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偉人毛主席不但是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詩人,毛主席詩詞在當代中國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毛主席詩詞也在像章上體現出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內蒙古軍區製作發行了一套毛主席詩詞像章,全套十枚,每枚以一句毛體草書毛主席詩詞作為主題,全套詩詞記錄毛主席從青年時代投身革命到新中國成立不同時期的歷史片段。十枚像章帶給後人的不僅僅是歷史和詩詞,更能從中領略偉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大氣磅礴豪情滿懷之風採。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此句詩詞節選自《沁園春·長沙》,上闕原文:「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此詞是毛主席於1925年晚秋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所作,後人曾評價此詞「心憂天下,豪氣幹雲,自始至終表現的是一種拯救天下、捨我其誰的責任」。
喚起工農千百萬
2、「喚起工農千百萬」:節選自《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原文:「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住了張輝瓚。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此詞毛主席創作於1931年早春,當時中國工農紅軍迎來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中央革命根據地呈現出一派萬千林木被霜染紅,爛漫盛開之景,毛主席面對根據地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寫下此詩。
而今邁步從頭越
3、「而今邁步從頭越」:節選自《憶秦娥·婁山關》,原文:「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此詞寫於1935年2月,為了繼續長徵,紅軍向婁山關挺進,在紅花園與黔軍遭遇,紅軍沿盤山道猛烈攻擊,傍晚時分終於把這座雄關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隊順利通過,從而邁向勝利的前程。
紅軍不怕遠徵難
4、「紅軍不怕遠徵難」:節選自《七律·長徵》,原文:「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中國工農紅軍越過岷山,長徵即將取得勝利。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毛主席回顧長徵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以滿懷喜悅的戰鬥豪情寫下此詩。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5、「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毛主席詩詞,在1939年初抗戰時期,毛主席在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針對根據地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局面,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作為各根據地克服經濟困難,實現生產自給的努力目標。從此大生產運動在陝甘寧邊區和敵後抗根據地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為解放區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
百萬雄師過大江
宜將剩勇追窮寇
6、「百萬雄師過大江」,7、「宜將剩勇追窮寇」:這兩句出自同一首詩《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原文:「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強渡長江,23日晚佔領南京,全國革命即將全面勝利。毛主席聽到這個消息後歡欣鼓舞寫下了這首詩。
一唱雄雞天下白
8、「一唱雄雞天下白」:節選自《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原文:「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此詩作於 1950年,毛主席國慶期間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毛主席因步其韻奉和此詩。雄雞代指中國,天下白指的是全國取得了光明,舉國歡慶新中國的成立。
六億神州盡舜堯
9、「六億神州盡舜堯」:節選自《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原文:「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主席在1958年6月30日從《人民日報》得知江西省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歡欣之餘寫下此七言律詩,意喻歷史是由人民創造,全國人民都可以成為像堯舜那樣偉大的人物。
飛雪迎春到
10、「飛雪迎春到」:節選自《卜算子·詠梅》,原文:「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此詩作於1961年冬季,毛主席讀陸遊的《卜算子·詠梅》對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頌揚了梅花「俏不爭春」的傲骨、堅貞和美麗,以梅花喻作革命者,彰顯出革命者堅韌、無私無畏的高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