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城市塗鴉最先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很快作為先鋒文化散布到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並慢慢被人們接受,而且在有些地區逐漸成為一種街頭藝術。有人說,城市塗鴉能代表現代年輕人的思想、生活方式、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 但是也得考慮到城市的環境美化,始終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文化表現形式!
城市塗鴉是美化還是破壞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人說城市塗鴉是美化了城市裡單調的建築為它們增添色彩,也有人說城市塗鴉就是小廣告、「牛皮癬」。塗鴉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創作,是否可以在城市任意角落進行?據《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規定,「任何人不得擅自在公共場所散發、懸掛、張貼宣傳品、廣告,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等處刻畫、塗寫、噴塗標語及宣傳品、廣告……違反規定的,責令清除,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並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可現在北京很難說哪裡看不到塗鴉的痕跡,從文字到整幅的畫,就連高比例尺首鋼三維模型也如實記錄下廠區內的塗鴉作品。
一位從事塗鴉藝術的藝校學生告訴我說:「初期我都去一些廢棄廠房或是即將拆遷的危樓附近去尋找合適的畫布,有的廢棄廠房有人看守我就夜裡趁著人睡著的時候溜進去,有幾次差點被牆上掉下來的磚砸到。選擇立交橋一是安全,二一個能讓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其實每次噴的時候也挺擔驚受怕的,怕被抓到噴的時候隨時準備逃跑。現在城市塗鴉並不被很多人接受,畢竟是違法行為。我希望能有塊地能讓我們創作,也方便塗鴉愛好者進行交流。」
這些藝術家,有著無窮的精力和創造欲,他們晝伏夜出的在建築上作畫,作品成型幾天後被環衛工人清理然後再去重新作畫。與其這樣,不如專門給他們找塊「畫布」,到不會造成安全隱患的橋頭、牆面上去噴塗,豈不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