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常喝的一種飲料。它還承載、寄託了中國人的情懷。舉個例子來說,最近就要過中元節了,中元節用白酒祭祀祖先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習俗,也是一種人們對祖先的尊敬。
中國白酒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歷史長久,發展至今,中國白酒都有哪些別稱?你都知道嗎?白酒自古代就被稱為白酒了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白酒的別稱都有哪些?
▼▼▼▼▼
1.杜康
白酒別稱杜康乃是源於杜康造酒的傳說。但真正讓杜康酒名揚天下的乃是曹操的一首詩。《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就是這句詩,讓杜康這個酒別稱從此映入歷史長河。
2.白墮
酒的代稱。據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喻於千裡。」後以「白墮」為酒的代稱。
3.三酉
《說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並說「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逐疏儀狄;杜康造秫酒。」《說文解字》:「酉與酒訓略同,本為一字」。隸書的「水」旁寫成「三」,故「三酉」構成酒的隱語。明田藝衡《留青日札·酒名》:「今人稱酒曰三酉,皆言三點水加酉也。」周作人《談酒》:「我既是酒鄉的一個土著,又這樣喜歡談酒,好像是一定是個與'三酉』結下了不解之緣的酒徒了。」
4.天祿、天祿大夫
《漢書·食貨志》:「酒者,天子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相傳隋末王世充對諸臣說:「酒能輔和氣,宜封天祿大夫。」(見宋陶谷《清異錄·酒漿》)
5.曲生、麴秀才
酒的別稱。據唐鄭綮《開禾傳信記·麴秀才》載,葉法善會朝客數十人於玄真觀,思酒飲。忽一人傲睨直入,自雲麴秀才。與諸人論難,詞鋒敏銳。法善疑魃魅為惑,密以小劍擊之,墜階下,視之乃盈瓶醞。皆大笑,飲之味甚嘉,因揖其瓶曰:「曲生風味,不可忘也。」後因以「曲生」「麴秀才」作酒的戲稱。宋蘇軾《泗州除夜雪中黃師是送酥酒》詩:「欲從元放覓柱杖,忽有曲生來座隅。」宋陸遊《初春懷成都》:「病來幾與曲生絕,禪榻茶煙雙鬢絲」。明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詩句。清北軒主人寫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館難忘麴秀才」的詩句。
6.麴道士、曲居士
對酒的戲稱。宋陸遊《村居日飲酒對梅花醉則擁紙衾熟睡》詩:「孤寂惟尋麴道士,一寒仍賴楮先生。」陸遊《初夏幽居》詩:「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黃庭堅《雜詩》之五:「萬事盡還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官。」
7.杯中物
酒斟於杯中而酌,故以「杯中物」指酒。晉陶淵明《責子》詩:「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唐杜甫《戲題寄上漢中王》:「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8.壺中物
因酒大都盛於壺中而得名。張祜《題上饒亭》,「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9.忘憂物
酒的趣稱。陶淵明《飲酒》詩之七:「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10.歡伯
酒之別稱。漢焦延壽《易林·坎之兌》:「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唐陸龜蒙《對酒》:「後代稱歡伯,前賢號聖人」。宋楊萬裡《題湘中館》:「愁邊正無奈,歡伯一相開」。金元好問《留月軒》:「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清錢謙益《次韻徐叟文虹七十自壽》:「浮生作伴皆歡伯,白眼看人即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