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區團購戰火正旺。
自滴滴上線橙心優選,美團表示成立「優選事業部」,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阿里也組建盒馬優選之後,近日又有消息傳出,京東、快手等也要下場分一杯羹。
巨頭的頻頻出手,將社區團購置於大眾目光之下,也讓這個不算新鮮的概念再度「翻紅」。社區團購究竟魔力何在?不同模式之下,誰又能真正「笑傲江湖」?
巨頭下注 社區團購「翻紅」
天目新聞記者體驗發現,社區團購商品多以生鮮農產品、家居百貨為主打。打開社區團購APP或小程序,尋找離自己最近的社區,選擇感興趣的團購商品並下單,即可以較低的市場價格購入該商品。拿貨則可選自提或配送上門。
可以看到,社區團購是依託線下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購物形式。社區商鋪依託APP或小程序向周圍居民提供低價的優惠團購活動。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社區團購可以大致為兩類:「團長」模式和「供應鏈」模式。
以原有玩家興盛優選為代表的「團長」模式為例,團長利用自身的私域流量,建立社群自主運營,給社區居民推薦商品,居民再通過平臺APP或小程序下單。在這個過程中,團長通過收取平臺的佣金來獲利,形成閉環。
新入局的橙心優選也十分看重線下團長運營。除組建專門培訓和服務團長的團隊外,還提供豐厚的補貼和「合伙人」獲得獎勵,合伙人最高收益分成可到達13.2%。
另一種是「供應鏈」模式——平臺通過與線下商超、零售店、便利店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到家的配送服務。或者平臺自有倉儲,把生鮮商品提前存儲至社區附近的前置倉,用戶下單後立即安排配送。
阿里打造的盒馬優選,則兼顧了「團長」和「供應鏈」兩種模式。盒馬優選率先進軍社區團購風頭最盛的武漢,採取「預售+自提」的方式,給消費者更多選擇。
實際上,社區團購併非新鮮事物。也許不少人還記得,早在2015年前後,基於微信群聊弱社交關係形成的「拼單購物」便已嶄露頭角。幾乎同一時期,拼多多引導的拼團模式登上檯面,也為這一玩法提供了些許借鑑思路。2018年,社區團購迎來第一個高峰,市場進入擴品、擴區規模化的階段,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入駐。
到了2020年,疫情催生了社區團購的第二波熱潮。社區居民在家下單,既降低了出門感染的風險,也解決了買菜的難題。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社區團購平臺的生鮮交易額和2019年12月相比有了爆發式的增長。
疫情下中國社區團購平臺食材銷量增長情況 來源:艾媒諮詢
時移世易 誰能把握機遇?
巨頭的入局不只是喊喊口號。公開報導顯示,在向橙心優選輸入網約車平臺公司CTO賴春波後,近日滴滴又對橙心優選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2014年即加入滴滴的原小桔有車總經理及車服產品負責人也調至橙心優選,擔任產品體驗及用戶、商城運營負責人。11月3日上午,滴滴全員會上,程維首次公開談及橙心優選,稱:「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美團方面,11月30日,王興在2020美團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團相信社區團購會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
此外,根據電商大數據監測數據,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國內社區電商領域共發生了9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33.6億元。
如此多的資本和團隊拼命角逐,為什麼?達達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蒯佳祺在10月19日「零售業青年創新論壇」的發言或許道出一二:中國電商已步入微距電商時代,蓬勃發展的即時零售是最大的機會點。
蒯佳祺在演講中提到,中國網際網路電商的整體發展經歷了三個時代。從以淘寶為代表的遠距電商時代過渡到以京東為代表的近距電商時代,主要是物流的時間和距離在縮短。如今微距電商時代來臨,以消費者附近三公裡之內的線下門店為倉庫,打造出非常輕量級的、低成本且體驗好的本地末端配送模式。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披露,當下我國線下社區消費佔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20%,並在持續增長。而目前這一市場份額已增長至與電商的市場份額旗鼓相當。若保持現在的發展態勢,未來社區消費的市場空間將有很大概率超過電商。
考拉精選創始人兼CEO唐光亮也曾提到,社區團購的核心競爭點主要體現在供應鏈整合、分揀中心、自提點三方面,「這也是未來行業競爭繞不開的三項基礎建設。」基於微信小程序這樣的平臺,社區團購幾乎以零成本的方式完成對線下店的數位化升級,完善供應鏈,從而搭建良好的行業生態。
微距電商時代來臨,把握機遇的企業才能在新的時代站穩腳跟。與此同時,網際網路企業也渴望搭上東風,尋找現有業務的新增長點。
以滴滴為例,業內人士認為,社區團購瞄準的二三四線城市用戶人群中,有很多城市家庭主婦、中老年人,與滴滴出行的現有用戶有一定差異性。因此通過橙心優選這個流量入口,既能拓展滴滴的潛在用戶(比如下沉用戶),又能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以高頻帶低頻,延伸出大量業務場景。
「巨頭們的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了新的戰略高度。」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還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下,各家都有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艾媒諮詢在《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電商行業專題研究報告》中預測,截至2020年底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增至720億元,到2022年將會超千億元。群雄逐鹿,何時決出勝者?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