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為何不推翻宋朝統治?再讀《水滸傳》,終於懂了宋江

2020-12-21 大大小小花2

看過很多古裝劇,最喜歡的還是《水滸傳》,堪稱無法超越的經典。書啃過幾遍,老版電視劇和新版電視劇都看過,看一次慨嘆一次,看一次淚目一次……

第一次看《水滸傳》,那時還小,不懂家國大義,只喜故事跌宕起伏,只看情節峰迴路轉,只愛英雄梁山聚義。

那時,最喜歡裡面的幾個大英雄,盧俊義、武松、魯智深……

盧俊義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外號「玉麒麟」,梁山泊排名第二。祖居北京大名府,是當地家大業大的富豪,也是聞名遐邇的槍棒名家。

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上天降下惡星辰。眼珠如點漆,面部似鐫銀。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雲,人材武藝兩超群。梁山盧俊義,河北玉麒麟。

武松也是我最愛的英雄之一,驍勇善戰,豪放不羈。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怒殺西門慶……英勇之姿,歷歷在目。

還有花和尚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野豬林救林衝,無一不經典。

忠肝義膽,義薄雲天,此為上等大英雄。

唯獨,不愛宋江。

那時我頗為不懂,為何梁山好漢如此敬重宋江?為何宋江屢屢退讓,接受招安?為何不舉兵,直接推翻宋朝統治?

故事前期,總是令人心頭喜悅,情緒激昂的。那時,梁山泊剛開始聚義,無數英雄豪傑盡往。

每次有豪傑上山,宋江從不為難,真誠以待,是以頗得人心。無數人敬重宋江,人稱「呼保義」,又換「及時雨」。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

兄弟有難,宋江長路解救,兄弟情深義重,顧大局,愛手足,不枉做梁山第一把交椅。

可此等人物,卻在梁山勢頭正盛,朝廷剿滅無望企圖招安之時,一次次退縮,選擇又回歸朝廷。明知宋朝奸臣當道,卻不直接揮兵直上朝堂,推翻宋朝統治。

那時不懂,所以,恨宋江,恨他白白犧牲一幹兄弟性命,恨他懦弱無能。

再讀《水滸傳》,終於懂了宋江。

其一,宋江宋江,作者安排了宋江的名和姓,實乃就是宋朝的江山,宋江是那個保護宋朝江山的人,他不會推翻宋朝統治。

其二,梁山泊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所謂的天,就是指宋朝,指天子,梁山好漢的行為,是替天子即朝廷剷除奸佞小人,所以,根本沒想過推翻宋朝統治。他們覺得,宋朝皇帝是受到小人蒙蔽,應為其清除障礙。

其三,梁山好漢,個個忠肝義膽,所謂「忠」,即忠於朝廷,忠於天子。當時,宋朝雖內有奸臣作祟,外有強敵,但百姓尚且還算安居樂業,梁山泊找不到推翻宋朝的理由。無名無姓推翻宋朝,是為不忠不義,眾人並不想做不忠不義之人。

其四,宋朝氣數未盡,梁山泊乃烏合之眾,雖有兵馬數萬,但沒有一套自己的生產線,難以形成健全的社會體系。梁山泊的兵馬用度,多半靠搶,從豪強地主手中所得,如果要建立能打勝仗的龐大軍隊,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社會制度。

其五,得民心者得天下,梁山泊雖未欺壓百姓,但由於土匪本質,老百姓對梁山只有害怕之心。向來,歸順梁山者,要麼是大奸大惡之人,要麼就是背負人命,不願受朝廷懲治之人。真正來歸順的百姓少之又少,是以,梁山泊並未得到民心。如果貿然出兵推翻朝廷統治,那就是謀反,大逆不道。

其六,宋江是個文人,有文人的軟弱性,而且,宋江喜歡過食朝廷俸祿的生活,如果不是為情婦所害,根本不願意上梁山。所以,後來宋江屢屢設計招安,目地就是要回到朝廷,宋江根本沒有謀反之心,是故,他不會反朝廷。

再讀《水滸傳》,終於明白,時代有時代的背景,宋江有他的為難。

骨子裡不願做匪,更不願一幹兄弟背上大逆不道的罪名,也不願子孫後代背負罵名。

所以,宋江,就做了那個保護宋朝江山的人。

相關焦點

  • 宋江明明已經坐穩梁山第一把交椅,為何對招安一直念念不忘?
    讀過水滸傳的的人除了為那些梁山好漢的命運感到可惜之外,還產生過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宋江當初如果沒有選擇接受招安的話,梁山好漢的結局是不是會變得不一樣。畢竟他們當初兵強馬壯,有很大的機會推翻宋朝的統治。為何有著如此好人緣的宋江明明早已經坐穩梁山第一把交椅卻時時想招安,最後落得那麼悲慘的下場?
  • 宋江被賜死時,身邊仍有3兄弟手握重兵,為何不幫宋江報仇?
    眾人皆知《水滸傳》講述的是宋朝末年一批好漢齊聚梁山泊發生的一系列英雄故事,不過,對於具體的年代,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些好漢們,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們後世之人敬仰的英雄人物,除了他們不畏強權,勇於與腐敗的統治階級鬥爭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兄弟情義。
  • 再讀《水滸傳》,我認為宋江只能接受詔安,因為他沒有更好的機會
    上小學五年級時我第一次讀了《水滸傳》,那時候特別憎恨宋江,感覺他就是個偽君子,朝廷的走狗,武功差,人品壞,還貪生怕死。成年以後來再讀《水滸傳》時,感覺宋江很陰險,但絕對是一個玩弄權術的高手,一個很厲害的政治家,但依然是個壞人。今年空閒時又讀了一遍《水滸傳》,對宋江的看法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感覺宋江並沒那麼壞。
  • 水滸傳中,宋江為何非要招安?讀懂了九紋龍史進,也就都懂了
    如今我們換個角度,拋開那些,「不招安,梁山好漢老了怎麼辦」的假設等。就從水滸好漢的綽號、人名和山頭名字入手分析就會發現:宋江招安是必須的,且早就安排了伏筆,這就是《水滸傳》中,第一位出場的好漢,九紋龍史進!
  • 宋江被賜毒酒後,《水滸傳》裡的好漢為何不為宋江報仇雪恨
    我們都曉得《水滸傳》,看到最後氣的不行,你說投靠大宋也就算了,讓你自殺就自殺,還把最好的兄弟李逵給毒死了。智多星吳用也自殺了,為什麼剩下的好漢也不少,手裡有人有嗎,為什麼不報仇呢?朱仝、呼延灼可算是幾個代表人物,他們手裡的兵馬是真的不弱,個人能力也很強。
  • 《水滸傳》中,假如宋江沒接受招安而是率眾起義,能否抗衡宋朝?
    《水滸傳》中的歷史被後人記錄下來。開國之後的宋朝曾兩次用兵遼國均慘敗而歸,此後宋朝軍隊奉行「開國不能減兵,不能復員,不同遼國開戰」的消極防禦政策,在對內問題上一直進行著一種「養兵不能打仗卻又不得不養兵」的奇怪體制,國家花費巨額銀兩用於軍隊招募和軍餉,但國家卻又不重視軍人。眾所周知,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治氣息最濃厚的朝代,皇帝由於害怕軍人搶權,進而對文人愈發重視,重文輕武,以此取代軍人在政治上的利益訴求。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招安而是自己做皇帝,梁山有可能成功嗎
    ——《寄黃幾復》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請諸位先回答一個問題:宋江如果不招安,能不能當上皇帝?相信大家在看《水滸傳》的時候,對宋江都有這樣的看法:一心想招安,光想自己當官,結果害了107條好漢。其實這樣的評價在我看來是非常片面的,因為宋江招安的本質是為眾兄弟謀一個好的出路。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能打進東京當皇帝麼?
    在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原本在晁蓋的帶領下,發展得如日中天。但晁蓋卻不幸中毒箭身亡,宋江也因此被選為梁山之主。可惜宋江過於忠義,導致很多好漢白白送了性命。倘若宋江不接受朝廷的招安,那他是否真的能當上皇帝呢?咱們今天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 方臘起義規模更大,為何《水滸傳》卻選「宋江起義」為故事原型?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學成就最高的小說之一,他即能詳細體現出中國宋元社會的具體風貌,也能體現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深度極高。不過《水滸傳》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他選用的原型故事是一場非常小的農民起義——宋江起義。
  • 小說《水滸傳》中,宋江起義失敗的必然性
    一部《水滸傳》,由於宋江力主招安,導致梁山泊一百八將在平方臘中死傷大半,宋江盧俊義被朝廷賜死,吳用、花榮在楚州南門外蓼兒深處宋江墓前自殺。許多讀者替梁山泊英雄惋惜,認為宋江力主招安是錯誤的。本文旨在以小說《水滸傳》為藍本,聯繫當時的歷史背景,簡述宋江起義失敗的必然性。
  • 《水滸傳》:梁山領袖宋江,為何成了大家心中假仁假義的小人?
    《水滸傳》:梁山領袖宋江,為何成了大家心中假仁假義的小人?我國古代文學巨作《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並稱為四大名著,在我國歷史長河中甚至在世界上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其中《水滸傳》中一百零八為英雄好漢的灑脫和正義感最為深入人心。
  • 《水滸傳》中的宋江為何能夠穩坐第一把交椅?
    先說明一下,本文以下內容是以《水滸傳》一百二十回版本為藍本。宋江能力不高,有時更會「好心做壞事」,同時對宋朝也一片愚忠,最後在徵伐方臘時更犧性了三分之二梁山好漢的性命。大家如果有看過《水滸傳》,就知道一開始宋江並不是梁山泊寨主,前一任寨主是「託塔天王」晁蓋。他因與一眾兄弟因為劫取生辰綱而結識宋江,宋江向他們通風報信,自此與梁山好漢拉上關係。晁蓋與林衝等人殺死原寨主王倫,搶下梁山,而大多數兄弟推舉晁蓋為主,因此他就當上寨主。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選擇招安,梁山好漢們的結局會怎樣?
    再說了《水滸傳》講的中心思想除了兄弟義氣,就是忠君報國。若梁山只有兄弟情義,卻無忠君報國之實,那他們再豪爽義氣,也不過是草莽英雄,說的難聽點就是土匪強盜草寇,如此又和田虎、王慶、方臘有什麼區別呢。要真是那樣也不會單獨給他們立傳了。那退一步說,在《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漢的結局會怎樣呢?
  • 水滸傳:宋江如果不招安,梁山還有別的出路嗎?
    說到《水滸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對於《水滸傳》最後的結局,讓我們感到很是惋惜。有些人就會對宋江帶著梁山好漢投奔朝廷而感到不滿,明明自己有著一方勢力,為什麼一定要歸順朝廷?甚至,後來朝廷幾次的攻打梁山,都無功而返。連高俅自己也被捉上了梁山,要不是宋江的阻攔,高俅就死在梁山上了。
  • 水滸傳中宋江被賜毒酒,為何拉著李逵一起,李逵一句話讓宋江害怕
    水滸傳中宋江被賜毒酒,為何拉著李逵一起,李逵一句話讓宋江害怕   水滸傳大家都看過,就算不是看書這些年電視劇的翻拍也看了不少。水滸傳大概講的是官逼民反的故事,在故事中,有許多經典的形象,從文字裡我們就能很容易地想像到他們的樣子,有酒肉和尚魯智深,有武藝高強的林衝,有衝動魯莽的李逵,有閉月羞花的潘金蓮,有沉著冷靜的宋江等。
  • 水滸傳裡描述的宋江招安是真的歷史事件麼?實際上宋江並非如此!
    水滸傳裡描述的宋江招安是真的歷史事件麼?實際上宋江並非如此!水滸裡的宋江和真實歷史中的宋江原來差別挺大的!並不真心被招安!大家都知道,看過水滸傳的各位看官老爺一定對後期宋江招安的事情義憤填膺,認為宋江愚忠,因為招安一事害了108位梁山拜把子兄弟,但是歷史上的宋江真的如此麼?
  • 《水滸傳》中宋江的忠心義舉
    書中共塑造了一百零八位鮮活的人物形象,宋江作為作品的主人公,其形象更為豐滿複雜,其評價歷來也褒貶不一,毀譽參半。本文參考前人對宋江形象的分析,用馬克思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對宋江這一文學形象再次做個全面剖析,以期能夠對文學批評做一些貢獻。《水滸傳》中刻畫的宋江性格的核心在於「忠義」二字。
  • 水滸傳宋江的故事
    宋江,字公明,綽號 :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身軀六尺,年齡三十。長的面目黝黑,眼如丹鳳,眉方口正,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 ;走動時有若狼形,有養濟萬人的肚量,志氣軒昂,胸襟秀麗。
  • 《水滸傳》中,宋江為何一直以「士人」自居?
    不過,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宋江選擇將願望寄託於封建體制,希望能有機遇降臨,從而「忠於」朝廷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終「封妻蔭子」「青史上留名」。因此,宋江心裡實際上根本不願意上梁山。他命令梁山軍隊不劫來往客人、不殺害人性命,專門打擊豪強,消滅奸邪,替天行道。雖然宋江十分痛恨奸臣高俅,但高俅被張順等人活捉至梁山後,他還是希望能通過高俅促成招安。在受招安中,宋江命梁山軍隊與朝廷軍作戰點到為止即可,他不肯盡情追殺,不以掠奪城池、土地為主要目標。
  • 水滸傳:武松和宋江認識那麼早,為何不是宋江的心腹呢?
    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水滸傳,小編對於這篇名著也是十分喜愛,第一遍看的主要是熱鬧,第二遍才真正看懂裡面的人情世故。在梁山108將中小編認為能夠真正稱得上是英雄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武松,另外一個就是魯智深。,便向前詢問,在知道所有的事情之後,宋江果斷拿出銀子為武松看病,在宋江的細心照顧下武松很快就恢復如初了,而宋江對武松不是不一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