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12月11日上午,千億白馬股分眾傳媒突遭砸盤,閃崩跌停。隨後,跌停板一度被撬開,但由於拋壓過大,截至下午15:00收盤,分眾傳媒仍然封死在跌停板上,跌幅10.02%,報收9.43元,最新市值138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跌停之前,已有資金提前離場。深交所盤後數據顯示,12月7日(本周一),分眾傳媒曾出現一筆折價超9%的大宗交易,成交價9.3元,成交金額近7591萬元。買方為中信建投合肥長江西路營業部,賣方為廣發證券廣州天河路營業部。
突遭跌停引起各種猜測
分眾傳媒是國內樓宇廣告行業的龍頭企業,今天,這隻濃眉大眼的白馬股卻在消息面上沒有明顯利空的情況下突然跌停,再加上已有資金高位離場,引起了市場上的各種猜測。
一方觀點認為,這與近日廣告費可以計入稅前扣除的政策有關。12月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化妝品、藥品、飲料三個行業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支出,稅前抵扣比例提高到30%。
也有猜測認為,這或許與近日好耶集團停工和蘇寧質押事件有關。好耶是一家網絡廣告公司,分眾傳媒曾在2007年獲得其控股權,隨後於2010年出售,2020年12月10日,好耶集團人力資源部發布「停工停產」內部郵件,被市場認為是網際網路廣告的沒落;再加上近期市場熱議的蘇寧質押事件,而分眾傳媒為蘇寧在11月30日剛剛為子公司「雲網萬店」新引入的戰略投資者。
對於上述傳音,中信證券傳媒分析師王冠然認為:
1)關於廣告計入稅前扣除的政策,這個是之前政策延續,對分眾無特殊影響。
2)關於好耶集團停工,分眾之前已剝離好耶,其停工已與分眾無關。
3)關於蘇寧質押事件引發市場擔憂阿里投資的相關公司,分眾主業競爭力穩固,景氣度向好,現金流良好,關聯不大。
王冠然認為,分眾今年來漲幅較大,短期看,年底或有部分機構調倉與鎖定收益需求造成一定的波動。
從股價來看,分眾傳媒在12月2日剛刷新了近2年來最高紀錄,從今年4月份階段最低點到12月2日階段最高點,區間最高漲幅超160%。
眾多明星基金抱團重倉
分眾傳媒一直是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抱團重倉股。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205隻基金重倉分眾傳媒,其中有2隻基金進入分眾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分別是梁浩管理的鵬華新興產業,和李元博管理的富國創新科技。
兩隻基金均在三季度對分眾傳媒進行了大幅加倉,使其新進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其中鵬華新興產業持有1.3億股,位居第一大重倉股,佔基金淨值6.86%;富國創新科技持有1.2億股,位居第二大重倉股,佔基金淨值9.07%。
此外,李元博的富國創新趨勢股票、梁浩的鵬華新興成長、胡宜斌的華安媒體網際網路和華安智能生活、袁芳的工銀文體產業股票、陳宇的興全精選等眾多明星基金均重倉持有分眾傳媒。
而如果按照持股市值佔基金淨值比這一指標來看,還有廣發中證傳媒ETF、鵬華傳媒分級等不少基金持有分眾傳媒的倉位超過10%,將會受到的衝擊更大。
除基金外,還有泰康人壽保險旗下產品、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六組合等多家機構投資者重倉分眾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