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不可強求——淺談衝渡戰術
若米尼將軍在《戰爭藝術概論》中指出:「決定渡河點的問題,卻又與整個戰爭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密切相關。」
象棋弈戰中的衝渡戰術是指位居一線的兵卒在其他兵員的掩護、配合下,抓住有利戰機,出敵不意地突然強行衝擊渡河,佔領敵軍前沿陣地並逐步滲透至敵縱深預定點,或在河界線一帶施展計巧,破壞敵軍攻防計劃,以取得制亂、遲滯、得子、反先、奪取攻勢甚至殺勢等戰術效果的啟動作戰技巧;同時,也是因衝渡後兵卒增添了橫向運行能力、增多控制點而產生的極為重要的增效手段
衝渡戰術的實施分為兩個階段,即啟動衝擊階段和渡河作戰階段:第一階段在己方前沿陣地實施,第二階段則跨越界河,佔領敵河界要線。兩個階段的運作皆各具內涵、各有特色、各展雄姿。
衝渡戰術動機複雜細巧,戰術功能豐繁眾多,如掩護、堵塞、遲滯、開放、棄取、增援、開路、制敵、伏擊等等,堪稱象棋戰術系列中第一超大家族。
突出強子的出動和運行,與及時實施兵卒的巧妙衝渡,乃是進攻戰車的鋼鐵雙輪,它們在互援互補之中.共同地出色完成攻防作戰任務。而衝渡戰術的實施,往往對於強子運行前的探路或開路,對於實施戰略計劃或戰術安排的提前打疊,對於敵軍入侵行動和戰略企圖的有效破壞等等,都有著特殊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其在強子的有力配合與支持下,奮勇殺奔敵宮,直搗虎穴,所向披靡,竟能成為威鎮一方的主力殺手。
在名手實戰局中,那一彪的強衝橫渡,那十足的兵狂計刁,立得取勢奪勢之先機,盡展運兵用兵之技巧,給人以扭轉乾坤之力、畫龍點睛之妙。
一、引敵變位,鋪路搭橋
弈戰中,為使主力部隊運行順暢,提高攻防速度,同時阻滯、殲殺入侵敵軍,一線兵卒常能計設深遠,出敵不意地進行及時而巧妙啟動衝擊。兵卒衝渡及其所帶來的戰鬥往往成為攻防局面下的焦點之戰,它為主力部隊創造了有利的戰場條件,達成了出奇制勝的戰術效果。其抑敵奪勢作用之巨大,往往是強大的!
二、妙手打疊,計設精巧
衝渡之兵卒,往往並不追求自身地位的提高和在運動中升值,更多的時候它往往具有深長的目光和寬廣的胸懷,甘為友軍開路、為實施戰略謀劃和戰術組合做好前期鋪墊,為決戰決勝吹響衝鋒號角。
如圖:摘自楊官磷與張增華1956年於北京首屆全國象棋錦標賽上的弈戰局譜。這是一個眾兵連續衝渡取勢、邊兵提前悄然打疊、馬炮車帥巧妙演弈的精彩戰例。
三、滲透敵陣,埋伏牽制在其他兵員的有力配合及對敵軍嚴重威脅下,兵卒乘機衝渡,佔領敵前沿陣地,並通過捉逼手段過渡.逐步向敵縱深滲透並直抵敵宮,對敵軍形成了有效牽制和威攝,給大部隊的最後攻城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態勢。
四、火速增援,悍勇助殺
雖然兵卒曾被認為位卑值低、常常無端被「種族歧視」,但它確實是沙場上既敢於捨生忘死殺敵、又善於配合主力作戰的生力軍和無名英雄。而中兵尤為顯耀:它是距離敵宮城最近的兵員,為兵中之王,特別在敵首被逼登臨三樓的情勢下,中兵衝渡作戰則大有一車之力。其生死不懼的拼命精神,其甘當配角、捨生取義的英雄豪氣,足令敵軍魂飛魄散。
總結;
總之,從以上所舉的五六十年代棋壇上的衝渡絕技中,可以清楚看到,衝渡戰術是最大限度發揮兵卒多種戰鬥作用的作戰技巧,是兵卒啟動後在戰略上大幅度增效升值的有效手段,是各兵種在疆界一帶密切配合作戰的攻防謀略,是楚河岸邊拼命三郎殺敵報國的不朽頌歌!
衝渡戰術具有勇敢兼機智的完美性格,它具有中短期計劃和長期考慮的戰略頭腦,具有犧牲個體、維護全局的可貴奉獻精神!它糾正了一些人不同程度存在的所謂兵卒僅僅不怕死並不以為重的片面看法和輕蔑態度,它啟發了更多的「愛兵模範」、「用兵謀臣」進一步增強高效用兵意識,提高用兵戰術水平,用更深長的眼光看待它的開拔和衝鋒。它提示觀者:意欲觀賞,放眼何處?楚河潮湧浪卷,鏗然金鼓,神兵勁衝奇渡,五彩忘歸路!
它教育身處一線的五虎上將:不要把目光集注在地位、身價和所謂能力上面,而要把你每一步的行動同全局的最高利益聯繫起來,善於進取,謀求高效;勇於犧牲.甘作鋪墊。
它喜歡的座右銘是:為兵思進,車馬彌強;為兵深謀,攻勢必旺。
它用不斷的滲透提示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它用戰場上的壯烈啟迪強者,為了勝利,不要因位高身貴而惜命怕死;
它用不盡的計巧豐富經典,衝渡蘊涵深、移動功力高!壯哉!無畏的勇士,你是弈林的驕傲;妙哉!衝渡之絕技,你是謀略的微笑!
正是:神勇義兵跨楚河,多重謀劃壯軍歌。只緣深諳桔中秘,前鋒殺心更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