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舒婷一生獲獎無數,卻因這首詩被批,哭訴:女人寫詩太難了

2020-12-12 時間簡史淺談

寫現代詩是中國人不太喜歡的一件事。我國古代詩歌浩如煙海,底蘊太深,尤其是唐詩的巔峰時期,根本不可能達到現代詩歌的高度。另外一方面,許多優秀的現代詩歌,都有被誤讀的現象。

這是1983年詩壇上發生的一件事。這一天,31歲的著名女作家舒婷出席了全國詩歌評獎大會並走上講臺。她在公開場合還沒說完話。女人哭著說:「女人寫詩怎麼那麼難呢?在情感壓抑的年代,舒婷是當代詩歌界最著名的女詩人之一,她的代表作《橡樹》,呼喚著一種對愛情的全新的理解和渴望。這些詩篇,可以說影響了當時的許多青年一代,如今也被選入中學語文人教版教材。

可是就這樣一位獲獎無數的著名女詩人,卻在當年因一首情詩,被人告狀,稱她這首詩「不合常理」。那就是舒婷淚灑臺上的原因,她的一句「女人寫詩太難了」,道出了內心無窮的苦澀和無助。

批評的理由是其中一句「雜草叢生,留下一片映山紅」,有人說這分明就是「野合」。必須指出,這種「批評」有其時代內涵和背景。事實上,評論家也許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欣賞詩歌。對現代派詩歌,特別是朦朧詩的意象與意境,不能用字面意義來簡單概括。也就是說,它不能簡單的望文生義。

再者,詩歌創作,是極個人化的寫作,作者到底要營造怎樣的意境,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種看法,無法用一種理解概括全部。作者認為,這至少與「批評者」所說的「野合」並不一致。朦朧詩其實很難理解,舒婷這首尤其難理解。那我們就從詩的純角度來看舒婷到底寫了些什麼。

想了解這首詩,首先要找到它的詩眼,即「半明半暗的夢」。詩作於詩人或詩人般的年輕女子,是一種夢幻般的、亦真亦幻的、如夢幻般的內心情感世界。

舒婷的妙處,在於運用了一些意象,將難以書寫和描寫的意境,寫出了搖擺的姿態,情味盎然,又清新可愛,樸實生動。這首詩最巧妙、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就是「萬花筒」。這一意象是整個詩歌的重要紐帶,「萬花筒」中的意象,「打翻的酒盅」、「石道」、「月光」、「青草」、「映山紅」、「繁星」,都是詩人精心營造的美麗幻想或夢境。

這夢境般的真實,就是舒婷朦朧詩的絕妙境界。因為像夢一樣,才值得期待;因為像真一樣,才不矯揉造作,又和藹可親可感,感傷而樸實。也許也是因為這個「真」,才被批評家抓住「把柄」,認為它是「不正派」的。

無論從意境上說,還是從詞意上說,這首詩都是現代詩的傑作。由於自己的誤讀而來批評舒婷,對她不公平。它還讓人想起當代詩壇名流對鄉村女詩人餘秀華的批判,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她寫詩過於直接。假如像舒婷這首詩那樣的朦朧會被人誤解,像餘秀華這樣的直白會被人說俗氣,那對女詩人來說寫詩實在太難了。現代派詩歌確實沒有古代詩歌優美,但是有一代人的文學作品,現代派詩歌的發展需要我們的包容,大家說是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最有名女詩人之一,經典作入選課本,卻因一首小詩被批「不正經」
    當天是一個全國詩歌評獎大會的頒獎儀式,31歲的著名女作家舒婷,登上領獎臺。還沒說話,她就當眾落淚了。她哭著說:「女人寫詩怎麼這麼難。」舒婷是當代詩壇最有名的女詩人之一,她的代表作《致橡樹》,在一個情感壓抑的年代,高喊出對愛情的嶄新見解和熱切呼喚。這首詩,可以說影響了當時很多年輕一代,如今也入選了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
  • 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編輯寫詩二十多年,卻看不懂舒婷這首詩
    舒婷的《致橡樹》最初就是發表在《今天》上,後來才被《詩刊》發現。舒婷從《今天》雜誌開始步入詩壇,很快就成了當時著名的青年詩人。因為舒婷是福建人,所以《福建文學》雜誌在1980年組織了整整一年討論舒婷詩歌的研討會。這對一個詩人,特別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詩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但在研討會上,批評的聲音卻非常多。
  • 舒婷的《致橡樹》,是寫給已婚男詩人的嗎?
    這一問題下面發現了一個讓人心冷的回答。這位暱稱為「阿塵」的答主 給出的冷知識,居然是說舒婷的《致橡樹》其實是寫給一個有家室的男詩人的,並且他們二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舒婷後來還因為這位男詩人的去世而封筆了。這個「冷知識」可真夠冷的,因為這沒多少人知道,拋出來之後,又令人心涼。
  • 曾經風靡詩壇的北島舒婷席慕蓉,為什麼很少寫詩了
    曾經風靡詩壇的北島舒婷席慕蓉,為什麼很少寫詩了文·段宏剛如果要問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文化消費產品裡什麼最流行?毫無疑問是文學。筆者讀小學時,正好經歷了文學火熱時期,那時許多青年人坐在一起,談論話題往往是文學。
  • 北島的「劍鋒」和舒婷的「情網」,生活中你我都是詩人
    我喜歡寫詩,讀高中時發表了第一首詩,寫了也有二十多個年頭了,斷斷續,寫了百來首現代詩,一些發表在各類文學雜誌、報刊,寫詩一直是我的生活追求。年輕的時候,我也是北島和舒婷的詩謎,可以說詩歌的創作也是如書法般在模仿中不斷成熟,我喜歡北島如劍一般的語言,讀他的詩,總有一種劍劈靈魂般的洗禮,他的詩《一切》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 北島的劍和舒婷的情 ,生活中你我都是詩人
    我喜歡寫詩,從讀高中時發表了第一首詩起算,寫了也有二十多個年頭了,斷斷續,寫了百來首現代詩,一些發表在各類文學雜誌、報刊,寫詩一直是我的生活追求。年輕的時候,我也是北島和舒婷的詩謎,可以說詩歌的創作也是如書法般在模仿中成熟我喜歡北島如劍一般的語言,讀他的詩,總有一種劍劈靈魂般的洗禮,他的詩《一切》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雲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 朦朧詩女詩人舒婷自嘲過時:在鼓浪嶼詩意地棲居,喜歡寫散文
    1979年4月,《詩刊》從《今天》上選發了舒婷的《致橡樹》,兩個月後,又發表了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和《這也是一切》。那麼,舒婷筆名是如何來的呢?舒婷出生時,祖父循族譜「佩」字輩,為其起名叫「龔佩瑜」。舒婷在上幼兒園時,媽媽嫌這個名字不諧音,於是改名為龔舒婷。她哥哥是「書」字輩。《詩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詩《致橡樹》時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筆名。
  • 北島、顧城、海子,舒婷,這4個人,誰的詩寫得更好?
    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上個世紀的那些詩人,看看你都還記得幾個?說起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那些詩人,最為主要的有這麼4個,分別是北島、顧城、海子、舒婷,這幾個人,他們可以說是當代詩歌的翹楚,每個人都寫出很多非常不錯的詩作。那麼這4個人當中誰的詩寫得最好呢?
  •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開幕,舒婷、李少君等百位詩人匯聚江城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開幕,舒婷、李少君等百位詩人匯聚江城 2020-12-20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人白航:曾力挺舒婷顧城 助推"朦朧派"詩人
    如今,昔日繁華和熱鬧散去,眾人感慨「詩歌邊緣、詩人寂寞」,白航則有自己的思考,「詩歌原本就跟寂寞更有緣。一旦過於熱鬧,詩也就消失了。」  在人生的天空中,閃耀著最美麗的三顆星星,一顆是青春,一顆是愛情,還有一顆是詩歌。」  「詩歌屬於青春,也屬於青春的心靈。我很高興,能和詩歌相伴一生。」  ——白航人物簡介  白航,本名劉新民。
  • 稱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女詩人餘秀華最近因1首情慾詩引發爭議
    餘秀華新詩引發爭議聲稱「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女詩人餘秀華,給歌手李健寫了4首情詩之後,最近再因1首情慾詩引發了爭議。不喜歡她的網友給她冠上「最會罵人的詩人」,喜歡她的網友認為她的每一首情詩都是現代詩中的精品。為什麼那麼多人罵餘秀華?又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她的詩歌?想起路遙的代表作長篇《平凡的世界》裡說的:人活一生,風雨雷電和寒霜雨雪,有時候會在同一個時辰向你的頭上傾倒下來!俗話說,人紅是非多。
  •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百位詩人匯聚江城
    以一首膾炙人口的《致橡樹》為廣大讀者熟識的著名詩人舒婷,繼5年前參加首屆武漢詩歌節之後再度來到江城,致意武漢。楊克、李少君、周雲蓬、劉立雲、弱水吟等詩人,將在專場活動中與詩歌愛好者們,近距離暢談詩歌創作歷程與感悟。20日晚,在卓爾書店舉行的「詩漫江城」詩歌音樂會,將致敬抗疫英雄,弘揚抗疫精神,激蕩前行力量。開幕式上,武漢市副市長李強感謝各位詩人、作家對武漢的關愛。他說,疫後的武漢英雄氣質,不屈不撓的剛毅、胸懷天下的遼闊,更將為這座詩歌之都的人文氣韻注入豪邁剛健的新內涵。
  • 舒婷的詩《神女峰》賞析
    一個因杳然遠去而透出絕望,一個因希索歸來而含著希望。「為眺望遠天的杳鶴」純粹是站在詩人的角度建構詩句,將神女化石寫的憂傷絕透;「為了眺望天上來鴻」似乎是詩人代為「神女峰」而思,為神女峰的千年覽空提供了一種理由、期待,緩解了一點憂傷。我個人覺得,「為眺望遠天的杳鶴」對整首的氛圍更好,更能表現詩歌主旨。
  • 舒婷經典詩歌《雙桅船》賞析
    》曾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優秀詩集獎.舒婷在談到她的詩友北島,江河,芝克,顧城,楊煉們時說:遠不認為他們就是通常所說的\&39;&39;現代派\&39;&39;.舒婷認為他們的共同點是探索精神,是關注民族的命運.舒婷說她受有他們巨大的影響,然而她又說她總也深刻不起來.舒婷這些話有助於我們理解她的作品,而不要隨意貼上什麼標籤.舒婷一再地說她寫詩是從寫日記,抄詩,寫信開始的,她說她只是偶爾寫詩,或附在信箋後
  • 北島、海子、顧城、舒婷,這四個人,誰的詩寫得更好?
    北島北島、海子、顧城、舒婷,這四個人,可以說是當代裡最為傑出的四位詩人,不過在這四位詩人中,海子和顧城早已去世,只剩下了北島和舒婷。於是很多人就喜歡把這四個人放在一起做比較,想要知道這四個人到底誰的詩寫得更好?誰的文學成就更高?那麼這四位詩人到底誰的詩寫得更好呢?誰的文學成就更高呢?先來說一說海子,他是這四位詩人中最早去世的一位,1989年他由於想要擺脫對於現實的束縛,於是他選擇了用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 張繼一生寫詩無數,唯有這一首最出名,被時人評為千古絕唱
    唐朝是一個詩歌大爆發的時代,出了太多有名的詩人,比起李杜的盛名,張繼這個詩人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是大家肯定非常熟悉那首流傳了千年的《楓橋夜泊》。沒錯,張繼就是這首詩的作者,張繼一生寫詩無數,流傳下來的卻只有五十多篇,在晚唐詩中可以湊足一卷,但是唯有這首《楓橋夜泊》被稱為千古絕唱。
  • 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一生只寫了兩首詩?
    一首首古詩文為我們描繪出或悽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老師,在歷經千年後,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短短幾句話,就能將描繪出來的場景融入自己的所有情感。但是我們從小學了那麼多古詩,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把春,江,花,月,夜,描繪出了絕美的意境。他因《春江花月夜》而聞名,但是他這一生卻僅僅有兩首詩被流傳下來。
  • 以舒婷的詩解析蘇芮婚姻:《牽手》感動無數人,卻未能牽住愛人手
    「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倘若歌唱人間真情真愛,臺灣歌手蘇芮的這首《牽手》無疑是永恆的經典。溫柔而富於感情,淺吟低唱直抵人心。可現實生活中,蘇芮的婚姻兩次連遭不幸,她反覆自問:「我為何總牽不住男人的手?」
  • 杜甫一生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李白只回了這三首……
    唐代盛產詩歌和詩人,無數風流俊逸的詩人憑藉一身才氣走遍天下,遍識天下志同道合的人。杜甫,唐代著名的「詩聖」,一生最崇拜的偶像只有一個,那就是與他亦偶像亦友的大詩人李白了。杜甫和李白相遇時,杜甫32歲,李白44歲,都正當壯年。
  • 好大喜功乾隆,一生寫詩三萬多首,沒想到流傳下來這首詩後人嘲笑
    這首通俗易懂,形同白話的白話文打油詩,你能想到是誰寫的?沒錯,是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的著作。,於是文藝男眉頭緊皺,略做沉思,張口就要吟詩了「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卡殼了,當時場面極其尷尬,不能吟著吟著就停了,那顯得皇帝多沒文化,大臣們也面面相覷,不知這首對仗極其工整的詩該如何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