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學共提升 廈門集美區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項目評優活動

2020-12-12 東南網廈門頻道

社工結合PPT展示項目情況(吳林瑞 攝)

東南網12月9日訊(通訊員 吳林瑞)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穩步深入發展,提升文明實踐人才隊伍實務能力,12月8日上午,由廈門市集美區委文明辦指導,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的「2020年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項目評優活動」在集美人才培訓中心舉辦。

作為本次評選活動評委,集美區委文明辦調研員寇恩東,集美大學海西社會發展與社會服務研究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鄧瑋,廈門市社工協會秘書長蘇虹,前前埔南社區書記、福建省勞模汪家妹,廈門市資深社工人才庫成員、資深社工督導肖秀林等應邀出席。

據悉,本次參評項目通過機構推送和鎮街推送兩種方式,6個鎮街、9家社工機構踴躍參與。經過層層遴選,20家實踐站參與最終評選。評優活動的評分內容分為PPT展示和平時分兩大板塊,平時分主要由文明辦、文明實踐中心結合實踐站日常服務開展、材料提交、媒體宣傳率等方面進行打分;PPT展示環節圍繞項目需求、工作思路、項目特色、服務成效、資源整合、社工表現力等六個方面對項目服務開展進行綜合考評,全方位展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推進情況。

「疫情期間為解決村民芋頭滯銷問題,田頭村實踐站積極發揮平臺優勢,連結各類媒體擴大報導宣傳,開展線上直播等最終幫助村民解決六百多斤的芋頭……」評選現場,各實踐站立足社區特點需求,結合愛心廈門、文明倡導等熱點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思路,將政策轉變為行動,藉助視頻、實例分享、故事敘述等方式,精煉實踐站服務過程成效,展示了實踐站工作過程及服務成果。

各個社區實踐站各盡其能,滿足居民需求,解決社區問題的同時,也傾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務品牌。例如,西亭社區實踐站立足社區拆遷特點,以居民「想回家看看」為切入點,帶領居民追思家的記憶,開展「西亭古厝邊」傳統文化體驗系列活動,追念過往,留存時代的印記;高浦社區、後溪村等實踐站立足社區古城文化特色,挖掘社區文化資源,聯動多方力量,加強古城文化宣傳和繼承;而錦鶴社區實踐站從社區「充電樁隱患」入手,與社區物業、居委會等共同協商,幫充電樁搭起了「雨棚」,減少了社區安全隱患,提高社區安全係數等。

寇恩東對集美區各文明實踐站的工作表示肯定並提出殷切期望。他說,「看完了所有的匯報展示,大家可以把實踐站平臺功能充分發揮,這是值得肯定的。作為實踐站社工,我們做的事情遠比今天8分鐘內展示的要多,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繼續努力把文明實踐工作做好。」

「本次評選活動的項目都很優秀,各有特色,大家都能從社區具體需求出發並做出回應。」評委鄧瑋點評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項目開展需不忘初始,了解項目設立的背景、意義,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服務,滿足居民實際需求。

「現場整體的匯報情況都很不錯,從匯報中也可以看出集美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社工優勢,藉助各種平臺,連結多方資源共同推進社區治理,在居民精神文明建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評委蘇虹說。

本次評選活動歷時3個多小時,不同實務經驗的碰撞分享也讓現場社工直呼收穫滿滿。據了解,本次評選活動將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6名,最終評分排名將擇日公布。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許啟明表示,評優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通過評優和表彰增強實踐站之間的實務經驗分享,樹立學習榜樣,加強實踐站人才隊伍建設,激發創新力、凝聚力和活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規範化、專業化發展。

相關焦點

  • ​廈門集美:文明實踐引領鄉風文明 扮靚美麗鄉村
    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2020年以來,廈門市集美區57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鄉風文明」主題,開展豐富系列課程活動,實現宣傳、關心、教育、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傳遞時代正能量,弘揚文明新風尚。
  • 廈門市集美區文明實踐志願者:構築抗擊疫情堅實屏障
    老黨員為外來人員測體溫(東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東南網3月8日訊(通訊員 沈鷺嬿 黃妙 本網記者 李霖)為進一步塑造、豐富和提升文明有愛、向善向上的城市內在精神和人文溫度,建設溫馨和諧的「愛心廈門」,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廈門市集美區各文明實踐志願者隊伍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盡己所能、投身防疫志願服務工作中,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構築起抗擊疫情的堅實屏障,展現新時代志願者擔當,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 廈門集美區探新路謀新篇,奮力打造兩岸深度融合示範區
    集美區作為廈門唯一入選區,發揮坐擁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優勢,挖潛增能、蓄勢而發,在兩岸經貿合作、落實臺胞同等待遇、增強情感認同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實踐創新,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 集美區深入推進「愛心廈門」建設 愛心向善蔚然成風
    線上線下聯動愛心屋助殘有活力作為「愛心廈門」建設五大行動之一——「愛心助殘」行動的重要載體,愛心屋廣泛凝聚著社會愛心力量,既是扶殘助殘的新平臺,也是殘疾人反哺服務社會、展現自強自立自信形象的新渠道。在「愛心扶幼」行動上,集美區的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更是走在全市前列。集美主動抓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修訂實施《集美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辦法》,從救助年齡和救助項目上進行擴面,並提高救助標準,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下半年及時受理申請196人次,下撥康復救助金42.29萬元。
  • 2020「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舉辦嘉庚讚歌專場
    連結  精彩活動展現嘉庚精神深厚內涵  集美區結合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主題舉辦「嘉庚精神宣傳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作為嘉庚故裡,集美區結合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主題舉辦「嘉庚精神宣傳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形式豐富、意義深刻的活動,營造學習宣傳嘉庚精神的濃厚氛圍。
  • 三門峽市陝州區觀音堂鎮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現場 王雪攝映象網三門峽訊(兀佔斌 侯辰生 王雪)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打通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到達群眾的「最後一公裡」,9月21日,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在三門峽市陝州區觀音堂鎮舉辦
  • 石柱:三星鄉下塘村開展實踐活動文明花開促和諧
    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 攝2019年,三星鄉下塘村在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時,吸納了村兩委、駐村扶貧幹部、脫貧致富帶頭共20餘人為志願者。兩年來,該站以「群眾在哪裡,文明活動就開展到哪裡」為宗旨,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在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移風易俗漸成共識,崇德向善蔚然成風,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 廈門集美區: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提高惠臺含金量
    出臺廈門首個專門鼓勵設立臺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臺資金融機構、臺資新型金融組織的扶持政策《集美區加強對臺金融合作機制工作方案》;在臺資金融類企業註冊設立等方面予以補助獎勵,開展「管家式」服務……所有這些,無不是集美區率先打造兩岸金融合作特色突出的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的生動實踐。
  • ​好故事入耳入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實地宣講落地廈門集美
    嘉庚文化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代表們朗誦《嘉庚頌》(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現場臺上臺下展示志願風採 秀出滿滿正能量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活動設置了集美區志願者抗畫面中,紅馬甲志願者堅守廈門北站,守護鷺島「第一道防線」,走街串巷開展防疫知識宣傳,紮根社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一張張無聲的照片,道出了集美志願者們奮鬥戰「疫」一線的千言萬語。「久客南洋,心懷祖國。
  • 凝聚家庭「正能量」推動新時代「大文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近年來,壽光市立足家庭這個」社會細胞」,激發廣大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組織實施了「健康婚姻志願輔導」「家教志願服務」「創建美麗庭院」、尋找「最美家庭」等各類家庭文明實踐活動,讓群眾在家中、在身邊就能感受並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通過家風建村風、帶社風,推動新時代社會「大文明」。
  • 真心點讚|廈門有隻暖心「大黑牛」……
    2015年6月,張志昆加入集美區義務交警隊,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早晚高峰期十字路口斑馬線上,都有他的身影。張志昆還多次組織隊員到集美區各大型活動現場維持秩序;每年組織隊員參與清明節、國慶節、春節重要的路段交通疏導,經常一站就是一整天。一周七天,他幾乎沒有休息,總是在志願崗位上忙碌著。
  • 決勝·鎮奮|茶山:力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建設
    接下來,茶山將構建「1+18+N」服務陣地體系,組建「1+18+12」志願服務隊伍,推行「1+5+N」常態運行機制,打造「五大服務平臺」,多層次、全方位深入開展理論宣講、科技科普、文化服務、體育健身、教育服務等五大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面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建設。
  • 愛心滿家園 廈門舉行「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
    來自集美區各鎮街的包粽子達人各顯神通、現場競技,為困難群眾準備節日禮物;小朋友們參與釣粽子、投壺、套圈等端午古禮遊園互動遊戲,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和傳統文化魅力。此外,圍繞「愛心廈門」建設和弘揚傳統文化,集美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主題活動。
  • 頌讀新時代 朝陽區圖書館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7月27日,朝陽區圖書館在勁松館一層愛心郵局舉辦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新時代新經典圖書展示》,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展示新時代新經典——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圖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圖書百餘種。
  • 永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月」啟動
    日前,永寧縣團結西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月」在南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啟動。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裡,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通過開展專題講座、志願服務、舉辦聯歡活動等多種形式,以同參與、共創建的方式,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深入人心。
  • 「文明嘉峪關·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文明馨香浸潤群眾心田...
    目前,我市已建成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34個文明實踐所、17個文明實踐站,實現了鎮、社區、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倡樹」並行優化機制體系綱舉目張,執本末從。如何將遍地開花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真正落到實處,讓群眾樂在其中、學在其中?
  •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東勝路徑」
    東勝區堅持統融推進「兩中心一平臺」建設(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和「學習強國」平臺),構建起「41585」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4」大宣傳格局理念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守正創新,「1」個平臺統融服務實現與群眾需求「無縫對接」,「5」個結合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8」類常備隊伍推動社會共建共治共享,「5」個聯通機制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蓬勃發展),不斷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 新疆博樂市五項舉措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
    指導組實地查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活動場所、文化設施等軟硬體建設情況,聽取了相關情況的匯報,對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工作好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指導意見,從全市角度形成案例,下發至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通過舉一反三,減輕基層負擔,讓基層少走彎路,快速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的建設。
  • 愛心廈門|集美區創新愛心工作機制,凝聚合力以愛築「屋」用愛暖城
    不如來集美線上愛心屋淘好貨,不僅有超值紅包補貼,還能為「愛心廈門」建設助力。明天,「美JI在一起愛心廈門」集美區愛心屋線上銷售平臺——「雙十二」愛心月紅包補貼活動正式開啟。12月12日至26日,線上愛心屋「集美名優」專區將發放惠民助殘紅包補貼,市民可享6折優惠,同時每天還有部分爆款產品低至5折。
  • 新時代文明實踐江門「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為塘口群眾送...
    新時代文明實踐江門「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為塘口群眾送上文化大餐 2020-12-12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