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一些球隊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球隊文化和傳統。此後不管歷經何種改變,大多數球隊仍繼續走在延續傳統的道路上,但也有一些球隊背離了傳統,走上「歧途」。以下就來看看當今特點最為鮮明的NBA球隊10大傳統。
1、湖人:總能得到同時代最出色的球星,喬丹除外
湖人在今年奪冠,源於此前2年相繼引進詹姆斯和安東尼-戴維斯。事實也再次證明,平民化路線是不適合湖人的,湖人要想站在NBA之巔,除了走巨星路線外別無他途。
上世紀5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湖人6年5冠,建立了NBA史上第一代王朝,就是拜麥肯所賜;60年代,湖人儘管接連在總決賽中不敵凱爾特人,但他們也網羅了傑裡-韋斯特、埃爾金-貝勒和張伯倫等超巨,他們也為湖人帶來了1972年總冠軍;張伯倫和韋斯特在1973、1974年告別NBA後,湖人立刻在1975年換來賈巴爾,又在1979和1982年相繼選中魔術師和沃西,showtime王朝建立;1996年,湖人組建OK組合,在21世紀初贏得三連冠;2008年加索爾來投,攜手科比又連奪2冠。
縱觀湖人歷史,幾乎每個10年最出色的球星都被他們收羅帳下,唯有喬丹除外。
2、太陽:控衛樂園
曾有一個有趣的說法:自1969年選秀在猜硬幣時輸給了雄鹿,從而將賈巴爾拱手相送後,太陽就和偉大中鋒無緣了。縱觀太陽隊史,那些閃耀的球星大多是控衛。稱太陽為NBA的「控衛樂園」,應不為過。
太陽隊史2次闖入總決賽,都和保羅-韋斯特法爾有關,1993年那次他是教練,1976年那次他則是球員,而他就是名控衛。隨後,太陽在1988年引進了凱文-詹森,在他尚未離開時,太陽又在1996年選中納什,換來基德,三大控衛竟齊聚鳳凰城。世紀之初,馬布裡也曾在此短暫駐足。
太陽在21世紀中期在聯盟颳起小球旋風,也是拜重返太陽的納什所賜。而在納什離開後,德拉季奇和布萊德索也相繼成為太陽的領軍者。
3、掘金:進攻偏執狂
儘管從未進入過NBA總決賽,但掘金卻是一支特點鮮明的球隊。1976年從ABA併入NBA後,掘金就豎起了進攻大旗,擁有「天行者」大衛-湯普森、丹-伊塞爾和亞歷克斯-英格利什的掘金,曾在80年代初連續5個賽季場均得分超過120分。
尤其是在奇奇-範德維奇加盟後,掘金對進攻的追求更達到極致,在1981-82賽季場均轟下126.5分,迄今仍是NBA歷史紀錄。1983年12月13日,掘金和活塞鏖戰3加時,雙方合砍370分(188-184),仍是NBA單場交戰雙方總得分最高紀錄。
2003年,掘金選中安東尼。在他於2011年離隊前後,掘金的進攻效率重返聯盟前3,甚至在2010-11賽季成為聯盟進攻效率(112.3分)最高的球隊,「丹佛田徑隊」美名不脛而走。近2季,掘金連續打入季後賽,其進攻效率也都在聯盟前6名之內。單論對進攻的偏執,掘金不遜於任何球隊。
4、爵士:雙煞成標配
爵士建隊史上,從卡爾-馬龍和斯託克頓開始,內外雙核就成了爵士的標配。21世紀初,爵士擁有布澤爾和德隆-威廉士,而如今,爵士又擁有戈貝爾和米切爾。
曾經,猶他雙煞在總決賽2戰公牛,布澤爾和德隆曾2次將姚麥組合的火箭阻擋在首輪。而在今年首輪,米切爾和穆雷展開飆分大戰,爵士3-1領先遭翻盤。如果留下戈貝爾和米切爾,他倆會取得比肩前2代「猶他雙煞」的成就嗎?
5、火箭:高中鋒傳統
湖人除了網羅同時代巨星外,還曾擁有偉大中鋒傳統,麥肯、張伯倫、賈巴爾和奧尼爾相繼撐起了湖人的一片天。但說起中鋒傳統,火箭也毫不遜色。火箭隊史4次總決賽之旅都深深打上了中鋒的烙印。
1981年火箭首入總決賽,是在摩西-馬龍的帶領下;1986年拉爾夫-桑普森和奧拉朱旺的雙塔組合,率火箭再入總決賽。1994、1995年火箭蟬聯冠軍,奧拉朱旺是絕對核心。而新世紀初,火箭和國內球迷建立聯繫是因為姚明。而霍華德在2013到2016年之間也曾效力火箭。
但如今火箭無疑是背離了這一傳統,甚至在年初送走了卡佩拉,走上了追求極致小陣容的道路。如今,火箭高層變動,教練組更迭,或許有機會重拾隊史傳統。
6、馬刺:沉默的領袖
在1976年併入NBA後,4位領軍人物(喬治-格文、大衛-羅賓遜、鄧肯、小卡)清晰地勾勒出了馬刺的NBA隊史。
縱觀馬刺歷代領軍人物,會發現有一個共性,即都是沉默內向的性格。格文綽號「冰人」,既形容他在球場上的冷靜,也和其性格內向靦腆有關;「海軍上將」素來性格溫順,是NBA中少有的謙謙君子;鄧肯曾號稱「石佛」,球迷們親切稱他為「呆呆」;小卡更是內向冷靜異於常人。馬刺歷代領袖的性格竟和該隊球衣一樣,只有黑白色,沒有絢爛的顏色。
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實小卡是挺符合馬刺傳統的,可惜未能長留於此。
7、獨行俠:國際巨星路線
這個傳統當然是在近期才形成的。確切地說,是在諾維茨基聲名鵲起之後才形成的。諾天王成為獨行俠隊史首位常規賽MVP和總決賽MVP,在2011年率隊贏得隊史首冠,被評為史上最偉大外籍球星。
或許是食髓知味。2018年選秀獨行俠換來東契奇,隨後又換來波爾津吉斯,結果在諾天王退役後的首季就重返季後賽,迅速完成重建。如今獨行俠也堪稱「多國部隊」除了分別來自斯洛維尼亞的東契奇和拉脫維亞的波爾津吉斯外,還有博班(塞爾維亞)、巴裡亞(波多黎各)、克勒貝爾(德國)和德懷特-鮑威爾(加拿大)等外籍球員。近日,獨行俠又成為來自希臘的字母哥的熱門下家。
8、凱爾特人:樸實的領袖和對防守的堅持
身為NBA一支有故事的球隊,綠軍擁有多項傳統。比如綠軍和馬刺一樣,門生故吏遍天下,他們也更信賴和喜歡來自綠軍內部的人士。曾經,綠軍球星在退役後往往在教練崗位繼續發光發熱,還有的入主球隊高層。2007年綠軍和森林狼達成關於KG的交易,就被視作安吉(綠軍總管)和麥克海爾(森林狼總經理)這兩位昔日綠軍隊友的一次合作。而伯德如今仍統領步行者。
而且,綠軍歷代領袖都不事張揚,伯德相比魔術師也內斂了許多。而在魅力四射的張伯倫面前,「指環王」拉塞爾也顯得低調樸實。而21世紀初綠軍領袖皮爾斯,也沒有同時代的「四大分衛」那樣風光無限。
此外,綠軍對防守的堅持也是深入骨髓。拉塞爾讓人們懂得了防守才能奪冠。而從伯德加盟到1986-87賽季,綠軍的防守效率從未跌出聯盟前10。2007-08賽季再度封王,KG彌補綠軍在最佳防守球員一項上的空白。近4年綠軍3入東決,防守效率大部分位居聯盟前7。
9、尼克斯:鐵血貴族
如今尼克斯早已淪為聯盟笑柄,但至少在本世紀初,尼克斯還是一支值得尊敬的球隊。坐落於紐約,尼克斯卻沒有湖人那麼雍容華貴,卻多了幾分「紐約黑幫」的狠勁和江湖氣。
尼克斯僅有的2座總冠軍來自於70年代初,尤以1970年那次奪冠最為人們津津樂道。威利斯-裡德拖著傷腿,在搶七戰出場激勵隊友,就體現了紐約人的「狠」。曾在湖人打造showtime的帕特-萊利在1991年來到尼克斯,又打造了一支骨子裡透著紐約人「狠勁」的球隊。而他的繼任者傑夫-範甘迪則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90年代末尼克斯和熱火連番在季後賽爆發衝突,雙方一批惡漢由此青史留名。
無疑,如今的尼克斯也偏離了曾經的傳統,成為了揮金如土的「敗家子」,以及年年開出溢價合同仍無大牌願來的「冤大頭」。
10、活塞:藍領氣質
坐落於汽車城,活塞的藍領氣質是體現得尤為明顯的。曾有坊間傳聞稱,早年活塞主場就被客隊們視為畏途,球迷們竟會衝上賽場和對方球員打成一團,從此可窺見多年後奧本宮事件的影子。
在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壞孩子」活塞連續阻擋喬丹登基,也成為當時NBA各隊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神」。而2004、2005年活塞連續打入總決賽,並在2004年將F4湖人拉下馬,也被認為是平民球隊的勝利。本-華萊士和比盧普斯被最好地詮釋了這支球隊藍領氣質。
如今的活塞也多少背離了隊史傳統,和底特律一樣不可遏制地衰敗了。(仰臥撐/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