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掌故丨段繩武為何許人?馮玉祥為何為其題石刻?

2020-11-30 上遊新聞

馮玉祥題紀念段繩武先生石刻

馮玉祥題紀念段繩武先生題刻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森林公園山頂東側的一塊天然崖壁上。題刻高9.9米,寬14.3米,為一首馮玉祥書寫的紀念段繩武先生的詩。

段繩武(1896—1940),河北定縣人。抗戰時期第一個提出「榮譽軍人」稱號,並以其全力從事抗戰受傷將士的治療、教育和安置工作,被譽為中國傷兵事業的奠基人、「榮軍之父」。1940年7月病逝於重慶歌樂山。題刻為「能苦幹,能愛人,能說出,能實行。大人物,段先生,歿太早,我心疼。豈獨我,世同情,後死者,奮為雄。」落款為「民國三十年馮玉祥」。石刻前原有段繩武先生墓,今墓已不存。

佛」字石刻

「佛」字石刻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森林公園桂花灣,刻於一塊高3.5米,寬5.8米的巖石斷面上,坐東向西,分布面積20.3平方米。該字為楷書體,陰刻,通高1.5米,寬1.35米。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信奉佛教,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鐫刻於此。

「川軍總司令行營示」題刻

「川軍總司令行營示」題刻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森林公園內。題刻高1.2米,寬0.73米,頂部橫刻隸書「川軍總司令行營示」,正文為豎刻隸書:「雲頂古寺,公共保持。不改學堂,不招僧侶。鄉紳經理,不分儒釋。不準伐樹,樹要人惜。名勝之區,不關一邑。永立為案,告示刻石。倘有違犯,官廳嚴緝。此為約法,實行以力。」

盛世才、沈鴻烈公館

盛世才、沈鴻烈公館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鎮高店子社區保育路135號。抗戰時期,盛世才、沈鴻烈曾在此居住。盛世才,抗戰時期曾任新疆省主席、農林部部長、第八戰區副司令官。沈鴻烈,國民政府農林部部長,兼國家總動員會議秘書長及考試院銓敘部部長。

公館為一棟磚木結構平房,坐北朝南,歇山頂,建築面積410平方米。

劉雨卿、官全斌公館

劉雨卿、官全斌公館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鎮高店子社區保育路135、137號。劉雨卿,1940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 3集團軍副總司令,1948年任重慶警備司令,至臺灣後任「國防部」中將參議。官全斌,重慶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抗戰時期,二人曾寓居於此。

該公館為磚木結構建築,懸山頂,面闊8.3米,進深8米,建築面積82.4平方米。

鄧家彥公館

鄧家彥公館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森林公園內。抗戰時期,時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兼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委的鄧家彥寓居於此。1952年,他由美赴臺灣,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兼「總統府」國策顧問。

該公館為一棟磚木結構平房,坐東向西,格玻璃窗,房屋面闊12.8米,進深6.65米,建築面積85.12平方米。

王正廷公館

王正廷公館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森林公園停車場9號。抗戰時期任交通銀行董事長的王正廷,曾在此寓居。

該建築為一棟折中主義風格的磚木結構房屋,建築平面呈「凹」字形,一樓一底,面闊18.05米,進深9.55米,總建築面積303.575平方米。

吳國楨公館

吳國楨公館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森林公園內桂花灣16號,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吳國楨,湖北建始人,曾任國民政府重慶市市長,兼任重慶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國民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上海特別市市長等職,抗戰時期寓居於此。

公館為一棟折中主義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坐東北朝西南,一樓一底,建築平面呈「L」字形,建築面積193.97平方米。

許世英公館

許世英公館位於沙坪垻區歌樂山鎮天池村韭菜灣39號。許世英,歷任國民政府司法、內務、交通總長、省長等職。1930年任全國賑濟委員會委員長,抗戰時期任「陪都空襲救護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大轟炸後的救護工作。

該公館坐東北向西南,為一棟折中主義風格的磚木結構一層建築,西南側設有簷廊。面闊15.67米,進深7.87米,建築面積148.55平方米。素麵臺基0.4米,階梯2級。

原標題:段繩武為何許人?馮玉祥為何為其題石刻?

相關焦點

  • 重慶掌故丨水落石出,石出佛現,說的是龍門浩,你們知道其中典故嗎?
    石樑中部有一處斷缺,猶如一道門,有人在其內外兩側刻「龍、門」二字。小船可以從上、下遊水道以及「龍門」處進入石樑內的水道,這裡可供通行,也可以泊船。這種能夠泊船的小港灣,巴人稱之為「浩」,這條水道也因石樑上的「龍、門」二字得名「龍門浩」,這便是龍門浩地名的來歷。
  • 「倒戈將軍」馮玉祥是什麼樣的人?他為何多次倒戈還受到如此愛戴
    說到民國,絕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這段時期中發生了很多令人切齒而又懷念的故事。筆者今天就用自己的看法,來談談馮玉祥將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關於立場問題,我本人並不認為他沒有立場,不但如此,他還是一個有著堅定立場的好漢。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他生前的所作所為:
  • 春秋 | 馮玉祥題字合川古聖寺
    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重建時,因掘得明隆慶年間「洪鐘」「殘碣」,遂更名為「古聖寺」。該寺坐北向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大山門、牛王殿、大雄殿、觀音殿、善堂等,兩邊分設配殿及廂雜房十餘間。整個古聖寺呈復四合院布局,總佔地3375平方米,寺內建築雕梁畫棟、屋頂飛簷起脊、雕工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 重慶掌故 | 重慶為何簡稱「渝」?
    古名渝水的嘉陵江發源於陝西,流經甘肅、四川,在重慶朝天門匯入長江。據說嘉陵江是長江水系中含沙量最大的支流,也許正是這個特點,使其河水變得渾濁,因而得名「渝水」。但是我們現在看重慶朝天門的兩江合流,反而是嘉陵江清而長江濁,涇渭分明,這說明長江幹流的水土流失,已經後來居上,現在遠遠超過了支流嘉陵江。
  • 馮玉祥何故要屠滅千年少林寺?
    單如此看來,佛家真可謂無世無爭,只求自身修行,只為他日早覓心中信仰和真知。當過往,馮玉祥曾屠滅千年少林寺,其所為何?此事之下,處處不見馮玉祥之蹤,他委實沒有抵達現場下達任何命令。但一番操作之下,又處處可見其人之影,他的兩個手下膽敢如此作為,沒有他的首肯,如何了得?況就算二人自做主當,但事後,馮玉祥未曾給予半分處罰,儼然可見其之態度如何。只是,千年古剎如此覆滅,實為可惜。
  • 「倒戈將軍」馮玉祥16幅立軸書法欣賞,網友:堅定民主、德藝俱佳
    馮玉祥 隸書比如有書友就曾感嘆,當其第一次看到那些民國將領的書法時深感震驚,會疑惑為什麼那些「武夫」可以寫成這麼好的書法呢?這是為何呢?究其原因,或許不僅是因為他們自幼使用毛筆、基本功紮實「唯熟爾」,還跟他們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有關。畢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期,要想立業,沒有真本事是不行的,僅靠匹夫之勇也是不行的。不像現在,只精馬屁術就可以混得風生水起。
  • 「布衣將軍」馮玉祥,16幅精美立軸書法欣賞,網友:人不可貌相
    這是為何呢?究其原因,或許不僅是因為他們自幼使用毛筆、基本功紮實「唯熟爾」,還跟他們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有關。畢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期,要想立業,沒有真本事是不行的,僅靠匹夫之勇也是不行的。不像現在,只精通馬屁術就可以混得風生水起。
  • 元宵節丨除了吃湯圓,這群重慶文化人今天包餃子話掌故
    19日是中國傳統佳節元宵節,都說要吃元宵、湯圓,但在重慶黃桷坪「網紅景點」——塗鴉街三角道軍哥書屋,有一群重慶文史愛好者卻「不走尋常路」,包起餃子話重慶掌故。洗韭菜、和面、剁肉餡兒......元宵節傍晚,數十名重慶文史愛好者齊聚此前在網絡上爆火的黃桷坪軍哥書屋,大家忙裡忙外,好不熱鬧。
  •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馮玉祥和閻錫山聯手,蔣介石為何笑到最後?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馮玉祥和閻錫山聯手,蔣介石為何笑到最後?文/無計讀史中原大戰的槍炮聲響起,蔣介石,馮玉祥和閻錫山三大巨頭的碰撞是猛烈的。整片大地上再一次是血流成河。與兩大軍閥交戰,蔣介石一開始的狀況並不好。
  • 重慶掌故 | 香山居士」白居易與忠縣的故事
    {"title":"重慶掌故 | 香山居士」白居易與忠縣的故事", "url":"https://www.cqcb.com/hot/2020-05-29/245592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hot/2020-05-29/a7240f73ff0d68e9c5a4f1c20c5bfe66
  • 溥儀都遜位10多年了,大清也亡了,馮玉祥為何要把他趕出紫禁城?
    可是就在1924年10月,直奉戰爭爆發之後,馮玉祥發動政變。而在囚禁曹錕的同時,還將清朝遜帝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此時的溥儀早已遜位10多載,「朕的大清也亡了」,馮玉祥又為何要不遵守《清皇室優待條件》,把他趕出紫禁城呢?
  • 1928年,馮玉祥火燒少林寺,他為何要與佛家寺廟過不去?
    放了這把大火的人叫做石友三,是當時的軍閥馮玉祥的部下。少林寺被摧毀之後,馮玉祥又發起了毀佛運動,將大相國寺改成了市場,把一些寺廟毀掉之後建成了學校。馮玉祥為何要屠滅千年少林寺,歷來眾說紛紜,但是多種說法都指向了當年的軍閥混戰和少林寺當時的主持妙興。
  • 重慶掌故 | 重慶首次發現曾國藩作序詩集,出自江津這位詩人之手
    8月18日,江津區召開了「曾國藩與江津李氏詩人文獻研究座談會」,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江津區文聯在挖掘江津古代詩詞文化資源時,發現清代重要歷史人物曾國藩曾為江津縣鶴山坪詩人李嗣元詩集《日慎齋詩草》作序,這也是目前重慶首次發現的曾國藩作序詩集,對於研究重慶特別是江津的詩詞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 1928年,馮玉祥為何一把火燒了少林寺?
    1928年3月21日,千年少林寺被馮玉祥的部下石友三一把火燒毀,隨後馮玉祥又進行了毀佛運動。對於馮玉祥火燒少林寺的說法很多,但主流觀點都集中在當時的軍閥混戰及少林寺主持妙興身上。
  • 重慶版」葉問」三勝洋拳師 曾是馮玉祥保鏢
    大俠霍元甲確有其人,是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他一生俠義,曾將不可一世的外國大力士打趴,振奮國人士氣,將愛國精神發揚光大。 而在上世紀的重慶武術界,也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趙子虯。在民國期間,他更是在江湖上留下過一段葉問式「三勝洋拳師」的傳奇經歷。
  • 馮玉祥曾是蔣介石義結金蘭的兄弟,為何後來卻水火不容了?
    小編趁著這幾天的閒暇,把馮玉祥的大作《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看完了。在這本書裡馮玉祥爆了很多蔣介石的猛料。現在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其實此書是馮玉祥口述,他的妻子李德全寫的。雖說馮玉祥也讀了不少書,但他畢竟是個行伍出身,要他獨自出書恐怕也有不小的難度。
  • 重慶醫療調價為何止於「七天之癢」?
    原標題:重慶醫療調價為何止於「七天之癢」?  1日,重慶市衛計委、市物價局喊停實施了7天的醫療調價。其表示,於4月1日起調整信息系統,儘快恢復調整前醫療服務項目收費結算系統。4月2日至18日,各醫療機構退還新舊版本差價中患者多支付的費用;對調減項目少收的費用,由醫院記帳處理。
  • 泰山名人——馮玉祥
    馮玉祥(公元1882~1948年),安徽人。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軍事家、愛國將領。於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兩次寓居泰山,潛心讀書,尋求真理。同時,為泰山做出很多貢獻。
  • 馮玉祥為何搞北京政變? 或因收了張學良五十萬
    馮玉祥說:「玉泉山,天下第一大泉。」吳佩孚說:「那麼老遠的運來,真辛苦你的手下了。」這時,老馮的部下冒失地說:「不辛苦,就從我們營地的大甕裡舀的。」  1928年7月2日,馮玉祥被美國的《時代》周刊選為封面人物。這一期的《時代》周刊關於封面人物馮玉祥的報導的開場白是這樣的:他站起來足有六英尺高。
  • 黃永玉在沈從文墓地刻後記碑,為何引發張兆和不滿?其子給出答案
    而五彩石的背面,則是他的姨妹張充和寫下的十六字評註:「 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熟悉沈從文的人都知道,這段話實際是張充和給姐夫沈從文的輓聯。而它之所以被刻在墓碑上,是因為世人都覺得這段話是形容沈從文的文字裡,最精到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