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恆順眾生

2020-11-28 老特說禪

對於菩薩來說,眾生是沒有什麼錯誤的。當然,這是說即使是菩薩也知道眾生的毛病,很多眾生是無藥可救的。但是,只能慈悲接引,給他們表法,也許能夠度他們,也許不能度他們。

但是菩薩的心裡永遠是清靜的。不見世間過,眼前的一切都會過去,所以才能做到恆順眾生。這眾生不僅僅是外在的人和世界,還包括內在的眾生,也就是我們自己生出的各種眾生,情緒,見解。

順,是不動,不離不即,自然而然就順了。不需要再有一個順的動作。恆順眾生,慢慢地就能達到心順。

心順了,世界就順了。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順了,自己順了,世界就順了。即使那些愚痴的眾生依然在造作,那也只是因果業力在運作。都是無常的。

相關焦點

  • 十大願王——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被稱為十大願王,又稱大行普賢菩薩,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守護此人,使他身心安穩,不受一切煩惱魔障之侵。普賢菩薩摩訶薩在華嚴大法會中,宣說十大行深誓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
  • 普賢菩薩十大願!
    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是有名的大願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士」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門的護法。一般文殊、普賢常是並稱的,文殊騎金毛獅子,普賢乘六牙白象;文殊表示智、慧、證三德,而普賢則顯示理、定、行三德,合為解行並重。如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乃文殊菩薩開始,表示為從智慧而契入,最後向普賢問道,五十三參圓滿,表示從行而證悟,故有所謂:「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即為定慧合一之義。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淺談
    普賢菩薩,梵語是三滿多跋捺囉,而菩薩所發的十大願許多人都非常熟悉,也就是普賢菩薩所發的微妙上願,《十大願王》出自《普賢行願品》,誦持的居士非常多,每天在早課上都會念到的,普賢菩薩在久遠劫前就已經成佛了,因為願力緣故,所以現菩薩身,在很多經典上都說普賢菩薩是千佛之師,是一切眾生懺悔主。
  • 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普賢菩薩十大願
    、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景區山門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許多人都非常熟悉,也就是普賢菩薩所發的微妙上願,《十大願王》出自《普賢行願品》,誦持的居士非常多,每天在早課上都會念到的,普賢菩薩在久遠劫前就已經成佛了,因為願力緣故,所以現菩薩身,在很多經典上都說普賢菩薩是千佛之師,是一切眾生懺悔主。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佛之境界,即毗盧遮那之性海法門;應眾生根基,說教之緣起,即普賢菩薩之法門。普賢菩薩乃等覺位菩薩,象徵理、定、行,為諸佛之本源,亦為一切諸法之本性。密宗行部續經云:一切諸佛之行願,不出普賢菩薩之十大願。廣指所供之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普賢菩薩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皆供養。供養之物有財供養與法供養。財供養:有內財與外財。內財,如《法華經》說:用身、口、意三業恭敬供養,即禮拜讚嘆供養。外財,指金錢田舍等。修行者、具大悲心。隨緣能施,盡心供養。即一香一花,亦稱理成就。如偈說:『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菩薩二乘僧。』法供養:以如來正法,開示眾生,轉迷啟悟。
  •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是什麼
    四十卷本華嚴,第四十卷,一般稱為《普賢行願品》。經文是普賢菩薩為菩薩眾說的,先長行,次偈頌。長行中揭示了普賢菩薩十大行願: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沸,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 普賢十大願王,究竟是哪十願?
    菩薩修行,在六波羅蜜的基礎上,再往上提升,就要修普賢十願。普賢十願是普賢十大願王的簡稱,是菩薩最後修學的法門。
  • 明暘法師: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是什麼
    願與智光,普照世間(世間智),願為開示出世間智,願令眾生悉得安樂,願普稱讚一切諸佛所有功德(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八十)。四十卷本華嚴,第四十卷,一般稱為《普賢行願品》。經文是普賢菩薩為菩薩眾說的,先長行,次偈頌。長行中揭示了普賢菩薩十大行願: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
  • 普賢菩薩聖誕日,學習普賢十大願!
    普賢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頭戴五佛冠身金色,右手持劍左手結施願印,半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三聖」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其中,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願,寓意要從智慧、行願二途趨入,方才究竟。騎六牙白象,是表菩薩之大慈力。
  • 普賢十大願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關於這十大願,據《華嚴經》記載: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他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的指點下,他遍參善知識,直到最後參訪了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為他宣說了重重無盡普賢願海,最後就落實在這十大願上。此十大願,橫向來說,願願皆是盡十方,遍法界,極微塵數。豎向來說,又願願皆是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大願,無有窮盡。一者、禮敬諸佛。即禮敬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自證本覺的覺者。敬是發自內心的敬重,禮是敬的表象。由此功德而親近佛法究竟解脫。
  •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望
    普賢菩薩 是我國佛教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之一。是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的大乘聖者,與文殊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 簡單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十大願」都是哪些
    《紅塵說禪》系列第45篇這一篇咱們來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這部佛經,水平有限,不足之處還望師兄們多多指點。我們主要談兩個方面,第一,簡單的介紹普賢菩薩和這部經;第二,簡介這十大願分別是什麼,好了,閒話不多說,咱們開始。
  • 四大菩薩之一,大願大行的代表德行的象徵,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具足無量大行、弘深誓願,示現於一切諸佛剎土。普賢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在華嚴經中,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毗盧遮那佛被稱為「釋迦三尊」又被稱為「華嚴三聖」。
  • 普賢菩薩十大願究竟說了些什麼?
    四十卷本華嚴,第四十卷,一般稱為《普賢行願品》。經文是普賢菩薩為菩薩眾說的,先長行,次偈頌。長行中揭示了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沸,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即十大修行方法,對於修行中的你來說非常重要!
    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 ),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智德,同時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 ,十願即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又稱十大修行方法,分別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
  •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你知道是什麼嗎?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經中之海,但七十餘萬字的體量對於在家修學者而言卻過於浩瀚,少有機緣能夠完整誦持。有賴佛陀慈悲,將一部《華嚴經》在最後一品濃縮提煉,供廣大修行者受持讀誦。本篇文章,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的「普賢菩薩十大行願」。首先簡要介紹一下「普賢菩薩」。
  • 恭迎普賢菩薩聖誕丨祈願菩薩慈悲加持,眾生行願皆能成就!
    恭逢大行普賢菩薩聖誕日,值此殊勝之日,願我們一起行普賢十大願,誠心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並以此功德普皆回向:虛空有盡,我願無盡,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願一切眾生快樂、安祥、得以解脫!普賢菩薩,曾譯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 普賢十大願王,回嚮往生西方,普勸善財及華藏海眾……
    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法華經》指出:只要能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守護此人,使他身心安穩,不受一切煩惱魔障之侵。《普賢延命經記》指出:普賢菩薩具有延命益壽之不可思議的力量。普賢菩薩是理德和大行願的象徵,象徵真理。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
  • 浙江普陀山淨旻法師作《普賢十大願王》佛學講座
    浙江普陀山淨旻法師作《普賢十大願王》佛學講座(圖片來源:普陀山)講座現場(圖片來源:普陀山)2012年9月2日,舟山市佛教協會會長、普陀山隱秀講院監院淨旻法師,於普陀山寶陀講寺普門講堂作《普賢十大願王
  • 恭迎大願普賢菩薩聖誕,祈願菩薩加持,眾生一切行願,皆得成就!
    與文殊菩薩為釋迦如來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千百年來,普賢菩薩一直是中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最有人緣的菩薩之一,而朝拜普賢菩薩的傳統也綿延至今。在中國,普賢菩薩的誕辰為農曆二月廿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