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融開啟「秋搶」行情,大盤首要收復五周線
上周五大金融大爆發,滬綜指收復3300點,兩市合計成交8356.88億元。兩市合計3134隻個股上漲,768隻個股下跌。包括ST股在內,共有59隻個股漲停,5隻個股跌停。大金融股、周期股紛紛跟漲,而科技股由於此前漲幅太離譜而紛紛示弱。
據Wind統計顯示,上周五市場主力淨流入85.7億元,資金恢復淨流入。上周五北向資金成交淨買入94.74億元,為連續4個交易日淨買入。
今日消息面: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周線三連跌】道指跌244.56點報27657.42點,跌0.88%;納指跌116.99點報10793.28點,跌1.07%;標普跌37.54點報3319.47點,跌1.12%。黃金收1962.10美元,漲12.20美元,漲幅0.6%。美原油期貨41.11美元,漲0.14美元,漲幅0.3%。今美元指數92.79點,離岸人民幣6.75元。今上午港股-1.05%,日經指數+0.12%。
【首例上市券商合併拉開序幕 國聯證券籌劃吸收合併國金證券】9月18日(上周五),證券板塊「異動」,國聯證券、浙商證券、哈高科、國金證券全部漲停,中泰證券、第一創業等12隻券商及券商概念股漲幅超5%。次日,「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合併」的消息在坊間傳播開來。9月20日下午,兩家券商發布公告「官宣」,國聯證券正籌劃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兩券商A股股票21日起停牌。若合併成功,這將成為A股史上首例上市券商之間的合併重組案例。
【25天!螞蟻集團「閃電」過會 2.5萬億 機構目標市值A股第一】9月18日晚間,上交所披露的科創板上市委第77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螞蟻集團科創板IPO過會。螞蟻集團有望在本周即獲得科創板IPO註冊,從註冊到上市,還至少需要13個工作日,考慮到長假因素,預計10月20日前後公司有望登陸資本市場。機構給予螞蟻集團45-60倍PE,對應2020年目標市值為18720-24960億元人民幣!
【大基金出手了 兩大晶片股被拋售 釋放啥信號?】國家大基金再度出手減持晶片企業,兩隻科技股上周五雙雙下跌。曾經的千億市值科技龍頭「匯頂科技」發布公告稱,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累計減持279萬股股份,還剩餘0.39%的股份待減持。半導體明星股「通富微電」也在當晚公告表示,大基金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年內超3600隻基金參與打新 合計獲配613億】科創板、創業板新股密集發行,打新已成為公募基金的常規操作。今年以來,有超過3600隻基金參與網下打新,合計獲配金額約613億元;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基金獲配超過200次。
【又被機構打折賣 「豬中茅臺」怎麼了?兩天30億資金撤退 抱團鬆動?】9月18日,牧原股份再現大額大宗交易,成交金額15.25億元。成交價格67.94元,較當日收盤價75.3元折價約10%。賣方均為機構席位,買方席位中,國元證券交易單元(210000)買入7.93億元,東吳證券蘇州獅山路營業部買入7.3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9月16日,牧原股份大宗交易成交15.47億元,賣方同樣為機構席位。
【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財政部等5部門: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
【6萬股民無眠!首隻跌幅20%退市股來了:400億市值「灰飛煙滅」!】真的要說再見了,20日晚間,暴風集團公告稱,9月21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30個交易日後公司股票將被摘牌。(中國基金報)
【9月LPR報價出爐:1年期與5年期品種均與上月持平】中國9月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3.85%,預期為3.85%,上月為3.85%。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65%,預期為4.65%,上月為4.65%。
【北向資金淨流出超30億元】截至目前,北向資金淨流出超30億元。
【央行開展1400億元逆回購操作 實現淨投放600億元】央行進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4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600億元。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4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800億元、0元、1200億元、1100億元、11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等到期。
【兩市融資餘額增加12.21億元】截至9月18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7312.6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2.37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6855.1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0.16億元;兩市合計14167.8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2.21億元。
【海外疫情超3103萬,美國超700萬】據最新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月21日11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逾700萬例,死亡20.41萬例。國內現有確診病例411例(包括境外和港澳臺)。
今上午大盤高開10點,3348點,衝高3350點,探底3319點,午前報收3324點。上證50、滬深300、上證綜指、中證500、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分別收-0.77%、-0.52%、-0.41%、-0.18%、-0.20%、+0.04%、-0.46%、-0.40%。個股漲跌比:565∶878,975∶1192。有28股漲幅超10%以上,跌幅10%以上的個股有4隻。成交量4978億,比上周五上午增加816億。
早盤各大指數高開後震蕩走低,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漲10%個股不足30隻,盤面表現較弱,賺錢效應較差。板塊上,經周末消息發酵,券商股高開低走,字節跳動、數字貨幣板塊盤中拉升,短線資金聚焦軍工題材炒作,有10隻個股漲逾10%,農業、稀土題材表現活躍,白酒、食品飲料等板塊繼續走弱,整體看,市場題材炒作熱情較低,資金避險情緒升溫。盤面上看,軍工、農業、字節跳動等板塊漲幅居前,酒店、白酒、食品飲料等板塊跌幅居前。
上午,黃線在上白線遠離在下,上周五強烈反彈的大金融股獲利回吐出現回落,但反彈勢頭還在,大盤成交量明顯放大,早盤迴落到60天線止跌。
自9月以來,由於創業板實施20%漲跌幅,吸引了大量投機資金撤出主板轉戰創業板,狂炒低價垃圾股,導致主板嚴重失血。9萬億市值的創業板成交量,連續超過50萬億市值的主板,令機構和大戶無所適從,加上機構抱團取暖的白馬股貴州茅臺、「藥茅臺」(長春高新)、「醬油茅臺」(海天味業)和「豬茅臺」(牧原股份)等紛紛大跳水,導致大盤快速回落到9月11日3220點,離3200點新箱底僅一步之遙。但是,我一再認為大盤跌不破新箱底,這是今年管理層主張「有活力、有韌性」的慢牛資本市場的底線。
果不其然,上周五(18日)在市場岌岌可危、多數人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下午大金融板塊強力啟動,券商板塊指數大漲5%以上,並放出8350億的成交量,一舉收復60天線3329點,並成功收在3330點之上(收盤3338點)。我以為,這標誌著一年一度的「秋搶」行情,從9月11日的3220點開始啟動了。
如果說今年的「春生」行情從2646點到3458點,漲幅30.68%。那麼,「秋搶」行情從3220點啟動,最低的升幅是衝破3458點,奔向3500點。最樂觀的漲幅是「春生」行情漲幅的一半15%,即3700點。
為何「秋搶」行情必然會發生?最主要的是三大因素:
一是中國在全球最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四種疫苗均進入臨床三期,其中有一種疫苗在阿聯通過了測試,廣泛使用。中國疫苗有望在全球最領先接種,又一次樹立了良好的中國形象。
二是今年中國經濟在全球唯一正增長。一季度-6.8%,二季度+3.2%,以及三季度+5%左右,四季度+6%以上,這是全球各國無法企及的。
三是人民幣快速大幅升值。從7.19—6.75,升值了6.2%,導致人民幣計價的股票資產大幅增值,吸引了全球資金進入中國。
「秋搶」行情的主流熱點將是符合國家政策最大取向的、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高科技股、科創股、高成長股和加快內循環政策受惠股。
為什麼對「秋搶」行情的漲幅又不能預期過高?最主要是新股擴容大躍進,上周居然發了17隻新股,10月份超級大盤股螞蟻集團將上市,加上其他幾個大盤股上市,年內預計新股還將抽血3000億左右。另外大小非減持更是毫不手軟。因此,9月下旬大盤將是慢漲、小張為主。
目前,大盤已收復3300點整數關、60天線3319點,「秋搶」行情的下一個目標是反覆整固3330點關鍵位,收復五周均線3336點,重回多頭市場。
下午關注:大盤往下能否收盤在60天線3319點之上?上方能否收在3330點之上?成交量能否蓋過上周五的83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