需要單獨談一下國內手機品牌的一個奇葩,即vivo與oppo手機,他們都與步步高有很深的淵源,在品牌的市場策略上非常相似。他們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高舉高打的國產品牌,而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如果說小米的成功使得國產手機第三次崛起的話,那麼vivo的成功的意義更多是在於打破了國產品牌不能做高端手機的迷思。傳統廠商在vivo手機上看到向上突破的可能,其中學得最好的莫過於華為了,其2014年旗艦級Mate7,據說銷量突破200萬臺,成為市場上一機難求的機型。vivo手機的成功策略在於「優質優價」與精準的市場定位,vivo手機的消費群體是追求時尚年輕人群體,他通過在湖南衛視等對年輕人有重要影響的節目投入重金做廣告,樹立起品牌影響力,以高出國內品牌一大截的價格(略比國際品牌的旗艦級低)銷售。

通過對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簡要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呈現多元的形態。那麼,這些競爭背後的競爭邏輯是什麼呢?我會在另一篇文章中再做分析。

相關焦點

  • 蘋果手機神話不再!三星成功在美國大本營擊敗蘋果
    【11月11日訊】眾所周知,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中,三星手機銷量一直都處於全球第一,成為了不可替代「手機霸主」,但唯獨在中國市場,幾乎已經看不到三星手機的身影了,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落敗,也是受到了諸多影響因素,尤其是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門事件後,由於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在全球範圍內召回Note 7手機,唯獨中國消費者例外
  • 蘋果:「涼涼」是不可能的,畢竟手機市場三分之二的利潤都是我的
    隨著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現在中國手機市場份額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在中國手機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的蘋果、三星等品牌已不復昔日的榮光,現在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中的份額已經少得可憐,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的崛起,也致使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量受到了猛烈衝擊。
  • 追趕蘋果三星十餘載,國產手機什麼時候當第一?
    就目前來看,國內的旗艦手機和國外的旗艦手機相比的確是處於互有長短的階段,反而是一口咬定「蘋果三星的旗艦就是要比國產旗艦更好」的說法,才是真正的「有失公允」。 但在我們看來,國產旗艦手機在對比之中也未能達到「全面超越」這個水準,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兩個。 第一,蘋果和三星都建立了全球範圍內的頂級供應鏈體系,在產品策劃、生產層面擁有更高的自由度。
  • 三星打臉了?跟風蘋果取消手機適配充電器,不要面子圖什麼?
    但是對於外界來看,蘋果公司的這一舉動只是為了更好地在5G時代站穩腳跟。 從國內手機市場數據來看,2020年9月,國內市場5G手機的出貨量達到了1399萬部,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60%,而在2020年1月-9月的時間內,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累計達到了1.08億部,上市機型共有167款,同期佔比分別為47.7%和46.5%。
  • 擠走三星重創蘋果,國產手機正崛起,但崛起不等於成功?
    導語:擠走三星重創蘋果,國產手機正崛起,但崛起不等於成功?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曾經一度在我們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叱吒風雲的蘋果和三星,這兩年來似乎並沒有像之前那幾年一樣大熱特熱,雖然說三星一邊也在中國繼續發布了三星s10和三星Note10,蘋果的iphone11和iphonexs系列也一直在開賣,但是蘋果的銷量已經跌出前五,三星也被迫撤離了自家在中國的工廠。在三星和蘋果走下坡路的背後,其實就是我們的國產手機正在慢慢的崛起。
  • 全球手機市場要變天:三星反超華為 小米逆襲蘋果
    收到美國封鎖的影響,華為手機的銷量是否能如此前一直堅挺,成為業界最為關注的焦點。但事實上想要憑藉華為一己之力抗衡整個美國似乎沒有太多可能。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給出了2020年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全球銷量來看:三星反超華為,小米逆襲蘋果。
  • 美媒:蘋果、三星被推到一旁 中國品牌或成智慧型手機新巨頭
    美聯社2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手機走向全球,蘋果、三星被推到一旁     超越蘋果和三星,下一個智慧型手機巨頭可能是某個中國品牌。中國手機已經超過三星在中國的份額,並在蠶食蘋果的地盤。分析人士預測,未來幾年,這些物美價廉的安卓手機可能吸引更多精打細算的用戶。  一名安卓系統分析師表示,「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有一種獨特的品質,他們可以生產與LG和三星功能相似的手機,但售價更便宜。」儘管三星依然是智慧型手機的老大,但它不是中國手機市場前五強,手機業務的盈利如今不到鼎盛時期的一半。去年第四季度,蘋果在華銷售額上升,但卻被華為銷量的增長蓋過。
  • 國內高端手機市場排名:蘋果被華為反超?這個墊底沒人想得到!
    國內的高端手機哪家強呢?這個就要看大家都買什麼高端品牌的手機了。最近還新出爐的關於「2020上半年中國600美元以智能機市場份額」的報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600美元對應的就是國內4000元以上價位的手機,這個價位也不是小數目了,國內上半年也都是5G手機混戰。
  • 蘋果官方打「八折」,二手機市場又開始打擺子
    在齊齊哈爾的一些數碼市場和專櫃,無論是蘋果、三星,還是其它二手國產手機,在四五月份的銷量都有點兒逆勢上揚的趨勢,這也讓他欣喜不已,「拿蘋果舉個例子,春節後最暢銷的iPhone二手機還是8代和10代。機能夠用,價格也都相當實惠,我進的部分手機成色還很新呢。」劉磊告訴懂懂筆記,僅在五月,店裡就售出了53臺iPhone 8和26臺iPhone X。
  • 三星、蘋果處境冰火兩重天:在中國喪失口碑,手機銷量相差18倍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三星和蘋果是中國消費者最為熟悉的兩個海外手機品牌,兩家廠商均在國內市場耕耘多年,都有著極高知名度不過,三星手機和蘋果手機雖然在中國名氣相當,但銷量卻是冰火兩重天。根據京東公布的最新數據,6月京東平臺線上銷量三星和蘋果相差18倍之多。蘋果不費吹灰之力拿下線上銷售冠軍,而三星銷量卻排在墊底位置。
  • 為了讓手機賣得更好,蘋果應該推出子品牌?
    ,以此來下探中低端市場,而像蘋果這樣的國際廠商,並沒有成立一個子品牌。 2019年可以說是中低端手機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OPPO將主打海外市場的子品牌realme召回到了國內,vivo也在去年2月份成立了iQOO,目的就是為了與榮耀、Redmi等品牌競爭,從而進一步搶佔國內中低端手機市場。唯獨蘋果沒有成立自己的子品牌,這是為何? 蘋果搶走了智慧型手機市場一半的利潤?
  • 2018第四季度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三星奪冠華為未超蘋果成探花
    據權威調研機構Counterpoint調查研究,發布了2018年Q4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率報告。對於全球市場來講,更多用戶依舊選擇蘋果、三星為首選機型,當然華為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雖然華為摘下了第四季度增長最快品牌之一,但依舊沒能超越蘋果老二的市場地位。
  • 全球「瘋搶」中國手機!不僅華為,這一品牌也碾壓蘋果三星
    無論是年終銷量盤點數據還是電商節銷售數據都顯示,在國內手機市場,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購手機時,都會選擇物美價廉的千元機或者百元機,這一規律似乎也同樣適用於海外市場。該消息還補充道,中國千元機的主力市場主要有俄羅斯、西班牙、法國、巴西、阿爾及利亞、波蘭、中東、日韓等國。以俄羅斯市場為例,相關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俄羅斯智慧型手機網絡銷售份額增長了34%,其中華為銷量最突出,佔該國線上銷售總額的30%,其次是小米(27%),第三是三星(26.3%),第四是蘋果(8.2%)。
  • 2021年誰會是手機老大?華為失落,三星第一,贏家卻是蘋果
    Q4季度蘋果手機將會全面復甦,不過前三季度的確很低迷,除此之外三星手機2020年的出貨量也將跌破3億大關,成為了近五年來業績最差的一次,華為手機就更不用說了,賣掉榮耀手機業務之後,全球市場前三位置開始不保,毋容置疑,2020是最近幾年全球手機市場表現最差的一年。
  • 三星稱霸、聯想發力、蘋果坐冷板凳,印度手機市場特點突出
    而強大的需求使其手機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今年二季度印度共售出2750萬部智能機(平均月售近1000萬部)。其中,三星品牌以本土化打法成為市場老大,本土品牌表現搶眼但尚缺獨立性,而中國廠商則憑藉多樣化策略共搶佔27%的市場份額(IDC數據)。
  • 亞洲手機市場洗牌:三星屈居第5,小米第2,榜首無可撼動
    相對比海外市場來看,國產手機的發展速度更快,早在去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雙模5G手機,mate20 5G也是名噪一時,後來的小米10、一加8 pro也是享譽全球市場。但隨著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各大廠商開始發力海外市場!就拿華為手機來說,早在5年前就進入了歐洲市場,巔峰時期更是拿到了15%左右的市場份額,是三星和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星Galaxy手機發展回顧
    當然三星也不例外,一改前兩代直來直去的硬朗設計,第三代Galaxy手機採用了鵝卵石般圓潤的設計,與當時的iPhone 4s截然相反,但是萬年不變的塑料材質開始引起了消費者的吐槽,但依舊賣得很好。不到半年就賣了3000萬部。還記得當年在大街上清一色地看見白色的手機,不是iPhone4s就是GalaxySIII。
  • 2020年Q3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三星第一!
    2020年12月11日,根據多家科技媒體的消息,知名數據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匯總報告。報告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華為、小米、蘋果、OPPO、vivo成為排名前六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 蘋果之後,三星也取消充電頭附贈?或將打開600億市場
    財聯社12月9日訊,三星向巴西監管部門提交的新文件顯示,三星效仿蘋果,即將推出的Galaxy S21系列中的三款設備,均不附帶電源適配器和耳機。不久前,蘋果在推出iPhone 12系列時,也「基於環保考慮」不再附贈耳機充電器。
  • 2020Q2國內手機市場格局:藍綠廠奪二、三名,華為蘋果表現強勁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6660萬臺,同比下降20.3%,(數據:IDC中國手機市場報告2020Q1)。進入到2020年第二季度,國內疫情開始得到有效控制,各地開始組織大規模的復工復產工作,消費市場開始恢復蓬勃生機。此時,國內手機市場也隨之釋放出復甦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