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製作圈的「矛盾螺旋」——是命中注定?還是要命不由天?

2021-01-12 動漫小站

很多朋友吐槽日本動畫近些年質量越來越差,題材匱乏,玩來玩去都是那些輕改套路,要不就是商業ip,過去好ip又被拿來炒冷飯,炒冷飯還一炒就毀掉一個老Ip,很多人都看到日本動畫製作行業的「業界藥丸」的跡象,日本動畫製作圈毫無疑問是走向了一個不得不做出抉擇的十字路,如果不進行調整,那麼無疑會陷入更深的「矛盾螺旋」。

不注重底層畫師

如果你去關注一些頂尖的日本動畫大師的履歷會發現,很多動畫導演都是從原畫升上來的,宮崎駿就是原畫出身,庵野秀明也是畫師出身,細田守也是動畫師出身,這些頂尖的動畫人才,大都有著原畫、動畫出身的背景,反倒是最近幾年很火的新海誠,他是遊戲公司的美工出身,沒有充足的原畫經驗,他擅長畫背景,而不是原畫,因此他的鏡頭的表現力就和一些前輩差異顯著;可見原畫出身的導演在鏡頭表現力上的優勢和積累

你一定會覺得,既然牛逼的動畫導演都是從原畫師來的,那麼原畫師也一定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職業?未來的宮崎駿,庵野秀明的可能性,豈不是都壓在年輕原畫師的身上?然而現實卻很殘酷,不僅原畫師不得到重視,甚至可以說在日本的社會中是相當「悲催」的一個職業。為什麼?一是收入低,二是工作還累。

你可以去打聽一下,日本的底層原畫師是什麼一個收入,原畫師的收入不是按月算拿固定工資的,而是按鏡頭計算,多做多得;日本原畫師的收入大概15-20萬日幣是常見的水平,這個收入在日本只比在超市打工稍微多一些,如果只靠這份收入要過上單身的租房生活都很有壓力,不得不額外打一份工增加收入;當然如果成為了作畫監督,實力得到認可,那麼有些公司會和原畫師籤合同,讓他能夠拿到固定30萬日幣左右的水平,那麼他的收入已經可以和其他職業的平均水平看齊,但並不是每個畫師都有籤約的機會和資格;

二是原畫師畫的多收入多,但是公司加班也是沒日沒夜,日本的企業文化稍作了解就會知道;「黑心」公司多到沒商量的,曾經就有爆出黑心公司的畫師因為過勞而猝死的新聞(A-1picture),可見原畫師的工作是多麼得辛苦。

因此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做這個職業,又不賺錢,又工作量大,並且競爭激烈,很多人看不到前途就早早退出;

究其原因,還得從「日本動畫之父」說起

業界這種局面是如何產生的,有人認為,是1960年代,為日本電視商業動畫打下基礎,被稱作「日本動畫之父」的手塚治虫定下的規矩不無關聯。手塚治虫就是最早的日本商業電視動畫,《鐵道阿童木》的原作漫畫作者,也是推行日本電視動畫變革的先鋒,他簡化了電視動畫製作的過程,確立了電視動畫靠周邊盈利的模式,這讓更多的資本注入動畫市場,好處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市場,把蛋糕做大,毫無疑問,目前日本動畫市場能有如此的規模,有這麼多豐碩的作品,肯定是這種模式的受益者,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製作動畫的人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動畫片的製作者,只是行業的「打工人」

拋開原創動畫,想想日本動畫產業的流程,先有了漫畫、輕小說的原作,再有了改編動畫,最後再有了衍生的周邊甚至遊戲,這裡面誰的權限最大?當然是漫畫、小說的出版社,或者說為出版社出錢來動畫化他們旗下作品的金主權限最大,但是仔細想想,這裡面,哪個環節才是曝光度最高,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環節,想想你沒看過《火影忍者》的動畫片,會突然去關注《火影忍者》的漫畫嗎?多少人都是看了動畫《海賊王》才去看漫畫原作的?沒錯,動畫片,才是整個環節中關鍵中的關鍵。而按人們的邏輯,製作動畫片的人才應該是核心中的核心,但是動畫片本身不賺錢,至少不是靠賣動畫片賺錢,真正賺錢的,是手上握著動畫的智慧財產權,賣衍生產品的金主……這個模式下,動畫片的製作者,顯然只是打工人,他們手裡沒有版權,也沒有核心的配件,他們能做的,只是上面要求他們做什麼動畫,他們就得做出來,所以動畫片的製作者,根本得不到行業的尊重,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待遇低,20年如一日,然後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20年如一日就意味著在今天,原畫的價格都沒有漲過,所以原畫師的收入會顯得這麼低。

蛋糕做大了,卻缺乏人才的培養

圈子越來越大,更多的作品想車成為動漫產業的「上遊」,也就是成為「原作」,自然,動畫製作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但是日本20年來,製作圈子的人才卻沒有成倍的擴張,原因我也說了,收入這麼低,環境又不好,門檻精的年輕人哪願意做這種事情,因此,原畫、動畫這樣的動畫中期的一線職業的人才流失不可避免,而動畫的高端人才恰巧需要靠從這些基礎的層面培養起,這就造成了動畫製作人才的缺陷,日本動畫公司接不了這麼多動畫,但任務要完成啊,怎麼辦?外包。

不斷外包,惡性循環

剛才說了這麼多,其具體的體現終於在這裡要提到了,那就是,太多的作品,無法接納,但是動畫公司作為「打工仔」,還得完成上頭的命令,不然就更加沒錢賺,那麼怎麼辦?只能外包出去,給更多的分包公司完成,而分包公司可能還有下層的製作工作室,導致層層外包,動畫製作的質量就是這麼變差的。

而很不幸的是,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越是不注重製作層人才的培養,不給那些原畫師、動畫師一個好的待遇,或者說好的工作環境,越是會缺失這一類人才,而越是缺失人才,最終無法完成的任務更多是外包出去,最後獲得更糟糕的結果……更可悲的是,這種制度層面導致的惡性循環,在目前也沒有根治的辦法,只能不斷接納新的作品,維持其日本動畫產業的「擴張」的局面,但是表面的擴張,內部卻在不斷崩潰,J.C.STAFF就是典型,不斷獻祭,獻祭,獻祭掉的不僅僅是動畫的質量,更是粉絲們的耐心,而失去了信譽的J.C.STAFF,似乎更近一步淪為了角川為旗下作品做「廣告動畫」的打工仔……

日漫走投無路?天朝人說不!

庵野秀明作為業界的大佬,早就預測了日本動漫產業的頹勢,但是,他沒有預測到,日本的御宅文化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吸引來了中國這個御宅文化的消費大國為他們出資……2010年後,國內視頻網站爭鋒購買日本動畫片播出版權,讓日本動畫產業獲得一根大大的救命稻草,當然,還有Netflix這樣的美資企業,總的來說,是外資的引入拯救了日本動漫業,在這個握著救命稻草的時代,如果不再重整河山,那麼當中國動漫也崛起,網飛也不再看好日漫的話,日本動漫,就真正的「業界藥丸」了,但就目前10年內,應該還不會一下子乾涸到枯萎,日本動漫的時間不多了。

日本動漫未來的形態?

問題出在哪裡?已經知道了,但是,怎麼改呢?常年累月產生了制度無法一口氣推翻,但是業界也不是沒有先行改革的楷模,例如Production.I.G.和京都動畫這樣的公司,創作更多的原創動畫IP,靠著原創IP來賺錢,簡單說,動畫公司要擺脫「打工仔」的形象,要「命不由天」的開始做版權方,這個方向也許能殺出一條血路。但血路是要靠拼殺的,其中的風險也是很高的。過去,有金主養著你,現在你得為了自己的生存而留一條後路,因為你不想做「兒子」。所以,改革也意味著是雙刃的結果,搞得好可以走出一條新路,搞得不好就要從舞臺中退出……到了這個局面,日本動漫產業是怎麼走,都會是一荊棘叢生的險路。

相關焦點

  • 不信 所謂的命中注定(哪吒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有人說天命不可違,命裡已註定,而我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信那所謂的命中注定。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昨天就已火爆上映,電影講的是靈珠與魔丸的故事,看哪吒如何逆天改命。哪吒原本是靈珠轉世,但是在出生的時候被申公豹偷偷的把靈珠換成了魔丸,命中注定一出生就是個魔鬼,會禍亂世間,三年後必將遭天雷轟死。所以在哪吒一出生的時候,陳塘關老百姓都對他害怕有加,把他當成魔鬼相待,恨不得他早點死去。
  • 螺旋境界線6月底上線 30多位日本一線聲優配音
    作為上海雲螺(KUMORA)的心血之作,遊戲製作人吉川明靜及市場總監貓太(微博)在品鑑會上演示了目前的遊戲版本並暢談了《螺旋境界線》的未來規劃。在本次會上,這款精心打造的遊戲的世界觀及劇情主創、音樂總監及動畫監製等多位合作嘉賓也悉數到場,揭開了一直以低調宣傳著稱的《螺旋境界線》的華麗大幕。
  • 我命由我不由天,還是我命由天?
    是命中注定的命運,還是自己改寫的拼搏?在前段時間,哪吒之魔童降世掀起了哪吒熱,那個花著煙燻妝,有點非主流風的小可愛成了我們的心頭愛。究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還是我命由天!「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哪吒一生來便是魔丸,生而為魔,卻不甘命運安排,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決定!
  • 10天破100億?《鬼滅之刃》打破日本動畫影史記錄!驚人票房的背後……
    日本熒幕只有中國內地的1/20 平均電影票價還是國內的三倍左右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將會在國內獲得怎樣的票房高度! 這無疑是接幾天前「3天突破46億日元」(約人民幣3億元)後又一次為電影票房的上升空間增加了不少期待!! 拓展閱讀:上映3天(10月16日-18日)累計動員觀眾342萬人次,首日突破10億日元,3天突破46億日元(約人民幣3億元)票房的好成績,拿下日本影史開畫記錄的第一名。
  • 導演田七創作歌曲《我命由我不由天》做自己的英雄
    田七《我命由我不由天》專輯封面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隨著近日中國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映,好評如潮。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先生放棄北京發展機會,在福建政和十萬餘株紫薇花再度綻放中華紫薇園與朱子書院理宗堂落成之際,即興創作歌曲《我命由我不由天》,感悟做事之不易,自己掌握命運,不向世俗低頭,做自己的英雄。歌曲誕生於中國原創音樂產業孵化基地,將收錄在《田七音樂作品專輯》。
  • 電影《哪吒》到《姜子牙》,「我命由我不由天」,你看懂了嗎?
    「我命由我不由天」,你讓步了嗎?還是還在那裡?密切關注作者,觀看經典電影並談論百味人生動畫電影《姜子牙》簡介:故事發生在封神大戰之後。從的《哪吒》到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播出的《姜子牙》中的「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我們所要表達的就是做自己,不受他人的限制。
  • 霸榜日本動畫電影票房長達十九年的製作公司
    這個小型放映室目前可播放吉卜力上映的21部原創動畫電影。這21部動畫電影總票房1555億(日元),其中更是有著霸佔日本電影票房第一19年的作品《千與千尋》(01年至今)。吉卜力工作室算得上是日本國寶級別的工作室之一,旗下作品名聲遠揚,進行的文化輸出真的非常的多。
  • 蘋果推薦日式手遊 螺旋境界線二次元爆紅
    蘋果推薦日式手遊,螺旋境界線二次元爆紅,八月未央,又一款App Store重推的黑馬級手遊侵襲二次元了。《螺旋境界線》的合作的畫師名單裡,包括了《百萬亞瑟王》系列和《鎖鏈戰記》《三國志亂舞》《黑貓維茲》等遊戲的畫師在內的40多位國內外高手,共同打造出精麗華美的超一流卡牌立繪。
  •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你給了勇氣,才有我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接受採訪時吐槽:全片製作完成有5000多個鏡頭,為了刪減,最後只留下了1318個,有些關鍵情節沒了,導致電影有些部分顯得沒有前因後果。但不論從那一方面來看,《哪吒》這部電影在製作的用心上幾乎無可挑剔。
  • 緣分天註定,半點不由人!
    也許,這就是人生中的修行,於身不由己中,於有緣無分中,明白了,有些東西,天註定,人力不可為,也不可違。緣分天註定,半點不由人,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終究不屬於你,一切命中注定,一切早有安排。如果有緣,即使暫時離去,早晚也會歸來;如果無緣,即使強留,最終還是要離去。
  • 螺旋式觀景塔參數化建模與生長動畫
    觀景塔以一條螺旋母線作為基本體,其形體規律為兩端大中間小。在z軸方向構建等距圓,並用Graph mapper+Remap numbers(函數映射)組合控制圓的半徑變化。
  • 夫妻之緣,命中注定,半點不由人
    遇見的人,愛上的人,都是註定;成功的事,失敗的事,都是天意;命中有註定,半點不由人。愛上一個人,都是命中注定,半點不由人,兜兜轉轉為情而來,跌跌撞撞為愛而去。在緣分的路上,聚聚散散,來來去去,為了找一個生命中匹配的人,在感情裡摸爬滾打,愛過恨過,聚過散過。
  • 日本動畫圈銷量最差的動畫,自己追的爛番流著淚也要追完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日本動畫圈有「名作之壁」這個梗,來形容沒有超過《無限斯特拉託斯》的銷量的動畫都稱不上「名作」,也有用「一寬」來嘲諷動畫銷量的差,這裡一寬特指僅僅883張的銷量的《分形世界》。
  • 「人的命天註定,半點不由人」看透不如活透!
    佛家說:「人的命,天註定,半點不由人」。人生來就不容易,從呱呱墜地到一聲嚎啕大哭,從此來到人世間,來探尋人世的一切。成長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所有一切的好與壞,都在時間裡認知,時間是最好的答案。人的命,有時候真的不由人,難道真有天註定這一說?都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 你這輩子是貧窮還是富貴,絕不能聽天由命,因為我命由我不由天
    誰人不愛子孫賢?誰人不愛千鍾粟?也就是說呢,什麼都是命中注定的,本來就不是屬於你的。這段話,其實是一種非常消極的人生觀。容易讓人很冷漠地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什麼事都漠不關心,就是聽天由命,這顯然是怎麼樣,是不對的,也就是一種等於是宿命論了。有首歌裡這麼唱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雖然這種觀點可以讓你在不如意的時候呢,暫時得到一些安慰。但是,如果你一直這樣想,一直這麼認為,就會讓你失去生活的熱情和鬥志。
  • 嗨媽親子遊 日本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告訴孩子動畫如何製作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親自設計的,如果喜歡日本二次元文化的,都會想去看一看吧。之前雖然幾次有想去過,但是都因為行程問題沒有成行。嗨嗨三歲半左右因為看了龍貓的電影,突然對宮崎駿的漫畫有了濃厚的興趣,再看了臺版的龍貓、紅豬、千與千尋以後,我們決定把三鷹之森提上日程,帶嗨嗨去看下心儀已久的大龍貓。
  • 《哪吒》爆紅:我命由我不由天!
    正在熱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超過《瘋狂動物城》,位列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這是《哪吒》的榮光,也是國產動畫的榮耀。畫質精美、創意新奇、特效逼真,觀眾好評的背後,是「劇本磨練2年,製作花了3年」的努力。不辜負觀眾,觀眾就會「安利」你。
  • 它是今年日本動畫第一爆款
    「鬼滅之刃」憑藉這個成績同時拿下全球周末票房冠軍,3天即追平2020日本票房年冠《我是大哥大 電影版》,同時也有望在2020全球票房前十名中佔據一席之地。  這部動畫片開映5天已經達到57.8億日元。由於影片過於火爆的表現,東寶院線決定:從周三起讓部分影院的上座限制從50%放寬至與周末一樣的100%。
  • 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又在命運之中!
    角色介紹司狼神威:表面上,他是高一學生,實際上是掌握"世界未來的關鍵者",由於母親臨終前囑附,而再度回到久違六年的東京,去決定毀滅人類或讓其繼續存在,是要做拯救地球的地龍,還是拯救人類的天龍?地球的未來似乎就取決於神威的選擇。
  • 看了《靈能百分百》就知道,日本動畫製作有多牛逼!
    「罪魁禍首」當屬這部動畫的製作公司——大名鼎鼎的「骨頭社」。很多人都表示動畫的畫風不能接受,但如果看過《靈能百分百》的漫畫,就知道骨頭社是有多nb。另外戰鬥場景的升級,絕對不是一點點,不管是從流暢性,連貫性,豐富性,還是各種nb分鏡,綜合起來的觀賞性都是超級棒。在Anitama的2019年3月精彩作畫集錦及筆記視頻中,兩分半,《靈能百分百》就佔了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