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選擇小戶型是很多年輕人的購房首選,不僅能減輕經濟壓力,而且小面積只要用心布置一番,家居氛圍同樣溫馨大方,舒適度不亞於大空間,甚至更能增進彼此間的親密感。在下面這對年輕夫妻的小家中,我看到了滿滿的幸福,全屋簡約,不豪華不堆砌,選擇大量的原木質元素配著大白牆,簡單就裝出了一個乾淨澄明且很有質感的空間。#百度家居大師團#
小家面積只有47平方,原始格局是一室一廳結構,他們二人對家居布置有很清晰的需求,他們要兩室,備用一間臥室方便父母來訪,他們兩人還喜歡喝茶,需要一個飲茶區。所以迷你的房間做了如下完美的改造:
原始結構中的餐廳、廚房、衛生間太多牆體,空間很零散,面積分布不均。紅色標註是拆除的牆體,綠色代表的是新建牆體; 原來的餐廳牆體拆除後,廚房由正方形改成長方形,面積幾乎不變的情況下,但長形更加好利用。廚房南面製作一個「床」,通過家具擺設與空間的重複使用,形成一間多功能空間,成為一間「臥室」與餐廳空間。這樣的小改動,利用率變高,在主臥室裡,靠南邊增設一處抬高區,成為他們的飲茶室。飯後一杯茶,享受慢時光,彼此看著對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實在太溫馨了。 客廳
▲進門就能見客廳,這是他們家的核心區,連著整個家的樞紐,靠近餐廳的牆體拆除一部分後,室內顯開闊也變敞亮。客廳沒有做一點造型,大白牆配著舒適簡潔的家具,就是最好的裝飾,越簡單越高級。
▲一張作舊的胡桃木鞋櫃,收納兩人的常換鞋,他們在小家裡沒有要製作大量的收納櫃,堅持著斷、舍、離的生活,通過對日常家居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做到必需時則買,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不帶進家裡,讓小家永遠清爽。
▲但他們還是在牆面上,地面掛了裝飾畫,增加了室內格調,選擇自然的藤製移動收納框,非常自然,鞋櫃檯面擺放留聲機,這一切都展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未經修飾的大梁,斜角設計的牆體,均刷成大白色,與溫潤的木質結合,帶來和諧的家居氛圍。讓兩位小主人享受到輕鬆愉悅的居住環境。
▲電視櫃邊上的開放式收納架,也是餐邊櫃,幾塊層板配著黑色鐵架,增添幾分質感。鏤空設計讓空間更加通透。他們沒有擺放酒水和飲料,而是放了他們在世界各地旅遊帶回來的工藝品,再添置幾株綠植,為空間帶來清新之意。原木+白牆+綠植,永遠是室內搭配最佳CP,讓家居氛圍貼近自然。
餐廳
▲延續著淺色調,餐廳選擇了靠牆擺放長形餐桌,一邊「卡座式設計」,充分利用了間。當然重複利用的餐廳,背後就是「小臥室」。
▲善於營造儀式感的女主人,在牆上安裝掛畫,餐桌上擺放鮮花。家雖然不大,但生活不能將就。
北京的冬天很冷,但家裡很暖,溫馨的家再加上每個空間裡安裝暖氣片,讓他們在這個冬天裡享受無盡的溫暖與舒適。
「次臥室」
▲在餐廳背後的「次臥室」,用了棉麻的暖色窗簾隔開,增加了私密性。頂上選擇原木色軌道,與整個家氣質很搭。這種迷你型的臥室設計,雖然看上去「無可奈何」,但他們很滿足,空間重複使用後,多了一間房,父母偶爾來了,把主臥室給他們睡,而他們就睡在這裡。
主臥室
▲主臥室很大很長,是家裡最大的空間,所以隔成了兩個區域,除了有大衣櫃,雙人床,還有抬高設計的「飲茶室」。
主臥室的氛圍當然以輕鬆為主,捨去一切濃妝與豔抹。在原木色空間裡,用了綠色植物的牆布,讓空間更具活力。
▲抬高設計的「茶室」下面有燈帶效果,非常夢幻,當然抬高可不是硬抬高,而是採用可收納的榻榻米,未來有寶寶後,能收納的東西很多。這以後還能充當一張嬰兒床,功能實在很強。
▲「茶室」擺放簡易的茶几與茶具,一杯茶的時光讓兩個年輕的生活慢來下,感受寧靜與安寧,仿佛生活的喧囂已經離他們遠去,換來是一種靜謐的愉悅感。
廚房
▲長方形廚房,設計「L」形櫥櫃,還能放下大冰箱,這裡延續著簡約清爽的設計,白色牆磚與原木色櫥櫃,讓家更加協調。他們在牆上定製層架,把微波爐懸掛著,有時候早上趕地鐵,來不及做早餐,用它來熱一下麵包,很方便。
衛生間
▲衛生間不大,但好在實現了乾濕分離,定製小型的洗手盆,實用,每一個功能卻布置妥當合理,沒有一點浪費的地方。
今天的案例到這裡就分享完了,家的幸福感與面積大小沒有關係,在他們的小家裡,我看到了滿滿的溫馨。家的感覺不正是這樣嗎,溫情溫暖與實用,比所有的豪華裝飾物看得舒服得多。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風格,裝修時不妨參考一下。
文字編輯:沐宸談裝修,圖源:研築設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