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友媒」《聯合早報》的中國道路

2020-12-17 南方周末

《聯合早報》對中國經常持「建設性批評」的態度。圖為2008年8月9日出版的新加坡《聯合早報》以大幅照片和通欄標題報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盛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光彩照人」。 (新華社記者 鄭曉奕/圖)

早報對中國的報導中常常立足於「建設性」批評,而非像西方媒體對政府常常持懷疑態度。在政治上要保留「獨立的認同」。

早報記者和編輯當然對中國也有不適應、看不慣的時候,例如有早報記者會非常抗拒採訪過程中地方政府的酒宴,以及採訪活動時的車馬費。他們也會對中國三公消費的數字感到震驚,覺得貪腐程度怎麼能到這個地步。

早報的高層認為,早報在中國市場體現出來的價值,更多是源於中國言論空間的現狀,給「嚴肅的」第三方媒體提供了機會。

作為「國際友好媒體」,新加坡《聯合早報》(下簡稱「早報」)是少見的、幾乎在所有重要政治場合都能獲得「露臉」機會的媒體。

僅從2010年到現在,每年全國兩會的總理記者招待會,早報記者總會從數百中外媒體中脫穎而出,得到提問機會,問題涉及民族主義情緒對中國外交的影響、社會公正、「十二五」規劃等。

在溫家寶主持的最後一次總理記者會上,拿到提問機會的早報問,中國為什麼反覆提到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政改的難度在什麼地方?作為2013年兩會的壓軸大戲——新總理記者會,早報又被第一個點到向新總理李克強提問。

在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的新疆「7·5事件」中,中國政府首批邀請前往現場採訪的外媒中,都有早報,而2011年重慶李莊案庭審時,早報則是當時唯一獲準旁聽的外國媒體。人們不免好奇,作為外媒的早報為什麼能在中國受到官方的如此青睞?

當這個問題在早報新加坡的辦公室被筆者反覆問到時,早報高層不同人士都會立刻堅定明晰地表示,早報是一份新加坡的報紙,報導中國是站在新加坡人的角度,用「第三隻眼」去看。

「我們要非常明白我們的價值是什麼,我們在任何時候想要變成是中國國內媒體的其中一員的話,我們就失去了在記者會上發問的機會。」早報現任總編吳新迪告訴南方周末。

吳新迪把早報看中國的距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聯合早報》舉辦首屆文學節
    新華網新加坡5月29日電(記者 王麗麗)為慶祝新加坡《聯合早報》創刊95周年,《聯合早報》和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27日在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聯合舉辦了首屆早報文學節。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新加坡報業控股副執行長陳康威、新加坡華文媒體集團主管李慧玲等出席了開幕式。
  • 聯合早報網手機版下載
    聯合早報網手機版下載官方介紹:外出沒網絡,不怕,聯合早報網手機版下載沒有這問題聯合早報是舉世聞名的世界資訊閱讀平臺,在華文媒體世界享有卓越聲譽。聯合早報為讀者帶來閱讀新體驗,有即時、新聞、財經、觀點、文萃、東南亞等一體的新加坡新聞及亞洲、國際、中國新聞資訊及視頻觀看,內容精彩觀點分析中立新聞真實性高。
  • 聯合早報: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聯合早報: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2008年10月20日 14: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0日發表葉鵬飛撰寫的文章指出,近距離觀察中國發展的國際媒體機構駐華記者,對於「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了解與合作」的確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外的互信必須建立在中國更大的透明度上,讓記者更自由地報導中國,不但會讓世界更了解中國,也能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信任。
  • 聯合早報南略網app下載
    聯合早報南略網app能為全球華人提供閱讀新體驗,包括即時新聞、中國新聞、新加坡新聞、東南亞新聞、財經、體育等多個欄目板塊,滿足全球各地讀者的閱讀需求,了解東南亞、了解世界就從聯合早報開始。
  •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主編鄭維訪談錄
    我們的母報《聯合早報》能成為新加坡的旗艦中文報章,自然得益於新加坡在這些不同區塊之間中立的政治立場。而我們聯合早報網也是一個客觀和以發展眼光看待事務的網站,這讓我們成為中國讀者了解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看待中國大陸的一個窗口。同時我們也希望成為客觀的「第三隻眼」,讓海外讀者通過沒有帶著「有色眼鏡」的新聞報導來看中國,把中國的真實形象更全面地帶給海外讀者。
  • 新加坡《聯合早報》舉行《奠基人足跡:新中建交30年》發布會
    新加坡《聯合早報》舉行《奠基人足跡:新中建交30年》發布會 2020-10-06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合早報:世界體系轉型以容納中國 趨勢不可避免
    聯合早報:世界體系轉型以容納中國 趨勢不可避免 2015-06-16 11:23: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6月16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6日刊文稱
  • 聯合早報:中美和平相處將是整個世界的福音
    聯合早報:中美和平相處將是整個世界的福音 2015-07-29 14:27: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7月2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刊文指出,
  • 兩會綜述:海外華媒的中國兩會「關鍵詞」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海外華媒的中國兩會「關鍵詞」  作者 周乾憲  2017年全國兩會已經進入尾聲,許多海外華文媒體會議期間紛紛擴充版面,進行及時詳盡的報導。那麼,海外華媒透過兩會關注到哪些中國的「關鍵詞」?  「穩中求進」  經濟話題仍是此次兩會華媒關注的焦點所在。
  • 聯合早報:中國以大事小 令它國誠服非一蹴而就
    中新網4月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日刊出中國人民大學學者龐中英的文章說,孟子早已為中國處理與世界上大小國家的關係,尤其是與亞洲鄰國關係確立了一個「以大事小」的原則方式。中國的仁道外交,如同中醫中藥,要見到效果,即讓別人心悅誠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 新加坡《聯合早報》:成都正走向中國城市「塔尖」
    本月23日—24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成都舉行,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國際會議之一,自誕生以來,會址一直選擇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召開,此次落戶成都,是其歷史上第一次移師中國西部。
  • 聯合早報:SARS事件表明 中國人命不再是沙
    聯合早報:SARS事件表明 中國人命不再是沙 2003年12月30日 10:57
  • 聯合早報:中國武器或將讓西方軍火商汗顏
    中新網6月25日電 一批中國武器裝備日前在巴黎的歐洲國際防務展上亮相。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刊文說,這是西方對華武器禁令後,中國武器裝備首現該展,顯示中國正努力在國際防務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中國軍事學者指,中國武器質優價廉,高科技武器最近發展很快,如北鬥導航衛星2020年將覆蓋全球,一旦運行將衝擊整個國際防務市場,甚至讓西方軍火商感到汗顏。   文章摘編如下:  包括坦克、機關槍在內的一批中國武器裝備本月14日在巴黎舉行的歐洲國際防務展上亮相。
  • 早報|國際足聯秘書長:不遠的將來世界盃會在中國舉辦
    國際足聯秘書長:不遠的將來世界盃會在中國舉辦國際足聯秘書長薩穆拉31日表示,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世界盃會在中國舉辦。中國以及其他許多亞洲國家或地區在世界盃中將會做得很好。擴大世界盃規模是適時的決定。對於中國足球的未來,薩穆拉認為「一定是光明的」。
  • 聯合早報:中國開啟「強勢外交」時代
    新華社發(張凱 攝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16日刊登題為《中國開啟強勢外交時代》一文,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文章稱,中國改革開放時代外交政策基本上是在鄧小平「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總路線指導下進行的,外交風格在過去30多年中保持了低調、平和和克制的特點。
  • 中新論壇·活動︱澎湃新聞、聯合早報合辦2019中新論壇
    中新論壇·活動︱澎湃新聞、聯合早報合辦2019中新論壇 澎湃新聞 2019-10-30 18:43 來源:澎湃新聞
  • 南寧國際友城館正式開放,產品來自五大洲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東博會設立了「南寧國際友城進東博」展區,共有6個南寧國際友好城市參展。此外,作為「友城進東博」項目的實體延伸和長期載體,位於南寧百貨·MMGO(文化宮店)2層的「南寧國際友城館」也於24日正式開放。
  • 聯合早報:為什麼世界期待中國2017?
    中新網2月2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刊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稱,2017年,當西方各國內部政治力量的對立成為「新常態」,世界開始把眼光轉向中國。今天中國內政外交的任何動向,都會牽動全球的關切,關切中國已經成為各國關切自身利益的必需。
  • 聯合早報:中國和美國的債務關係
    國內某記者在國際場合也「代表」中國人民「去」提醒」美國總統歐巴馬:「你們欠我們錢」。可是,如果仔細分析下來,我們會問「是美國人欠中國人的錢?還是中國人欠美國人的錢?」雖然美國經濟分析局(BEA)估計,美國在2010年國際金融支付淨流出為2萬億美元。看起來美國已經欠債無數,破產在即。其實不然, Ricardo Hausmann和Federico Sturzenegger在200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不同於官方統計,認為美國從1982年到2005年之間美國實際的國際金融淨支付為每年淨流入約300億美元。
  • 聯合早報:卡梅倫甩給新首相許多難題
    中新網7月1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刊文稱,英國時間11日,大衛•卡梅倫正式宣布辭去英國首相一職,內政大臣特雷莎•梅成為其繼任者。辭職後一身輕鬆的卡梅倫留給特雷莎的許多難題,都在考驗著她的執政智慧。特雷莎能不能將英國帶出混亂和低迷?一切都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