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塗鴉是藝術還是「牛皮癬」?你怎麼看

2020-12-03 娛樂圈磊子

說到城市塗鴉最先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很快作為先鋒文化散布到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並慢慢被人們接受,而且在有些地區逐漸成為一種街頭藝術。有人說,城市塗鴉能代表現代年輕人的思想、生活方式、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 但是也得考慮到城市的環境美化,始終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文化表現形式!

  城市塗鴉是美化還是破壞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人說城市塗鴉是美化了城市裡單調的建築為它們增添色彩,也有人說城市塗鴉就是小廣告、「牛皮癬」。塗鴉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創作,是否可以在城市任意角落進行?據《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規定,「任何人不得擅自在公共場所散發、懸掛、張貼宣傳品、廣告,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等處刻畫、塗寫、噴塗標語及宣傳品、廣告……違反規定的,責令清除,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並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可現在北京很難說哪裡看不到塗鴉的痕跡,從文字到整幅的畫,就連高比例尺首鋼三維模型也如實記錄下廠區內的塗鴉作品。

 一位從事塗鴉藝術的藝校學生告訴我說:「初期我都去一些廢棄廠房或是即將拆遷的危樓附近去尋找合適的畫布,有的廢棄廠房有人看守我就夜裡趁著人睡著的時候溜進去,有幾次差點被牆上掉下來的磚砸到。選擇立交橋一是安全,二一個能讓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其實每次噴的時候也挺擔驚受怕的,怕被抓到噴的時候隨時準備逃跑。現在城市塗鴉並不被很多人接受,畢竟是違法行為。我希望能有塊地能讓我們創作,也方便塗鴉愛好者進行交流。」

 這些藝術家,有著無窮的精力和創造欲,他們晝伏夜出的在建築上作畫,作品成型幾天後被環衛工人清理然後再去重新作畫。與其這樣,不如專門給他們找塊「畫布」,到不會造成安全隱患的橋頭、牆面上去噴塗,豈不是兩全其美?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街頭塗鴉是城市「牛皮癬」還是藝術?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近日,一段數年前三名外籍男子進入北京、上海地鐵列車停放場,對多輛列車車身進行塗鴉的視頻曝光,引發公眾討論。有人認為塗鴉是街頭藝術,呼籲應當寬容對待;有人則表示在公共場所不應塗鴉,影響市容環境。街頭塗鴉是城市牛皮癬嗎?應該如何看待街頭塗鴉?
  • 街頭塗鴉是藝術還是牛皮癬?市民看法不一
    11月18日,陝西鹹陽彩虹高架橋旁,一牆壁出現了大面積塗鴉,色彩豔麗,圖案造型怪異,卻富有層次感,美觀中帶著魅惑。街頭塗鴉並不新鮮,但是藝術作品還是城市牛皮癬,市民們看法不一。整片塗鴉約6米長,覆蓋了原本的白色牆面,由不同的符號和圖案組成。
  • 青島立交橋下百米塗鴉牆引爭議,是藝術還是牛皮癬
    塗鴉是種戶外文化藝術,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近年來,一些塗鴉愛好者將其引入到了中國,在青島就有不少塗鴉牆。不過,這門外來藝術,在島城卻有點水土不服。市民小繼是6名塗鴉愛好者之一,他告訴記者,這一片塗鴉牆是他們從2015年開始塗鴉、繪製的,平時大家工作忙,只能利用周末時間來創作。「當時選這片牆主要是因為青島市區沒有面積特別大的牆,有些牆體不成規模,這片牆當時牆體上有很多小廣告,看起來也很醜。」小繼說。
  • 趣看|當街頭塗鴉犯了強迫症,你喜歡哪一款?
    趣看|當街頭塗鴉犯了強迫症,你喜歡哪一款?,有人認為它屬於街頭藝術的可怕類型,覺得最惱人的當屬那些雜亂的文字類塗鴉,它們幾乎總是難以辨認。在這個不斷互動、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塗鴉不可能一直不變地留在那裡,也會褪色,也會有別的塗鴉者來畫上幾筆,仿佛無聲地叫囂著「來啊,互相傷害啊~~」。從形式上來說,塗鴉分為三種: TAG,籤名;T-UP,快速簡單單色或是不填色的字體;PIC,較為完整的塗鴉作品。
  • 城市塗鴉:街頭藝術還是牆面垃圾(圖)
    後來,一些非幫派畫家認為在牆上作畫是很好的創意,於是撇開了幫派意識,逐漸形成了一種以牆為載體的噴繪藝術——塗鴉,內容主要以變形的英文字體為主,其次有3D寫實、人物寫實、場景寫實、卡通人物等。因為其具有豔麗的色彩,容易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很快便傳遍了全世界。
  • 拉美街頭的塗鴉藝術
    然而說起拉美,映入筆者眼帘的第一幅畫面卻是街巷中拼貼畫般五顏六色、激情洋溢的塗鴉牆,它們分布於城市、鄉村的各個角落,成為窺探拉美文化一隅的彩色萬花筒。筆者曾遊歷於古巴、墨西哥、哥斯大黎加、智利和阿根廷,無論是漫步於熱帶風情濃鬱的中美洲,還是行走在安第斯山脈環繞的南美洲,塗鴉藝術都是拉美大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他的街頭藝術塗鴉,還是這麼6!
    在2年前,分享過一次 oakoak 的街頭塗鴉作品 這小夥子不僅名字很OK,作品也是非常的OK!可能有些同學已經不記得,不過看到下面幾個斑馬線的塗鴉藝術,你就肯定想起來了~
  • 馬來西亞的街頭塗鴉藝術
    街頭塗鴉藝術,這是一種破壞公物的行為?抑或是一種城市藝術?街頭藝術(Street Art),指的就是藝術家們於公共場所創作的視覺藝術。而&34;是其中最常見的街頭藝術,但因經常被貼上&34;的標籤,過去有許多民眾視其為一種不合法的&34;。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現在的人們比以前更能接受這樣的藝術風格,街頭塗鴉也慢慢地從邊緣文化變為城市新寵。
  • 海口出現街頭塗鴉表現藝術還是影響市容?
    海口出現街頭塗鴉表現藝術還是影響市容?、天橋上、商鋪的店面出現被國外稱做「街頭塗鴉」的抽象圖案。  海口市大同路、國貿、海甸島都能看到類似的街頭塗鴉。記者隨機採訪新世紀商城過往市民,不少市民表示看不懂,多數都覺得乾淨的圍牆畫這些看不懂的東西沒意思,影響市容。  記者電話採訪了海口市市容監察部門,一位工作人員稱,國務院頒發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17條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
  • 那些驚豔的街頭塗鴉藝術
    來源丨 樂觀做設計 作者丨樂觀做設計 已獲得授權進行轉載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街頭藝術的內容,說起來大家應該也都不會陌生,這種風格的藝術創作是在公共場所創作的視覺藝術,常見的形式和媒體包括牆體塗鴉、模版塗鴉、海報藝術
  • 是文化垃圾還是街頭藝術?街頭塗鴉,一個時代的聲音
    塗鴉是上世紀60年代首先在北美誕生,經歷短時間的發展,很快散布到世界各地,被作為街頭藝術而傳播廣泛,深受全球年輕人喜愛。塗鴉文化是當代年輕人對內心叛逆的釋放,用來宣告自己內心的一種形式,也是對生活態度的宣洩,終其本意它是對傳統文化反叛的一個精神產物。
  • 因街頭塗鴉被控尋釁滋事罪,街頭塗鴉是行為藝術還是刑事犯罪?
    2018年9月12日,廣東肇慶一男子因在街頭塗鴉被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書》上寫的罪名是故意毀壞財物罪。10月13日,男子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通知,罪名變成了尋釁滋事罪。12月7日,法院進行了開庭審理,但並未當庭宣判。
  • 街頭塗鴉,遊走於藝術與破壞之間
    原標題:街頭塗鴉,遊走於藝術與破壞之間  提起文藝之都義大利,便不由讓人聯想到「高大上」的藝術。隨著街頭塗鴉的發展,如今這項原本「不入流」的藝術也登入了大雅之堂。最近,義大利街頭藝術家弗朗西斯科·卡米洛·喬治用簡單的黑白線條,在都靈13座建築的牆上創作了最新的塗鴉創作Habitat系列,贏得了遊客和市民的喜愛。
  • 街頭塗鴉,放任還是嚴管
    最近,柒先生又一次受邀來到上海,在楓涇古鎮重現這些塗鴉。如今,上海市中心老弄堂、小馬路的「塗鴉牆」越來越多。這種街頭創意的出現,也引來許多不同意見。喜歡街頭藝術的市民呂小姐表示:藝術本身是自由揮灑的結晶,其本身也有優勝劣汰的過程,不必對出現的空間、內容進行過多的幹預,「街頭藝術跟市場經濟一樣,本身就有從無序到有序的自濾功能,只要不涉及違法,為何不能讓藝術家大膽揮灑創意?」一些市民也認為,在弄堂等區域進行塗鴉,比掛口號式的宣傳橫幅更有魅力,能讓老弄堂煥發青春活力。
  • 塗鴉、噴漆、街頭藝術!隨性不羈的藝術風格全解析!
    它涵納了塗鴉、海報黏貼、貼紙藝術、街頭裝置等等,廣泛地來看,它是創作於公共場域的視覺藝術。>雖然我們現在看來街頭藝術已經成為藝術,但也因為混亂的本質在發展上幾番坎坷,比如原本被視為街頭藝術天堂的紐約皇后區的5 Pointz,五層樓高的廢棄工廠布滿各種不同風格的塗鴉、噴漆、拼貼等作品,好景持續10多年,後來地主仍然強制收回工廠改建成高級公寓,引發許多藝術愛好者批判和衝突,為街頭藝術再添上一筆反叛史。
  • 塗鴉藝術家創造了令人費解的3D街頭藝術,會讓你多看兩次
    準備好被那些模糊了藝術與現實之間界限的塗鴉所摧毀吧。科西莫·凱法(Cosimo Caiffa)在普通的街道環境中作畫,但他在義大利米蘭的作品用眼睛的把戲使其看起來是3D的。Cosimo可能會擔心他咬掉了他無法咀嚼的東西——但是人行道確實看起來像皺巴巴的紙街頭塗鴉藝術家Cosimo Caiffa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街頭藝術幻象,一定會讓你看兩次小心你走的地方——你不會想踩到這條蛇的舌頭這傢伙正在用一個巨大的滾軸在小鎮上作畫
  • 世界9大街頭塗鴉藝術最佳城市
    它以Beco do Batman巷道為中心,從GonaloAlfonso街直到Medeiros de Albuquerque街,到處都是另人眼前一亮的塗鴉畫。2,紐約市:街頭塗鴉藝術可能出生於費城,但在紐約市長大。從哈林的塗鴉名人堂到康尼島的康尼藝術牆,到處都有精緻的藝術品,但是每個區,街區都有自己的特色。
  • 這裡聚集了街頭藝術和塗鴉,是新思想年輕人扎堆兒的地方!
    布裡克巷給我的感覺有點像北京的798,是一個聚集了街頭藝術和塗鴉的一個地方,周末在這裡會有很多跳蚤市場,還有滿牆的塗鴉,非常有趣。倫敦最大魅力就是既傳統又新潮,不體驗一下Brick Lane, 怎麼能說到過倫敦呢東倫敦是大多移民者居住的地方,是新思想年輕人扎堆兒的地方,也是孕育著藝術家們靈感的地方。今天的 Brick Lane 在很大意義上已經不僅僅是一條街的名字了,而是遍布在其附近的,各種另類吃喝玩樂的代名詞。倫敦曾經的磚塊街是個古老、龐雜、甚至是有點混亂的地區,居住著許多印巴移民。
  • 對話|塗鴉藝術家瓊萬:把街頭的能量,把塗鴉帶入美術館
    它和整個空間相呼應,並且帶有表演性,觀眾能夠看到我創作的過程,感受到來自街頭文化的能量。展覽在MoCA舉行,美術館舉辦塗鴉藝術的展覽,在此之前從未有過。我們將街頭的能量帶到了美術機構內部,一個中國的藝術館。這意味著中國認可了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存在,認可了藝術家與他們背後的能量。在這裡,我們能看到克拉什(Crash)、澤夫斯(ZEVS)、坦客(Tanc)、阿特拉斯(L』Atlas)等等。
  • 從那不勒斯的街頭塗鴉,看義大利人創意特性
    在一些城市裡,你一定見過有那麼一些牆,它被噴漆噴過一遍又一遍,滿是炫目的色彩和誇張的字母,你想要看個明白,卻往往更加看不清畫面。它是信手塗鴉的畫板,也是傳遞思想的媒介。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出現,也不知道它何時又消失不見,這就是現代城市塗鴉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