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的今天,滄海一聲笑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出生

2020-12-17 萬象歷史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1941年3月16日】77年前的今天,滄海一聲笑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出生

黃霑(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華人資深作曲家和填詞人,投身樂壇數十載,創作出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作包括: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倩女幽魂、長路漫漫伴你闖、我的中國心等等。

他同時身兼廣告人、作家、主持人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他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獲「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譽。

【逃難香港的廣東人】

1941年3月16日,黃霑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籍貫廣東番禺。為庶母所生,在八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1949年,親國民黨的黃家逃難到香港,落戶深水埗區。

11歲,拜在口琴家梁日昭門下學藝,認識了許多大師,從此開啟了音樂世界的大門。1960年,他升讀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天主教培聖中學任教兩年,轉行投身廣告界,受聘於英美菸草公司。

(黃霑最喜歡的「音樂毛毯」)

【主持、作詞、寫作、拍電影】

1965年,進入「麗的」電視臺任主持。1967年(26歲),黃霑與歌星華娃結婚。1970年,轉投華美廣告公司,出任聯合創作總監。人頭馬廣告語「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就是他的創意。

1972年,黃霑首次和編曲家顧嘉煇合作,為音樂舞臺劇《白娘娘》編寫曲詞。1973年,撰寫成人笑話集《不文集》。1974年,自編自導電影《天堂》,位列該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 。

(黃霑與華娃婚禮和家人合影)

【與李小龍的嫂子「劈腿」】

1975年,黃霑受邀為迪士尼樂園寫粵語版歌詞,其中《世界真細小》成為了膾炙人口的經典兒歌。1976年,他寫的香港首部華文武俠劇《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誰是大英雄》,傳遍大江南北。黃霑成為70年代中期,粵語流行曲振興的關鍵人物。

1976年,黃霑與李小龍的嫂子女作家林燕妮相戀。當時,華娃正懷著第三個孩子,她毅然與黃霑離婚,獨自撫養孩子。黃霑與林燕妮開辦了黃與林廣告有限公司。兩人在《東方日報》開設「一題兩寫」的專欄,每日以一個主題,各寫一篇幾百字的短文,同版刊登。兩人一個文風大膽、一個措辭正經,兩相對照,頗受歡迎。

(黃霑與情人知己林燕妮)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1977年,他寫的電視劇《家變》主題曲,被視為香港哲理歌的發源,其中警句「變幻原是永恆」,家戶喻曉。

1978年,黃霑正式籤約無線,與顧嘉煇合作,創作的多首作品都流行一時,得名「煇黃」。當年,香港電臺「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中,竟有三首由黃霑填詞(《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龍記》、《鱷魚淚》)。

1979年,作詞《楚留香》主題曲。3年後,《楚留香》在臺灣播映,收視率奇高,主題曲也跟著傳頌一時。因歌詞有「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一句,成為了民間熱門的葬禮歌曲。

(1978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煇黃」)

【上海灘上我的中國心】

1980年,時為中英談判早期,他在《明報周刊》執筆寫《數風雲人物》,訪問了香港十位名人,後來出版成書,銷量甚佳,1981至1985年就印行了十八版。

1980年(39歲),電視劇《上海灘》取得空前的成功,他作詞的主題曲《上海灘》,也成為粵語流行曲的經典。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張明敏演唱黃霑作詞的《我的中國心》,一舉成名。

(黃霑在《唐伯虎點秋香》裡演華太師)

【倩女幽魂滄海一聲笑】

黃霑依靠自學,逐漸通曉作曲配樂。1987年(46歲),與戴樂民合作,給《倩女幽魂》配樂。他採用當年新興的電子合成器,營造出詭異的氣氛。其中的三首歌《路隨人茫茫》、《道》、《黎明不要來》的詞曲,也由他創作。

1989年,他跟倪匡和蔡瀾主持半夜成人節目《今夜不設防》,訪問娛樂圈名人,尺度大膽無所不談,口碑載道創收視佳績。1990年,主持世界盃直播節目,雖然對足球一竅不通,但善於活絡氣氛,主持效果奇佳。

(黃霑與林燕妮翩翩起舞)

1990年,他與林燕妮分手,幾近崩潰,轉向佛學。

同年,完成續作《倩女幽魂II:人間道》,並受邀為《笑傲江湖》配樂,創作主題曲《滄海一聲笑》取得極大迴響,被視為中國流行音樂的典範。

(黃霑熊抱梅豔芳)

【男兒當自強】

1991年(50歲),兩人繼續合作為《黃飛鴻》配樂,主題曲《?男兒當自強》流唱一時。1992年,為《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寫主題曲,名為《只記今朝笑》,曲風活潑清新。同年,給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創作插曲《長路漫漫伴你闖》。

1993年,與雷頌德合作,給《青蛇》配樂,也是經典代表作。1994年,給電影《梁祝》配樂,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

1995年(54歲),黃霑與助手陳惠敏,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非常低調。

(黃霑與助手陳惠敏的低調婚姻)

【再度輝煌的集體回憶】

1998年(57歲),他與顧嘉煇兩人在香港、廣州和東南亞地區舉辦了29場音樂會。他們的歌曲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反應熱烈,「煇黃」再度「輝煌」,成為當年的焦點。此後,黃霑多活躍於電視臺擔任主持人。

晚年患有癌症,2003年9月,獲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4年11月24日,因肺癌病情惡化,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去世,享年63歲。

(黃霑)

相關焦點

  • 香港四大才子黃霑,滄海前的一聲笑
    1951年,黃湛森轉入喇沙書院學習。喇沙書院是香港最早的英文書院之一,歷史悠久。這時正趕上大批內地學者移民香港,學校裡一堆中英雙語嫻熟的上海人。他既不知道後來有朝一日,他會和金庸一起並列「香江四大才子」;也不知道自己會成為香港流行樂的先驅,橫跨詞曲作者、專欄作家、導演、廣告創意人、電視主持人、演員等多個行業;更不知道會在四十八歲那年,以《詩經》中的迴環句式、加宮商角徵羽的五音音調,寫出那首至今傳唱不衰的《滄海一聲笑》來。
  • 一代鬼才黃霑成就滄海一聲笑
    [摘要]黃霑,《我的中國心》《滄海一聲笑》創作者。他不僅是樂壇的傳奇人物,其影響力已經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冠以「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譽。「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會想起我……」黃霑自己作詞作曲的這首歌,業已成為坊間懷念這些已故藝人的最佳註腳。他豪氣的做人風格,在《男兒當自強》《我的中國心》《滄海一聲笑》這些歌曲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的傳奇一生,比他的歌詞還要「真」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的傳奇一生,比他的歌詞還要「真」 提到才子,大家都能想到誰?是筆下柔情的徐志摩,還是風流倜儻的鬱達夫,又或者是"我便是我了"的郭沫若?
  • 黃霑誕辰,「滄海一聲笑」重溫經典,回憶滿滿
    黃霑是香港早期流行樂壇一代宗師,作為詞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員的黃霑,一生多才多藝,他與金庸、蔡瀾、倪匡一起被號稱「香港四大才子」,可以說,他見證了香港流行樂壇的崛起興衰,也是港臺娛樂圈在那個時代的標籤印記。
  • 有一種詞叫滄海一聲笑,有一種俠叫黃霑
    香港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雖然是彈丸之地,卻臥虎藏龍,文人俠客隱於市。上個世紀,這片土地就誕生了一位俠客——黃霑。作為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並稱"香港四大才子"的黃霑,作詞功力登峰造極,字裡行間盡顯宗師風範、俠骨柔情。最有名的自然是《滄海一聲笑》,黃霑從《樂志》上面一句「大樂必易」得到兩個,反用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創作出了這首傳世名曲。
  • 黃霑,滄海一聲笑,唱出了江湖的豪邁和他放蕩不羈的人生
    滄海一聲笑,就會想到《笑傲江湖》,江湖之中風起雲湧。煙雨飄搖中走來了詞曲的作者音樂奇才黃霑先生。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 只記今朝,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 天知曉,江山笑 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 經典老歌《滄海一聲笑》——永遠的鬼才黃霑
    香港流行文化代表之一的鬼才黃霑與鬼才導演徐克是知交好友,徐克90年代初拍的許多古裝電影都由他配樂填詞。1990年,他受命為徐克的電影《笑傲江湖》譜曲,寫了六稿,徐克都不滿意,無奈之中,隨意翻閱古書《樂志》,看到一句話,「大樂必易」,心想最「易」的莫過於中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就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宮」,到鋼琴前一試,萬古長空,婉轉動聽,聲色悠揚,頗具中國古曲風韻,於是就順著寫出了整條旋律,這就是今天你我所聽到的《滄海一聲笑》。
  • 滄海一聲笑已渺 滔滔兩岸潮未消(組圖)
    作為華人流行音樂的一代歌詞宗師,黃霑的名字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及流行音樂最為輝煌的時期密切相連,《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黃飛鴻主題曲《男兒當自強》,乃至《英雄本色》、《倩女幽魂》主題曲等均出自他之手。
  • 鬼才黃霑的10首巔峰歌曲,首首值得回味,《滄海一聲笑》只是其一
    黃霑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稱為「香江四大才子」與倪匡、蔡瀾一同被稱為「香港三大名嘴」他見證了香港樂壇的崛起、輝煌與沒落,他是被公認為香港流行音樂的「詞壇教父」,他是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他的一生就好像是香港樂壇的縮影,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
  • 黃霑走了15年,世間再無滄海笑丨夜問
    從上至下依次為電影《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倩女幽魂》、《梁祝》、《青蛇》黃霑走了15年。他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一部《不文集》前後加印60版,從此「不文」二字與霑叔形影不離,人稱「不文霑」。1987年,他為程小東的《倩女幽魂》創作了三首歌曲,《黎明不要來》、《倩女幽魂》、《道》,其中《黎明不要來》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1990年,他為電影《笑傲江湖》創作主題曲《滄海一聲笑》,該歌曲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該歌曲也是《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的插曲。
  • 黃霑改了6遍《滄海一聲笑》後,差點跟徐克「反目成仇」
    影片的拍攝坎坷波折,影片的主題曲製作也不容易,為了這首著名的《滄海一聲笑》,黃霑險些和老搭檔徐克翻臉。 黃霑出生於廣東廣州,8歲隨父母移民香港,之後就在喇沙書院讀書,還認識了同校的李小龍。
  • 「香港四大才子」的傳奇人生
    《 」香港四大才子」的傳奇人生》香港,一座經濟發達,擁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大多數人一說起香港,恐怕首先就會想到香港的電影和音樂。確實,我們從小到大看了無數的香港電影,聽了許多的香港歌曲,也認識了不少的香港明星。不過今天我們不聊那些娛樂明星,我們聊一聊有著「香港四大才子」之稱的四位香港文化名人。
  • 滄海一聲笑——悼性情大師黃霑
    《滄海一聲笑》   (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   詞/黃霑 曲/黃霑 唱/許冠傑 那就是黃霑在1990年為徐克監製、胡金銓執導的新武俠潮領軍之作《笑傲江湖》創作的主題歌《滄海一聲笑》。這首歌幾乎成為了迄今為止最能體現金庸的武俠原著精神的畫龍點睛之作。
  • 金庸與黃霑,《笑傲江湖》與《滄海一聲笑》,看兩大才子的風採!
    而香港又有四大才子,分別為金庸、倪匡、黃霑和蔡瀾,讓人最為熟知的要當屬我們的金庸大師了。金庸的成就數不勝數,真正讓我們認識他的是他的14本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快意恩仇江湖的世界,我們對他所營造的這個世界心裡無有著限的嚮往,我總是在想如果沒有金庸,我們的青春是不是總少點什麼。
  • 音樂鬼才黃霑曾羞辱成龍險被打 卻創作《滄海一聲笑》等經典無數
    比如看到林青霞版的東方不敗,就會想到《滄海一聲笑》,看到張國榮版的寧採臣,就會想到《倩女幽魂》。看到李連杰版的黃飛鴻,又會想到《男兒當自強》。沒錯,寫這些歌的人都是這位——總是一臉壞笑的歌壇鬼才黃霑。在最近的一檔音樂節目中,《滄海一聲笑》再次被年輕歌手翻唱而紅遍天下,說到那位已經故去了十四年的香港詞曲作者黃霑,或許還有很多你沒有聽過的故事。要說什麼歌曲能把人的記憶一下拉回到二十年前,那一定非這首《滄海一聲笑》莫屬了。
  • 《滄海一聲笑》最好聽版本是他們三個合唱,歌詞大氣磅礴歌曲婉轉
    ,而且,同為三大名嘴的倪匡和蔡瀾的才華也不是蓋的,於是,黃霑與金庸、倪匡、蔡瀾又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說起黃霑,許多人腦海中或許會首先蹦出那首熟悉的旋律,豪放的歌詞,「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這首從頭到尾只有五個音,歌詞只有三句不同的歌曲,隨著電影《笑傲江湖》的上映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比影片本身都要火。
  • 黃霑說《滄海一聲笑》當年能紅,最該感謝的人是羅大佑
    羅大佑和香港頗有緣分。「音樂工廠」(羅大佑的個人音樂公司)當年一度是香港聲勢凌厲的唱片界勢力。可是好景不長,絢爛光輝不久,他忽然意興闌珊,關掉公司,遣散林夕和義大利編樂手花比傲,一個人溜到美國和進行了多年愛情長跑的老友結婚去了。
  • 許冠傑當年拒絕演唱《滄海一聲笑》,黃霑說除了許冠傑只有他能唱
    黃沾八十、九十年代各有一首經典代表作都以「海」為主題,八十年代的電視劇主題曲《上海灘》與九十年代的電影主題曲《滄海一聲笑》,這種大江大海的豪邁情懷,只有生長於水邊的「沾叔」才堪擁有:「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勝誰負天知曉 ……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勝了一襟晚照……」
  • 當GAI唱起28年前的《滄海一聲笑》,徐克、黃霑、羅大佑的故事你們...
    講到這,就不得不說說《滄海一聲笑》這首歌了,當年讓多少人熱血沸騰。就這樣,1990年這首經典的《滄海一聲笑》誕生了。《滄海一聲笑》黃霑、羅大佑、徐克合唱版▼(向上滑動查看全詞)滄海一聲笑,知己千杯少。江湖遠去,物是人非。原來,歲月沒有饒過任何人。
  • 《滄海一聲笑》作者黃沾,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說到《滄海一聲笑》就會想起原創者黃沾,香港樂壇裡的一位音樂鬼才!黃沾的才氣有多大?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滄海一聲笑》是黃沾為1990年許冠傑版本的《笑傲江湖》寫的主題曲,這首歌是徐克找黃沾創作,但是最初的六稿徐克都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