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體」電影要來了,「三體VR」遊戲還遠嗎?

2020-12-16 騰訊網

來源|93913

作者|Bigboom20

Part Ⅰ

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

2019年春節期間,「流浪地球」正式上映。除了過硬的特效加持及細緻的世界觀構築,『國產科幻電影之光』帶來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中國式情感共鳴,最終讓「流浪地球」斬獲超過46億元的票房。

▲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電影大獲成功

在超過150萬人參與評價中,「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評分為7.9分(滿分10分),超過70%的用戶給出了四星(最高五星)以上的高度評價。

很顯然,「流浪地球」名利雙收,賺得盆滿缽滿。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科幻大片』,用『裡程碑』去評價「流浪地球」顯然不太恰當,因為它不是『裡程』而是『起點』。

難道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國電影就沒有科幻嗎?當然不是。「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長江七號」、「被光抓走的人」等等,不都是科幻片嗎?這還沒算「鐵甲無敵瑪利亞」、「衛斯理之霸王卸甲」、「戇星先生」、「關公大戰外星人」這一系列港片,既有西方科幻風格,又有東方玄幻色彩。

▲港片科幻電影作品代表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的再長遠一點,早在1938年,就有一部叫「六十年後上海灘」的科幻電影,據說來源於科幻小說家威爾斯的「沉睡百年」,只可惜戰爭期間膠片被毀……

▲1938年的科幻片「六十年後上海灘」

之所以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因為它填補了華語科幻災難電影的空白:既有西方的殼,又有東方的核,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的長足進步,也給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指明了一個方向。

與「流浪地球」同期上映的,還有同樣由科幻小說「鄉村教師」改編的「瘋狂的外星人」,票房超過22億,表現同樣優異。

Part Ⅱ

沒有下文的「三體」電影和「三體VR」遊戲

「流浪地球」、「鄉村教師」都是『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作品,均創作於2000年。

而劉慈欣最為人知的作品則是2005年開始創作的「三體」。

▲中國科幻史詩級著作「三體」

2015 年,劉慈欣的「三體」成為第一部拿下『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的亞洲作家作品。自那時起,「三體」就成了科幻迷的驕傲和關注對象。

不過,相較於順利登上螢屏的「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三體」改編為影視作品的路卻持續坎坷。

早在 2014 年,遊族影業就宣布開拍「三體」,其中馮紹峰扮演納米材料科學家、國家重點項目領導汪淼,張靜初扮演天體物理學者、地球三體組織的統帥葉文潔。其他主演還包括吳剛、唐嫣、張翰、杜淳等,『紅衣教主』周鴻禕甚至也出現在客串陣容中。

▲「三體」電影9大主演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三體」拿下 『雨果獎』時,電影就已經殺青,並預計趕在 2016 年 7 月的暑期檔上映。

2016 年 6 月,有消息傳出「三體」電影將無限期推遲。後來遊族創始人孔二狗(孔祥照)出面澄清「製作團隊解散」等傳言,『關於電影延期問題主要是對後期的要求超過以往,後期在增加預算。中國第一部科幻,總要盡心盡力。』

不管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三體」電影至今都沒有下文,甚至連討論聲音都幾乎沒有了。

雖然劉慈欣一直堅持「三體」電影『沒有流產,只是製作得比較慢』,但這場從 2015 年開始的等待,總讓人覺得盼不到頭。

▲「三體」電影拍攝現場

對了,與「三體」電影一起沒有下文的,還有我們同樣無比期待的「三體VR」遊戲。2016 ChinaJoy開幕前夕,唯晶科技在媒體見面會上宣布將與遊族網絡合作開發「三體VR」遊戲。然後?官方口中『最遲將於2017年年初推出』的它就再沒有然後了……

▲沒有然後的「三體VR」遊戲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站在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回溯,不管是 「三體」電影,還是「三體VR」遊戲,如果2016年都順利上線了,恐怕還真難以讓人滿意。在2017年的時候,「Star Dust: The Book of Earth(星辰:地球之書)」、「The First Class(第一課)」 等『致敬』「三體」的VR遊戲相繼上線,但最終只能用差強人意來總結。

對於「三體」小說的死忠粉絲而言,他們寧願一等再等,也不希望粗製濫造的作品『毀了原著』。一如「三體」原著中的這句話,『沒有救世的能力不是你的錯,但給世界以希望後又打碎它就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惡了。』

Part Ⅲ

新「三體」電影要來了?

古語有云,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這不,「三體」電影現在就以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重新回歸我們的視線了。

4月16日晚間,光線傳媒發布了2019年年報,在對2020年的展望中,提到目前處於籌備/製作階段的電影有40部,包括「大魚海棠2」、「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等處於製作階段,以及「三體(新)」等處於前期策劃階段的電影。

▲光線傳媒年報中的「三體(新)」電影

關於「三體(新)」的具體細節,我們無從得知,但不出意外的話,光線傳媒籌備中的這部電影,應該就是同名科幻小說「三體」的電影版,而刻意加上的「新」則顯得意味深長。

事實上,除了電影版改編之路一波三折,「三體」電視劇版、動畫版的推進顯得順利的多,去年都相繼立項啟動——

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5月備案公示顯示,科幻小說「三體」將被改編為電視劇,共計24集,2019年9月開拍,製作周期預計12個月。

在B站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的「三體」動畫首個PV正式公開,製作方藝畫開天的主創也在發布會上立下軍令狀「這次真的不鴿了」。

除此之外,騰訊動漫平臺也上線了一部「三體」漫畫,同樣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

提到「三體」改編作品,「我的三體」系列又怎麼能缺席呢?從2014年開始,網友「神遊八方」出於對原著的熱愛,開始在B站更新這部「粉絲作品」,靠著執著的信念和熱心粉絲的贊助,「我的三體」第一季才磕磕絆絆完結。即便如此,豆瓣評分9.5、B站評分9.7,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由方塊搭建起來的「我的三體」

後來,擁有「三體」版權的遊族收編了「神遊八方」團隊,從此「粉絲作品」變成了「官方作品」,從2016年的「我的三體之邏輯傳」,到2020年的「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整體製作水平突飛猛進,不變的除了作品的最原始風格,還有豆瓣、B站近乎滿分的超高評價。

▲2020年完結的「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言歸正傳。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電影版已經給中國『科幻大片』立了個標杆,而科幻迷和影迷對於「三體」電影版的期待顯然要高的多。隔著『如何拍得有想像力』、『預算問題』以及『保證特效效果』這三座大山,去儘可能還原小說中描繪的宏偉情景,「三體」電影的製作難度會非常大。用劉慈欣自己的話說,『「三體」的電影製作可以用險惡二字來形容,要麼是非常成功,要麼是被人罵死』。

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影視劇停拍、影院停業,在給電影行業帶來巨大衝擊的同時,也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因此,對於『重新回歸』的「三體」電影,恐怕我們還得多點耐心。好在已經『在路上』,遲到總比不到好,不是嗎?

Part Ⅳ

「三體VR」遊戲還遠嗎?

看過「三體」小說的科幻迷們,一定會對其中所描述的穿上由全視角顯示頭盔和感應服構成的『V裝具』的「三體」遊戲印象深刻——

「汪淼敲門,門沒鎖,開了一個縫,他看到申玉菲正坐在電腦前玩遊戲,令汪淼驚奇的是她竟穿著一套『V裝具』。這是目前在遊戲玩家中很流行的玩意兒,由一個全視角顯示頭盔和一套感應服構成,感應服可以使玩家從肉體上感覺到遊戲中的擊打、刀刺和火燒,能產生出酷熱和嚴寒,甚至還能逼真地模擬出身體暴露在風雪中的感覺。

汪淼走到她後面,由於遊戲是在頭盔中以全視角方式顯示的,在顯示器上什麼都看不到。這時,汪淼想起大史讓他記網址和郵件地址的事,無意中掃了一眼顯示器,那個遊戲登錄界面上的英文名很特別,他記住了。」

於是乎,也就順理成章有了後面的故事:汪淼穿上『V裝具』進入「三體」遊戲世界,以『親歷』的方式在茫茫乾涸之地上的跋涉,與周文王及其追隨者一起向著商朝首都朝歌行進……

▲身著 『V裝具』的汪淼沉浸在「三體」遊戲中

拋去技術細節不提,出現在科幻小說「三體」當中的同名VR遊戲確實極其生動地展示了虛擬實境技術的魅力。原著中裡面所提到的全視角顯示頭盔其實就是VR頭顯,感應服則可以看作一套近乎完美的VR全身交互系統。

VR技術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將虛擬變得足夠『真實』,直到以假亂真。通過口碑炸裂、體驗優秀的「半衰期:愛莉克斯」,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領略3A級VR遊戲的魅力。很顯然,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如果把科幻小說「三體」改編成VR遊戲,至少在技術上可控,在商業上亦可行。當然,前提是要像V社打造「半衰期:愛莉克斯」那樣,真正用心去開發,死磕每一個可能影響體驗的細節。

過去幾年間,VR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距離可以讓玩家切身感受到擊打、刀刺和火燒,模擬外界的溫度變化等效果的感應服依然很遙遠。

想實現小說中所描繪的「三體」遊戲體驗,只怕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5年後?10年後?終有一天會實現的,我們耐心等著便是了。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劉慈欣·「三體」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被禁播了嗎 電影三體為何還不上映
    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被禁播了嗎 電影三體為何還不上映  近日,《三體》被拍攝成電視劇的消息讓不少喜歡這部小說的網友感到萬分激動。根據網上曝光的備案公示表來看,劇版《三體》共計24集,於2019年9月開機。  而劇版《三體》的消息,也讓人聯想到了被「冷落」多年的電影《三體》。影版《三體》早在2015年就拍攝,但是該片至今都未上映。
  • 美劇版《三體》要來了,7.5億元的三體宇宙終於不再是一個黑洞
    由於國內製作團隊實力不足,觀眾們始終未能看到影視化後的《三體》。圖/視覺中國背後牽扯的資本利益,卻已經高達7.5億元。遊族網絡CEO林奇在遊族改編《三體》電影失敗後,重新組建了新公司「三體宇宙」,並以該公司為主體,為三體IP融資,開發包括電影、劇集、廣播劇、動漫番劇、國際劇集以及商業衍生品在內的多類產品。
  • 《三體》:電影還沒信兒 原聲已到「四」
    此外,在2015年第十七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中,王利夫還完成了多媒體劇《朝聞道》(改自劉慈欣同名短篇小說)的原聲音樂專輯,再加上新推出的《黑暗森林組曲》,王利夫幾乎成為擁有「三體原聲作品」最多的「三體音樂代言人」。
  • 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
    從2015年8月份劉慈欣獲雨果獎後,關於《三體》的電影改編就掀起了不小的浪潮,然而幾年時間過去了,電影卻沒有按原計劃上映。從一開始頗受關注的電影,到現在連正式的預告片也沒有展現在大眾面前。三體很可能已經因為某些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不得不叫停。
  • 為什麼《三體》要拍成電影這麼難?
    其實《三體》要被拍成電影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傳出來了。當時消息一出來,粉絲立刻就炸毛了。為啥?因為這是要爛掉的節奏啊。不過好在,《三體》電影終於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推再推,去年更是有很多人爆出《三體》無法如期上映的一些內幕。很多人也很好奇,《三體》電影為什麼會這麼難產呢?作為一名影視專業出身的小編,下面小編就從影視專業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三體》的影視化很難。
  • 《三體》要拍美劇?可能是我們想太多了
    但這部電影被雪藏至今,仍然無上映消息,讓吃瓜群眾對國產電影工業是否有能力拍好這樣的硬科幻作品又多了幾分質疑。所以,想要把《三體》保質保量拍出來,還得寄希望於更加成熟的外國影視製作工業?由於詳細製作陣容還未公布,我們暫時無法對劇集的藝術性方面做太多的解讀,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項目正在不斷抬高美劇的水平線,同時還會開啟一場新的遊戲。
  • 劉慈欣訪談錄(中):《三體》有續集嗎?電影進展如何?
    劉慈欣:我現在主要考慮還是寫新的長篇小說,如果以後實在寫不出來了,再考慮寫什麼後傳,前傳之類。  李召:就像克拉克寫《2001太空漫遊》,開始是沒有想到會寫後面的三部。劉慈欣:對。  李召:您現在有在寫新書是嗎?  劉慈欣:沒有,我現在忙電影。  李召:您現在介入電影多嗎?  劉慈欣:不太多。
  • 劉慈欣解釋三體不能給好萊塢拍原因是什麼?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
    4月18日,「劉慈欣解釋三體不能給好萊塢拍」登上熱搜,這是怎麼回事?《三體》被影視化格外受關注,之前《流浪地球》的火爆,中國科幻已經成了一個熱點。近日,劉慈欣現身《三體II:黑暗森林》上海首演現場,並對於《三體》為什麼不能交給好萊塢拍做出了解釋。
  • 《三體》小說獲雨果獎 劉慈欣監製電影海報
    對此,遊族影業總裁孔二狗回應稱,小說拿獎肯定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要不計後果地把電影做好,既要無上限追加投資整特效,也要尊重原著進行改編。他表示:「我希望這個電影是中國電影攻入好萊塢第一關。」 「科幻」是遊族「不溫和地走進電影產業」的切入口,其創立之初就表示要通過《三體》電影,在一片貧瘠的中國科幻市場上打開局面,引領中國科幻電影的浪潮。
  • 終於拍出了8.7分的《三體》,劉慈欣:這是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具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漂泊地球》的熱映,「三體」迷們希望早日能看到《三體》電影化。但是《三體》電影自2015年開拍以來,遲遲無法上映,讓「三體」迷頗為絕望。可此時另一部依據《三體》改編的電影《水滴》橫空出世了。
  • 《三體》:英文版即將來襲,遊戲改編將在何方
    此次遊族集團與國外非常著名的流媒體公司奈飛合作,而且邀請了原作者劉慈欣和英譯作者劉宇昆擔任顧問,同時還邀請《權力遊戲》的「2DB」來擔任編劇和監製,如此豪華的陣容無疑是給人一劑強心針,但是其背後的隱憂仍然無法解除。
  • 劉慈欣:《三體》被拍成電影處境比較險惡
    當黑暗森林法則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常態,因為他能夠更快速和短期內實現成功,但這種讓商業文明倒退的方式,符合大劉老師您的預期,或者說這是您寫此書所願意倡導的嗎?  網際網路經濟是一個新興的經濟,但還處於比較野蠻的階段,現在野蠻爭霸的時代已經過去,理性和規則的因素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經濟也是這樣,網際網路創造的虛擬世界,是我們的平行世界之外的第一個異度空間世界,以前的大航海時代也發現有許多新的疆域,但那還是現實地球世界。  當然,以後我們還要進入其它的新世界,比如進入太空,進入太陽系。
  • 這一次,《三體》英文系列劇集會成功面世嗎?
    ,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我也很高興世界各地的新老粉絲們未來能夠在網飛(Netflix)上看到這個故事。」 記者從日前公布的首批核心主創名單看到,《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將由《權力的遊戲》的主創大衛 貝尼奧夫和D B 威斯,以及《極地惡靈》第2季運作人亞歷山大 伍打造。布拉德 皮特的B計劃影業也會作為監製方參與其中。
  • 《三體》漫畫來了,10天後上線,三體艦隊科幻度爆表
    「面壁人」、「二向箔」、「執劍人」,相信生活中大家時常能聽到類似的名詞,而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詞均出自中國科幻巨著《三體》。《三體》主要講什麼,相信不用筆者多說,本篇筆者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三體》漫畫來了,十天後上線,「破壁人」們快來接招吧。
  • 《三體》電影真的要開拍了?籌備期將達4年,特效要還原原作
    26日,「三體漫畫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新《三體》電影將開拍。作為一個大熱IP,劉慈欣的《三體》早在5年前就傳出要拍攝電影的消息,本月中旬光線傳媒的年報曾提到,新《三體》電影正處於前期策劃階段,看來新《三體》電影真的要開拍了。
  • 號外,電影《三體》竟驚動大衛·貝尼奧夫等大佬出馬!
    大衛·貝尼奧夫《三體》編劇和製作人大衛·貝尼奧夫,好萊塢天價協議的王牌編劇。他在《權力的遊戲》中奮鬥了11年,獲得過業界的盛譽,也經歷過全球劇迷鋪天蓋地般的質疑。然而這絲毫不影響他接手《星球大戰》,2019年兩億美元籤約流媒體巨頭Netflix,2020年則擔任電影《三體》的編劇和製作人。
  • 《三體》連續劇要開拍!Netflix權遊主創操刀,大劉:相信團隊!
    【新智元導讀】Netflix官宣將拍攝美劇版《三體》,大名鼎鼎的《權遊》主創操刀,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製作顧問。大劉表示,「非常尊重和信任《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的創作團隊。」考慮到去年權遊的爛尾大結局,網友紛紛質疑倆DB會上演一番魔改。你讀過《三體》嗎?你也曾為這部將科學與哲學、政治與歷史、陰謀論與宇宙學結合的科幻小說而深深沉淪嗎?
  • 最前線|Netflix將翻拍《三體》英文系列劇,《權力的遊戲》主創操刀...
    而劉慈欣則說:「我非常尊重和信任《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的創作團隊,相信他們一定會為全球的《三體》愛好者帶來一系列精彩的視覺享受。我想講述的,是一個超越時間、跨越國家、文化和種族邊界的故事,一個迫使我們思考人類共同命運的故事。作為作者,我很榮幸能看到這部特別的科幻作品在全世界傳播開來,並得到許多粉絲的喜愛。我也很高興世界各地的新老粉絲們未來能夠在Netflix上看到這個故事。」
  •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用像素創作的三體動漫,代入感極強
    咖妹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像素動漫,名字叫做「我的三體之章北海」。是不是聽起來覺得怪怪的,本來吧,名字叫做三體之章北海就行了,還偏偏要帶個我的二字。那是因為這部動漫全部由方塊打造,就是「我的世界」裡的那種方塊。但是這部動漫的畫質感和我們平時玩的遊戲可不太一樣。
  • 「三體宇宙」啟動了,宇宙法則大劉一個人說了算嗎?
    「我們是同志了」,手臂蓋上「鋼印」的科幻迷,拿著「絕密檔案」走進三體宇宙發布會。會場外三個象徵太陽的橘紅大塑料球滾來滾去(不知道的還以為美年達贊助呢)。人們在三體主題的畫作前合影,地球往事、亂紀元……不同畫風的作品像一個個平行宇宙。未來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未來局」)是科幻創作和產業開發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