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為什麼針對佛教的運動時有發生,而而道教的卻很少?

2021-01-10 公子品史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的滅佛運動,但是毀壞道觀的情況就比較少,這主要是和二種宗教的特點以及其影響相關的,佛教的寺廟一般都建在人口眾多的城市附近或者名山大川上面,是比較顯眼的,而道觀則不一樣,道觀大多建在崇山峻岭或者人煙不多的地方,比較遠離世俗社會。另一方面,佛教是採取積極擴張的姿態,以及參與政治勢力當中去的,有著自己明顯的政治訴求,對於支持自己的朝廷官員和政治勢力是持支持態度的,反之就不一樣了,這很明顯就是宗教幹預了世俗政治,這一點為歷來統治者所忌諱的,所以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次的滅佛運動。並且在中國古代,寺廟道觀以及裡面的和尚和道士都是不需要繳納賦稅和服徭役的,既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也不能為國家做出貢獻,佛教還那麼高調的宣傳自己的宗教,統治者對此當然是懷有強烈不滿的。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古代佛像

古代佛教的情況

中國古代的佛教其發源於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釋迦族的意思,摩尼是智者、修行者的意思。佛陀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他是生於周昭王廿六年甲寅,跟現代外國人考據不一樣,年代相差很多。佛陀入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七十九歲圓寂。

約在公曆紀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在漢代被視為神仙方術的一種。至南北朝時傳播於全國,出現了很多學派。隋唐時期進入鼎盛階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宗派。宋代以後,佛教各派趨向融合,同時儒、佛、道的矛盾也漸趨消失。7—8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中國漢族地區傳入中國西藏,至10世紀中葉後形成藏語系佛教,後又輾轉傳到四川、青海、甘肅、蒙古和俄國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區。漢語系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淨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等;藏語系佛教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其中格魯派的規模最大。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著名的滅佛運動,各帝王動機不一,情況各不相同,但如出一轍。無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僧俗之間的經濟利益矛盾方面等問題。宋代宗頤禪師為此做過檢討:「天生三武禍吾宗,釋子回家塔寺空,應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檢守真風。」古德云:「要想佛法興,只有僧贊僧。」又《百丈清規》云:「道場以無事為興旺」;佛陀曾經說過,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壞僧團,不守清規,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從幾次滅佛中看出經濟是滅佛的共因,在古代社會經濟不發達的社會,佛教對其是有著不良的影響,因為它並不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

山上道觀

古代道教的情況

在中國古代,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本土宗教道教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東漢後期黃老道形成實體,太平道、天師道等民間原始教團相繼成立。後經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改造發展,道教的經典教義、修持方術、科戒儀範漸趨完備,新興道派滋生繁衍,並得到統治者的承認,演變為成熟的正統宗教。

隋唐至北宋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尊崇,道教極為興盛,社會影響極大,道教的哲學、養生術、符咒法、科儀規章也更為完善。晚唐北宋以後,道教內部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的出現及以修持內丹術為主的金丹道派開始興起。到了南宋金元時期,道教發生變革。在華北出現了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等新道派,南方出現了金丹派南宗、天心、神霄、清微、淨明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在教義和道法上也有革新。宣傳三教合一,注重內丹修煉,是這一時期道教的主要特點。明清兩代,隨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晚期,道教發展陷入停滯僵化,固守成規你,並無新的變化。

古代滅佛tu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佛教和道教之間有著很大差別的,佛教更積極的宣傳自己,參與到世俗的政治中來,道教相對就沒那麼積極入世了,更講究的是請修,不過多的幹預政治事務,因而古代的歷任統治者們都對道教採取了適度管控的態度,對佛教則是嚴格管控甚至有時還有滅佛事件的發生。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道教為什麼不如佛教興盛?
    其中,儒家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無論在思想、文化還是政治、社會等領域,都居於主流地位;釋(佛教)、道(道教)兩家作為宗教信仰,對中國民眾也有巨大的影響。道教曾有過興盛時期;但總體上看,其勢力卻遠不如佛教。直到今天也仍是如此。當然,我們是指兩晉南北朝以來。在那之前,佛教初傳中土,最初甚至還被人們當作道教的一種。
  • 歷史上為什麼多次打壓佛教,而同為萬人信仰的道教卻相安無事?
    摘要:其實說到信仰,大家應該會想到聞名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吧。而佛教在國歷史上是發展的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一個宗教,可似乎在每個大朝代的更替都會經歷一次打壓,而同為歷史悠久的本土宗教道教卻為何相安無事呢?今天小編跟大家簡單說一下。
  • 為什麼歷史上皇帝大多信奉道教,而平民大多信奉佛教
    除了明朝和宋朝,唐朝更是把道教作為國教。縱觀中國歷史,雖然有些皇帝也信奉佛教,但是大多數皇帝痴迷於道教。而民間正相反,百姓們信仰最多的卻是佛教。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經過幾百年發展,到南北朝時,開始興盛起來。杜牧在詩句中記錄了這一盛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歷史上,佛教曾幾次被滅,而道教卻一直平平淡淡,這是為何
    在中國歷史上,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似乎也差不了多少年,然而,兩個教派的發展和影響差別卻是很大。佛教曾一度被很多個朝代定義為邪教,更有「三武一宗滅佛」的事。而反觀道教,似乎就沒有那麼多災難了,大部分時候都是平平淡淡,只有少數時期才繁榮一段時間。
  • 為什麼喜歡佛教的人比喜歡道教的人多?原因在這裡!
    佛教與道教,是中國人信仰最多的宗教之一,我們都知道,道教是我們中國的本土宗教,佛教則是外來文化,雖然佛教來自印度,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速度,要遠遠高過中國本土的道教。現在社會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按理說中國人應該信仰道教更多,而印度人應該信仰佛教更多,可事實上,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但並沒有成為印度的主流信仰,而是成為了我們中國人的主流信仰。在中國,信仰佛教的人要遠遠高於信仰道教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佛教真的要比道教更好嗎?
  • 為什麼佛教有那麼多的寺廟和佛像?而道教卻很少呢
    品味歷史,享受生活。大家好,歡迎來到「追隨歷史品味生活」。說道宗教,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伊斯蘭教,基督教這種大教。其實很正常,在我國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只要你不去信邪教都是可以的,但是在我國還是佛教地位更崇高一些,畢竟進入中國較早,全國各地也基本都有寺廟、佛塔、佛像。
  • 為什麼佛教會修建很多巨大的佛像,而道教卻很少?
    佛教在我國的歷史很悠久了,在全國隨處可見廟宇,很多廟都供著世很大的佛像,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一個特別的現象,作為本土的道教反而很少修建這種大型的神像,這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點兩個教派的核心理念不同佛教一般都是教世人
  • 佛教在我國兩千多年,出現過4次滅佛運動,為何道教安然無恙?
    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兩個教影響最大,一個是本土的道教,另一個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佛教,佛教在我國也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就融入到了中國的這塊土地上,和中國人分割不開,對於佛教究竟是怎麼在中國開始的也沒有具體的記載,只是在很多文獻當中可以清楚,在周朝的時候,佛教就已經出現了苗頭,而這兩個宗教都在我國發展了這麼長時間
  • 道教為什麼鬥不過佛教?
    中國宗教歷史上有幾個大問題頗讓人揪心,來自異域的佛教為何能徵服中國?道教為什麼比不過佛教?
  • 歷史上出現多次滅佛運動,血腥殺戮下為何道教安然無恙?原因簡單
    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一門起源於印度的教派,在漢代的時候流傳到了我國,進入中國之後也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佛教剛開始傳播的時候,可謂是相當的瘋狂,因為那個時候佛教宣揚割掉肉去餵鷹,還有什麼用鐵鉤子掛住身體,還有將皮剝下去抄錄經文等等,而那時的人們對新來的佛教非常感冒,真的有人用自己的肉去餵鸚鵡。
  • 佛教在歷史上被滅了4次,道教從來沒有人去剿滅,這是為什麼呢?
    佛教在歷史上被滅了4次,道教從來沒有人去剿滅,這是為什麼呢?我國在古代的時候興起過兩個教派,那就是道教以及佛教。一個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一個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但是主要是當時佛教講究的是逆來順受非常適合統治者的思想所以統治者在全國內大範圍的推廣發展佛教。但是道教以及佛教有著非常不同的觀念在最後佛教在歷史上被滅了4次。但是卻從來都沒有人去剿滅道教。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原因來看,首先第一個就是免賦稅,因為古代的時候朝廷大量的稅收都來源於農業還有一些按照人頭來收取的土地稅。
  • 外來的佛教中規中矩,歷史上卻四次滅佛,傳統道教怎麼就不出事?
    全世界的宗教有很多,但是比較大的就分為三個,而在我國影響比較深遠的一個是佛教,另外一個就是道教,這裡面佛教在其他國家的影響力也很大,但道教確實我們自己本土的宗教。如果光從歷史上來看,道教可出了不少么蛾子,但是直到現在都沒什麼事情,可是佛教人家乖乖傳播教義,卻曾被滅掉過四次。
  • 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基督教、天主教「三自」愛國運動和佛教、道教...
    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基督教、天主教「三自」愛國運動和佛教、道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統戰歷史
  • 訪談︱程樂松:道教為什麼鬥不過佛教?
    若我們依照關於張陵的歷史記載,張陵是沛人客居蜀地,沛這個區域的確和太平道的活動範圍比較接近。陳寅恪先生和柳存仁先生的研究中都已討論過這個問題。不妨說,道教並不是在特定的歷史時間點上出現的,道教的緣起及其發展起點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道教本身的定義方式。
  • 中國要爆發四次滅佛運動,為什麼道教卻安然無恙
    在中國最流行的兩個宗教,一個是佛教,一個是道教。道教是我們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然而佛教是東漢時期從古代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教人向善。也就是說應該受到古代皇帝的歡迎才對,但是中國歷史上卻發生四次木滅佛運動。佛教他們遭受了毀滅性的打壓。然而道教卻毫髮無損。這是怎麼回事呢?
  • ...基督教、天主教「三自」愛國運動和佛教、道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中國是一個有多種宗教的國家,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是五種主要宗教。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繼續利用宗教反對新生人民政權,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對此,一方面,党進一步堅持和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並實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對宗教界愛國民主人士的統一戰線政策,邀請宗教界愛國人士代表參加政協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參加新中國建設和三大運動;另一方面,實行積極慎重的工作方針,針對各種宗教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政策,支持、引導基督教、天主教割斷與帝國主義的聯繫,肅清其影響,使宗教真正成為中國信教群眾自辦的宗教事業;推動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實行民主改革
  • 為什麼道教愛搗亂卻沒事,佛教不惹麻煩,卻經歷了4次「剿滅」
    為什麼道教愛搗亂卻沒事,佛教不惹麻煩,卻經歷了4次「剿滅」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中國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道教和佛教。歷史上,為什麼道教愛搗亂卻沒事,佛教不惹麻煩,卻經歷了4次「剿滅」。道教是我們自古以來中國產生的文化,佛教則是外來的。關於佛教是何時怎樣傳到中國的,一直沒有結論,但是在西周就已經出現佛教的身影了,在國內最能引起熱議的就是道教和佛教了,在歷史上,道教修仙、造不死藥等等屢次生事都沒有滅亡,佛教什麼都不做,卻有4次險些滅亡,這是為什麼呢?
  • 佛教身為一個大的宗教,為什麼發生4次滅佛運動,而道教卻沒事?
    在我國古代最厲害的兩個宗教那就是佛教和道教了,大家都知道,道教是產自於我們本土的,而佛教是東漢時期從古代的印度傳到中國的,佛教向來都是教人向善,要行善積德,按理說應該受到皇帝們的喜愛,但是在我國的歷史上卻發生過4次剿滅佛教的事件,使得佛教遭受到的打擊非常大,而道教卻從來沒有受到過打擊
  • 中國到處都有佛教神像,為什麼很少見道教神像?
    為什麼仙俠小說會受大眾歡迎呢?第一個原因是:爽,爽文讓很多現實中不爽的人能得到某種發洩和平衡;第二個原因是:白,一個人可能編不出一個武俠故事,但一定能編出一個仙俠故事。寫武俠,還是需要一些文字功底,閱歷等等,寫仙俠真的是上過初中就能寫了,大眾參與度一高,自然更受歡迎;道教講究清心無為 道法自然,當然不會刻意去籠絡世人來信教;佛教講求廣收香火錢,大肆宣揚 廣收信徒是必要的手段。小編你看清本質再來加以評論,不要說道教不懂變通才導致發展不暢,別人根本就不求發展好嗎?
  • 歷史上佛教曾4次被滅,道教多次造反為何卻安然無恙?原因很簡單
    古老的東方國度,擁有著兩大影響力極為深刻的宗教,其一為道教,其二為佛教,道教始於老子,而佛教卻是從印度傳播過來的。佛教的起源並不十分明晰,眾多文書典籍中記載,早在周朝時期,佛教就已經在我國初見端倪,這兩大宗教在我國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經久不息,歷史上的道教,甚至還曾經公然準備推翻統治者,而佛教幾千年來一直是統治者控制民心的有力武器。佛教雖是統治者的工具,卻是數次遭到毀滅,為何道教公然反對過統治者,卻能長盛不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