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是為紀念周公旦而修建的專祠

2020-12-20 寶雞街頭拍客

岐山周公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同類建築中存世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廟 。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裡處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

周公旦晚年歸隱於卷阿,逝世後即建祠祭祀,周公廟由此而始。西周末年古卷阿建築遭毀壞,秦漢以後曾重修。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為紀念曾助武王滅商立國、輔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下詔在其制禮作樂的"卷阿"創建周公祠。後經宋、元、明、清歷代修葺、擴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為主體,姜嫄、后稷殿為輔,亭、臺、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築群。

據考古專家考證,早在6000多年前,卷阿一帶就有先民傍山臨泉而居。周興起時許多著名事件都發生在卷阿附近,鳳凰是姬姓周族崇拜的神鳥,古卷阿附近至今有許多與鳳凰有關的地名和遺址,如鳳凰山、鳳鳴崗及"丹穴鳳跡"等。

周公廟是為紀念周公旦而修建的專祠,地處周原(大周原四址為:東至漆水,南為渭水,西達遷河,北靠岐山)中心地帶卷阿。

周公廟景區存世單體建築三十餘座,建築面積三千餘平方米,依山就勢,對稱布局,以周公正殿和獻殿為主導,召公、太公殿相襯託,姜嫄、后稷祠為延伸,構成了一個完成的古建築群落。在諸殿中,周公殿居前,姜姬祠居中,后稷祠居後,當地群眾把這種布局總結為"姜姬背子抱孫"。

周公廟古稱"卷阿"。"卷阿"音"全窩",卷意曲,阿指大陵,即彎曲的大陵。因此處背靠相傳"鳳鳴岐山"的鳳鳴崗,東、西、北三面環山,唯南邊與平地相接,形似簸箕狀如倒凹字,故稱卷阿。卷阿地幽勢阻,坡體緩緩下落,兩連山脊高突,如飛翔鳳翼,故當地人有"猛見周公"之俗語。

周公廟地處岐山南麓,洪積扇原區後緣,地垮兩個地貌單元(處於秦嶺緯向構造帶,祁呂賀山字形構造前弧東翼和隴西旋卷松造體系的複合部,地下巖層呈"V"型谷基巖),裂隙發育,泉流眾多,為深層裂隙水。補給水源豐富,承壓性強,可高於地面形成自流。千百年來,湧流不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的銅馬車。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門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裡的成年老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一角,百家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一角,百家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院內一建築。

2006年5月25日,周公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周公廟遊覽圖。

相關焦點

  • 話周禮 品詩經 周公廟建廟140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在中國·周原舉行
    央廣網西安10月27日消息(記者雷愷)為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博大精深的周文化熠熠生輝,打造岐山周文化溯源地的特色文化IP,周公廟建廟140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10月26日在中國·周原(周公廟)景區舉行。
  • 國內著名的旅遊景點:岐山周公廟
    說他們好客,這一點也不為過。每家的飯菜大同小異,客人們就餐按照人數計算,一桌飯菜,粗略算下來,各色菜種加上地方小吃大概也有幾十樣之多。主食便是有名的岐山哨子面,在這裡已經被發展為四五種形式。所有的菜品和麵食是保你吃夠的,如果客人對哪個菜或者麵條感興趣,店主人會不厭其煩地端上來,直到你吃好為止。
  • 寶雞遊記之七——岐山周公廟
    2020年8月22日資料一:周公,即周公旦。姓姬、名旦。是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武王姬發的弟弟、成王姬誦的叔叔。周公是西周的開國元勳,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為「元聖」,是當之無愧的儒學先驅。
  • 追跡攻略|陝西寶雞市2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2006年5月25日,鳳凰山遺址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岐山周公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裡處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
  • 古卷阿(岐山周公廟)——中國最早的風景區
    經有關專家研究考證,陝西省岐山縣的古卷阿(周公廟)是中國有文字記載最早的風景區。1999年11月6日,新華社通稿向海內外播發了記者採寫的這一消息。    陝西周原一代是周的發祥地。古卷阿位於周原區域內今岐山縣城西北7 .5公裡的鳳凰山南麓,總面積61萬多平方米。「卷阿」音「全窩」,卷意曲,阿指大陵。因此處背靠相傳「鳳鳴岐山」的鳳鳴崗,東、西、北三面環山,唯南邊與平地相接,形似簸箕狀如倒凹字,故稱卷阿。據專家考證,早在6000多年前,卷阿一帶就有先民傍山臨泉而居。周興起時許多著名事件都發生在卷阿附近。
  • 河南洛陽:紀念周公姬旦的祠廟周公廟
    周公廟始建於隋末唐初618年,歷代皆有修葺。唐太宗貞觀和唐玄宗開元年間予與重修,明嘉靖四年(1525年)在舊址重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周公廟是紀念周公姬旦的祠廟。由於周公開創了千秋偉業,被後世奉為天下第一聖人——「元聖」。洛陽周公廟坐北面南,現存一組古建築。依中軸線自前到後依次為定鼎堂、禮樂堂(會忠祠)、三殿及東、西廊房,凡664平方米,是洛陽市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明、清建築群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三峽庫區搬遷的最大地面文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桓侯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張桓侯廟(張飛廟),位於重慶雲陽盤石鎮龍寶村獅子巖下,與雲陽新縣城隔江相望。(攝影/漢口光達)據史料記載,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期,是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建的祠宇,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張飛廟原址位於老雲陽縣飛鳳山麓,廟內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字畫碑刻,稀世文物200餘件,被譽為「巴蜀勝景、文藻勝地」。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御筆親題:「雄赳赳嚇碎老曹肝膽,眼睜睜看定漢室江山。」千百年來拜謁者絡繹不絕。
  • 西安革命公園: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16日,西安革命公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2月9日,這裡的革命亭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9月29日,革命公園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王稼祥故居躋身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
    宣城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稼祥故居名列其中,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此,涇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達5處,位居全市前列。宅前有門樓,挨門樓砌垣牆連正屋,構成前庭院,右側是書房,左側是花園,以一道矮牆間隔,迎面正屋,兩居一廳,兩邊住房,門窗是雕刻花紋圖案,中間為廳堂,後有廚房。故居中陳列著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和學習用具,展出了王稼祥同志一生中主要革命活動照片,供人們參觀瞻仰。  王稼祥同志原名王嘉祥,又名王稼穡。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篇):南陽醫聖祠
    醫聖祠位於河南省南陽市中心城區醫聖祠路,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而修建的大型祠堂園林。1960年代祠內文物損壞嚴重。目前的醫聖祠是在文革後修建的,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醫聖祠大門具有漢代建築風格,其「醫聖祠」三字為郭沫若於1959年12月所題寫。
  • 湖北省歷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武漢市江岸區 1926—1927年 大冶兵暴舊址 大冶市 1929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五裡坪革命舊址 鶴峯縣 1929—1933年 紅三軍團革命舊址 大冶市 1930年 中原軍區舊址 大悟縣 1946年 荊江分洪閘 公安縣 1953年六.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合併的項目 雨臺山墓群
  • 絕美岐山符號,太驚豔了!值得珍藏~
    01周公廟岐山周公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北六公裡處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是中國同類建築中存世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孜宗山抗英遺址
    閒著無事,整理點評一下自己去過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點評:有點布達拉宮的意思,遠看還是很雄偉的。感覺西藏很多城堡都築在山上,可能易守難攻吧,就是不知道水源是怎麼解決的。在海拔這麼高的地方爬上去,有點喘。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篇:泉州府文廟
    2001年,被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泉州府文廟歷代屢經修葺,達19次之多,擴建泮池、泮橋、大成門、金聲玉振門、禮門、義路、育英門、教授署、名宦鄉賢祠、尊經閣、觀德堂,還有15座先賢專祠,組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群。理學家蔡清說:「蓋舉閩之學宮,未有若斯之盛者」。仿山東曲阜孔廟形式營建,規模之大,堪居全國第二。
  • 紀中舊址和陳氏宗祠群入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學校提供的資料圖片)    近日,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於5月3日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南朗鎮的茶東陳氏宗祠群和中山紀念中學舊址榜上有名,南朗鎮的茶東陳氏宗祠群屬「古建築」類別,紀中舊址則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至此,加上之前已經入選的孫中山故居,中山市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加至3處。
  • 「文物覽勝」濟寧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巡禮(一)
    目前,全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78處。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和推介我市的優秀傳統文化,特推出濟寧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巡禮,敬請關注。曲阜魯國故城位於曲阜市魯城街道辦事處, 1961年3月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丘逢甲故居掛牌揭幕
    中新網9月19日電 18日上午廣東蕉嶺縣文福鎮逢甲村丘逢甲故居隆重舉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丘逢甲故居掛牌揭幕儀式。丘逢甲後裔等海內外嘉賓以及當地領導參加了掛牌揭幕儀式。   據蕉嶺縣政府網站的消息,揭幕儀式上首先宣讀了國務院關於發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縣領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丘逢甲故居掛牌揭幕;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蕉嶺縣政協主席寧全興為海峽兩岸丘逢甲親友敬贈的丘逢甲塑像揭幕;旅居廣州的丘逢甲後裔為焦嶺縣贈送「弘揚逢甲愛國精神」鏡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