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僅10個月,全球最大公用事業企業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二度換帥,現年59歲的「一把手」毛偉明調離,出任湖南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這是國家電網公司史上首次發生如此高頻的高層人事變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0日消息,當天下午,全省領導幹部會議在長沙召開。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曉萍出席會議並宣布中央決定:許達哲同志任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同志不再擔任湖南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毛偉明同志任湖南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繼毛偉明之後,誰來接管資產總額超4萬億元的國家電網公司?答案仍未浮出水面。澎湃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目前仍有多家電力央企領導團隊存在人員空缺,一場大規模人事聯動調整即將啟動。
毛偉明
史上最特殊的國家電網「一把手」毛偉明1961年5月出生,浙江衢州人。1982從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化工機械專業畢業之後,進入江蘇省常州絕緣材料總廠工作。除了國網之外,他截至目前絕大多數的工作經歷在政界度過。
毛偉明赴任國家電網董事長之初曾令外界十分意外。2020年1月17日,時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毛偉明空降國家電網公司擔任「一把手」。他的仕途起於江蘇常州,在江蘇為官17年,曾任江蘇省副省長,後赴工信部擔任副部長、黨組成員,2015年7月空降江西。
特殊之處在於,地方黨政工作經驗豐富,熟悉企業管理、地區規劃與經濟工作的毛偉明,是第一任非電力行業出身的國家電網董事長。
在毛偉明之前,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後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家電網公司共經歷過四任「一把手」。首任總經理為趙希正,趙曾任電力工業部副部長,1997年1月起兼任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2003年1月被任命為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國家電網公司籌備期間,後來執掌國網帥印近12年的劉振亞為籌備組副組長,公司正式成立後他任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2004年,國家電網公司成立近兩年後,劉振亞接替趙希正出任總經理。2013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設立董事會,劉振亞出任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任總經理。
國家電網公司前三任「一把手」——趙希正、劉振亞、舒印彪,經歷皆為從原國家電力公司過渡到國家電網公司,劉振亞與舒印彪更是在該公司長達十多年的「老國網」。2018年11月,掌管國家電網兩年零六個月之後,舒印彪調任大型發電央企華能集團董事長,時任國家電網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寇偉開始主持全面工作。寇偉在正式擔任國家電網董事長13個月後,於今年1月調任發電央企大唐集團總經理。
2020年,時值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將啟航的重要節點。公開信息顯示,在國內疫情受控之後,幾個月以來,毛偉明頻繁拜見各省份黨政一把手,密集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特殊年份的特殊挑戰儘管在任時間沒有歷任國網「一把手」長,但在毛偉明擔任國網董事長的300多天裡,電力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極不平靜。他所經歷的挑戰,亦是史無前例。
首先,是疫情大背景下電力銷售的「量價齊跌」。
受新冠疫情衝擊,今年一季度國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創近10年來用電量季度增速新低。隨著國內需求對電力消費的拉動逐步顯現,4月起,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實現正增長,6月至10月同比增速分別為6.1%、2.3%、7.7%、7.2%和6.6%。
今年2月下旬,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通知明確,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階段性降低除高耗能行業用戶外的,現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它電價、大工業電價的電力用戶用電成本。電網企業在計收上述電力用戶(含已參與市場交易用戶)電費時,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通知還決定,進一步明確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執行時間。將2月7日出臺的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執行至6月30日。
上述消息發出後,國家電網迅速響應,宣布研究出臺八項舉措,減免電費約489億元,支持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企業。該公司同時承諾,「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涉及的所有減免電費,不向發電企業等上遊企業傳導,不向代收的政府性基金分攤。」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2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後,國家電網當天表示,堅決執行降低用電成本政策,確保政策紅利不折不扣落實到每一個電力客戶,預計全年減免電費約926億元。
售電量下滑疊加執行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導致國家電網公司出現了近10年來的首次一季度虧損,隨著國內疫情受控及復工復產全面推進,4月份開始扭虧。
國家電網的業績因此受到巨大衝擊。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0年三季度財務報表》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國網公司實現利潤總額294.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80.4億元,下降了49.2%;淨利潤183.1億元,比上年同期的434.3億元,下降了57.8%。今年7月底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報告稱,上半年全國電力供應業輸配電業務整體虧損,省級電網企業虧損面接近70%,建議多渠道籌集一般工商業電價降價資金來源。
在內部,今年以來國家電網的主輔分離也在提速推進。多年來,因牽涉面廣和複雜的歷史背景,主輔分離一直屬於電力行業敏感話題之一。
2019年8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中央第十一巡視組向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反饋巡視情況》,其中提到,巡視中發現「貫徹國家發展戰略、堅守主責主業不夠有力」,要求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國企改革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此後,「有序退出傳統裝備製造、房地產、賓館酒店等業務」被列為國家電網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之一。
今年3月,國家電網罕見就主輔分離公開表態: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這一表述出現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3月22日公布的《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國家電網公司在上述《通報》中作出承諾,「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堅決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
主輔分離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國家電網啟動退出房地產領域,剝離魯能集團——魯能土儲規模龐大,資源雄厚,雖不屬於頭部房企,但一直是潛在的「巨無霸」。魯能集團實屬國網40家直屬單位中賺錢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
今年8月,魯能集團宣布,根據國資國企改革有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持有的魯能集團(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體轉劃至中國綠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際上,中國綠髮是一家專門為國家電網剝離魯能而「誕生」的公司,股東包括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0%)、國家電網有限公司(30%)、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30%)。
儘管利潤大幅縮水,但在加碼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國家電網公司年內調增年度固定資產投資額,較年初計劃調增約10%至4600億元,重點向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傾斜。
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趨於緩和之後,對於電力央企而言,推動穩增長以對衝疫情衝擊、帶動產業鏈恢復元氣成為緊迫任務。而投資額巨大的特高壓工程,撬動效果最為直接。國家電網公司今年3月發布的一則消息中提及,公司全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5411億元。
據新華社10月9日報導,毛偉明接受採訪時表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對衝疫情影響、應對外部壓力、化解風險的有力抓手。」他說,國家電網全力做好保供電、穩就業、補短板等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國家電網將聚焦特高壓、充電樁、數字新基建等領域,預計「十四五」期間,電網及相關產業投資將超過6萬億元規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