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賊,為什麼都是舅舅外甥合夥,父親兄弟卻不行?理由很簡單

2021-01-16 騰訊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曹操還只是其中的一股小勢力。為了爭地盤,各個軍閥相互廝殺,上午搶的城池,可能下午就被別人奪走了,誰都不知道能在自己手裡待多久。所以每個軍閥佔領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大肆洗劫,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掠奪走了,城丟了也不心疼。曹操為了休整自己的軍隊,籌集軍餉,目光就盯上了古墓,「摸金校尉」就是這麼誕生了。

但在曹操之前,民間盜墓之風已經由來已久,古人愛厚葬,很多人為了發財就打起了古墓的主意,一夜暴富的有不少。但幹這個屬於高風險的行業,每年不少人都會活埋在墓地裡。朝廷對盜墓也是零容忍,被抓到那是要殺頭的。有時候幾個盜墓團夥看中同一個古墓,之間還會相互火拼。

所以漸漸在盜墓這一行中,也有了各種各樣的規矩,比如盜墓者一般不會拿玉。無論古今,玉都很值錢,但是在古代,玉不是普通人能戴的,盜出去很少能找到買主。其次,他們認為玉是有靈性的,而墓地裡的玉帶的是邪性,帶出去只會給自己帶來厄運。

還有個規矩就是盜墓的時候,一般都是舅舅帶外甥,合夥去盜墓,堂兄弟也行,就是不能跟父親或者親兄弟一起,這是為什麼呢?在古代,男人就是家裡的頂梁柱,父子若都是幹盜墓這一行,東窗事發這個家就算完了。所以一般都要留條後路,給家裡留個男人。第二,就是古人的迷信,認為有救(舅)有生(甥),圖個平平安安,所以才會舅舅帶外甥合夥盜墓的情況。

第三,盜墓這一行,只能是關係非常親密的人才能搭夥,因為奔著盜墓去的,無非是圖個財,若不知根知底,恐怕錢還沒到手,小命就丟了。在盜墓時,一般會有簡單的分工,有的負責下洞忙活,有的在洞口望風。在外面的人一般是先把明器拉出來,最後出來的才是人。若洞外的人見財起意,故意把洞裡的人摔下去,或者直接埋了,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永泰公主陵中,就曾發現一個盜墓者的遺骸,周圍散落著一些零碎的古董、金銀,牆上還有臨死前掙扎的手印,很明顯就是被同行謀財害命,沒來得及出去,就死在了墓裡。在一個楚墓中,考古專家進行考古發掘時,離洞口12米的位置上,發現一具屍體,胸口被一把斧子砍中,死的悽慘。據分析,也是在挖到寶物之後,同行想獨吞把他給殺了。

盜墓這一行,鬥得過粽子,鬥得過鬼,到頭來最可怕的還是人啊!

相關焦點

  • 古代盜墓賊中大都是舅舅外甥合夥,為什麼父親兄弟卻不行?
    盜墓講究很多,這個高危的行業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其中的規矩可想而知。 同樣,盜墓的人員搭檔也有講究,一般外甥和舅舅的比較多,父子和兄弟的少,這並不是說絕對的。一般外甥和舅舅搭檔的多,因為舅舅和外甥中間的女人是外甥的媽媽,舅舅的姐妹,關係一般很親近。
  • 為何盜墓賊都是舅舅和外甥搭檔,父親和兒子卻不行?原因其實簡單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們中國人打心眼裡就最重視生死,因此我們花費很大的精力在迎接新生和告別死亡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逝者的墓地裡我們都會放置很多陪葬品,最後這就衍生出了一個職業——盜墓者。
  • 古代盜墓為何不是父子,而非要舅舅帶著外甥?主要是2個原因
    這主要是中國古代開始就流行的生死輪迴觀念,認為人死了靈魂還會在地下生存,未來還會投胎轉世。因此,對於達官貴人來說,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也希望帶走富貴榮華。所以,歷代的皇族權貴,都會在自己死後,將生前大量的珠寶,珍品,金銀等貴重物品拿去陪葬,甚至還將自己喜歡的人也拉去,希望在地下繼續享受這一切。而這些被埋入地下的財寶,自然就成了無主物,盜墓賊就產生了。
  • 舅舅大似天,舅舅:整個正月就我最忙,還得看著外甥不能剪頭髮
    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禮法社會裡,舅舅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男子扮演的都是大家長的角色,女性的地位很低,所以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一條規則。在家庭關係中,也往往是按照嫡庶長幼來確定地位的高低。在這樣的制度下,家裡往往是父親和嫡長子是家裡的頂梁柱,母親次之,嫡長女再次之,庶子再次之,最後是庶女,在之後是妾室。
  • 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為什么舅舅的地位這麼高?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和自己舅舅的關係很親密,覺得在舅舅家比在自己家還要自由。甚至有的到現在還因為「正月剪頭死舅舅」這個說法,正月裡都不敢踏進理髮店,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個迷信,但還是會被母親嚴格管著。大家平時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舅舅在很多場合都是重要角色,地位超然,甚至還有「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的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常言道:「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農村,總是會流傳著許多讀起來朗朗上口,看似簡單實則卻很有道理的俗語,老人們沒事經常會掛在嘴邊,時常給年輕的一輩講起。眾所周知,農村是十分重視禮儀往來的,家家戶戶的兄弟姐妹也比較多,認親戚都認不過來,其中舅舅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農村似乎尤其看重舅舅的關係,經常說道:「舅舅大似天」,而外甥因為和舅舅的關係親密,也能撈到不少的好處。
  • 老人說:「外甥結婚,舅舅最大」,憑啥舅舅地位這麼高?
    在農村中,酒宴是最為常見的事情,每年都會喝上很多的喜酒,不是結婚就是老人過大壽、滿月酒,一旦誰家裡有什麼酒宴,大家馬上就會過去,畢竟都是鄰裡,每天都會見面的,如果不去的話,對方也會有所埋怨。當然在農村中講究著禮尚往來,你到別人家裡,其他人也會來到你的家裡。而在辦理酒宴時,需要親友們的共同幫忙,將酒宴舉辦起來。
  • 從案例中學習民法典:外甥可以繼承舅舅的遺產嗎
    一段兄友弟恭的佳話這時,周某主動提出,在舅舅吳某生前,其餘5個兄弟姐妹也給予了不少關照。所以,他不能獨享舅舅的遺產。但5個兄弟姐妹均認為照顧舅舅都是親情所至,理所當然,不應該要求什麼回報。同時均認可在舅舅生病期間,是周某付出最多,加之有口頭的遺贈扶養協議,舅舅房產應該留給周某。
  • 農村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外甥為何能夠坐上邊?
    「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 」這句農村俗語,現在很多的人已經無法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含義。這是我國部分農村非常有趣的傳統風俗,意思是說,娘大舅大,舅舅的地位再高,有時外甥與舅舅同桌吃飯時,舅舅坐下邊,外甥坐上邊。平時不是說,舅舅大似天,可在一些酒宴場合,舅舅與外甥的座位對斢了,這是什麼樣的民間禮數呢?現在的年輕人確實很難看懂。
  • 外甥可否繼承舅舅的遺產?
    老人生前未生育,陳先生的配偶在上世紀90年代因病去世,陳先生的父母親均先於其死亡,陳先生只有一個姐姐陳某,在陳先生配偶去世後,一直是由陳某的兒子即外甥董劍(化名)照顧老人的衣食住行,老人一直有心臟病,這次,老人的後事也是董劍一手辦理。
  • 古代皇帝為何信任舅舅卻猜忌叔叔?是因為叔叔面相不好嗎?並不是
    古代的皇帝的確非常願意重用舅舅而不用叔叔,原因很簡單,因為如果動用叔叔,保不齊第二天皇帝就不是自己了。你只認我做娘舅之親……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認你做外甥。當然指的是親兄弟,都當做我們的舅舅。那麼自然而然能夠理解,為什麼古人對於舅舅如此偏愛。在古代重男輕女家庭裡面,如果有男孩子,那麼整個家就能夠揚眉吐氣,整個家族也能夠傳宗接代。但如果生了一窩都是女孩子,那不好意思,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接下來的日子裡面既可能迎來鄰居的嘲笑,有可能會有無人養老的後顧之憂。
  • 民間故事:農曆六月舅舅為什麼要給外甥送羊?
    話說在豫東一帶,每年的農曆六月,舅舅都要給外甥送個羊。為什麼要送羊呢?這裡面還有一段小故事。很早很早的時候,有一個孩子不孝敬爹娘,爹娘沒有辦法就去找他舅舅。舅舅是要給放羊的人,每天在山坡上放羊。他對孩子的爹娘說,把外甥交給我吧。
  • 中國古代皇帝為什麼寧願重用自己的舅舅,而不是自己的叔叔?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共存在著數百個大大小小的皇帝,構成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歷史。在這些皇帝中,很多人都喜歡重用自己的舅舅,特別是那些年幼登基的小皇帝,往往都是利用自己的舅舅來穩定自己的政權,而不是重用自己的叔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盜墓賊總能怎麼發現古墓,而考古學家卻不行呢?
    為什麼盜墓賊總能怎麼發現古墓,而考古學家卻不行呢?在古代文明對於文物是沒有保護的概念的,那麼在這時候也是有著很多的人為了生存所以選擇了盜墓,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一些有地位的人,他們的陪葬品是非常值錢的,那麼在古代的那些盜墓的人也都是因為家境問題所以選擇了盜墓,像是在歷史上就出現了曹操盜墓的這麼一件事情,那麼為了避免被稱為盜墓賊,曹操還給盜墓賊起了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那就是摸金校尉。
  • 為什麼說所有親戚中,舅舅最大?「四個字」告訴你原因!
    當時就被問住了,琢磨許久也未曾想到答案,後來請教朋友,他才笑答「是舅舅呀!」且告訴我四個字「娘親舅大」。這就是原因!但是小編當時連這樣的說法都未曾聽聞,所以只好自己動手查閱一些資料來了解一番。《說文》中解釋「舅」之一詞乃是母親多的兄弟,妻子的父親,還有對異姓的長輩不稱呼為「父」,就叫「舅」 。
  • 舅舅去世留下一套房,外甥能繼承嗎?寧波這個案例結局很暖
    外甥不願獨領遺產:其他兄妹也有份這時,周某主動提出,在舅舅吳某生前,其餘5個兄弟姐妹也給予了不少關照。所以,他不能獨享舅舅的遺產。但5個兄弟姐妹均認為照顧舅舅都是親情所至,理所當然,不應該要求什麼回報。同時均認可,在舅舅生病期間,是周某付出最多,加之有口頭的遺贈扶養協議,舅舅房產應該留給周某。
  • 一首唐詩引發的血案,舅舅宋之問殺外甥劉希夷
    這兩句詩,很多人都聽過。這兩句詩出自一首《代悲白頭翁》的唐詩。這是一首樂府宮體詩中的精品,這首詩既被收錄在了劉希夷名下,又被收錄在宋之問名下。而這兩個人是外甥與舅舅的關係。宋之問也是進士,他中進士的年齡差不多剛滿二十,可以說少年得志。
  • 因為一首詩,舅舅殺了外甥,真不是人
    武則天掌控大唐帝國的時代是詩歌流芳後世的時代,但是在那個時代有一個滑天之大稽的事情發生了,舅舅因為一首詩殺死了外甥,外甥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臉上寫滿了錯愕,心裡充滿了恐懼,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舅舅會傷害自己,他甚至把舅舅當成自己的知己朋友。
  • 在農村,舅舅的權威有多大?「舅舅大似天」的由來不是隨便說說!
    當一個大家庭因為兄弟不和或人口太多等原因而不得不分家時,舅舅的作用體現得更顯著。舅舅在討論兄弟這個家該怎麼分,父母誰來贍養等問題上擁有話語權,這說的一點沒毛病。舅舅和家裡兄弟們都有血緣關係,外甥和舅舅也不存在什麼利益糾葛,既然都是自己的外甥,自然不會偏向於誰,更有利於處理事情的公平公正,相較於家裡的叔叔伯伯來說,舅舅更考慮幫外甥解決問題,讓外甥們能好好過日子。其二是作為母親的娘家代表,舅舅會更加考慮周全父母的養老問題,說到底,作為母親的親兄弟,自然會為自己的姐妹以後日子做打算,養老問題會考慮的比別人更為周全。
  • 大姨拿著舅舅銀行卡坐等舅舅死後分財產,外甥不服氣與姨家人互毆
    ,還隱瞞舅舅的病情,還把舅舅的身份證,戶口本,拆遷補償的錢全都偷偷拿走【梁老漢】大妹子不給看,她叫我慢慢熬了,說我要是死了等著分我的錢了,我住院花的錢都是三外甥拿的,我現在住院需要錢,就是想把自己的錢要回來隨後調解員跟隨外甥高峰一起去找梁江生老人的大妹與妹夫【大妹夫】那都是他瞎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