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興寺:藏六大全國之最 中國最美觀音坐南朝北之謎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正定隆興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隆興寺五彩懸塑《海島觀音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隆興寺內明神宗皇帝與生母慈聖皇太后御製的毗盧佛(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隆興寺內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立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原標題]中國「最美觀音」——探訪正定隆興寺「倒坐觀音」

它是正定隆興寺「全國之最」的六大文物之一,魯迅先生曾將其照片長期擺放在北京故居書案上;它坐落在被梁思成先生譽為「藝臻極品」的建築孤例摩尼殿裡,它的美直達人心、讓人震撼。

隆興寺「倒坐觀音」:中國「最美觀音」

「『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民間傳說河北有四寶,其實我們正定一座隆興寺裡,就有六處文物堪稱國內之最,而一座摩尼殿就包含了兩處,分別是『中國古建築孤例』摩尼殿和有『中國最美觀音』之稱的倒坐觀音——『正定菩薩』雖然是一個泛指,但這尊宋代五彩懸塑倒坐觀音,即使在文物古蹟極為豐富的正定,也絕對堪稱瑰寶中的瑰寶。」目前,正定縣正在對隆興寺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寺進行修繕,再現宋代佛教建築群風韻。一提起隆興寺裡的五彩懸塑觀音,正定文物管理局副局長朱志輝滔滔不絕。

解讀年代之謎

「最美觀音」是宋代原塑,在後世修補殘損過程中被塗改不少

俗稱大佛寺的正定隆興寺,在河北可謂家喻戶曉。可說起它的歷史,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隆興寺始建於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宋代佛教寺院、北方最大皇家寺院。

這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初名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改為隆興寺後沿用至今。它之所以被民間稱為大佛寺,是因為寺內供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銅鑄佛像,高21.3米、有42臂,為世界銅鑄立式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觀音像。

「然而,在大佛寺,最為國內外遊客所津津樂道的,還有另外一尊菩薩造像,這就是摩尼殿的倒坐觀音像,民間稱其為『最美觀音』。」朱志輝說。

「倒坐觀音像高3.4米,頭戴花冠微右側,身稍前傾,上身除斜披絡腋外大部裸露,下身著鑲飾花邊的紅裙,左腿下垂,足踏朵蓮,面帶微笑,右腿自然斜壓於左腿之上,右手繞膝輕搭於左手腕部。」

摩尼殿內槽北側為通壁塑五彩懸山,長15.7米、高7.5米,以雕塑與繪畫相結合的壁塑藝術形式,將觀音顯靈說法的道場普陀洛伽山那壯觀熱烈的場景微縮於壁面。懸山正中,一尊泥塑五彩觀音踞坐,在山石、碧波、天神、羅漢的襯託下格外引人注目。原來,正是因其面北背南,與大殿坐向相背,才又被稱為「倒坐觀音」。

隆興寺摩尼殿中這尊「最美觀音」,是怎樣引發世人關注的呢?

事實上,說到正定,說到隆興寺,說到摩尼殿,我們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古建學家梁思成。

1933年,時任中國營造學社法式組主任的梁思成,到正定調查古建築。初見摩尼殿,梁思成就對它的造型布局讚嘆不已,而對於其建築年代,正定縣誌中「竟無隻字提到」,他根據其建築形制,判斷「至少也是北宋原構」——1978年摩尼殿大修時發現的多處墨書題記,證實梁思成的推斷正確,摩尼殿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

後來,梁思成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如此寫道:「這種的布局,我們平時除去北平故宮紫禁城角樓外,只在宋畫裡見過……在立體布局的觀點上,這摩尼殿重疊雄偉,可以算是藝臻極品。而在中國建築物裡也是別開生面,是世界古建的孤例。」

而梁思成在1933年返京後不久撰寫的《正定調查紀略》中就附有77張在正定拍攝的照片,其中包括一張倒坐觀音像——這正是學術界對倒坐觀音最早的關注。

可如此美妙的倒坐觀音究竟塑於何時呢?

「學界對此一直莫衷一是,首都師範大學歐陽啟名教授等人認為其塑於明代,而我們正定文保所認為其應是建造摩尼殿時所塑,是宋代原塑,只是在不斷修補殘損過程中,被後世塗改了不少。」

正定文保所工作人員杜平認為,因摩尼殿內現存一段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塑背坐觀音聖像記》的碑文,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其塑於明代,可能是由於只側重碑文標題而忽略了內容所致。

「從碑文上看,此次重修由明代真定善人楊朋發起,屬民間自發之舉,限於人力財力,『百餘人量舍己資妝嚴聖像三坐』,應是重修。」

杜平分析說,壁塑為唐代楊惠之始創,到宋代時為盛行。根據中國古代寺院布局,在大雄寶殿佛壇背後常塑一堂「海島觀音」。作為隆興寺供奉佛祖的重要建築,摩尼殿內佛壇面闊達三間,殿背面正中尚設一門供人出入,故映入人們視線的佛壇背壁當初亦會按照佛殿像設而進行布置。「梁思成曾指出『宋塑壁遺物以正定隆興寺為最』,而摩尼殿塑壁又是隆興寺殿閣中壁塑藝術的唯一遺存。」杜平說。

相關焦點

  • 正定隆興寺 千年古剎藏六大全國之最(圖)
    原標題:千年古剎正定隆興寺享譽全國六大之最正定隆興寺山門(圖片來源:資料圖)「三山不見、九橋不留、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在河北正定縣,千年古剎隆興寺可謂是歷史文化上重要的一筆。
  • 探訪正定隆興寺「倒坐觀音」 被譽為中國「最美觀音」
    1933年,梁思成拍的「最美觀音」照片。(張永波提供)解讀年代之謎「最美觀音」是宋代原塑,在後世修補殘損過程中被塗改不少俗稱大佛寺的正定隆興寺,在河北可謂家喻戶曉。可說起它的歷史,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隆興寺始建於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宋代佛教寺院、北方最大皇家寺院。這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初名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改為隆興寺後沿用至今。它之所以被民間稱為大佛寺,是因為寺內供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銅鑄佛像,高21.3米、有42臂,為世界銅鑄立式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觀音像。
  • 為什麼說去河北正定旅遊必去隆興寺?因為六大看點都是全國之最
    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隆興寺才是正定縣最具旅遊觀賞價值的景區,不僅因它始建於隋朝的悠久歷史,還因它有均為全國之最的六大看點。下面就和我走進隆興寺,一起來看看吧!釋迦牟尼佛像的背後,是一處面積很大的懸山彩塑,全國最美的觀音塑像就在這裡了,也是隆興寺全國六最之一。當年魯迅先生在北京看到這幅觀音的照片,稱其為東方美神,在今天看來,也的確如此。這位塑於宋代的觀音還是男性形象,宋代之後的觀音才逐漸成為女性形象的了。
  • 石家莊正定有一座全國排名前十的寺廟 其有六大全國之最你知道嗎
    石家莊正定有一座全國排名前十的寺廟,其有六大全國之最,你知道嗎?石家莊正定隆興寺,與一般寺院不同的是,這裡沒有其他寺廟常設的山門,而以現在這座天王殿作為寺院的入口。隆興寺導覽圖。摩尼殿是隆興寺主要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皇祐四年。大殿布局奇特,其正方形殿身的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廈,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摩尼殿。
  • 正定隆興寺:一座古城寺廟,六項全國之最
    正定 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俗稱大佛寺,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古建學者、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稱之為「京外名剎之首」。正定隆興寺隆興寺初名龍藏寺,唐改稱龍興寺。
  • 遊京外名剎之首 河北正定隆興寺
    隆興寺,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別名大佛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內,寺院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初名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賜額「隆興寺」並沿用至今。隆興寺 竇武 攝寺內有六處文物堪稱全國之最,被稱為隆興寺「六絕」,即: 造型獨特的宋代建築摩尼殿,被古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譽為世界古建築的孤例; 被魯迅先生譽為「東方美神」的摩尼殿內最美觀音「五彩懸塑自在觀音像」;
  • 佛教建築藝術的典範、中國十大名寺之正定隆興寺
    隆興寺,別名大佛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朝改為隆興寺;是中國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 隆興寺摩尼殿——倒坐觀音
    倒坐觀音今天介紹的這尊觀自在菩薩像,是萬千法相中最特別的一個,最美的觀音1933年,梁思成與林徽因首次去正定考察。在正定隆興寺進行實地研究,觀摩,考察,驚訝於隆興寺的建築之最,建築之美,寺院之價值,稱之為「河北重要大伽藍之一「。
  • 您了解正定的隆興寺嗎?
    ,文化積澱深厚,繼成功承辦首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後,10月14日即將迎來第四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今天「迎旅發 知正定」第四期,為您講述《正定的「隆興寺」》。清康熙四十八年,改龍藏寺為隆興寺,寺內現保存有6處全國之最。
  • 歷史文化名城隆興寺、這座沒有山門的寺院竟隱藏著數項中國之最
    在古城正定這裡人們膾炙人口的順口溜就是「九樓四塔八大寺」,前幾篇小文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了著名的四座千年古塔和寺院,今天咱們就剩下的這幾個知名寺院給大家一個簡單的介紹。來到正定不得不提的就是大佛寺了,這個寺院目前是正定八大寺院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寺院了,其規模也是八大寺中最大的一座千年古寺了。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篇):正定隆興寺
    隆興寺,位於河北省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又稱「正定大佛寺」。中國「十大名寺」 之一。 1961年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隆興寺所在地原為後燕昭文帝慕容熙的龍騰苑,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始在苑內修建寺院,初名龍藏寺,唐改隆興寺。
  • 最複雜的古建築屋頂——河北正定隆興寺的四出抱廈
    正定隆興寺千手觀音像河北有四寶,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石橋正定菩薩。在歷史久的正定隆興寺,不僅擁有世界上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還擁有最複雜精美的中國古建築屋頂。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曾4次造訪,對隆興寺轉輪藏等構件的發現很是歡喜,而隆興寺摩尼殿複雜精美的四出抱廈式屋頂,已經被當代古建愛好者作為古建築屋頂的標杆和樣板。
  • 正定隆興寺,千年古剎落雪有聲
    找出閒置了一個冬天的雪地靴、衝鋒衣,帶上相機,直奔正定古城。直達正定的觀光車,在雪天自然要慢一些,一路期盼著雪不要停,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正定隆興寺。或是我的祈禱感動了蒼天,或是春雪也留戀著大地,雪時大時小、時緊時慢一直沒有停歇,走進隆興寺已是一片潔白的佛教聖地。
  • 正定千年名寺中有我國最高的銅鑄大佛「千手觀音」被稱為世界之最
    說起文化神韻,就先說說這位於正定縣城中的隆興寺吧。隆興寺為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是我國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較完整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隋稱龍藏寺,唐改額龍興寺。今天的隆興寺,多被人稱為大佛寺。隆興寺是我國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名寺之一。
  • 特種郵票上的河北古建築:承德市的避暑山莊、石家莊正定的隆興寺
    隆興寺。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北方著名的皇家園林建築群,見證著清王朝的興衰和歷史。避暑山莊出現在了有「國家名片」之稱的郵票上,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對河北深厚歷史文化的某種肯定。這兩處建築是古寺建築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摩尼殿平面呈十字型,體現了北宋《營造法式》中的內容,而大悲閣是古寺中軸線的主體建築,內供有高度達21米多的銅製千手千眼觀音。正定隆興寺是被康熙皇帝譽為「京南第一名剎」的古寺,寺廟的建設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文帝時期。現存的隆興寺經過了歷朝歷代的重修,是全國現存以宋代風格為主體的大規模建築群之一。
  • 冀中一日看古蹟:正定隆興寺
    隆興寺千佛山裡有一座坐著的觀音菩薩像,這座觀音像叫做倒坐觀音,因為他是坐在後壁。我們在其它地方見到的觀音像通常或坐或立,或手持淨水瓶或雙手合十。這座觀音像姿態閒在,悠然自得,叫做「自在觀音」,也叫做「水月觀音」。自在觀音像是宋代的特點,多見於圓雕或塑像,此處在後壁千佛山上塑造一座自在觀音像,凡天下僅此一例。
  • 冀中一日看古蹟:正定隆興寺
    這座戒臺是中國北方三大戒臺之一,另外兩座一個在北京戒臺寺;另一個在五臺山碧山寺。過了戒臺西邊是轉輪藏閣,就是佛教圖書館,藏經的地方。這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轉輪藏經閣,建於宋代。東邊是慈氏閣,也是宋代遺物。
  • 梁思成三次來正定考察古建,京外名剎首推正定府隆興寺
    說起歷史文化名城正定,必然要提到隆興寺。著名古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曾評價:「京外名剎當首推正定府隆興寺」。為什麼這樣說呢?看看寺內那堪稱一絕的文物你就知道了,這樣價值連城的文物有九處,稱「九絕六最」。梁思成先生曾三次來正定考察古建,發現摩尼殿後大加讚譽,他在《正定調查紀略》中指出,「寺中現存古構中,以摩尼殿為最大、最完整、最重要」。他曾感嘆「那種畫意的瀟灑,古勁的莊嚴,的確令人起一種不可言喻的感覺。尤其是在立體布局的觀點上,這摩尼殿重疊雄偉,可以算是藝臻極品,在中國建築物裡也是別開生面。」「十字形的平面,每面有歇山向前、略似北平紫禁城角樓,這式樣是我們在宋畫裡所常見,而在遺建中尚未曾得到者。」
  • 河北正定無門寺:中國十大寺院之一——隆興寺
    河北正定無門寺:中國十大寺院之一——隆興寺帶上心靈去旅行,以平和的心態看待一切,文畫音,看似耳目所為,其實是內心世界的感受。能夠以心感悟,以此沉澱,足矣;耳聽佳音,目極完美,已是福音;攜一勺花之語,摘一曲花之歌,讓心釋然,已是欣慰。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隆興寺宋代木製轉輪藏奇觀
    隆興寺又名大佛寺(因奉祀著北宋鑄造的大悲菩薩故名),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朝改為隆興寺;是國內開創時代較早、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