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在「滾木桶」

2020-10-03 孫仕滿


英國作家吉·海特在《第歐根尼和亞歷山大》一文中記述了一個把破木桶當作住所的第歐根尼。一場殘酷的戰爭來臨之前,居住在城裡的人們都驚恐萬狀。他們開始厲兵秣馬,重新修建荒廢已久的防禦工事。第歐根尼推著他那破舊的木桶從城東滾到城西,又從城西滾到城東。「看到你們忙得不亦樂乎,」他說,「我想我也該幹點什麼事情啦!」

讀罷故事,對於第歐根尼的行為讓人忍俊不禁。戰爭來臨,面對死亡的威脅,大家都在積極行動。他被身邊的忙碌所感動,於是也找點兒事情讓自己忙起來。但是他的這種忙碌和為了戰爭積極準備的忙碌是不一樣的,他的這種忙是為了忙而忙,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到有事情幹而忙,至於這種忙有什麼意義,他沒有思考過。

在我們學校管理中,這種為了忙而忙的現象是很多的。有的校長整天也很忙,忙著開會,忙著迎接檢查,忙著迎來送往,忙著搞建設。大事小事,似乎自己不講話,自己不批示,自己不參加,事情便辦不成,也辦不好,可謂辛苦極了。但是你如果問其學校辦學的目標何在,有什麼長期規劃,近期有什麼打算,他們就會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有的乾脆說:「學校辦公室每學期都印發各種計劃,我找一本給你看看吧。」原來,他們對於學校發展的目標沒有思考,對於工作的發展前景缺乏考慮。這樣的管理,可謂目光短淺,每天只是為了應付工作而忙,沒有為學校的發展作一番規劃,長此以往,很容易把學校發展引入死胡同。

班級管理中也存在著 「滾木桶」的現象。有的班主任,從早上6:00開始跟操到晚上10:00晚自習結束,除了中午吃飯,基本上都要和學生在一起,工作也可謂辛苦,真是「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鬼還晚」。用他們的話說:「沒有辦法,責任太大了,任何工作都不敢丟松呀。」「讓學生自主管理?談何容易,還是盯緊一些心裡踏實。」有的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可謂細緻,一旦有了評估標準,嚴格按評估的要求去做。用他們的說法,我們的奮鬥目標就是要確保評上優秀班級。為了實現各項指標不丟分,每天親自坐陣指揮、檢查,對於學生違規者,輕則批評訓斥,重則拳打腳踢。

許多教師也不知不覺地加入了「滾木桶」的行列。有的教師深信熟能生巧,布置作業多多易善,中午做,晚上回家也要做到深夜。有的教師深信嚴師出高徒,要求學生每次考試都要達到90分以上方算合格,低於90分的,就要叫家長、罰抄試卷。還有的教師只管教書不管學生學習,只知按照現成的教案去執行而不思考為什麼這麼教。今年如此教,明年還是這一套,結果原本生動的教學內容被「演義」得索然無味。不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分析教學存在的問題,不研究教學的方法,不反思教學的效益,雖說這些教師每年也能獲得了大量的榮譽和不斐的獎金,但其也不過是忙著「滾木桶」罷了。

分析形形色色的「滾木桶」現象,基本歸於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原因。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很容易被眼前的瑣事所幹擾,所迷惑。馬不停蹄地勞作,忙得忘記了思考,失去了目標。第二,傳統的認識和錯誤的評估導向為「滾木桶」現象推波助瀾。傳統觀點認為「三更雞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於是爭分奪秒、加班加點變得順理成章。「鐵杵磨成針,只要功夫深」,於是強化訓練、題海戰術有了藉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於是高耗低效有了推脫懲罰的理由。仔細分析我們許多的評估制度,諸如指紋籤到,備課每課時寫3頁,作業每次不能少於1頁,學生做操教師要跟操,等等,是否有逼著教師「滾木桶」的嫌疑?


但是我們是否也該審視自己,我們是否對工作進行了理性地思考?我們是否過於功利?我們的方法真的是最恰當的嗎?教育是育人的,那些規章制度,那些教學內容,那些備課、作業、考試無非都是為育人服務的,是提升人的手段,如果我們把手段的作用無限誇大,把執行手段作為一種苛刻的要求,那麼這種手段就會讓人感到非常苦惱,就會壓抑人的發展,手段就會異化,就會出現「教師真累,學生真苦,教育真危險」的境地。

走出為忙而忙的「怪圈」,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思考我們為什麼而教,為什麼而管,並不斷研究與探索教與管的有效策略,採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人之所以成為高級的動物,是因為人具有能動性,人在不斷地改變著環境,也在不停地改變著自己。正是這種改變,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有專家說:「持之以恆邊思考邊實踐的教師,他們不成功都難」。因為他們的思想在磨礪,他們的行動在矯正,他們的經驗在積累,他們的人格在提升。思考,讓我們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使自己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充滿著藝術,從而感受到職業的幸福。

不要再滾動那可笑的「木桶」了,還是學做「一支會思考的蘆葦」吧。

——本文發表於《山東教育》(小學版)2007年12月

相關焦點

  • 木桶原理對嗎?反木桶原理表示有意見,你覺得呢?
    這時,班主任老師們常常用「木桶原理」告誡他們要提高自己不夠好的科目成績。但很多年過去了再看時,那些「金雞獨立」的同學,很多都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得很好,當年的「木桶原理」就如此失效了。我們看看「木桶原理」這個解釋本身是否合理。木桶原理是什麼?大概是:最短的板決定了木桶能裝的水量。
  • 木桶效應與新木桶效應該如何選擇?
    曾幾何時,木桶效應深深地植入腦髓,也曾受到廣大觀眾的青睞,風靡至極,上到學校老師,下到家中父母,都會拿出木桶效應來教育著孩子或者學生,不過隨著思想的進一步解放和社會的需要,新木桶效應應運而生,那麼作為一直在木桶效應中生活下的你,是否有一瞬間的震撼,有沒有一瞬間信念的坍塌?
  • 害人不淺的木桶理論:這五點為你講透木桶理論的弊端
    兵哥在頭條回答了問題《為什麼說木桶理論害人不淺?》,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但也被一些智商較低的網友斷章取義的攻擊。所以,這篇文章提出了五個點來,為「木桶理論」做個更詳細的闡釋。當然,看這篇文章前,你得知道木桶理論是指什麼。
  • 管理視界:木桶定律-現實中的錯誤,坑你沒有?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更是以木桶定律來衡量企業戰略和管理。木桶定律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嗎?小編給大家分享「共享會計師」平臺「管理視界」欄目的推文「木桶定律-現實中的錯誤,坑你沒有?」,以饗讀者。我們先來做個實驗。
  • 黃渤用「木桶原理」翻船,反木桶理論才是讓你升職加薪的不二法門
    (四)用反木桶理論為你的成長加速世界上不完美的人太多了,基本上都不存在短板的概率微乎其微。既然死磕短板未必有好結果,不如試試反木桶理論為你的成長加速吧。01運用差異化思維找到自己的相對優勢。什麼是差異化思維?
  • 交易員的木桶原理
    交易員的木桶原理投資的目的是什麼?是賺錢,不是為了證明誰比誰更聰明的。考驗一個人投資是否牛逼最好的辦法是看他有沒有賺錢,我反正從來不聽比我沒錢的人談投資哲學,投資經驗。這裡就涉及到我們日常當中最常見的木桶原理的故事。生活工作中我們很難面面俱到,那麼揚長避短能夠上你走得更長遠嗎?在人生之初,揚長避短確實可以讓你發展得更高,但是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彌補自身短板才是關鍵——就像一個木桶一樣,它能承載多少的水,靠的不是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矮的那一塊。為什麼你不是索羅斯?
  • 木桶理論和反木桶理論的對決
    01假設眼前有一隻木桶,桶壁的木板長短不一,請問這個木桶能盛多少水,取決於什麼?「木桶理論」暗含了一個前提,就是組成桶的板就這些,不能更換,那麼顯然,你就肯定得打磨自己的薄弱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下限。
  • 木桶理論就是騙你的
    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木桶理論是造成你焦慮的主要原因。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木桶效應
    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而木桶的盛水量是有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並非是由一塊或者幾塊決定的。如果其中一塊木板很短,那麼此木桶的盛水兩就會很少,因為即使放入很多水,多餘的水也會從短板處流出來。因此這塊短板就成為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 古人洗澡都用木桶,那木桶有縫隙都不漏水的嗎?
    平常我們看的一些古裝劇,古人洗澡都是用木桶的,而木桶都是用一塊一塊的木板拼起來的,那洗澡的時候,為何卻不漏水呢?原來古人也有自己的竅門,這些木頭都是經過了浸泡,而浸泡後的木頭會膨脹,後經過數十道的工藝,使之木板之間更加的緊密和牢固,再經過桐油的處理,更加的完美。
  • 反木桶效應:如何和戀人更好的相處?
    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與木桶原理求穩固的保守思想不同,反木桶原理是一種提倡特色突顯的創新戰略,要求企業能打破思維定式,一切向前看,找準自己的特殊優勢,開闢一個嶄新的天地。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兩個人的相處過程中,木桶原則和反木桶原則也教給我們很多的道理。
  • 木桶原理是什麼?
    木桶原理是什麼?木桶原理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 洗腳木桶衛浴品牌有哪些 洗腳木桶最新報價
    近年來人們對於泡腳木桶的需求呈獻快速增長的趨勢。但面對眾多品牌的木桶產品,哪些品牌的木桶更具購買價值呢?為了幫助朋友們做出更好的選擇,今天,小編帶來了洗腳木桶衛浴品牌有哪些和洗腳木桶最新報價,一起來了解下吧。
  • 當你開始學習「木桶理論」的時候,你的思維就已經「過時」了
    就比如「木桶理論」——木桶可以裝多少水,取決於構成木桶最短的那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木板或者是木板的平均長度。最短的木板越長,木桶可以裝的水就越多——木桶理論本身沒有任何錯誤,但是這個理論只適用於「木桶裝水」這一特定的場景之中,當有些人把這個理論延伸到企業管理領域,似乎就不是那么正確了。
  • 木桶原理對考研英語複習的啟示
    甚至有些同學對待考研英語表露出複雜情緒,認為進步太慢,擔心失敗;有的同學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安排複習計劃,英語詞彙天天記,新概念也每天背,感覺已經沒有當初的感覺和豪情壯志了…….我想說,這些感覺都是正常的,不信你問問身邊的同學,是否有同感呢!  這些都是考研過程必須經過的溝溝坎坎,一旦你跨過去,曙光就會在前頭。要相信自己!
  • 木桶定律(短板效應)木桶理論
    木桶定律: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生活中處理問題時,我們如果可以先解決導致問題的「短板」,就可以大大的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就像木桶一樣,所以,想要讓木桶裝更多的水,就必須加長自己最短的木板。1.惡習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無意識的培養著習慣,這令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都臣服於習慣。然而,好的習慣可為我們小李,不好的習慣會在做事時嚴重拖我們的後腿。所以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習慣進行分類分級,將惡習改正,以免將成功會在自己無意識的惡習上。
  • 「新木桶原理」,告訴你高手的人生逆襲秘訣
    其實這個經理提到的就是對木桶原理最經典的一種解讀。按照這種解讀,你需要關注你的「短板」 「劣勢」,並想辦法彌補它,因為它們會限制你的職業發展。將這個觀點放到木桶理論裡來看,那麼這些所謂的「必須達標的能力」,就相當於木桶的桶底。如果木桶的桶底是漏的,那麼無論如何擺放它,它都存不住水。桶底是否完好,直接影響了儲水量那麼每個職場人必須達標的基礎能力有哪些呢?
  • 補上木桶的短板
    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木桶原理,最早由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提出。木桶原理認為,用一個木桶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它能盛水的多少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又被稱為「短板效應」。
  • 《靈魂之火》木桶怎麼用 木桶使用技巧
    導 讀 《靈魂之火》木桶使用技巧,在靈魂之火的地圖裡,有許多的木桶在地圖中擺放著,靈魂之火攻略裡,靈魂之火木桶有什麼用
  • 如何利用「木桶效應」,讓男朋友重新愛上你?
    愛情因為吸引而開始,而吸引是因為優點、亮點,但是分手卻是因為缺點而發生,因為再也不能忍受,所以你和前任是因為什麼而分手呢?挽回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要二次吸引,但是二次吸引不能夠盲目,而是應該有針對性,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木桶定律,這個理論在挽回的時候也可以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