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朝廷因得罪高力士,被逐出宮廷後,流落四方。李白一生好遊,前後五入安徽,且最後老終安徽,葬於安徽。
唐天寶末年,李白參加永王李璘幕府獲罪,被流放到夜郎。公元759年在長江三峽途中遇赦。返回時順長江而下,遊宣城,逛南陵,抵涇縣。與汪倫別離時,留下他的千古絕唱: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桃花潭絕句》又名《贈汪倫》,是為了答謝涇川名士汪倫的一片深情厚意而作的。汪倫,又名鳳林,涇縣人,曾為歙縣縣令,在唐天寶年間為安微涇縣縣令。卸任後居涇縣桃花潭畔。生平喜與人交往,尤與李白、王維友善。愛飲酒賦詩,議論政事,後成為涇縣豪士,過著閒適清雅的隱士生活。
李白為什麼會到桃花潭?與地方豪士汪倫有這樣一段交往呢?這裡有一段受「騙」的趣事!
話說李白到涇縣時,居於萬村的汪倫得知了這個消息,由於久仰李白詩名,羨慕李白為人,想與之結識,一睹「鬥酒詩百篇」的「詩仙」風採,於是修書一封送與李白,設法「騙」其前來作客。書云:「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接書,欣然而至。
當李白到達桃花潭時,一不見「十裡桃花」,二沒有「萬家酒店」,雖有山青水秀的美景,碧波蕩漾的潭水,但仍不能掃除他心中的疑雲。
汪倫一見李白果然慕名前來,便如實相告:「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十裡桃花;萬家者,酒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至此李白方覺受「騙」,但轉念一想,這純粹是汪倫的一片好意,於是便哈哈大笑起來。
李白在桃花潭留居數日,汪倫盛情款待。臨行時,汪倫情深意切,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並親送至桃花潭邊,望李白登船而去。李白感其厚意,當即賦《桃花潭絕句》一首以贈,表示對汪倫的深情厚意,勝過千尺「潭水」令詩人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