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大高玄殿60年首次大修 2016年完成現狀修整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故宮大高玄殿60年首次大修 2016年完成現狀修整

2015-04-03 09:50:33來源:北京晨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2015年04月03日 09:50 來源:北京晨報 

參與互動

(

)

  大高玄殿修繕工程開工儀式。北京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為什麼每次來大高玄殿都下雨?我覺得是大高玄殿不高興了。」昨天,在霏霏細雨中,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用幽默的開場白宣布,明清兩朝皇家道觀大高玄殿,啟動60餘年來首次整體大修。

  據介紹,未來一個月將完成大高玄殿內違建的拆除工作,2016年將完成現狀修整,預計2017年將完成對油漆彩繪以及院落地面的修繕。此後,大高玄殿將由外到內,分層次向公眾開放。

  現場 工人拆房「救」古樹

  昨天,神秘的大高玄殿敞開了斑駁的朱漆大門。身著統一服裝的古建維修工人進入大院,開始拆除院內的現代建築。

  北京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第一座將被拆除的房屋位於大高玄殿九天萬法雷壇旁邊,工人們已經爬上房頂,將現代的建築紅磚一塊塊敲下。這座房屋包裹著一株古樹,拆除後將使古樹得到解脫。

  據單霽翔介紹,由於長期被用作辦公用房,大高玄殿大木結構多已年久失修,瓦面、彩畫及臺基望柱、欄板、排水龍頭等石構件缺失傷損嚴重,將逐步進行修補。

  此前一年,大高玄殿內一些簡易的違法搭建的建築已被清理,今後一個月將對二三十座鋼筋混凝土的建築進行拆除。單霽翔說,由於古建規格極高,不可能動用大型機械,全部都要進行手工拆除。

  揭秘 彩畫部分進行補繪

  據故宮博物院工程管理處處長尚國華介紹,此次修繕工程將分階段進行,首先對各建築本體進行現狀整修及重點修繕,建築工程包括屋面揭瓦、牆體剔鑿挖補及局部拆砌、修補臺基、整修加固大木結構以及簷部木裝修等,預計於2016年底竣工。

  整體修繕結束之後,將對大殿內油漆彩畫、院落地面環境及基礎設施等進行修繕,計劃於2017年完成。對於彩繪油畫的修繕,尚國華表示,正在做保護設計,將儘量保留原有的油畫,對已經消失殆盡的部分將進行補繪。

  單霽翔表示,大高玄殿在修繕時會保留各個時期疊加的歷史信息,但因為古建規格極高,不會保存現代留下的標語和口號。

  利用 今後逐步向公眾開放

  據單霽翔介紹,大高玄殿修復完成後,將在整體保護的基礎上,承擔疏解、分擔故宮現有的觀眾接待壓力和展示教育功能。計劃在九天萬法雷壇區域設置數字展館、利用「數字故宮」文化成果,展示和傳播故宮文化。其次,基於維護歷史原貌的計劃,將在大高玄殿與武當山合辦道教展。據了解,故宮現存宗教文物4.2萬餘件,其中15%為道教文物。

  單霽翔表示,大高玄殿位於紫禁城外,可以不受閉館時間的限制,晚間也可以參觀,但不會24小時開館。由於大高玄殿的修繕要按步驟進行,因此今後開放也是由外向內逐步進行。至於是否收取門票還要進行多方協商,並廣泛聽取公眾意見。

  北京晨報記者 王歧豐

  ■相關新聞

  故宮將嘗試單日限流8萬人次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歧豐)本月,故宮將首次設定觀眾日參觀上限。昨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五一」節前,將嘗試單日限流8萬人次。據單霽翔介紹,隨著限流實施,售票窗口外將設警示區域。如票源緊張時,工作人員會提前預警,避免無效等待。另外,團體儘量實現預約制和網上購票。單霽翔說,為鼓勵網絡預約,故宮今年將在總量控制的同時,擬推出淡季網絡預售全價門票半價優惠政策等。

相關焦點

  • 故宮大高玄殿60餘年首次大修
    昨天,工人在拆除大高玄殿兩側的現代建築。昨天,故宮啟動了建國以來對大高玄殿的首次整體大修。據介紹,大高玄殿的主體建築將於明年修繕好,並將逐步開放,未來大高玄殿將承擔疏解、分擔故宮現有的觀眾接待壓力和展示教育的功能。 、   □現場   「大高玄殿不高興!」   在昨天的修繕開工儀式上,張忠培、鄭欣淼、單霽翔三任故宮院長及眾多專家、學者、官員一起,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 近五百年皇家道觀大高玄殿首次整體大修動工
    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位於北京故宮神武門外的大高玄殿的修繕工程2日啟動,這座有著近500年歷史的皇家道觀迎來新生。此次修繕工程是新中國建國以來大高玄殿的首次整體大修。大高玄殿是明清兩代皇家御用的道教宮觀,為供奉玉皇,在此祈晴、雨、雪並舉辦道場之所。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毀於火,萬曆二十八年(1600)重修。
  • 單霽翔:2020年故宮整體維修完成 大高玄殿即將開放
    1420年故宮建成,到2020年是600年。據悉,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2020年將全部完成,塵封60多年的大高玄殿即將開放。2002年他剛一上任就啟動了故宮整體維修保護工程,計劃從2002年到2020年,把故宮全都修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計劃。到明年,故宮整體維修了一遍。」
  • 故宮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 2020年重新對公眾開放
    本報記者 李韻攝/光明圖片  9月3日,故宮博物院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  記者還清晰地記得,2015年12月18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此後養心殿進入「閉門謝客」的狀態。為什麼時隔兩年才開工?這兩年時間故宮都在幹什麼?此次修繕與之前的古建築大修有什麼不同?……帶著一肚子問號,記者走進了施工現場。
  • 五問故宮養心殿大修
    9月3日,故宮博物院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記者還清晰地記得,2015年12月18日,「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此後養心殿進入「閉門謝客」的狀態。為什麼時隔兩年才開工?這兩年時間故宮都在幹什麼?此次修繕與之前的古建築大修有什麼不同?
  • 故宮養心殿啟動百年首次大修 北院區2020年開放
    昨天,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北院區項目啟動、數字故宮在線項目發布、端門數字館開館試運行」系列項目活動在端門數字館舉行。  其中清朝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養心殿,啟動了上百年來首次大修。據介紹,距離養心殿上一次局部維修已過去了35年。
  • 故宮養心殿首次啟動大修 修復後的明間效果圖曝光
    原標題:故宮養心殿啟動大修   故宮養心殿明間現狀。本報記者李韻攝   12月18日下午兩點半,記者走進故宮博物院。即日起,養心殿閉門謝客,進行大修。   一座濃縮的紫禁城   養心殿坐落於紫禁城後部乾清宮西側,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清朝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清朝共有十位皇帝先後在養心殿居住執政,是清代帝王使用時間最長的勤政燕寢之所。
  • 故宮大修至少用木材15種 金鑾殿慈寧宮今年起修
    本報中午消息(記者丁肇文)蓋故宮究竟用了哪些木料?在完成第一階段大修的同時,專家研究發現故宮至少使用了落葉松等15個種或屬的木材。從今年起,故宮還將相繼啟動包括俗稱金鑾殿的太和殿以及太和門、神武門、慈寧宮、壽康宮、御史衙門、西華門、東華門、午門燕翅樓等古建的修繕工程。
  • 故宮「百年大修」武英殿完工 將成為書畫展館
    武英殿成為故宮百年大修的試點工程。爭議、擔憂、期待也隨之而來。     將成書畫展館今年8月開放     近日,記者從故宮方面獨家獲悉,武英殿古建修繕工程已經完工,等待驗收。修繕後的武英殿將成為書畫展館,預計在今年8月故宮建院80周年之際,「清宮盛世典籍文化展」將在這裡向遊人開放。至於整個大修工程,則從2001年開始準備,到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全面完成。
  • 故宮大修:從武英殿和「故宮十老」出發(圖)
    故宮的大修進入第四階段,開放面積已經從2002年的30%擴大到了60%  眼下,故宮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大概就是位於內廷西路的武英殿了。「石渠寶笈」特展中最為重要的《清明上河圖》《伯遠帖》《展子虔遊春圖》《馮承素摹蘭亭帖卷》等國寶級古代書畫正在那裡展出。如今陳列著國之重寶的武英殿,見證了整個建築群延綿而曲折的歷史。  「煥五彩之輝煌,作九重之嚴密」。
  • 故宮大修所用琉璃瓦在琉璃渠村燒制
    琉璃渠村最老的窯廠從2003年到2020年,故宮進行百年大修。這是自1911年修繕後,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的首次整體大修。每一件琉璃活件都要經過兩次燒制,第一遍是在塑形完成後,技師們會將琉璃瓦的泥坯放入「素窯」燒造定型,待上釉晾乾後,還要再放入「色窯」進行二次燒制。
  • 1980年,那場「無法可依」的養心殿大修
    養心殿內部結構圖(朱起鵬繪製)  因為大修的關係,養心殿已經封閉兩年有餘了,很多到故宮還原宮鬥劇場景的朋友都想早日一睹養心殿的真面目。時光穿越回上世紀80年代,如果當時你參觀故宮養心殿,耳邊縈繞的就是喇叭廣播出的這樣一段解說詞。
  • 大高玄殿裡的「尋寶人」
    《燕都叢考》記載:「大高玄殿,明世宗齋蘸之所也。有牌樓,甚壯麗。民國六年,以南向一坊傾斜特甚,拆去之。今惟餘東西兩面。其題額,相傳嚴嵩所書。」上世紀50年代,僅存的兩面牌樓也被拆除,移到了中央黨校。近年來,隨著文保意識增強,大高玄殿正在接受整修。  在人們為大高玄殿的重新開放而驚喜的同時,也不應忘記這裡一度是清代軍機處檔案的儲藏地,屬於昔日故宮博物院三館之一的文獻館。
  • 故宮武英殿大修兩年昨日竣工 將於10月開放(圖)
    本報訊(記者 蔣彥鑫)作為故宮「百年大修」的試點工程,昨日,大修兩年有餘的故宮武英殿,舉行竣工儀式,並將於10月開放。  據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介紹,此次大修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佔地1.2萬平方米的武英殿進行了全面修整。其中,30%的琉璃瓦因為破損或者脫釉,都進行了更換。
  • 故宮太和殿將開始300年來首次大修 計劃工期兩年
    下月初,太和殿將被一座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古建保護棚罩起來,這也意味著太和殿300年來的首次大規模修繕工程正式開始。預計今年冬天上凍前將完成屋頂部分的維修,明年底結束傳統維修部分,雖然室內部分的保護還需延續一段時間,但不影響開放。
  • 百年大修的故宮情懷
    李韻攝/光明圖片講述人:鄭欣淼(故宮博物院第五任院長)2002年9月,我調到故宮博物院工作,領導同志囑我要重點抓好故宮的修繕工作。故宮的修繕是保護古建築、使其延年益壽的一項經常性任務。在21世紀之初,國務院作出了故宮修繕的重大決策。這是一百年來故宮規模最大的一次維修,被世人稱為「百年大修」。
  • 90周年院慶在即,今年故宮開放面積已達60%,慈寧宮將首度開放(組圖)
    在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前,單霽翔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  5年後,民眾或將真正遊遍故宮  30%、48%、52%、60%,分別對應2002年、2012年、2014年與今年故宮開放的面積。  據單霽翔介紹,午門兩座燕翅樓的2000平米空間曾經堆放了39萬件文物,如今,這一建築已經完成修復,空間也已騰出。將來,這裡與午門的800平米空間將合併,建成大型展廳。90周年院慶時,這裡將舉辦「普天同慶」展,展出517件珍貴文物。  故宮西部有一個區域,是清宮劇時常戲說得繪聲繪色的地方。
  • 故宮人在做什麼
    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故宮人在做什麼呢?養心殿為何遲遲不開工?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獲悉,養心殿的大修工程即將正式啟動。作為開工前的預熱,「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工匠基礎培訓考核總結暨研討會」在故宮建福宮花園敬勝齋召開, 19位優秀的資深工匠接受了故宮博物院的聘請,為養心殿的修繕工作揭開序幕。
  • 天壇公園泰元門完成復原修繕 內壇歷經70年首次呈現完整格局
    經過為期3個多月的大修,位於天壇圜丘壇東部——泰元門的復原修繕工程今天正式完工。自此,圜丘壇四座天門遙相對望,天壇內壇歷經70年首次呈現完整格局。明隆慶元年(1567年),廢除雩祀,泰元門從此閒置不用。進入民國以後,天壇壇域屢遭侵蝕佔用,上世紀70年代,泰元門封閉改造成為民居。隨著北京市中軸線整體申遺工作的啟動,2018年,泰元門住戶搬遷騰退和文物保護修繕工作被納入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重點任務。當年8月,天壇公園順利完成園內住戶騰退籤約,今年6月,泰元門復原修繕工程啟動。
  • 2020年故宮養心殿九成開放
    ,故宮博物院走出了文物修繕的一條新路。昨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宣布,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科研課題全面啟動。文物修繕不再是工人拉起圍擋悶頭「鼓搗」,而是所有相關研究人員全部參與,借修繕之機,搜集最全的文物信息。預計2020年養心殿修繕完成後,將有90%區域向觀眾開放。養心殿搬家耗時3個月據單霽翔介紹,養心殿坐落於紫禁城後部乾清宮西側,是清朝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