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在風景如畫、清風習習的運河之畔商都廣場上,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接受了河南衛視《對話中原》欄目專訪,進行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訪談節目錄製。訪談中,王保存結合商丘實際,圍繞如何推進城鎮化建設這一主題作了精闢的闡述。河南大學原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發曾教授作為嘉賓參加了訪談。
《對話中原》欄目是河南衛視精心打造、全力推介的一檔大型新聞類訪談欄目,經常邀請黨和政府的主要領導以及國內權威專家,就某些選題進行深入訪談,主要展現河南各級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能力。通過這些節目,觀眾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河南崛起的蓬勃力量和鏗鏘腳步。
訪談中,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首先闡述了城鎮化的概念。王保存說,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是二三產業向城鎮聚集發展的過程,是城市先進生產力、現代文明不斷向農村延伸與擴散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把農民轉換成市民,讓廣大農民更多地共享城市發展的成果,讓城市帶動農村共同走上富裕文明的道路。
就如何破解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錢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民生怎麼辦、糧食怎麼保」這四個難題,王保存說,破解這「四個難題」,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要抓的關鍵問題。這「四個難題」抓住了河南的現實省情和發展中面臨的諸多矛盾,要解決這「四個難題」,最根本的是要抓住發展這個不變的主題。我們提出,要按照盧書記提出的「四個重在」要求,做到加快發展與加快轉變的有機統一,奮力實現「三大跨越」,就是推動商丘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由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跨越、由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跨越。這「三大跨越」中,城鎮化建設至關重要,有活力的城市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說,近年來,我們堅持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堅持不以削弱農業為代價發展工業,堅持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統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建設,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9年,全市GDP突破1000億元,三大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歷史性轉變,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4000元。糧食總產量達到122億斤,居全省第三位,連續六年豐產豐收。發展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商丘作為農業大市,要想解決農業問題、農村問題、城市問題,關鍵是要推動「三化」協調發展,特別是推進城鎮化。商丘未來最大的需求潛力在城鎮化,最大的發展動力在城鎮化,最大的發展方式轉變也在城鎮化。城鎮化一頭連著工業化,一頭連著農業現代化,在「三化」協調發展中具有核心帶動作用。
談到商丘如何推進城鎮化建設時,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說,我們從三個層次開展工作:一是圍繞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強化商丘中心城區建設,把中心城區打造成西呼應鄭州和開封、東對接徐州和齊魯的區域性宜居城市;二是圍繞做優做美縣城,強化6個縣城和永城市建設,把縣城打造成特色亮點城市;三是圍繞特色做實中心鎮,大力發展特色城鎮,把小城鎮建設成為適宜居住的中心城鎮。
2009年,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35.5%,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372.4平方公裡,城鎮總人口達到295.14萬人,其中商丘市中心城區面積達到94.8平方公裡,中心城區人口95.4萬人,初步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永城市和6個縣城為次中心,大中小城鎮有機結合,梯次明顯、層級合理的城鎮體系。商丘市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等稱號,廣大城鄉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當主持人問起商丘下一步推進城鎮化的目標時,王保存回答說,我們的近期目標是,2010年商丘市中心城區面積發展到100平方公裡以上,中心城區人口發展到100萬人以上;遠期目標是到2020年城鎮化率力爭達到50%以上,中心城區人口發展到150萬人;2030年城鎮化率力爭達到60%以上。把商丘建設成為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商貿物流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樞紐、現代工業城市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在推進城鎮化工作中,重點抓好「四個一」,即「抓住一個龍頭,就是抓住規劃建設這個龍頭;構建一個支撐,就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一個樞紐,就是打造綜合性交通樞紐;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訪談結束時,主持人請王保存用一句話對商丘城鎮化建設作一展望時,王保存說,我想借用上海現在正在舉辦的世博會主題詞送給廣大的觀眾朋友特別是農民朋友,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節目中,王發曾教授的精彩點評貫穿始終,並為商丘如何推進城鎮化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商丘市委常委、永城市委書記吳孟鐸談了永城市城鎮化建設亮點、村莊整治及新農村建設情況;商丘市政協副主席萬克才談了黃河故道規劃開發情況。
商丘市領導李德才、賈宏偉、賈瑞琴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節目錄製。商丘市城鄉規劃局局長楊華、寧陵縣陽驛鄉後陳村黨支部書記於博、梁園區解放新村黨委書記喬彬、睢陽區新城辦事處黨委書記李中須、新一代農民工代表高美麗、開發區黨委書記胡世甫等參加訪談。
據悉,本次現場錄製的節目將於近期在河南衛視播出。
責任編輯:李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