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福州、杭州、廈門等多個城市樓市調控政策接二連三——

2020-12-13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北京市此次調控是在供需兩端發力,不僅僅是抑制不合理需求,也同時增加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

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將對緩解市場恐慌情緒、穩定市場、平抑房價起到積極的作用,並彰顯政府控房價、穩樓市的決心

近來,熱點城市樓市調控措施不斷加碼升級。北京近幾日接連不斷出臺樓市調控措施。千裡之外的福州、杭州、廈門也於28日晚相繼推出房地產調控新政。

其中,福州規定,福州市5城區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非本市5城區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一套住房,取得不動產證未滿2年的,不得上市交易。杭州規定,杭州本市戶籍成年單身(含離異)人士在限購區域內限購一套住房,增設對戶籍由外地遷入4縣(市)(即:淳安、建德、臨安、桐廬)的居民家庭購房限制,自戶籍遷入之日起滿2年,方可在杭州本市市區範圍內購買住房。廈門規定,對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4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3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向其銷售180平方米及以下商品住房。同時,廈門開始執行「認房又認貸」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北京新一輪樓市調控從3月17日的二套房貸款比例調高開始,普宅和非普宅的首付款比例達到迄今最高的60%和80%;隨後,又推出「認房又認貸」的措施,有過購房貸款記錄的,均按二套房首付比例執行;為了抑制近些年通過「假離婚」降低首付和貸款利率購房的風潮,又規定離婚一年以內的房貸申請人,商貸和公積金貸款均按二套房信貸政策執行;針對非京籍購房家庭,從過去的「連續5年(含)以上繳納個稅」,要求連續60個月納稅記錄;商辦類項目開始限購,個人購買需滿足名下在北京無房和商辦類房產記錄,在北京連續繳納5年社保或個稅;為遏制學區房炒作現象,今年幼升小將繼續擴大多校劃片,並通過隨機搖號的方式確定具體學校學位。

此外,北京市有關部門還約談10家主要房產中介機構,要求禁止炒作天價房、學區房等;禁止囤積房源,哄抬房價。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發現中介機構或經紀人參與炒房、哄抬房價,將逢「漲」必查、逢「炒」必辦。

北京市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可謂層層加碼,招招直指投資投機性需求,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目的十分明確。「北京各區拿地未開工的項目還有很多,開工未入市的也很多,加快調度,迅速形成供給,未來不低於20萬套的供給會釋放出來。」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表示,北京市此次調控是在供需兩端發力,不僅僅是抑制不合理需求,也同時增加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

針對多地相繼出臺調控措施明確,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一般來講,購買新建商品住宅從購房到拿到產權證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產權證要滿2年方可交易,往往需要好幾年才能交易。出臺這種限制交易的舉措,正是為了遏制短炒現象。

此外,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土地新政:當溢價率達到50%時,地塊所建商品房屋須在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後方可銷售;溢價率達到70%時鎖定限價,轉入競報自持比例;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競買人投報自持面積比例為100%時,轉入投報配建養老設施程序。

其實,今年以來,出臺樓市調控措施的不僅限於一二線熱點城市,環熱點城市的河北多地,江蘇、安徽等城市甚至縣城,以及其他省份的非傳統熱點城市,都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避免投機投資性需求過度進入樓市出臺了調控措施。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將對緩解市場恐慌情緒、穩定市場、平抑房價起到積極作用,並彰顯出政府控房價、穩樓市的決心。

相關焦點

  • 2020樓市政策總結 全國樓市調控政策回顧 未來樓市已定調
    疫情期間的全國樓市,零上訪、零諮詢、零成交,於是,房企紛紛尋求突變、自救之路,隨後線上售樓部開啟得熱水朝天。  然而,很少人會預料到,從年中之後,多個熱點城市的樓市從停滯轉向復甦再到過熱,需要加碼調控予以降溫。  2020年房地產調控次數不僅多,而且涉及內容廣泛,房地產政策層面前松後緊。
  • 起底23城居民槓桿率:廈門人最敢負債,多城樓市調控升級
    但在房價方面,廈門卻可以比肩北上深這類一線城市。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的數據,8月廈門平均單價達到了每平方米48285元,僅次於深圳、北京和上海,超過一線城市廣州,位居全國第4。「我常說,外地人比廈門人更愛廈門。」
  • 又有城市「鬆綁」?「一城一策」將成樓市調控關鍵詞!樓市調控不再...
    自2016年3月內地多個城市出臺調控措施至今,本輪房地產調控的持續時間超過以往任何一輪調控,特別是進入2018年後調控頻率有增無減。但從去年年底開始,多個城市的「限購」或「限售」政策迎來鬆綁,加上交易稅費和房貸利率調降等消息,樓市調控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近日,濟南和鄭州相繼傳出樓市調控部分鬆綁的消息。
  • 十二年蝶變 2020樓市政策關鍵詞梳理 2021房地產調控展望
    1月6日,江蘇蘇州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通知的徵求意見稿,主要新增了人才落戶的方式、降低已有的落戶門檻及對大專學歷落戶做了規定。1月14日,廣東放開除廣州、深圳之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意味著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肇慶等多個廣東城市的落戶都不再受限制。2月14日,衡陽對購房契稅給予補貼。
  • 樓市的冰與火之歌:城市加劇分化,穩房價成調控基調
    市場分化之下,「因城施策」的調控也發生分化,在一些城市限售到期、「搶人」大戰爆發的同時,一些城市卻收緊了調控,各個城市間的調控節奏和具體措施都明顯不同,不過,「防止房價大漲大跌」成為基調。樓市「一刀切」的時代徹底過去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調控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城市之間的分化將是長久的趨勢,包括增量與存量市場均是如此。
  • 樓市調控繼續從嚴 7月以來已有逾30城收緊樓市政策
    也有部分城市收緊信貸,提高首付比例等。12月樓市調控繼續從嚴,多城加碼樓市調控僅12月上半月就有多個城市加碼樓市調控。業內人士認為,西安和寧波等城市在年末出臺樓市調控政策體現了政策繼續強調調控收緊和嚴管市場的導向,抑制樓市出現炒作投資行為。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指出,今年7月份寧波市政府、住建局先後兩次出臺調控政策,旨在穩定房價,抑制炒房。此次政策針對利用父母投靠、離婚、贈與行為增加購房名額投資購房的現象予以打擊。
  • 2019年樓市政策總結:定調「因城施策」,調控次數達620次
    回顧2019年,樓市政策走出了一條理性而穩重的調控線。撰文/ 廖凱編輯/ 盧泳志2019年,在「堅持房地產居住屬性」主基調下,樓市政策迎來多般變化。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全國合計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達620次,刷新歷史記錄,同比2018年上漲38%。
  • 「假離婚」買房行不通了 六大城市收緊樓市調控
    原標題:「假離婚」買房行不通了 六大城市收緊樓市調控   最近,又有一個熱門城市收緊了下半年的樓市政策。
  • 明年樓市調控「四大焦點」
    時值年末,部分熱點城市房價又開始抬頭、房企天價拿地不斷創造新「地王」,又給樓市前景帶來變數。明年樓市走勢會如何?記者針對本輪調控的幾大焦點問題進行了追蹤。     保障房「按時足量」供應可期     加大保障房供給可謂今年調控的重中之重。
  • 樓市調控因城施策:四川部分地區出臺購房補貼 唐山等過熱城市調控...
    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正在全國多地全面落實。在四川部分地區發布購房相關補貼政策後,唐山日前升級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房企、中介、購房者都提出規範要求,其中明確提出,購房人購買新建商品住房,自網籤之日起4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業內人士認為,四川部分地區出臺的購房補貼等鼓勵購房的政策與當地樓市低迷和去庫存的現狀有關,不能理解為調控政策放鬆,而是為促進樓市穩定。
  • 深圳樓市調控:短期阻擊樓市投機客 後續需給政策打「補丁」
    來源:第一財經深圳超預期調控政策 阻擊樓市投機客作者: 吳俊捷[ 2020年上半年深圳一二手住宅網籤成交6.07萬套,同比上升24.34%。 ]深圳樓市調控加碼的「靴子」終於落地了。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相較於杭州、東莞、寧波,深圳屬於目前新一輪調控中最嚴格的城市,超出此前預期。《通知》主要是作用於需求端,短期遏制炒作,給樓市降溫;但涉及二手房交易的政策有限,仍需警惕樓市「打新」、一二手倒掛的投機風及城市更新推高一手房價等系列問題。
  • 泉州GDP秒超廈門 泉州房價未來會趕超廈門嗎?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泉州發布樓市調控政策,出臺限售、限價、限資金來源等多項措施,嚴禁投機炒房行為。泉州的升級版樓市調控政策,放眼全國確實也是「最嚴之一」。目前泉州經濟持續增長,房價預計將水漲船高,泉州房價會不會趕超廈門呢?
  • 樓市調控因城施策四川部分地區出臺購房補貼 唐山等過熱城市調控加碼
    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正在全國多地全面落實。在四川部分地區發布購房相關補貼政策後,唐山日前升級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房企、中介、購房者都提出規範要求,其中明確提出,購房人購買新建商品住房,自網籤之日起4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
  • 「金九」樓市穩中有升 多城調控下「銀十」還會來嗎?
    ,以及人才政策的多重影響下,繼8月交易「回正」後,9月樓市仍然穩中有升。相比去年,今年樓市的「金九」成色尚好。  不過,調控政策的頻繁出現,在制約9月熱度的同時,也將影響10月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房價整體上不會出現大幅波動,但漲幅會維持在「恆溫」的狀態。
  • 又一城市房價出現下跌,樓市進入自我矯正階段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國家早在樓市調控之初就對樓市做出了基調,從去年的燕郊、廊坊等環京城市房價下跌,到現在廈門等熱點城市房價都出現了十分明顯的下跌,這一切都說明房價在政策調控的作用下樓市已經明顯開始朝著一個更健康的方向在發展,而且這些房價下跌明顯的城市都是一些前期房價上漲過快甚至不正常的城市,所以在筆者看來現在的樓市已經開始進入到了一個自我矯正的時期了
  • 樓市冰與火之歌:多地花式調控中,北京揮別限價
    進入七月以來,當各個城市間此起彼伏的調控政策出臺,北京卻進入不限價時代。冰與火之歌在樓市唱響。在東莞,由於房價漲幅表現突出,一月內發出奪命「三連擊」:分別在7月2日、7月15日和7月25日發布調控政策,加大力度打擊捂盤惜售行為,實名買房限制炒房控制,把二手房納入調控範圍,全方位地圍剿炒房客。創下多次「萬人搖」「佳績」的杭州也在7月2日對人才優先購房規定5年限售期,同時提高「無房家庭」認定門檻、規定一個家庭一次只能參加一個項目的搖號。
  • 動真格的,調控樓市長春已開始行動!炒房客的好日子到頭了…
    今日關注最近幾天,全國樓市一片風聲鶴唳,繼棚改貨幣安置政策收緊後,樓市的又一大殺器來了!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 「打補丁」又「釘釘子」 北京儲備更多樓市調控工具
    業內專家表示,北京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進行樓市調控,在需求側抑制投機,在供給側保障剛需,「雙管齊下」推動市場平穩運行,體現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調控理念。  「僅僅從需求側進行抑制的調控手段難以持續,不僅供需矛盾沒有解決,反而會積累更多風險。需求方也會研究對策削減政策效應。」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趙秀池說,在需求側抑投機,在供給側保剛需——北京「雙管齊下」的樓市調控做法會打消百姓對於「越調越漲」的疑慮。  在業內專家看來,北京提出的住房供給4個「三七開」是樓市調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充分體現。
  • 限購時代 2011福州樓市風往哪吹?
    新年伊始,限購令延期的消息讓剛剛踏入2011年的福州樓市再一次感受到了強烈的調控氣息。究竟限購下的2011年福州樓市將走向何方?會不會迎來更嚴厲的「第三輪調控」?去年福州土地成交面積超過3200畝,這些地塊將給福州樓市版圖帶來怎樣的變化?今年福州有哪些置業板塊值得關注?
  • 十二年蝶變|2020樓市政策關鍵詞梳理 補貼、人才新政...
    1月6日,江蘇蘇州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通知的徵求意見稿,主要新增了人才落戶的方式、降低已有的落戶門檻及對大專學歷落戶做了規定。1月14日,廣東放開除廣州、深圳之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意味著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肇慶等多個廣東城市的落戶都不再受限制。2月14日,衡陽對購房契稅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