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農曆新年過後,又是新一輪的農民工離鄉打工潮來臨。紡織重鎮盛澤的大街小巷貼滿了招工告示。與往年不同的是,春節前,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許多傳統的用工大省就已經出現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當地政府和企業出臺了更多的措施「截留」農民工——從中,我們或許可以感到中國製造產業西進的足音和工人短缺的長期趨勢。
用工缺勞2成以上
目前由於勞動力缺失,外地工人回鄉,整體上開工運轉率僅65%--70%.。今年許多紡織廠年前放假比往年早、假期長。過年前後一些企業已經開始籌劃如何招致滿員的勞動力,開足設備。福華公司在年前開了員工迎新年聯歡會,發了年終獎,同時還發了慰問信和招聘信。對年後回廠帶來家鄉新員工的工人給予一定獎勵。有些企業把年終獎分為兩部份發放,其一半在年後開工再發,希圖留住老員工。農曆大年過後上班,許多廠統計反映缺勞2成以上。今年勞動力缺失出現了三個明顯的特點:第一是大中型企業缺勞好於小企業,如盛虹集團、福華公司、志向集團、金倫集團等勞力缺失只有一成多一點。第二是去年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設備的企業缺勞特別嚴重。勞動力缺乏三分之一左右。去年盛澤一帶增加化纖紡絲生產能力100多萬噸,無梭織機9000多臺,以及後整理設備。今年投產就需要新增勞動力2000多人。第三是不僅工廠製造業缺人,三產飯店賓館都缺人,以致於生意特好的旺季難以開業運轉。
勞動力市場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十年前,每過大年後,盛澤幾乎每家工廠門口都人群湧動,尋找工作崗位。等工者一身土氣,扛著大蛇皮袋行李包,表情茫然。而今勞動力從過剩到緊張,而且這用工荒的態勢很難逆轉。新一代的農民工與上輩們也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拖著拉杆箱湧入城鎮,想要找尋的不僅僅是一份溫飽,還希望有更多的收穫。傳統製造產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和待遇,已經不足以吸引他們背井離鄉。這或許將是倒逼沿海中低端製造業轉型升級、更新設備、提高效率的一大動力,也是西部正在發展的一種福音。
流動性大影響接單
"今年沿海地區勞動力短缺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勞動力輸出地不願意讓年輕力壯的農民工外出打工;二是目前打工的大部分是第二代農民工,他們打工的目的是體驗發達地區的生活,想法多、不穩定,所以這批工人的流動性大。」綢鄉服裝廠許先生表示。服裝行業工人的流動率一般在20%~25%,而中小企業的流動率能達到40%。勞動力缺少,接單就受限。大單子短單子難接。勞動力流動過大對一些小廠的影響非常明顯。「工人少了就難於接單,不接單的話,剩下的那些工人也會走,所以很多時候即使是虧錢也得開工。」
放寬條件留人
「與其東張西望、不如老廠上崗」。有紡織廠就打出這樣的招聘簡章。紡織企業用工矛盾突出。目前該公司用工人數缺口在30%左右。最近幾天,該公司各車間負責人都親自下鄉招工公司在招聘簡章中稱,只要年滿16周歲以上、45歲以下的男女,身體健康,均可應聘,熟練工月收入為2500~3000元。「我們希望工人的年齡在30歲以下,但現在條件已經放寬了」,在紡織行業生產原料大漲的背景下,為了招到工人,他們將工資提高了260~300元,以吸引更多農民工留在家鄉就業。熟練工難找到,就找學徒工。對生手專門培訓後再上崗,也是各廠今年招工的一大特色。綢鄉服裝廠指定師傅幫教新工人,學徒期間還發每月生活費800元。這些措施穩定了新工人,使他們能安心、盡心地較快上崗。
改善待遇吸引人
提高工資水平幾乎是所有企業招收勞動力的一個重招.盛澤地區企業普遍提高工資8—10%,一般在300元左右。去年農付產品猛漲,生活指數上升,農產品的比較效益發生很大變化。「如果離家近,工資相差不大,他們寧願選擇在家鄉務農或打工或。」新工人小周如是說。這也是有代表性的想法。現在盛澤主要一線熟練擋車工月工資消滅了2字頭,進入了3000元以上行列,輔助工也在2000元以上。而12小時工作制的熟練擋車工可達到5000多元。改善住所條件,向旅館化靠近,許多廠做了很多努力。綢鄉服裝廠的宿舍安裝了空調,衛生間還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職工住所條件遠比家裡好。有的廠還為雙職工解決住所,印染廠小曹夫妻就租住在廠裡公房,成為廠裡的老工人骨幹。
政企齊努力招人
2月10日後,吳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十路招聘大軍開往西部地區。其中的第一支隊伍,由王平副局長帶領赴甘肅省康樂縣參加該縣舉辦的「第六屆勞務洽談會」。市人社局相關部門及我市部分企業和人力中介機構的同志隨行。希圖在更高的層次和規模上建立穩定的勞務供求關係,建立新的勞動力來源渠道。有關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可以積極和市人社局相關部門聯繫,爭取成行。
經濟回暖,企業擴大生產,用工需要量增大。有的老員工回家過春節後,在家鄉找到了事情做,不來上班了。新的求職者因嫌春運期間車費貴又沒有南下,這些都造成了企業用工短缺招工難。過年回家是中國人的傳統,很難改變。外來工返鄉回流的「候鳥」行為,必然造成年前年後的階段性缺工,節後缺工是常態。從外來工樣品調查顯示,約2成的外來工表示將在年後一個月內返崗,2月份返回繼續工作。因返崗的時間差,造成階段性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