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 | 破解iPhone的天才小子喬治·霍茲,如何教會了汽車自動駕駛

2021-01-11 雷鋒網


2007年夏天,第一部iPhone 問世,不僅開啟了蘋果影響世界的新領域,也成為了天才小子喬治·霍茲的人生轉折點。

由於第一部iPhone只支持AT&T公司的網絡服務,而霍茲是T-mobile用戶,這使他萌生了破解iPhone的想法。

如果想讓一部機器運行既定系統以外的功能,就得讓硬體能夠接收你的指令,並按指令去做。

霍茲找到基本思路後,用一把螺絲刀和一個吉他撥片撬開了iPhone。他迅速找到了一枚小小的黑色塑料片,正是這個基帶處理器,對iPhone的網絡設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在這個處理器中置入自己的口令,霍茲焊進了一條附有電壓的線,擾亂了它的編碼,並寫入自己的程序,使其能夠在任何運營網絡下使用。

破解只是一場技術較量

他把整個破解過程錄製成視頻,上傳到Youtube,當日就吸引了200萬的訪問量,從此聲名大噪,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破解iPhone的黑客。隨後,他又將這個第一部被破解的iPhone放在eBay上拍賣,換得了一輛尼桑350z跑車與三臺新iPhone。

這一年,他只有17歲,剛從卑爾根縣文化技術學校畢業,準備進入羅徹斯特理工學院學習生物信息專業。在破解iPhone前,霍茲還參加了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獲得了多個獎項,並贏得了兩萬美元的獎金。 

兩年後,蘋果推出第三代iPhone。沒多久,霍茲就公開發布了首款越獄軟體「purplera1n」,即「紫雨」。他在博客裡這樣介紹說,

「purplera1n"的程序文件很小,比用C++編寫的只顯示『Hello world』窗口的程序還要小。這才是真正的越獄軟體。而且操作簡單,只需簡單幾步,就可以完成安裝。

之後他又研究開發出了第一款針對iOS3.1的越獄軟體,「Blackra1n」。直至破解iPhone4後,他突然宣布,關閉與iPhone越獄有關的博客,不再繼續開發越獄軟體。 

但他並沒有就此隱退,在網友的鼓動下開始研究3年從未被破解過的索尼PS3。5周後,霍茲巧妙運用了一些簡單的硬體改動和較複雜的軟體方法,得到了PS3系統全部內存的讀寫權限和處理器的高級控制權。玩性不改的他在成功破解後,將最終越獄教程發到了網上,也由此為他招來了官司。

2011年,索尼以「聯邦反電腦欺詐與濫用法案」並侵犯了自己的版權為由,將霍茲告上法庭。 

雖然與索尼最終達成和解的過程並不輕鬆,但在打官司期間,他還在博客上繼續發布了破解Windows Phone系統的消息。

正如他在接受紐約客的採訪時所說:「我是天生的黑客,但並不是因為某種理念而成為黑客,破解硬體於我而言就像是一場競技,是一場我與硬體原作者之間的技術較量。」

他認為黑客只是一群有著電腦技術的人,而技術是無罪的,同時對只把技術用來竊取用戶信息的行為表示不恥,並在博客中公開譴責竊取用戶信息的黑客行為。

成功研發自動駕駛系統,並獲得百萬融資

經過與索尼跌宕起伏的半年訴訟之爭後,霍茲似乎成長了不少,開始漸漸隱退。參加一些安全大賽的同時,分別在Google、SpaceX、Facebook、實習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他

發布萬能Android root工具towelroot,下載量超5000萬;

參加Pwnium,現場破解Chromebook贏回15萬美金;

在Pwn2Own上查找Firefox瀏覽器漏洞獲獎5萬美金;

以一人之力參加韓國一項四人團隊安全比賽,贏得3萬美元。

金錢對於霍茲來說唾手可得,但他更想要在知曉事物運作規律後,追尋一種凌駕於自然和科技命運之上的權利。

於是他來到卡內基梅隆大學研讀博士,做AI和深度學習方向的研究。在校期間,平均每門課的績點都在4.0以上。畢業後霍茲供職於AI,在不斷積累實踐經驗與行業知識的同時,他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開始研究自動駕駛。 

經過四個月的研發後,2015年12月,霍茲成功讓一輛謳歌汽車在高速公司上自動行駛。 

他先從調試接口黑進了車的中控系統,獲得了方向盤、油門與剎車的掌控權。在車頂安裝了一個雷達後,又在車的前後裝了傳感器和6顆攝像頭,組成了行車識別設備。用現成的Intel NUC迷你主機作為車載伺服器,外接一個平板電腦作為輸出顯示,把遊戲搖杆改裝成了變速杆,作為自動駕駛系統的啟動開關。輸入代碼後,他坐在駕駛座位上,雙手離開方向盤,開始在灣區自動行駛。

相對於市面存在的一些自動駕駛系統,這套七拼八湊的設備,成本僅僅只有1000美元。

自動駕駛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巡航控制、自適應巡航控制、99%自動化與無人駕駛。谷歌與特斯拉這些年來費盡心力,也只到了自適應巡航控制這個階段。而霍茲已經實現了99%的自動化。

傳統的自動駕駛系統是通過預設駕駛技巧、交通法規、行車安全事項等既定規則來達到自動化駕駛的目的,但霍茲認為,最好的自動駕駛系統應該是一個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讓車子學會像人類一樣,在基於駕駛經驗的基礎上,可以綜合處理各種視覺信號。

霍茲訓練人工智慧改裝車

霍茲用了10多個小時的時間,讓車子觀察學習他的開車行為模式,通過圖像等深度學習算法,用神經網絡系統把感知到的駕駛經驗變成數據,再把數據變成規則。最終讓系統學會了人類開車的方式。

今年3月,霍茲獲得了310萬美元的融資,並創辦了自己的公司Comma,瞄準無人駕駛領域,並希望在年底發布正式產品。世界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Delphi以及顯卡晶片公司紛紛前來尋求合作。面對質疑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他深信,自己將會研發出更好的自動駕駛系統,讓汽車變得更加神奇。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汽車如何「對付」不守規矩的乘客?
    在一個似乎沒有偏見的數字分數背後,乘客的評分可能是歧視和偏見的結合,但似乎沒有現成的方法來解釋它是如何產生的。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值得思考:當涉及到對乘客評分這一有爭議的概念時,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可能會發生什麼?
  • LIDAR : 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在這篇博文中,你將會學習到更多關於 LIDAR 的知識,包括它在自動駕駛汽車空間中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從眾多傳感器中脫穎而出的。請盡情享受這篇文章!正如下圖中的 Uber 和 Baidu 的自動駕駛汽車,它是安裝在汽車頂部的不斷旋轉的笨重盒子。
  • 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的法律規制
    德國於2017年頒布了全球國家層面第一個自動駕駛的相關法律——《道路交通法修訂案》,從國內法層面解決了未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合法性問題,此外還頒布了一系列測試技術標準文件。日本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指南》《遠程自動駕駛系統道路測試許可處理基準》,允許汽車在無人駕駛狀態下進行測試。
  • ...可連接車輛監控駕駛員和乘客;自動駕駛「世紀訴訟」後續:天才...
    >環球資訊:1.MDC平臺過車規 華為加速自動駕駛2.自動駕駛計算聯盟迎新夥伴3.自動駕駛「世紀訴訟」後續:天才工程師被訴至破產02自動駕駛計算聯盟迎新夥伴在發展自動駕駛汽車的時候,行業內的企業紛紛組建了不同類型的產業聯盟,比如自動駕駛計算聯盟(AVCC)就是其中之一。
  • 哈佛大學:為自動駕駛汽車鋪平道路
    在轉變加速之前,哈佛的兩項努力正在幫助制定政策一天將會到來,如果還沒有,那麼當您沿著道路行駛時,可以瞥一眼側面,看到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自動駕駛汽車正在路上,哈佛的兩項倡議正在幫助波士頓及其以後地區的順利到來做好準備。
  • Cruise利用遊戲動作捕捉技術 教自動駕駛汽車讀懂人類的身體語言
    如何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讓自動駕駛汽車安全、無縫地應對此類挑戰呢?這需要自動駕駛汽車了解用於引導人類駕駛員應對意外情況的常見手勢,以及行人處理事情時的手勢和肢體語言。 全球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讓自動駕駛汽車了解一些基本手勢,最初是理解自行車騎手發出的信號。一般而言,開發人員依靠機器學習提升汽車識別真實情況的能力以及提升其理解如何處理情況的能力。
  • 新能源、共享、自動駕駛,哪一個才是未來汽車的形容詞?
    此前,普華永道(中國)發布了《全球汽車趨勢報告》。報告中認為,汽車行業的未來面貌正向著五大趨勢改變:電氣化、自動駕駛、共享、網聯、快速更新。由於技術迅猛發展導致行業更快轉型,未來汽車將呈現更高效使用、汽車保有量降低、更換註冊率快速提高的特點。
  • 優步將其自動駕駛部門出售給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Aurora
    果然不出所料,Uber正在出售其自動駕駛部門。周一,該公司確認將其先進技術集團(ATG)出售給Aurora Innovation,後者是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競爭對手之一。在不久的將來,這家初創公司將把ATG的專業知識用於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卡車上。優步(Uber)從奧羅拉(Aurora)許可了這項技術,機器人計程車將稍後推出。Aurora執行長Chris Urmson表示:「隨著ATG的加入,Aurora將擁有難以置信的強大團隊和技術,通往多個市場的清晰道路以及交付資源。」
  • 開啟自動駕駛嘉年華!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論壇啟幕
    論壇從傳統交通和汽車產業出發,探討在智能網聯背景下,如何細化產業鏈布局,深入探討新能源、自動駕駛、出行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撐。  本次論壇還邀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先生,清華大學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教授。自動駕駛作為未來行業的新風口,本屆論壇有來自小馬智行、AutoX、理想汽車、地平線、千方科技、四維圖新、北科天繪、禾多科技、海博思創等知名企業的企業家就行業發展趨勢與產業競爭格局、智能汽車的跨界協同等問題發表行業觀點。
  • 研究機構Solace:57%的互聯汽車司機不會購買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導Solace近期對美國在線消費者當中,被確認為互聯汽車司機的1500名受訪者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雖然外界普遍認為互聯汽車司機是自動駕駛汽車早期的使用者,但事實上,互聯汽車司機對於把車輛的掌控權交給自動駕駛汽車並不感興趣。
  • 自動駕駛汽車如何精準感知?聽聽博世、吉利、宇通怎麼說 | CICV...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上海國際汽車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主辦,清新汽車、中汽翰思、上海汽車城開發服務公司協辦的 CICV 2018 第五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上,由青年長江學者、基金委優青、清華大學汽車系長聘副教授李升波主持,博世 ADAS 產品經理豐浩、同濟大學教授白傑、Mementa 研發總監夏炎、吉利汽車研究院高級技術專家施亮、宇通客車自動駕駛研發部感知模塊主管張昆帆分別做了環境感知與智能控制專場主題演講
  • 自動駕駛和新能源對汽車領域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網際網路、5G網絡等在汽車領域的普及和普及,自動駕駛技術也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時,新能源車也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和接受,自動駕駛技術和新能源汽車融為一體,它們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 踩下技術的油門 百度自動駕駛汽車距離量產已不遠?
    阿波羅計劃則明確了百度在智能駕駛大潮中的位置:百度不會將自己變為一個汽車公司,而是扮演好底層技術支持者的角色,如同谷歌之於手機行業。不過,阿波羅計劃究竟如何推進?如何讓手機廠商都加入到自己的「朋友圈」?自動駕駛從探索期進入到商用量產期又要如何推進?從最近的動作來看,百度已有了清晰的答案。
  • 自動駕駛領銜 一文速覽最新汽車「黑科技」
    大陸當前,汽車工業的發展水平已不再僅僅只用動力性和操控性等傳統技術指標來衡量,而是更關注如何向用戶提供更安全、清潔,智能和舒適的出行解決方案,提升用戶的出行體驗。基於這一認知,在2018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大陸集團通過多項創新技術,向廣大消費者展示了自動化、互聯化及電氣化如何讓汽車和駕乘空間轉變成一種新的生活空間。
  • 技術解析:為什麼自動駕駛不是無人駕駛?
    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在大家的印象裡,完全不用駕駛員,整個過程依靠汽車系統自動完成,包括啟動、行駛、停車、等信號燈,這些全自動化的操作並不是自動駕駛,而是自動駕駛的下一個發展階段、也可以看成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叫做無人駕駛。提到無人駕駛大家一定也並不陌生,稍稍關注我們頻道的朋友一定都看過許多關於谷歌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新聞。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高精度北鬥定位終端是實現汽車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的關鍵傳感器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1日訊,有投資者向雷科防務提問, 華為即將布局無人駕駛領域,請問公司在無人駕駛領域有哪些產品及技術布局?公司回答表示,智能網聯是公司五大業務群之一,公司基於自有的高分辨毫米波雷達、高精度室內外組合定位、人工智慧視覺處理、自主可控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融合5G通信等技術,研發了無人駕駛智能網聯繫統中智能路側分系統,可實時獲取路面人、車、物等目標的位置、速度、屬性等信息,上傳雲平臺並實時分發至智能汽車,相關技術可廣泛應用於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交通領域。
  • 在上海乘坐中智行自動駕駛汽車,是一種什麼感覺
    (原標題:《在上海乘坐中智行自動駕駛汽車,是一種什麼感覺》)
  • 發布G-Pilot自動駕駛戰略,吉利汽車打造的技術品牌iNTEC到底如何?
    據介紹,G-Pilot 2.0將實現特定環境下的自動駕駛能力,例如自動泊車系統,並逐漸應用在量產車型上。G-Pilot 3.0是目前吉利投入主要研發精力的自動駕駛平臺,在G-Pilot 3.0中,車輛可實現臨近車道的變道以及無人監控的自動泊車操作等。並結合更多車聯網信息娛樂,和雲端車車協同功能。
  • 在自動駕駛這場戰役裡,老牌汽車強國可能會哭得很厲害-虎嗅網
    當然,被NVIDIA收購的ARM,是屬於手機及終端生態的,和自動駕駛關係沒那麼大,所以應當生意會一直不錯。那麼有沒有可能一家公司把自動駕駛的算法晶片作業系統都做了,再提供給各大車廠。也就是說,智能汽車=智能+汽車,一家公司做「智能」,其他車企做「汽車」,再組合為智能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