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太平,暖陽高照。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處處湧動著蓬勃的生機,一個個工人幹勁十足、一輛輛施工車輛往來穿梭、一處處項目建設工地熱火朝天……
今年以來,太平鎮主動對接灣區生態「涵養地」、旅遊休閒「目的地」、農副產品「供給地」、產業轉移「承載地」目標要求,舉全鎮之力,奮勇爭當新興「融灣發展」排頭兵。
將民生作為第一重點,提升「一核」,讓鎮村越來越美;將鄉村做為第一抓手,做實「兩線」,讓鎮村越來越富;將融灣作為第一目標,發展「三區」,讓鎮村越來越強……太平鎮正沿著融入灣區建設的「路線圖」「任務書」矢志前行,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的宜居宜業宜遊太平畫卷正徐徐展開。
將民生作為第一重點
提升「一核」 讓鎮村越來越美
走進太平鎮,除了宜人的環境外,更能夠感受到處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圩鎮擴容提質工程有序推進,象窩茶文化產業園加緊施工,天祐生態園夜光璀璨,社圩火龍果場滿園飄紅,美麗鄉村建設你追我趕、緊鑼密鼓推進,修路添綠、鞏衛創文、風貌提升、田園文旅方興未艾……
太平圩是太平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鎮政府所在地,圩鎮左接規劃建設中的廣湛高鐵新興南站及禪域小鎮,右聯象窩山生態園、醉美西水、中廣核風力發電場、水源山抽水蓄能電站等生態項目。太平圩街道及周邊馬山、石崗、江上、中黃、社圩等村涉及居民3萬多人,鎮街功能輻射全鎮6萬多人。
「太平圩及周邊現有的道路和排水系統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設施老化嚴重,且沒有一個較完善的市民休閒場所,圩鎮擴容提質已然成為人民群眾最迫切、最希望解決的民生工程。」太平鎮黨委書記梁雄偉將鎮村群眾的心聲擺到了黨委工作的第一日程,勢必要將這一民生工程做實做細做好。
雲浮市委六屆八次全會強調要著力推進「4321」提質工程,深化實施「美麗圩鎮」創建行動。縣委常委會議也多次強調要凝聚起美麗圩鎮創建的強大合力,紮實有效推進美麗圩鎮創建工作,力促早日建成「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美麗圩鎮,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實圩鎮擴容提質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民服務解難題」的直接體現。
「要緊緊圍繞功能完善、服務百姓的理念,將每一個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再三研究討論,儘量做到最好,一定要把民生工作搞好,讓群眾滿意!」梁雄偉在班子會上每次都著重強調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
日前,農業農村部認定太平鎮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這是繼太平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後,又一國家級榮譽,也是雲浮市近兩年來唯一同時獲得該兩項國家榮譽的鄉鎮。「以太平圩升級改造為起點,精心推進圩鎮擴容提質工程,建設富有太平『人文』特色的溼地公園,進一步完善太平鎮作為『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的功能布局,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梁雄偉表示,要以獲得的榮譽為起點,將其更好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切身實惠。
目前,太平鎮圩鎮擴容提質項目正在日夜兼程加緊施工,並計劃於春節前完成主體工程。
將鄉村做為第一抓手
做實「兩線」 讓鎮村越來越富
整潔寬闊的二環路上車水馬龍,鬱鬱蔥蔥的共成河灘涂裏白鷺鳥漫步棲息,雲霧繚繞的象窩山若隱若現,獨具特色的農村房屋錯落疊致……太平鎮處處皆是景,舉目滿眼新。
豐收之際,被譽為「魚米之鄉」的社圩村一改夏季繁盛的綠意,進入了繽紛的季節。村莊乾淨整潔、村邊谷浪翻滾,讓人不禁讚嘆鄉村之美,民眾之勤。
作為新興縣乃至雲浮市最大的村落,社圩不僅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更存悠久豐富的人文歷史。新興八景之一的蕉山紅陵、全縣最早的水利工程「社圩陂」、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舞火撈」(潑火節)以及全縣歷史最悠久的岱山古寺和成群連片的鑊耳屋都是社圩村的文化精髓。
「一方面是這裡地理環境確實很好,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再者村黨委比較給力,積極動員村民出租和流轉土地,配合開展經濟作物種植」。去年從深圳回到家鄉的鄺志雄,抱著歸來創業帶動一方的心態,在社圩村租賃了700畝土地發展農業田園綜合體——天祐生態樂園。
此時的生態園內掛滿了金黃的柚子、豔紅的火龍果。採摘、燒烤、燈光節、親子活動,豐富多彩的項目讓人們盡情享受農旅融合帶來的快樂時光。「建設生態園得到了太平鎮黨委政府的支持,特別是在我得知太平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和全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後,更加堅定了我回鄉創業的信心。」
讓鄺志雄更加驚喜的是,今年10月份開園以來,遠近遊客絡繹不絕,農場裡天天擠滿了前來休閒的遊客。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園區「生意」更是一線火爆,已然成為一個農村網紅打卡點。「車位已滿,入園的遊客請稍等下!」一度成為鄺志雄心感歉意但又不得不發的公眾號留言信息。
「有這麼好的政策支持和太平廣闊發展前景,我們計劃將園區擴大到1000畝,總投5000萬元,並進一步完善園區設施和種植技術,與知名大學協作開展合作研究等,建設集生態旅遊、農業觀光、遊玩研學、餐飲住宿於一體的農業田園綜合體,打造一個新興縣的『後花園』。」鄺志雄對天祐生態樂園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
今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的指導意見》,新興縣被列入了嶺南特色農村建築風貌創建工作的重點縣區。而太平鎮「禪茶之旅」精品路線又是新興縣對外展示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大灣區休閒旅遊「目的地」的重要窗口,加之馬山、大郎、水浪等村今年還入選了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名單,精品旅遊必將為沿線各村帶來新的更大的發展機遇。
「經過近兩年來的努力和沉澱,太平鎮基本形成了『三治結合、三產並進、三宜共建』的鄉村振興發展格局。下一步,我們將以兩條貫穿全鎮的縣道沿線村莊帶為基礎,充分發揮蕉山烈士陵園、縣政府舊址等紅色革命聖地以及天祐生態園、社圩火龍果場、共成水庫、水源香雪、風車山、象窩生態園、醉美西水等綠水青山資源優勢,串聯各村的山、水、林、田、舍以及種養農業,打造X483『彩虹長廊』和X485『詩畫田園』,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梁雄偉強調要建設一條真正讓遊客來得了、留得下、呆得住,讓『頭回客』變『回頭客』,讓農村『好風景』變成農民『好錢景』的一條現代農業和休閒鄉村相結合的綠色發展之路。
將融灣作為第一目標
發展「三區」 讓鎮村越來越強
太平鎮是新興縣的大鎮之一,南部腹地,地勢南高北低,山水相連,與縣城緊鄰,距廣州、珠海僅130多公裡;廣湛高鐵新興南站規劃於鎮內;周邊深岑高速、汕湛高速、高恩高速環繞;省道274線、縣道483線、縣城二環快速公路貫穿全境,全鎮區位、交通優勢極其顯著。
目前,縣二環路太平段項目全面完成,X483線路面改造工程如期完工並投入使用,投資1.3億元的鼎盛大道二期工程正在全面施工,龍鳳公路實現功能性通車,縣城至象窩道路改造、人民大橋以及投資約22億元的新城至開平大沙公路(縣城至象窩段)改建項目正按計劃加快實施。此外,羅陳、禤村、下沙、江上、白馬、西水、社圩等多條「四好農村路」有力推進,全鎮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正按規劃逐步形成。
隨著東二環的開通、廣湛高鐵新興南站落戶太平,使得太平成為承接縣功能的最佳地域,新興一中新校址、縣中醫院、縣委黨校、縣體育中心、縣疾控中心等項目先後選址太平,都將大大提升太平鎮的醫療、教育、文化等人居服務水平,使太平鎮更具實力與魅力。
即將邁進「高鐵時代」的同時,太平鎮將邁進「清潔能源時代」,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將在這裡得到進一步提檔升級。
2020年,綜合交通、生態、產業、人文等優勢,結合鎮情村情,太平鎮在「一核、兩線」基礎上,提出了「三區」發展戰略,即:一是以上沙、石崗、馬山為主體建設「高鐵經濟商貿區」。依託禪域小鎮和廣湛高鐵新興南站中心區位,發展以交通為載體、旅遊為引領、商業為核心的文旅小鎮和現代商貿集聚區;二是以下沙、下修、王香地為主體建設「縣城功能承載區」。發揮縣二環路太平段交通優勢,全力支持新興縣科教文衛事業工程建設,主動承接縣城部分公共服務功能轉移,加快融入縣城發展區步伐;三是以大郎、水浪、西水為主體建設「生態旅遊示範區」。推進「翔順+」和「生態旅遊+」模式,大力發展科技種茶、新型水利發電、風力新能源等智慧產業,打造以象窩山生態園、抽水蓄能項目、中廣核風力發電、象窩茶文化產業園等為名片的生態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
梁雄偉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讓人備受鼓舞。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一核兩線三區』為發展方向,以廣湛高鐵新興南站和水源山抽水蓄能電站兩個大型項目為『雙輪驅動』,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主線,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把全鎮建成為新興縣宜居宜業宜遊的新典範和『融灣先行』的示範標杆。」
【撰文】梁桂嬋 袁凱
【來源】南方+新興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