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趙焱 範易)昨天,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規劃發布會在吳中區舉行。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藍紹敏出席發布會並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出席發布會。
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規劃範圍為吳中區東山鎮、金庭鎮及周邊區域,具體包括兩鎮陸域、兩鎮之間的太湖水域和環兩鎮陸域500米範圍內的太湖水域,總面積約285平方公裡。實驗區以生態涵養為基本功能,以「生態優先保山水、宜居友善惠民生、綠色發展促轉型」為建設內涵,計劃於2035年全面建成,打造為國家綠色經濟示範區、長三角地區休閒交往中心和中國外交會議重要基地及面向世界的新經濟集聚的「國家灣區」。
在致辭中,陸桂華表示,近年來,蘇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太湖治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在治山理水、顯山露水上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太湖水質明顯提升。蘇州因地制宜,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環太湖步道建設等民生工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太湖治理的豐碩成果。建設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既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創新舉措,更是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科學內涵的創新實踐。希望蘇州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和要求,把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堅持規劃引領,加快完善聯防聯治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和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保障體系;推動系統治理,全面深化河湖長制改革,做好生態修復、水土保持等河湖治理和保護工作;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注重協同推進,實現水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藍紹敏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強調指出「把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保護好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生命線」,為我們積極參與綠色美麗長三角建設指明了方向。蘇州位於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江河湖泊渾然一體,是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生命線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代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希望蘇州在率先、排頭、先行的內涵中,把生態作為一個標準」,並強調「『天堂』之美,在於太湖美」。近年來,蘇州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展不動搖,創新實施環太湖「加減法」,依託太湖八分水,做足太湖十分美,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兩相宜」。規劃建設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是蘇州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踐行「兩山」理論的創新舉措。吳中區要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市有關部門要全力支持配合,站在落實國家戰略、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的高度,多做研究性、探索性、開創性工作,在生態涵養和環境保護方面展現更大作為、作出先行示範,讓「太湖之美、吳中最美」真正成為獨具魅力的城市品牌。
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專家委員會聘任儀式及專家主旨演講和對話交流活動。為高質量推進實驗區建設,進一步找準目標定位、科學謀劃工作舉措,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共聘任專家12位。
國家、省相關部門負責人;市委常委、副市長王翔,副市長蔣來清、陸春雲,市有關部門和吳中區負責同志等出席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