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經11年無音訊,為何李世民不著急?

2021-01-13 讀文化博今

自從如來佛祖把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後,三界一片太平。於是如來佛祖決定把大乘佛法傳播到南贍部洲以求普渡眾生。觀音菩薩當場接下了這個任務前去尋找合適的取經人。觀音菩薩和他的弟子在長安苦苦尋求取經人,最終找到狀元陳光蕊的遺子—玄奘。

並得知玄奘是金蟬子轉世,便讓他前去西天拜佛求經。為此,唐王李世民非常高興,賜玄奘「唐」姓,同玄奘結拜。唐僧西行之時,唐王李世民就曾問他,此去西天,山高路遠,不知要多久才能取得真經而歸。西天距離長安城十萬八千裡的距離,李世民又賜給唐僧一匹腳力好的白馬,平均每日行九十九裡,那麼三年便可取得真經而歸。

於是唐僧便向唐王許諾說只需三年,但結果唐僧師徒一行人取得真經而歸已是11年之後的事情了。唐僧一行人前往西天取經,取得真經的時間比起最初和李世民約定好的時間超了十一年之久,但為何李世民卻一點也不著急,還親自去給唐僧師徒接風洗塵,大擺筵席?這是因為唐僧要是早早的取經而歸,李世民這條命可能就沒有了。

這件事還得從涇河龍王說起。凡間術士袁守誠常給一漁夫算卦,每次都能準確的算到魚群的位置。涇河的水族日益減少,涇河龍王為了趕走袁守誠便與他打賭,讓他準確算出下雨的時間和點數,如果算不對便要砸了袁守誠的算命攤子。

沒想到下雨的點數和時間真的被袁守誠算對了,涇河龍王為了贏賭約便私自改了下雨的時間和點數,觸犯了天條要被魏徵在刮龍臺上斬首。又因為魏徵是凡間天子李世民手下的大將,於是涇河龍王便託夢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也答應涇河龍王幫他向魏徵求情。

可沒想到還沒等李世民開口向魏徵為涇河龍王求情,魏徵就在夢中將涇河龍王斬首了。涇河龍王死後 陰魂不散,認為李世民出爾反爾,明明答應為他求情,結果自己還是被魏徵所斬殺,鬧得不可開交。於是貞觀十三年閻王便招李世民前來與涇河龍王對質。

李世民的地府一日遊,給他的心靈造成來看很大的震撼。他在地府看到了無數的孤魂野鬼,還看到了曾經被自己殺死的兩個哥哥,還有那些在戰爭中被他殺掉的士兵,他們都變成冤魂在向李世民索命。閻王要判官看李世民還有多少陽壽,崔判官乘機拿著筆在生死簿上給李世民添了兩筆,將貞觀一十三變成了貞觀三十三年,給李世民加了二十年的陽壽。

還陽之後的李世民開始一心向佛,召開水陸大會,邀請天下得道高僧前來選集佛法。吸引觀音前來尋找到唐僧這個取經人,前去西天,取得真正的大乘佛法,普渡眾生。因此唐僧越晚取經歸來,閻王就越晚索取李世民的性命。因為閻王還等著李世民的派出的取經隊伍歸來,念經超度冤魂。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筆者想為大家推薦這本《四大名著》,一共4冊,能夠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歷史,原價179,現價僅99元,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連結購買哦。

相關焦點

  • 唐僧取經十四年無音訊,李世民為何不急?原來生死簿早有定論?
    唐僧取經十四年無音訊,李世民為何不急?原來生死簿早有定論?但是若是知曉唐僧臨走之前在李世民跟前發下的誓言,我們就會發現唐僧他逾期了。這種趨勢和劇情走向很難讓我們認為,唐太宗對此是毫不在意的,還魂之後的他可是將這一切都銘記在心,又是安排水陸大會又是安排取經大業的。若是說他不著急,這不是在開玩笑嘛?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關注到一個小細節,唐太宗在地府除了遇見這些冤鬼,還得到了增加壽命的待遇。
  • 唐僧取經說好的3年,一走卻是14年,李世民為何不著急?
    為了能夠回到陽間繼續做自己的皇帝,他答應了閻王爺關於舉辦水陸大會的要求,才終於續上了二十年的壽命,得以重返陽間。回到陽間的李世民立馬在國都舉辦水陸大會,而正是因為此次大會的舉辦,唐僧才算是正式登場,開始了西天取經的行程。
  • 唐僧取經14年毫無音訊,為何李世民一點不急?原來生死簿早有定論
    比如說,當時李世民送唐僧取經的時候,說好的三年回來。為何最後14年才回來?李世民可是大唐的皇帝,而唐僧如此的欺君,李世民不但沒有生氣,還是高高興興的去迎接唐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李世民可是在地府中背負了許多的血債。李世民為了能回到陽間繼續做皇帝。他答應了閻王會舉辦水陸會。所以李世民又多出了二十年的壽命。後來就有了唐僧西天取經。
  • 唐僧發誓3年完成取經大業,卻14年杳無音訊,李世民為何不急?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不過,唐僧在走之前就曾在李世民面前發下誓言,但看到後面,我們會發現他已經逾期了,為何李世民並沒有著急呢?下面且聽救生圈細細道來。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唐僧給李世民承諾的是,自己遠去西天取經只需要3年,便可回國。但實際上,唐僧將這個時間硬生生延長至14年之久。
  • 唐僧取經用了十四年,李世民不著急?原來生死簿上早有了結論
    但再回看原文你會發現,唐僧當年跟李世民承諾,是只需要三年就可以回來的。 唐僧跟李世民說三年就回來,但事實上,他用了十四年,逾期十一年,李世民不擔心著急麼?李世民稱呼唐僧,一口一個「御弟」,別提多親熱甜蜜了,他真不擔心?
  • 唐僧取經14年不見人,李世民為什麼不著急?生死簿中早已說明一切
    不得不說這師徒四人也著實是令人佩服,能在各種各樣的磨難中堅持去取得真經,就連豬八戒一路的瓦解士氣都沒有讓他們放棄,不得不說這4人的成功來之不易,然而有一個秘密卻是我們忽略了的,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唐僧在取經之前在李世民面前說過的話,他曾承諾三年之內就能回國,然而他這一走卻是十四年,如此看來唐僧早就超過時間了,那李世民為何不著急呢?
  • 唐僧發誓三年完成取經大業,結果14年還沒回來,李世民為何不急?
    中國四大名著中,相信大家對《西遊記》都非常熟悉了,小時候家裡的電視機裡一直都在循環播放翻拍的電視劇,其中講述的就是唐僧從東土大唐出發,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到達西天取經的故事。而在唐僧出發之前,李世民曾問過唐僧,要多久才能回來,當時唐僧答應的是3年,結果14年了都沒有回來,為何李世民一點都不著急?
  • 唐僧一走就是14年,李世民為何一點都不急?最怕的事都沒了,有什麼好...
    西遊記中的時間線和現實中的有出路,西遊中唐僧取經來回花了整整14年時間。現實中原本李世民應該去世的時間,唐僧不僅回歸了,而且還成功的將經書交到李世民手中。
  • 唐僧說三年回大唐結果用了十四年,李世民不著急?答案在生死簿上
    唐僧被李世民欽定為取西經的使者,讓其為大唐帶來安康,超度冤魂,也為李世民的地府還魂劃下一個完滿的句號。臨走前,唐僧吹牛逼道:皇上哥哥,我只需三年,便可回來。結果呢?唐僧用了十四年!差不多成了三年的五倍!
  • 西遊記裡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因為李世民殺兄滅弟逼宮篡位殺人無數!
    西遊記裡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因為李世民殺兄滅弟逼宮篡位殺人無數!《西遊記》原文寫道,玄奘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
  • 唐僧取經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唐僧:去西天我也是迫不得已
    首先我們要確定的是,西天取經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唐僧取經在我們的眼裡,看似是為了東土眾生百姓的幸福,其實唐僧取經的真正目的,是為李世民著想。為何如此說呢?因為在《西遊記》中,李世民曾有過不一樣的經歷。魏徵夢中斬殺涇河龍王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與李世民有關,從唐太宗解勸失敗,到後來的地府還魂。李世民有了一次過山車式的體驗,在地府中,李世民父親與兄弟的冤魂要向其索命,嚇得李世民渾身慄抖。
  • 西遊記中取經工期為何一拖再拖,背後原因不簡單,唐僧起初太樂觀
    也正是因為取經難,所以在李世民問一眾高僧,誰可去取經時,無一人回答,但唐僧身受李世民大恩,只能站出來,為李世民分憂。西行不易,這一次的分別,有可能就是永別。出發時,李世民握著唐僧的手,說這一去山高水長,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唐僧心中早已計算過,按他所想的速度,應該三年就能回來。沒想到這光去就用了十四年。
  • 成佛後,唐僧為何不回大唐?不是如來挽留,而是他無法面對李世民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值得回味,唐僧取經成功返回大唐後,在大唐待了沒多久就被如來叫走封佛,而他封佛之後卻再也沒有回過大唐,這是為什麼呢? 可能大家質疑,你怎麼知道唐僧沒有回過大唐呢?
  • 唐僧向李世民報功,用6字概括孫悟空,為何對沙僧之功隻字不提?
    唐僧向李世民報功,用6字概括孫悟空,為何對沙僧之功隻字不提?貞觀16年,唐太宗李世民親自送唐三藏出城後,在西安的關外,建起了一座經樓,翹首相盼,唐僧早早取回真經。談及豬八戒功勞時,用了11個字:「一路上挑擔有功,涉水有功」;談到白龍馬的功勞時,用了一段話,25個字:幸虧他登山越嶺,跋涉崎嶇,去時騎坐,來時馱經,亦甚賴其力也。
  • 唐僧向李世民報功,用6字概括孫悟空,為何對沙僧之功隻字不提?
    孫悟空護送師功勞最大,唐僧向李世民介紹時,為何僅用6字概括? 歷經14年風霜雨雪,遭遇九九八十一難後,唐僧在八大金剛和徒弟們的護送下,騰雲駕霧回到了東土大唐。
  • 《西遊記》中孫悟空筋鬥雲很快,為何不直接背著唐僧去取經?
    還是如來佛祖的出現,才把孫悟空制服壓於山五百年。唐僧是指定的取經之人,不過他雖然是金蟬子轉世、十世修來的好人,但他終究是肉眼凡胎,取經路上妖魔鬼怪不斷出現,讓一個肉眼凡胎的唐僧自己去西天取經,那是很困難,於是就給唐僧安排了三個徒弟保護他,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
  • 西遊唐僧取經成佛,歷史玄奘取經歸來,為何遭中土佛教強烈排斥?
    李世民經歷了地獄一行,對於超度地獄眾生願望很強烈。正好唐僧也願意去,取經之路水到渠成。這就是唐僧為什麼要取經的原因。從書中作者的意向來看,應該是在暗喻,佛教在唐朝受到壓制,並極力想要翻身的渴望。前文中說,觀世音菩薩要唐僧去取的是三藏真經。而唐僧在取經之前,李世民給他取了個取經號,也是三藏。後來,唐玄奘也被稱為唐三藏,或是三藏法師。那什麼是三藏?這裡有一個容易混淆的地方。實際上,此三藏非彼三藏。
  • 為何唐僧拿出通關文牒後沒人敢怠慢?看李世民在上面寫了啥
    西行之路多磨難,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是不能通過佛祖的考驗,獲取真經修成正果的,唐僧接受李世民的委託,從大唐境內出發去往西天靈山求取真經,為何西行路上的國王都不敢怠慢唐僧呢?在唐僧要離開大唐的時候,李世民給了他一個通關文牒,唐僧在經過別國時就會拿出通關文牒,一路上他們途經大大小小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敢怠慢他們,這是為什麼呢?
  • 取經原定三年為何花了十四年?是觀音計劃錯誤還是另有隱情?
    李世民說:無論貧窮與富貴……不,無論天災與人禍,無論妖怪還是美女,你都能保證中途不開溜嗎?唐僧說:我保證不開溜!李世民大喜:那好,咱們乾脆結拜了吧,好基友,一輩子!唐僧知道入套了,但沒辦法,只得回家收拾行李準備上路,徒弟們問他何時能回,他說:「我去之後,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門裡松枝頭向東,我即回來。不然,斷不回矣。」
  • 如來送給唐僧的袈裟,為何不能隨便穿,觀音菩薩跟李世民說了真相
    在取經路上,很多妖怪不僅盯著唐僧還有他包裡的袈裟,大家都好奇,如來送給唐僧的錦襴袈裟,為何不穿在身上?取經路上這件袈裟被很多妖怪看上,最一開始就是觀音禪院的金池長老,他雖然不是妖怪但是一切因他而起,這個金池長老喜歡收集袈裟,尤其是外表奢華的。孫悟空是一個愛顯擺的人,手裡放著這麼一件寶貝,他怎能不手癢,在加上金池長老的一番言語,猴哥一時沒忍住,拿出如來送的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