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上,來自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的64位童男童女,身著華美的古裝服飾,在悠揚的音樂中表演「八佾舞」,表達對炎帝神農氏的無限景仰之情。據悉,這是「八佾舞」首次亮相海峽兩岸「炎帝陵祭典」。中新社發 劉柱 攝
中新社炎陵11月3日電 題:兩岸民眾祭神農臺灣味濃:「八佾舞」首亮相「三獻禮」祭炎帝
中新社記者 劉柱
「壬辰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3日在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地——湖南省炎陵縣鹿原陂隆重舉行。此次「炎帝陵祭典」充分融合了臺灣民間的祭祀文化傳統,散發出濃濃的臺灣味。
據悉,「炎帝陵祭典」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世代沿襲的炎帝陵祭祀活動形成的祭祀規則,是一個涵蓋音樂、舞蹈、文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文化載體。今年3月,「炎帝陵祭典」躋身「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
兩岸學子共點炎帝聖火
在數千民眾的關注下,來自海峽兩岸的兩位學子充當聖火手,高舉手中的火炬緩緩伸向聖火盆,跳躍的火苗象徵著兩岸民間文化交融與傳承之光,溫暖了兩岸兒女的心懷,拉近了彼此心靈的距離。
臺灣實踐大學大三學生賴怡樺告訴中新社記者,她能擔任聖火手「心裡既緊張又興奮」,因為「這是一份榮耀也是一種責任」。
「八佾舞」首次亮相祭祀大典
來自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的64位童男童女,身著華美的古裝服飾,在悠揚的音樂中表演精美絕倫的「八佾舞」,表達對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無限景仰之情。
「八佾舞」是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祭祀舞蹈,是中華傳統禮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禮」的最好詮釋。這種祭祀舞蹈也是首次在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上採用。
在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讀六年級的白晉宇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能跳「八佾舞」,是對祖先最好的一種獻禮,「也希望能在大陸找到同齡的好朋友,去他們家裡做客,一起唱『龍的傳人』」。
臺灣「三獻禮」祭祀炎帝
祭祀現場,來自島內的各神農宮、廟、寺信眾和大陸的民眾,在司儀的帶領下,用臺灣傳統的「三獻禮」祭祀炎帝。
焚香,奏樂,他們向神農炎帝行三跪九叩大禮,行初獻禮,獻香、獻花、獻燭、獻茶;行亞獻禮,獻果、獻酒、獻齋、獻食;行終獻禮,獻桃、獻面、獻帛、獻寶,加官進祿,並行三跪九叩禮,表達對始祖炎帝的追思、景仰之情。
今年65歲的官聰勉是臺灣嘉義縣人,這是他第一次來大陸。「虔誠的祭拜,就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古禮,讓同根同祖文化傳統源遠流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