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農村部:2020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高達71% 農機購置補貼...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農業農村部今天發布消息,2020年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85%、90%,較上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全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較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
-
全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
全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2020-12-15 10:08:35 來源:農業農村部 列印 2020年全國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
-
農業農村部:「十四五」將圍繞六大領域加大投入力度
10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就「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主要成就等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農業農村部正在組織編制「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積極謀劃實施一批基礎性、長遠性、戰略性的農業重大工程項目,重點圍繞高標準農田、現代種業、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數字農業農村、動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現代農業設施裝備支撐。
-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會上透露農機發展「新...
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的政策措施有關情況。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
-
食聞丨農業機械化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農業機械化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有力保障了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執法檢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2020年實施面積達到4606萬畝,超額完成4000萬畝年度任務目標。
-
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創新高
本報訊今年以來,農業機械化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保障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機械化力量。 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
-
微語簡報快訊|2020.12.16 星期三 農曆冬月初二 第763期
來源: 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新京報、人民網、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微語簡報快訊 | 2020.12.16 星期三 農曆冬月初二 第763期 1、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8年12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的政策措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張桃林】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
-
...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2035年將實現農業全程全面機械化
農業是我國立國的根本,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重視。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道路。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70%,農用機械總動力不斷增長,但是行業仍存較多薄弱領域,國家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和農機購置補貼推動農機行業發展。
-
不同產業、不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農業機械化瞄準三大領域補短板
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三大主糧生產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農業的不同產業間、不同區域間機械化發展還很不平衡。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三大主糧生產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農業的不同產業間、不同區域間機械化發展還很不平衡:果菜茶等作物的機械化率不到40%,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等機械化率只有30%至35%,丘陵山區和平原地區差距巨大。
-
新聞推送 2020年1月17日 農曆十二月廿三
我國農業機械化邁進全域賦能的新階段2020年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年會暨中國農業機械化展望大會在京召開。,薄弱環節機械化全面突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左右,糧棉油糖主產縣(市、區)基本實現機械化,丘陵山區縣(市、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
-
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將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將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11月4日,農業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520號建議的答覆中提到,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快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
-
長白時評:農機化水平創新高 農業現代化基礎更牢
記者獲悉,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著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保障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全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較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進度遠超往年,共支持231萬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270萬臺(套)農機具。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隨著傳統的農耕方式逐漸被機械化設備所取代,我國農業現代化步入新進程。
-
綠色養殖方式:貨櫃養魚;什麼是光合農業
「地方大動作」2、甘肅省發布《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實施方案》日前,甘肅省發布《甘肅省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啟動農業農村汙染治理,補齊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突出短板。《實施意見》提到,陝西省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基本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水稻及菜茶油等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糧食主產區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丘陵山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果業生產機械化率達到70%;薄弱環節機械化全面突破
-
李陛升:中國三大主糧機械化率超80%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農業鄉村部農機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介紹,現在,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到達7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機械化率超越80%,根本完結了機械化。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鄉村開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表明,本年上半年,在氣候條件較差、病蟲害嚴峻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可以完結夏糧豐盈,離不開農業基礎配備的支撐。 才智農機裝「大腦」,收播完結同步,「三夏」變成「兩夏」 在山東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五爐村,收割過的麥茬地裡,兩臺滅茬深松上肥精密耕種機正在耕種玉米。一臺收割機、兩臺耕種機同時作業,種、肥一起播,一天的作業量達100多畝。
-
農業「四季歌」新唱質量曲
從江南魚米鄉到中原黃土地再到東北黑土地,冬去春來夏至,農民們按照時令辛勤耕耘,農業生產一環扣一環、一季接一季。農業生產「四季歌」的背後,不變的是穩產保供的決心,變化的是質量興農的導向。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集中體現在農業經濟數據上。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介紹,今年以來,農產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1月份至7月份農產品網上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
-
河南省農機局關於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
到2015年底,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7.5%,位居全國前列,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5個百分點。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保障全省「十二五」期間糧食持續增產,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面對糧食生產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新要求,仍然存在諸多「短板」亟待解決。
-
慶陽市農業機械化實現兩大跨越發展
「十三五」以來,慶陽市農業機械化工作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農機化生產能力、優化產能、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認真謀劃,真抓實幹,農機化工作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在全省農業農村廳農業和農村重點工作責任制考評中連續11年榮獲農機類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