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系統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2020-12-16 電子發燒友

數控系統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佚名 發表於 2019-11-04 10:07:38

  數控系統技術的發展現狀

  1、國外數控系統技術的發展現狀

  1952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第一臺試驗性數控系統,開創了世界數控系統技術發展的先河。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數控系統技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1986 年,三 菱 ( MITSUBISHI) 推出了採用Motorola 32 位 68020 CPU 的數控系統,掀起了 32 位數控系統的熱潮。1987 年,發那科( FANUC) 公司32 位多 CPU 系統—FS-15 的問世,使系統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數據交換速度較原來的 16 位數控系統顯著提高。

  90 年代以來,受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影響,利用 PC 豐富的軟硬體資源,數控系統朝著開放式體系結構方向發展。該結構不僅使數控系統具備更好的通用性、適應性和擴展性,也是智能化、網絡化發展的技術基礎。工業發達國家相繼建立開放式數控系統的研究計劃,如歐洲的 OSACA 計劃、日本的OSEC 計劃等。此外,隨著數控系統性能的不斷提升,數控工具機的高速化成效顯著。德、美、日等各國爭相開發新一代的高速數控工具機,加工中心的主軸轉速、工作檯移動速度、換刀時間分別從 80年代的 3 000~4 000 r/min、10 m /min 和 5~10 s 提高到 90 年代的 15 000 ~ 50 000 r/min、80 ~ 120 m/min和1~3 s。

  進入 21 世紀,數控系統技術在控制精度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0 年國際製造技術( 工具機) 展覽會( IMTS 2010) 上,專業的數控系統製造商紛紛推出了提高控制精度的新舉措。FANUC 展出的 Series30i /31i /32i /35i-MODEL B 數控系統推出了 AI 納米輪廓 控 制、AI 納米高精度控制、納 米 平 滑 加 工、NURBS 插補等先進功能,能夠提供以納米為單位的插補指令,大大提高了工件加工表面的平滑性和光潔度( 圖 1) 。SIEMENS 展出的 SINUMERIK 828D數控系統所獨有的 80 位浮點計算精度,可充分保證插補中輪廓控制的精確性,從而獲得更高的加工精度。此外,MITSUBISHI 公司的 M700V 系列數控系統也可實現納米級插補。

  圖 1 納米平滑加工技術表面加工效果

  經過持久研發和創新,德、美、日等國已基本掌握了數控系統的領先技術。目前,在數控技術研究應用領域主要有兩大陣營: 一個是以發那科( FANUC) 、西 門 子( SIEMENS) 為代表的專業數控系統廠商; 另一個是以山崎馬扎克( MAZAK) 、德瑪吉( DMG) 為代表,自主開發數控系統的大型工具機制 造 商。2015 年 FANUC 推 出 的 Series oiMODELF 數控系統,推進了與高檔機型 30i 系列的「無縫化」接軌,具備滿足自動化需求的工件裝卸控制新功能和最新的提高運轉率技術,強化了循環 時 間 縮短功能,並支持最新的 I/O 網絡—I/OLink。MAZAK 提 出 的 全 新 制 造 理 念—SmoothTechnology,以基於 Smooth 技術的第七代數控系統MAZATROL SmoothX 為樞紐,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的智能化產品和生產管理服務。SmoothX 數控系統搭配先進軟硬體,在高進給速度下可進行多面高精度加工; 圖解界面和觸屏操作使用戶體驗更佳,即使是複雜的五軸加工程序,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修改;內置的應用軟體可以根據實際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快速地為操作者匹配設備參數。DMG 推 出 的CELOS 系統簡化和加快了從構思到成品的進程,其應用程式( CELOS APP) 使用戶能夠對工具機數據、工藝流程以及合同訂單等進行操作顯示、數位化管理和文檔化,如同操作智慧型手機一樣簡便直觀( 圖 2) 。CELOS 系統可以將車間與公司高層組織整合在一起,為持續數位化和無紙化生產奠定基礎,實現數控系統的網絡化、智能化。

  圖 2 CELOS APP 的圖解界面和觸屏操作

  2、 國內數控系統技術的發展現狀

  我國對數控系統技術的研究始於 1958 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形成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的產業體系,建立了華中數控、瀋陽數控、航天數控、廣州數控和北京精雕數控等一批國產數控系統產業基地。雖然國產高端數控系統與國外相比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來在多軸聯動控制、功能複合化、網絡化、智能化和開放性等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績。

  多軸聯動控制。多軸聯動控制技術是數控系統的核心和關鍵,也是制約我國數控系統發展的一大瓶頸。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多方不懈努力下得到了快速發展,逐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品。華中數控、航天數控、北京機電院、北京精雕等已成功研發五軸聯動的數控系統。2013 年,應用華中數控系統,武漢重型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CKX5680 七軸五聯動車銑複合數控加工工具機,用於大型高端艦船推進器關鍵部件—大型螺旋槳的高精、高效加工( 圖 3) 。同年,北京精雕推出了 JD50數控系統,具備高精度多軸聯動加工控制能力,滿足微米級精度產品的多軸加工需求,配備 JD50 數控系統的 SmartCNC500E- DRTD 系列精雕機,可用於加工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葉輪( 圖 4) 。

  圖 3 七軸五聯動複合工具機加工大型螺旋槳

  圖 4 五軸聯動精雕機加工葉輪

  功能複合化。目前,國際主流數控系統廠商大多推出了集成 CAD/CAM 技術的複合式數控系統。數控技術與 CAD/CAM 技術的無縫集成,有效提高了產品加工的效率和可靠性,在加工技術產業鏈裡的地位愈加重要。國內已開始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北 京 精 雕 推 出 的 JD50 數 控 系 統,正 是 集CAD/CAM 技術、數控技術、測量技術為一體的複合式數控系統,具備在機測量自適應補償功能。該功能是以工具機為載體,輔以相應的測量工具( 接觸式測頭) ,在工件加工過程中實時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構建工件實際輪廓,將其與理論輪廓間的偏差值自動補償至加工路徑。該功能有效解決了產品加工過程中由於來料變形、裝夾變形、裝夾偏位等因素影響導致後續加工質量不穩定的問題。圖 5 所示為利用 JD50 數控系統此項功能,完成在雞蛋表面的圖案雕刻。

  圖 5 在機測量自適應補償技術完成的蛋殼表面雕刻

  網絡化與智能化。隨著計算機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國產數控系統的網絡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瀋陽數控於 2012 年推出了具有網絡智能功能的 i5 ( industry,information,internet,intelligent,integrate) 數控系統[13]。該系統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用戶可通過行動電話或電腦遠程對 i5 智能工具機( 圖 7) 下達各項指令,使工業效率提升了 20%,實現了「指尖上的工廠」。i5 數控系統提供的豐富接口使數據在設備和異地工廠之間實現雙向交互,為用戶提供了不同層次和規模的應用[14]。2014 年第八屆中國數控工具機展覽會( CCMT 2014) 上,華中數控圍繞新一代雲數控的主題,推出了配置機器人生產單元的新一代雲數控系統和面向不同行業的數控系統解決方案。

  新一代雲數控系統以華中 8 型高端數控系統[15]( 圖 6) 為基礎,結合網絡化、信息化的技術平臺,提供「雲管家、雲維護、雲智能」3 大功能,完成設備從生產到維護保養及改造優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面向生產製造企業、工具機廠商、數控廠商的數位化服務平臺。

  圖 6 華中數控 HNC-808M 數控系統

  圖 7 搭載 i5 數控系統的 T5. 2 智能臥式車床

  開放性。儘管目前國內市場上傳統的封閉式數控系統依舊應用廣泛,但開放式數控系統已是大勢所趨。數控系統的開放性為大型生產活動的自動化、信息化創造了有利條件,也是「工業 4. 0」時代對數控系統提出的新要求。北京精雕的 JD50 數控系統採用開放式體系架構,支持 PLC、宏程序以及外部功能調用等系統擴展功能。PLC 系統硬體平臺提供多種總線接口,可靈活實現與各類外部設備的連接,為大型加工企業的自動化改造提供了軟、硬體支持。此外,JD50 數控系統提供包括加工文件操作、工具機信息獲取、工具機狀態監控、工具機遠程控制在內的4 大類網絡接口,可以輕鬆接入客戶工廠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另外該數控系統還支持半導體設備通訊標準接口 SECS,支持包括 HSMS、SECS-Ⅱ和 GEM在內的三層標準協議,能快速接入高度自動化的半導體製造廠的計算機集成製造管理系統(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 。

  遠程監控及故障診斷。近年來在國家「863」計劃的資助下,國內許多大學和企業都開展了面向數控設備的遠程監測和故障診斷解決方案研究。西北工業大學與企業合作研究建立了基於 Internet 的數控工具機遠程監測和故障診斷系統,為數控工具機廠家創造了一個遠程售後服務體系的網絡環境,節省了生產廠家的售後服務費用,提高了維修和服務的效率。廣州數控提出的數控設備網絡化解決方案,可對車間生產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和遠程診斷,目前已實現了基於 TCP /IP 的遠程診斷與維護,降低了售後服務成本,也為故障知識庫和加工知識庫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數控系統的發展趨勢

  趨勢之一:數控系統向開放式體系結構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數控技術更快的更新換代。世界上許多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利用PC機豐富的軟、硬體資源開發開放式體系結構的新一代數控系統。開放式體系結構使數控系統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適應性,可擴展性,並可以較容易的實現智能化,網絡化。近幾年許多國家紛紛研究開發這種系統,如美國科學製造中心(NCMS)與空軍共同領導的「下一代工作站/工具機控制器體系結構」NGC,歐共體的「自動化系統中開放式體系結構」OSACA,日本的OSEC計劃等。開放式體系結構可以大量採用通用微機技術,使編程、操作以及技術升級和更新變得簡單快捷。開放式體系結構的新一代數控系統,其硬體,軟體總線規範都是對外開放的,數控系統製造商和用戶可以根據這些開放的資源進行的系統集成,同時它也為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配置數控系統帶來極大的方便,促進了數控系統多檔次,多品種的開發和廣泛應用,開發生產周期大大縮短。同時,這種數控系統可隨CPU的升級而升級,而結構可以保持不變。

  趨勢之二:數控系統方向軟數控方向發展

  現在,實際用於工業現場的數控系統主要有一下四種類型,分別代表了數控技術的不同發展階段,對不同的數控系統進行分析後發現,數控系統不但從封閉式體系結構向開放式體系結構發展,而且正在從硬數控向軟數控方向發展的趨勢,傳統的數控系統,如FANUC 0 系統,MITSUBISHI M50系統,SINUMERIK 810/M/T/G 系統等。這是一種專用的封閉體系結構的數控系統。目前,這種系統還是佔據了製造業的大部分市場。

  數控工具機是數字控制工具機的簡稱,亦稱NC工具機,是為了滿足單件、小批、多品種自動化生產的需要而研製的一種靈活的、通用的能夠適應產品頻繁變化的柔性自動化工具機,具有適應性強、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定和生產效率高的優點。它綜合應用了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伺服驅動、精密測量和新型機械結構等多方面的技術成果。隨著工具機數控技術的迅速發展,數控工具機在機械製造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第一臺數控工具機是適應航空工業製造複雜零件的需要而產生的。1948年,美國帕森斯公司在研製加工直升機葉片輪廓用檢查樣板的加工工具機時,提出了數控工具機的初始設想。1949年,帕森斯公司正式接受委託,與麻省理工學院伺服機構試驗室合作,開始從事數控工具機的研製工作。經過三年時間的研究,於1952年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數控工具機樣機,這是一臺直線插補三坐標立式銑床,其數控系統全部採用電子管,也稱第一代數控系統。經過三年的改進和自動程序編制的研究,於1955年進入實用階段,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由於電晶體的應用,數控系統提高了可靠性且價格開始下降,一些民用工業開始發展數控工具機,其中多數是鑽床、衝床等點位控制的工具機。數控技術不僅在工具機上得到實際應用,而且逐步推廣到焊接機、火焰切割機等,使數控技術不斷地擴展應用範圍。

  我國的數控工具機是從1958年開始研製的,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歷程,目前數控技術已在車、銑、鑽、鏜、磨、齒輪加工、電加工等領域全面展開,數控加工中心也相繼研製成功。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數控雷射切割技術發展趨勢與市場分析
    實現更高速度、高精度、智能化雷射切割將是數控雷射切割技術發展的目標。2 發展數控雷射切割機產業的重要意義及其市場分析2.1 發展數控雷射切割機產業的重要意義     在高功率數控雷射切割成套設備開發及製造方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雷射切割技術及裝備從無到有,已逐步形成一定產業規模。
  • 高速數控技術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介紹
    高速數控技術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09-29 08:20:00 工業發達國家通過發展數控技術,建立數控工具機產業,促使製造業跨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2020年中國伺服系統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伺服系統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認為,自動控制系統不僅在理論上飛速發展,在其應用器件上也日新月異。模塊化、數位化、高精度、長壽命的器件每隔**~**年就有更新換代的產品面市。
  • 高速加工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從中可部分了解到世界高速加工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本文重點介紹一汽--大眾捷達轎車傳、發生產線。 2.1引進的捷達數控轎車自動生產線概況 一汽--大眾捷達轎車自動生產線由衝壓、焊接、塗裝、總裝、發動機及傳動器等高速生產線組成。
  • 我國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和現狀
    近10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不同層次的開放式數控系統應運而生,發展很快。目前正朝著標準化開放體系結構的方向前進。就結構形式而言,當今世界上的數控系統大致可分為4種類型: 1. 傳統數控系統; 2. 「PC嵌入NC」結構的開放式數控系統; 3.
  • 2020-2026年中國工業軟體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工業軟體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國內工業軟體企業能更深入、細緻地了解市場需求,從而更能為本土工業企業量身設計個性化的軟體。國產工業軟體憑藉本土優勢,本土化、個性化需求愈加突出已經不再局限於以前的中小企業(SMB)市場,在部分高端市場可以和國外軟體展開正面的競爭。
  • 2020-2026年中國工業大數據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工業大數據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工業大數據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工業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工業大數據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趨勢
    自從1962年美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以來,機器人技術及其產品發展很快,已成為柔性製造系統(FMS)、自動化工廠(FA)、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的自動化工具。 廣泛採用工業機器人,不僅可提高產品的質量與產量,而且對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產成本,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中國鑄造模具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文章**後部分展望了發展前景,指出中國鑄造模具的發展空間還相當大,將有更多的模具企業走上專而精的道路。 「十五」期間中國鑄造?場呈現良好趨勢,2005年全國鑄件總量達到1800萬噸左右,球墨鑄件在總產量中的比重提高到20%-25%,即320萬- 400萬噸;隨著轎車產量的增加,有色鑄造件產量接近200萬噸;今後國際?
  • 中國伺服系統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伺服系統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我國製造業產業升級的不斷推進,為我國伺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近年來,隨著數控工具機、包裝機械、電子專用設備等行業繼續保持較好發展以及交流伺服技術的日益成熟,新興行業如新能源行業中的風電產業伺服技術的應用使得我國伺服市場迅速發展。
  • 2021-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通過工業機器人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中國硬質合金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這些合金刀片往往與工具配套同專用數控工具機一起進入中國。使用進口的數控工具機和數控刀具需要不斷補充損耗的硬質合金刀片。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各機械加工領域的進口數控工具機、加工中心的數量不斷增加。  市場容量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硬質合金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顯示,中國硬質合金工業雖然規模大,但因高附加值及配套深加工產品如高性能超細合金、高精度高性能研磨塗層刀片、超硬工具材料、複雜大異製品、精密硬質合金數控刀具等量少、深加配套不足以及品種不全,致使硬質合金生產廠家與國外先進同行相比效益普遍不高。
  • 2020-2026年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整個社會對交通運輸需求的日益增加,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於各個國家和地區,如何解決交通擁擠和堵塞現象幾乎成了各國政府最為棘手的難題之一。
  • 全球與中國汽車氣候控制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汽車氣候控制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汽車氣候控制系統行業企業準確把握汽車氣候控制系統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 2020年全球與中國公路邊坡柔性防護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
    《2020年全球與中國公路邊坡柔性防護系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專門針對公路邊坡柔性防護系統產業的調研報告,通過對公路邊坡柔性防護系統產業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分析闡述,為企業、投資者進行競爭分析、發展規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
  • 《當代基督教現狀與發展趨勢》成果簡介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成果選介 >> 重大項目動態 《當代基督教現狀與發展趨勢》成果簡介   2011年04
  • 中國模具製造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模具製造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模具製造公司和模具製造行業相關項目現狀、模具製造未來發展潛力,模具製造投資進入機會、模具製造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 《中國製造2025》解讀之:推動高檔數控工具機發展
    例如,汽車行業表現出生產大批量、多品種、車型更新快的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發展加速,從而要求加工設備朝著精密、高效、智能化方向不斷發展。在航空航天產業領域,隨著民用飛機需求量的劇增以及軍用飛機的跨代發展,新一代飛機朝著輕質化、高可靠性、長壽命、高隱身性、多構型、快速響應及低成本製造等方向發展,新一代技術急切需要更先進的加工裝備來承載,航空製造裝備朝著自動化、柔性化、數位化和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 2020年中國電商物流ERP系統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電商物流ERP系統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是對電商物流ERP系統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中國鍛壓機械製造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儘管已有相當數量的產品水平高、製造精細的鑄造設備、鍛壓設備乃至成套生產線,依然難以改變其進入門檻低、製造粗放的現狀。  對中小規格、普通型的產品我們僅僅解決了有無的問題,高檔產品仍然依靠進口;在大、重、特型設備方面,問題則更加凸顯。我們國產數控工具機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到57,但這個佔有率數據構成大部分是低檔數控工具機,屬於中高端的部分比例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