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節我們講的是自然大調與其同主音小調的互相滲透。這節我們來分析和聲小調與其同主音大調的互相滲透。
01和聲小調與同主音大調
我們以a和聲小調與A自然大調為例。
在這裡,我們看到:a和聲小調與A自然大調的區別極少,只有中音C與C#,和下中音F與F#的區別。其實連中音的區別都可以融合進和聲小調中,因為我們知道旋律小調就是升高下中音形成的。所以新出現的不同就只有C與C#的區別。我們再來對比一下,相關調式的和弦差別。
和聲小調中的特色音就是G#,由它構造出的三個比較特殊的和弦分別是Caug、EM、G#dim。這三個和弦裡,除了Caug不常用之外,EM作為屬三和弦,是和聲小調的支柱性和弦;G#dim是調式的導三和弦,G#dim7又是調式的導七和弦,位置很重要。
旋律小調中的特色音就是F#,由它構造出的三個比較特殊的和弦分別是Bm、DM、F#dim。這三個和弦裡,上主音三和弦由Bdim變為Bm,使得和聲上Ⅱ-Ⅴ的仿正格進行,更偏向於自然大調;DM,由原來的小三和弦變成大三和弦,更加重了小調向大調的傾向,因為我們知道自然大調的下屬三和弦跟屬三和弦都是大三和弦;F#dim的重要性相對比較弱,因為自然大調的下中音三和弦用於阻礙進行,但是小調的下中音三和弦就沒那麼重要了。
a自然小調中,所有和弦都與關係大調C自然大調如出一轍。在使用a自然小調的各級和弦時,我們很容易地使用關係大小調滲透方法,來將小調的和聲,向大調上轉移。
A自然大調中,特色音是C#,由它構造出的三個比較特殊的和弦分別是AM、C#m、F#m。它的主三和弦AM為大三和弦,除了三音(中音)為變化音級之外,主音A與屬音E都是自然音級,當旋律出現這兩個音時,我們就可以使用AM代替Am。而且Am-AM也僅相差半音,屬於圓滑過渡,音響上也是不會有生硬的效果的。而後兩者C#m與F#m的變化是相對比較大的,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僅當旋律音出現足夠的暗示(出現大量G#,並且出現F#或C#暗示轉調)的情況下,方可使用。但如果是在Am-AM後,使用C#m或F#m的話,就可以直接使用,當然旋律中不要出現小二度的C或F音才可以。
上邊這段旋律的四種配置,使用了四種不同的概念來進行:
配置①:第一、二小節使用主三和弦Am,然後接下屬和弦Dm,最後以屬和弦Em收。是典型的T-S-D進行。使得整段旋律完全在自然小調上進行,色彩上憂鬱黯淡,保留了小調應有的色彩,適合於樂曲開始的平鋪直敘的部分。本配置是完全的自然小調配置。
配置②:僅第四小節收尾的時候,使用了E代替Em。這裡使用的就是和聲小調的配置方法。旋律音為上主音7,使用E(3 #5 7)來代替自然小調屬三和弦,而轉變成大三和弦,色彩上有提亮的感覺。這一種配置方法,適合使用在第二次重複本句的時候,與第一句有明顯的差別。承接了起始部分,又略有不同。本配置是自然與和聲小調的滲透手法。
配置③:這種配置方法差別就比較大了,首先以小調主三和弦Am作起,然後接F。這裡的F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自然小調上的下中音三和弦,同時也是關係自然大調的下屬音三和弦,它起到圓滑銜接自然大小調的作用,又同時有離調的暗示作用。第三小節仍然使用Dm,它是自然小調的下屬三和弦,同時又是自然大調的上主音三和弦,既可以作為承接小調的S組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大調Ⅱ-Ⅴ的仿正格進行,給大調以完全地支持。最後使用GM結尾,最終將旋律轉移到關係大調上。本配置是關係大小調移調的配置手法。
配置④:這裡使用了主三和弦的轉變,第一小節使用Am,是小調的主三和弦,第二小節直接使用了AM,是同主音大調的主三和弦,後邊直接接大調的S組下屬三和弦的DM與D組屬三和弦的EM,直接將a小調移動向A大調。第二小節上,雖然5音是自然小調的5,但由於沒有出現1,所以不會與AM和弦出現小二度衝突,所以可以放心使用。本配置是同主音小調向大調的離調配置手法。
至此為止,我們講完了幾種常用的,基礎的調式滲透手法:
1. 關係大小調,如C大調與a小調
2. 小調各種變體,a的自然、和聲、旋律小調
3. 同主音大小調,C大調與c小調,a小調與A大調
4. 我們也略提到了近關係調,C大調與F大調,不過它的離調算是略高一些的,我們會在後邊講離調時,具體講這種手法。
這些滲透的手法,理論上是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使用的,但在實際中,為了穩定歌曲的基調,我們要謹慎使用。因為常常使用調性滲透的話,會使得旋律的調性,產生變化,太常使用的話就會使調性雜糅,遊移不定,雖然豐富了和聲,但是降低了歌曲固有的色彩。
02常用和弦進行
我們現在以C大調和a小調來列舉一下常用的和聲進行:
(以下和聲進行僅包含關係大小調與同主音大小調)
1. C-F-G-C(標準完全進行)
2. C-F-Dm-G(半成進行及仿正格進行)
3. C-Em-Am-Em(快速離調至關係小調)
4. C-Am-Em-G(阻礙進行的逆向使用)
5. C-Am-Em-Am(快速離調至關係小調)
6. C-Am-Em-F(在關係大小調之間模糊地進行)
7. C-Dm-Em-Am(緩慢離調至關係小調)
8. C-BbM-AbM-G(向同主音小調離調)
9. C-F-Fm-G(使用相同功能的和弦作功能擴展)使用Fm擴展F
10. C-Dm-BbM-G(使用相同功能的和弦作功能擴展)使用BbM代替Bdim
其實用法還有很多,大家大概只要遵循這個圖就可以,下圖是從自然大調的各級和弦功能上,擴展至同主音小調的各級功能和弦得來的。一般的使用方法都有:
1. T-S-D-T
2. T-T-S-D
3. T-D-T-S
4. T-S-T-D
5. D-T-S-T
圖中外圈的是大調的基本和弦與擴展和弦;內圈的小調的擴展和弦。大家只要按照它們的基礎功能屬性來調配和聲進行,就能夠基本掌握配置和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