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冒名頂替上大學,維護高考公平與正義

2020-12-19 中國網推薦

熊丙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

最近,山東接連曝出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先是媒體報導山東農家女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接著曝出山東高校在過去兩年間排查出242起類似事件;近日,山東濟寧農家女苟晶發帖舉報兩次參加高考被冒名頂替。

如此多的學子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令人震驚。進而有人質疑,我國高考制度還能保障基本的公平嗎?客觀而言,在當前的高考中,類似案件已經再難發生。但是,對於歷史遺留問題,也必須嚴查,以此剷除違法運作利益鏈,維護高考公平與正義。

冒名頂替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買賣錄取通知書交易,拿他人錄取通知書上大學;其二是在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冒用他人的身份去上大學。輿論關注的主要屬於後一種情形。這類冒名頂替者選擇的「下手」對象基本上都是農家子弟。當年,由於信息閉塞,被頂替的農家子弟不知道自己被錄取,同時由於維權意識不強,也鮮有人去找有關部門詢問原因。

正由於此,冒名頂替上大學,被輿論批評為最卑劣的高考作弊。但是,參與運作者受到的懲罰卻並不嚴厲。如山東高校已清查出242名冒名頂替者,處分卻只是撤銷這些冒名頂替者所獲的學歷、學位。究竟哪些人參與了運作,對他們進行了怎樣的處理,相關部門則沒有交代。

要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涉及的環節眾多,包括要獲知並攔截錄取通知書,拿出被冒名頂替者的學籍檔案、戶籍檔案,篡改冒名頂替者的身份信息,通過高校入學身份審核。針對每起案件,監管部門都應當嚴肅清查。

而鑑於此類案件,必定有地方教育部門、學校、戶籍管理部門的人員涉及其中,所以當地機構很難查清真相。應該在國家層面成立專項調查組,全面清查全國各地發生的冒名頂替案。雖然案件集中在山東曝光,但顯然這不太可能只是山東一地存在的現象。只有通過全面排查歷史遺留案件,才能剷除這一教育腐敗毒瘤。

當前,隨著高考錄取程序的遠程化,每個考生都可在網上查到自己的錄取信息,所以此類案件已經很難再次發生。但是,篡改學籍、身份信息的高考舞弊依舊存在。比如,在開放異地高考之後,有人違法運作高考移民;在推進國家扶貧定向招生計劃之後,有人違法運作把城市戶籍遷移到農村。這和冒名頂替運作的核心環節是完全一樣的,即「改身份」。

公平是高考制度的底線。捍衛高考公平,剷除作弊利益鏈,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續努力。

一是加強高考招生、錄取信息公開的力度,實現透明高考。

二是加大對高考作弊的處罰力度,我國已經將國家考試的考場作弊入刑,但卻沒有把考場外的舞弊行為直接入刑。其實這類舞弊的惡劣性比考場作弊更惡劣,因此有必要把冒名頂替這類舞弊行為直接入刑。

三是推進大學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實行「嚴出」培養模式。冒名頂替者以很低的分數進大學,卻可順利畢業,獲得學歷、學位。如果大學從嚴要求,靠作弊進大學者就很難「混」畢業。這樣一來,作弊的「收益」也將大大減小。(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呼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 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隨著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隱藏在部分民辦高校的冒名頂替黑幕將不斷浮出水面● 冒名頂替侵害的不僅是被頂替者的個人利益,更是教育公平這塊維繫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  ●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隨著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隱藏在部分民辦高校的冒名頂替黑幕將不斷浮出水面  ●冒名頂替侵害的不僅是被頂替者的個人利益,更是教育公平這塊維繫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 清查冒名頂替只是完成了找回公義的第一步
    對於發現的問題,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維護教育公平正義。  早前在湖南、河南等都也出現過冒名頂替現象,但是數量並不多,山東出現數以百計的冒名頂替事件著實令人震驚。每一個數字背後,恐怕都是一段辛酸、不堪回首的故事。一個人冒名頂替成功,往往也就意味著另一個人的的命運被無端、非法改變。242起冒名頂替背後,就是242個「被偷走的人生」。
  • 網傳上百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山東省成立工作專班徹查非法獲取高校...
    對於發現的問題,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維護教育公平正義。此前報導網傳上百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山東省教育廳:清查工作始於2018年 匯總數正在核查近日,山東聊城出現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起社會的關注,而近期有媒體披露,山東省已經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排查出上百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身份上大學。
  • 再現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被頂替的人生截然不同
    當然,上大學的並不是自己,而是16年前有人冒名頂替上了大學。針對此事,山東理工大學經過調查後將冒名頂替者學籍註銷,山東冠縣政府也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此事。其實每年高考中,都會爆出這樣那樣不光彩的事件,這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冒名頂替上大學。曾經的羅彩霞、王娜娜事件全國皆知,相關人事也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這類現象還是沒有杜絕,仍舊不時地有同類事件爆出。
  • 教育部曾清退冒名頂替者,某高校竟多達300人,今年會再次清查嗎
    山東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揭露後,相繼爆出了多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隨之再次把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問題推到了公眾視野裡。其實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情早已有之,多年前的「羅彩霞事件」撕開了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重幕。
  • 網傳上百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山東省教育廳回應
    央視網消息: 近日,山東聊城出現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起社會的關注,而近期有媒體披露,山東省已經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排查出上百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身份上大學。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向央視記者證實,相關的統計核查工作正在進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遲到的正義!陳秋媛被冒名頂替上大學,頂替者被解僱
    2004年7月,滿懷希望的陳春秀沒能等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心灰意冷地走上了打工這路。這些年過得算不是辛苦,但也絕對算不上幸福。在她心中始終有一個結,那就是沒能讀上大學。距離她高考結束已經16年,但她心裡還是藏著一個大學夢。
  • 山東回應「242起冒名頂替」:系2018年9月集中清查發現的
    據央視新聞等報導,7月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山東省夏季高考工作情況。會上,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關延平表示,媒體報導山東查處242起冒名頂替入學,是2018年9月山東省啟動的集中清查行動中發現的,這些違法行為實際上發生在2006年以前。由於當時信息化手段不足,信息公開渠道不暢,身份鑑別、技術限制等,相關人員採取違法違規手段獲取高校入學資格。
  • 河南省通知:全面清查新生冒名頂替入學
    河南省通知:全面清查新生冒名頂替入學 2011-09-16 09:21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作者:王燦
  • 被頂替者求職無門,這就是我們普查「頂替上大學者」的原因!
    就在今天,據網易新聞報導,山東省在高等學歷數據清查結果公示時發現,2002年至2009年間,有242人被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取得學歷,涉及14所高校。有242個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不法分子,就有242個「羅彩霞」、「陳春秀」,就有242個被徹底改變的家庭,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 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公平,是最高的道德
    出身貧寒的陳秋媛,本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做夢都不會想到會被冒名頂替。16年啊,最寶貴的求學機會,還有比這更寶貴的嗎?現在,陳秋媛情緒很不穩定。奪人機會,斷人前程,毀人一生,換作誰能心平氣和?直到1999年,齊玉苓才發現自己被冒名頂替。還有河南周口的王娜娜,2003年高考後,未收到錄取通知書便外出打工、結婚生子。2015年,她終於發現自己其實考上了大學,但是被人頂替了。頂替者叫囂:你折騰到聯合國也不怕!
  • 高考冒名頂替事件,為啥都是清一色農家子弟
    今年的高考也許註定會與往年不同,不僅僅因為新冠疫情導致考試時間推遲一個月,更是由於近來頻發的高考冒名頂替事件,而後者將是對教育公平的最大褻瀆。過幾天就是七月七了,又到一年高考時,我們拿什麼來慰藉全國千萬考生受傷的心靈呢?山東濟寧苟晶近日爆料稱,自己兩次高考都被冒名頂替。
  • 冒名頂替是侵害教育公平的「瘟疫」,必須打贏抗擊冒頂的人民戰爭
    歷史上,當廣大人民看不到奮鬥的希望、家庭的未來,由此產生的暴力抗爭等,就會對社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冒名頂替冒名頂替是侵害教育公平的「瘟疫」,於國家、於社會、於個人,都有著巨大危害,有著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第一,一朝冒名頂替,毀了被害人及其家庭的一生。
  • 辦假學籍,冒名頂替上大學,誰敢?判刑
    為了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國家在組織各類考試中,對考生都有相應的資格要求,不同類型的考生在錄取和錄用上是有區別的。比如考大學,要區分應屆考生、往屆考生、社會考生等,在錄取時也會因其類型不同,在政策上會有所差別。
  • 中紀委評「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嚴查背後違紀違法行為
    受到輿論關注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有了新進展。6月11日,山東冠縣通報稱縣紀委監委、縣公安局、縣教育和體育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開展調查,「頂替者陳某某,系我縣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目前已被停職,事件涉及詳細信息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苟晶事件、高考冒名頂替 山東這場發布會一一回應了
    新京報快訊 7月3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2020年夏季高考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242起高考冒名頂替事件具體情況如何?苟晶被頂替上學一事是否有新進展?山東如何保證教育招生考試公平?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
  • 被冒名頂替不是新鮮事,但陳春秀的影響非同小可,這4點幫你解謎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情早已存在,只不過冒名頂替都為非法暗箱操作,被頂替者很多都不知情,有的就是知道了,也因申訴無門、維權艱難。要麼人氣吞聲,要麼私下調停解決,要麼不了了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起發生在2009年,影響比較大的羅彩霞冒名頂替案例。
  • 山東成立工作專班徹查冒名頂替入學 刮骨療毒方顯責任擔當
    6月20日,山東省成立由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要求徹查頂替上大學事件,對於發現的問題,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堅決維護教育公平正義。此前,聊城冠縣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被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關注,省內14所高校排查出242名冒名頂替學生也被媒體曝光,有報導稱發現十幾年前山東存在多名通過冒名頂替等違法違規手段非法獲取高校入學資格的問題。
  • 冒名頂替窮孩子上大學者上熱搜,稱舅媽辦理已去世
    01農家女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有了新的消息,而且上了微博的熱搜排名第二。沒錯,出生貧窮農家的女孩陳春秀,16年前,有人冒名頂替了她,上了本該是她上的大學。作為窮人家的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就這樣被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