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英語李陽疑似復婚?曾經的義憤填膺,現在卻啪啪打臉
相信看到李陽疑似復婚的消息,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我們又相信愛情了」但這句話背後,又是多麼的諷刺?
眾所周知:在2011年8月的時候,Kim曬出自己受傷的照片,稱自己遭到了李陽家暴。
針對類似事件,只要是在微博中上了熱搜,都會相繼引起廣泛的關注,以及面對受害人,網友們會給予的心靈安慰,對施暴者給予道德層面的譴責!
雖然:在該事件上,她是屬於受害了,但她也相繼利用該事件,藉助公眾的力量,收穫了不少的熱度,也佔用了不少的公眾資源!
並且:在該事件發酵後,她也相繼投身在國內的反家暴法中,在推動與宣傳上,都有著實質上的貢獻。
關鍵是她以往對家暴的一些觀點和行為,都都引起網友們的共鳴。而時隔8年的時間,她卻親手推翻了自己的理論點,並間接打臉自己!
雖然:複合的理由,打出了道德層面,以及孩子情懷牌,但當初為什麼,不為了孩子,而選擇冷靜處理,非要佔用公眾資源,將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而對於該次的疑似複合事件,更是對網友們的打臉,還記得當時,眾多網友,為了她對李陽義憤填膺,甚是批評與譴責李陽,都站隊她這邊。
而結果她卻選擇了原諒,幾經波折後,該事件所引發的一切正義和譴責,更像是一場鬧劇!
不過Kim也有在文中的第一句就有提到:"我將永遠愛我的丈夫",因為她愛李陽,所以她選擇原諒他。
她覺得感情不是說丟就能丟的,就算耳光打在了臉上,心裡的愛意也不可能自動散去。這似乎是指,即使李陽打了她,他倆的感情仍然在。
有不少網友表示:當人家被家暴後,網友們除了同情、譴責,還有氣憤,但人家事後,過期的船票,照上不誤,濤聲依舊。
針對這樣的打臉,你說氣不氣人?當然,復不復婚,是她的權利和自由,根據她的描述:似乎也能說得通,也並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去改變,我們還是相信浪子回頭金不會這句名言!
至少,現在的Kim相信了李陽,也許在接受的過程中,也有著她自己的思考。也希望如她所願,李陽不會再有衝動的行為出現。
不過,前幾天,因蔣勁夫二次家暴事件,以至於在網上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很難保證李陽不會是第二個蔣勁夫!
對於李陽來說:他不僅創造了瘋狂英語,也創造了家暴的神話。以至於他也成為了一個褒貶都一樣明顯的人。只是,不知道此次能不能有所改變與收斂。
其實,無論是離婚,還是復婚,都是他們兩口子的事情。至於零次和無數次的家暴概念,能否成立,才是我們關注的聚焦點。
我們也不用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評價一個人的對錯,或者是好壞,坦白說,名人那麼多,不是這個熱搜,我根本不關心,他是李陽還是楊陽或者王陽。他們開心就好。
在感情中,很多女性在丈夫犯了錯後,都會選擇原諒他。但是,原諒也要講究方法,如果是一味的隱忍和體諒,只會縱容他,反而會再一次被傷害,感情並不會變好。
在大眾所提及的家暴法中,為什麼看上去似乎沒有保護女性?
婚姻這種事兒,遇到家暴或者其他重大矛盾,比如說婚外情、感情不和(口袋罪)、財產支配權等等要分要離的,最簡單的話就是能過就過過不了就散,然而對當事人來說不是這麼簡單的。不能簡單化地看事情,是分時合就由當事人決定了!
因為家庭與感情是很複雜的因素,一旦把它列入法律範圍。
但與當事人之間扯不清的感情,只會讓法律形同虛設,消耗人力物力。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人不在少數,類似於被家暴的成員一次次地回到家裡繼續生活。
原諒家暴的人,甚至跳出來指責曾經幫助他的人的新聞屢見不鮮。反而讓旁人覺得好心被當作驢肝肺,委屈至極。
總之一個真的想脫離家暴的人,希望當事人勇敢決絕,態度堅定,當斷則斷。
事實上只要你真的願意離開家暴者,法律和社會協助是絕對可以幫到你,旁人的幫助才有理有據不受氣。
否則被家暴的人與家暴者繼續糾纏不清,到時候無人幫助,希望大家千萬別聖母心,千萬別怪罪社會怪罪法律沒有保護好受害者,因為自作自受確實有它的道理。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是一句恆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