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南方桂圓北方參」。桂圓,雖無人參之價,但若講究吃法、食用得當,也能吃出人參的效果,而且味美價廉,是不可多得的「滋補品」。
1
小小桂圓,好處頗多
桂圓又被稱為龍眼,是「華南四大珍果」之一,自古就受人們喜愛。李時珍云:「龍眼大補」,「資益以龍眼為良」,它能在疏肝理氣的同時養血安神,做到氣血雙補。
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說,桂圓又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多糖、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有緩解缺鐵性貧血、輔助防止血管動脈硬化、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的作用。
用桂圓搭配其他食材,還能使滋補效果翻倍。
2
桂圓這樣吃
滋補效果翻倍
補氣血
「氣血充盈,百病不生;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影響著整個機體的運行。一旦氣血不足,輕則造成代謝降低,臟腑功能減退;重則疾病纏身、遷延不愈,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要注重調養氣血,可以通過加了桂圓的益氣養血粥和補氣活血的瑰棗茶來調理。
▎一粥一茶,喝出好氣血
益氣養血粥
【做法】取粳米100克、赤小豆50克、桂圓肉10克、花生米10克,加適量水煮粥即可。
桂圓肉補氣養血、屬熱,搭配補血涼血、屬涼的赤小豆恰到好處,花生也有生血的作用,三者搭配,適合氣血兩虛的患者。
堂方十二味瑰棗茶
【做法】取龍眼肉、人參、桑葚、玫瑰花、枸杞、大棗、甘草、白芷、薏苡仁、百合、乾薑、金桔這12味材料,科學配比製成茶包,衝飲即可。
桂圓肉、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配上大補元氣、養血生津的人參;補血生津、滋補肝腎的桑葚、枸杞;溫陽血脈、活血化瘀的玫瑰花;祛風散寒的乾薑和白芷;養陰清熱,滋補精血的百合;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的甘草,能補氣血、養肝腎、健脾胃。這十二味材料相配製成的茶包,三管齊下,內外兼治,改善氣血。
氣血不足往往會出現以下幾點症狀,如果發現自己有符合的現象,就要注意養護了:
▎6個症狀,可能是氣血不足了
① 眼睛有血絲、渾濁、發黃,內眥顏色淡白,甚至出現暗紫色;
② 皮膚粗糙、暗黃、沒有光澤,甚至長斑,多皺紋;
③ 頭髮乾枯、開叉、脫髮、長得慢,華發早白;
④ 指甲有豎紋,或指腹有褶皺,顏色蒼白或青紫色;
⑤ 手腳冰涼,易麻木,怕冷;
⑥ 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打呼嚕或呼吸聲重。
相較而言,女性由於經期、孕期、哺乳等生理特性,更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平時更要注重養護氣血。
2
安神助眠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眠有「十全大補藥」之稱,對機體的修復、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人疲勞無力、反應遲鈍、代謝異常、免疫力下降……
當您出現入睡困難、睡眠淺容易醒來、早醒睡眠不足、醒後疲乏頭痛等狀況,就該重視自己的睡眠問題了。
入睡困難,與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有很大關係,這類人群往往還伴隨著面色萎黃、口臭、不思飲食等表現,平時可飲用桂圓參茶幫助改善。
桂圓參茶
【做法】取桂圓5粒、紅棗5顆、當歸10g切片、黨參10g切段,加水煮沸,也可以再加點蜂蜜調味,每日喝兩杯,可長期飲用。
桂圓入心、脾、胃三經,能益氣血、健脾胃;紅棗養心安神、補脾益氣;黨參補氣昇陽;當歸活血化瘀,對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心悸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3
養心護心
心是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脈,日常要注重養心護心,心功能好,人才會健康長壽。但人上了年紀後,心臟就容易出現問題。
從事心內科50多年的周老告訴我們,她有一個日常養護心臟的秘訣——一碗穩心粥,其中也用到了桂圓肉。
穩心粥
【做法】取百合10-12克、銀耳30克、帶蓮子心的蓮子10粒、玄參3克、桂圓肉15克、甜葉菊2克,加入100-150克大米中熬煮30分鐘即可。
桂圓肉補益心氣,百合、銀耳養陰清熱,蓮子可輔助改善心率增快,玄參清熱養陰,甜葉菊味甜但是不升血糖,血糖控制理想的高血糖患者也可以適當食用,但不宜多吃,以免升糖過高。
4
健腦益智
《開寶本草》中提到:龍眼歸脾而益智,而且性質平和。在《易經》中甚至有記載:桂圓是第一補腦的靈丹。
常吃桂圓可以健腦益智,上班族不妨身邊常備它,疲勞、熬夜、用腦過度時直接吃幾顆或者泡水喝,有助於緩解大腦疲勞狀態。老年人常喝加入桂圓熬煮的粥,能夠輔助預防老年痴呆,而且更易消化。
益智粥
【做法】取桂圓3-5個、核桃1個、花生10-30粒、白果10個,加入大米熬煮成粥。
桂圓健腦益智,白果有助於提高記憶力,花生、核桃既補腦又補腎,還能幫助提高免疫力。
5
護脾養胃
龍眼,不僅可以直接吃,還能用來「貼」。有些人脾胃虛弱,容易腹脹、腹瀉,常有消谷善飢、口臭等症狀,時間久了,還可能連累五臟。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這意味著脾胃出了問題,可導致心血失調,又會影響腎臟的水液代謝平衡,甚至可致肺氣虛、肝臟功能減弱。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賀娟教授為我們推薦了一個用桂圓肉等製成的芳香健脾貼,睡前貼一貼,就能輕鬆健脾。
芳香健脾貼
【做法】將花椒末、炙艾葉絨,用桂圓肉包裹,睡前用藥貼貼於肚臍處,第二天一早揭掉即可。
桂圓入脾經,炙艾葉絨、花椒能通經活絡、散寒止痛,貼於肚臍,作用於神闕穴可以益脾健胃。
桂圓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需要根據個人體質來看。它性熱,因此上火、有皮膚炎症的人不要多食;孕婦尤其要注意,多吃容易導致大便乾燥、口乾。一天控制在10個左右即可,高血糖人群更要少吃甚至不吃,以免血糖過高。
3
桂圓曬乾,效用更好
4步選出桂圓乾
如今人們吃得更多的要屬水果店的鮮桂圓了,鮮桂圓雖然多汁可口,卻不適合入藥,桂圓曬乾之後補心血、益脾胃、安神益智的作用會更佳,那麼該如何挑選桂圓乾呢?
看
好的桂圓乾果殼飽滿光滑無凹陷,且個頭均勻,果肉呈現棕褐色。
2
聞
優質桂圓乾打開後,有果肉的自然甜香,如果聞到了刺鼻的味道,很可能是被硫磺燻過。
3
搖
好的桂圓乾拿起來搖一搖,沒聲響也不怎麼晃動,說明桂肉較飽滿,且果殼一壓就碎。如果果肉乾癟且果殼潮溼不易碎,可能是劣質桂圓或者未保存好受潮了。
4
嘗
優質桂圓乾肉質較厚,口感軟糯、甘甜濃鬱,如果果肉水分較多、味道較淡可能是烘乾不夠。
如果覺得剝皮去殼麻煩,也可以直接選擇桂圓肉,直接食用、泡水、煮粥都非常方便。
4
桂圓全身都是寶
果殼、果核也有妙用
桂圓殼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把桂圓殼當做垃圾丟掉,殊不知它也是一味藥材。
《本草再新》中提到:桂圓殼可治心虛頭暈,散邪祛風,聰耳明目。《重慶堂隨筆》中又道:研細治湯火傷亦佳。桂圓殼有祛風、解毒、斂瘡、生肌等作用,可內服、煎湯,或者研磨成粉外敷。
2
桂圓核
《滇南本草圖說》中寫到:龍眼核其味微苦、澀,平;內用於胃痛、疝氣痛;外用治外傷出血、用於止血止痛、燒燙傷、刀傷出血等。
桂圓核雖不起眼,卻有很出色的藥用功效,人們用它煮水,可以理氣止痛,祛風除溼,常用來緩解腹脹脹痛,預防風溼骨病。此外它還能溫補腎陽、調理氣血虧損。
【來源:北京衛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