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賣的燕窩被王海測出糖水。王海是什麼人,他為什麼要懟辛巴
近日,辛巴直播售賣 "糖水燕窩 "的事件引起熱議,有消費者質疑辛巴的徒弟所售的品牌 "小金碗燕窩加冰糖即食燕窩 "是不是燕窩。隨後,辛巴和徒弟出示了該產品的檢測報告,並進行了實地檢測,確認該產品沒有問題。
隨後王海也發布了檢測視頻。根據檢測結果,該產品含蔗糖4.8%,而配料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為5%,確認該產品為糖水。
帶貨直播,問題多多。雖說是 "燕窩",但也有很多問題。
"燕窩風波 "愈演愈烈,不僅被媒體和網友熱議,打假人王海也是如此。對於燕窩產品類別為 "調味飲料"、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乳酸鈣,以及媒體報導的4.2元成本等細節,辛巴團隊尚未做出回應。我們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看看事情的進展。
不過,既然事情發酵了這麼久,辛巴團隊也沒有回應,監管部門應該會介入調查吧?畢竟在涉及到消費欺詐和食品安全的大問題上,監管部門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不是把自己等同於普通的 "吃瓜群眾",只看不做。
就在上個月,一名主播廖某因涉嫌在直播中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被上海警方帶走。"這是個很好的例子。
這種帶貨直播,是赤裸裸的欺詐,是明目張胆的違法行為。如果對直播帶貨欺詐不重拳打擊,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後果。最關心的,是那幾個名氣大,卻屢屢被曝光帶貨問題,涉嫌詐騙的所謂紅人。該上黑名單的就上黑名單,該繩之以法的就依法處理,讓其付出法律代價。
問題的關鍵在於。王海為何又要試探打假?監管部門的責任心和效率是否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當然,王海並沒有高尚到義務打假,王海也不怕談錢。他曾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關於 "舉報人分擔制度 "的建議,要求修改《藥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質量法》等法律,建立舉報人分擔罰款制度,對舉報人揭發製售假藥、食品、其他商品和消費欺詐案件作出明確規定。
舉報人可以分擔50%的行政罰款作為獎勵。我覺得這個建議值得支持你們部門管不了的事,老百姓幫你管了,還付出了時間和其他成本,為什麼不給補償?大家都來打假,分錢,就是為了讓那些無良商家和騙子血本無歸。只有這樣,才會有威懾力,他們才不敢越雷池一步。
造假雖然很賺錢,但這是一種 "發財 "的方式,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最起碼,你要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識和辨別假貨的能力,否則很可能會飛來橫禍,賠錢。而且,大部分的造假者都不容易保存,你虎口奪食,必然面臨更大的風險,一不小心就會遭到報復。據悉,王海經常接到威脅電話,曾有人出價20萬買他的人頭。
職業打假利潤豐厚,其實是社會的恥辱,反映了假貨泛濫的悲哀現實。翻開王海這些年的打假名單,相信很多人都會震驚--這裡,涉及到了那麼多的大牌和熟悉的企業! 原來制假、售假並不是路邊攤和網絡 "三無 "店的專利,還有很多 "大 "企業也在暴利誘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幹起了 "鬼"! 鉤當"。
雖然王海很現實、很坦然,公開宣稱 "打假與正義無關",不怕談錢,但毫無疑問,他的打假行為客觀上起到了淨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利益的作用。
王海不僅打擊了 "假貨",也暴露了質監領域的一些問題。如果監管力度做到了,天下無假,所謂的 "職業打假人 "也就不會出現了,更談不上繁榮、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