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認E級車的鼻祖是1947年的奔馳170,它是戰後奔馳開發的第一批車型之一。
作為汽車發明者的奔馳汽車在新技術的開發運用上通常都是走在了前面,1912的奔馳就運用了電燈照明,並且採用了前輪剎車系統,而在1921年的奔馳車上採用了四輪剎車系統。
1908年,奔馳公司出現了大名鼎鼎的漢斯·尼貝爾的博士,並從此之後開始了他在奔馳成功的經歷。1929年,他擊敗費迪南德·保時捷成為戴姆勒—奔馳公司的主任工程師和技術總監。他上任後的第一步就是減少汽車的型號,優化生產程序。
而後他開始設計一款在當時堪稱技術革命的轎車,採用了前輪為獨立懸掛系統的全新平臺,這樣可以大幅度提高轎車的操控品質、舒適性和安全性,同時還可以減小車重和降低油耗。1931年他的這個設想變成了現實的產品——奔馳170,在同年的法國巴黎國際車展上,奔馳170緊湊型轎車引起了廣泛的轟動,他重量輕,工藝是那個年代的頂級水平,裝備精良,且價格低廉,使他在當時經濟危機中迅速流行起來,帶動了戴姆勒—奔馳公司迅速復甦。
奔馳170最具有革命性的結構是獨立懸掛系統,它是世界上第一輛採用獨立懸掛系統的汽車,廢除了連接兩個車輪間的一根固定車軸,取而代之的是兩根可以獨立擺動的半軸,兩邊的螺旋彈簧負責各自車輪的減震工作,這套懸掛系統提高了操控品質和車輛行駛中的穩定性及舒適性,由此奔馳170的新概念底盤開創了當時汽車設計的一個新的裡程碑,其他公司也紛紛效仿,提高了奔馳公司的聲譽,從此在人們心目中便豎立起奔馳舒適、安全轎車的形象。
170的動力是一臺排氣量為1692毫升的六缸發動機,在3200rpm時可以發出32馬力的最大功率,傳動系統為3速手動變速箱,第3擋為低傳動比設計,這樣使奔馳170的最高速度達到90公裡/小時,這在當時是個了不得的成績。油耗也只有每百公裡11升的低水平,其他配置在當時也是革命性的,採用了四輪液壓制動系統,中央潤滑系統及動力自動溫控冷卻系統。另外現在在所有轎車轉向柱上的發動機鑰匙啟動開關也是在奔馳170上第一次採用的。170的車身自重為750公斤,因為底盤堅固,滿載質量可以達到1455公斤,負載幾乎可以達到自身質量。
根據車體結構的不同,多種型號的170可為客戶提供多種選擇。整個170轎車系列有兩門、四門和敞篷三種型號,兩門車為運動車型。
當奔馳170投入量產後,平坦的散熱格柵隨即就成為了街上的一個特別的景色,這種有特色的中網隨著170被170V替代後逐漸消失了。1936年2月,新一代的奔馳170V開始駛上了全盛時期歐洲的大道。
1953年,170的改進型180和190繼問世。從那時起,奔馳E級車就逐漸形成系列,車身型式有轎車和旅行車兩種,汽油機排量有1.8~2.0三種,還可選裝柴油機,從此奔馳中大型車的歷史正式拉開了序幕。截止到1961年,170系列總共生產了46.8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