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普洱茶產業何去何從?

2020-12-12 拾雲南

新年伊始,普洱茶樹還在休養生息,卻已處在風口浪尖上。

3月初,雲南農業大學一篇《雲南農大首次發現:茶葉有效成分強力結合新冠病毒S蛋白,並阻斷與ACE2受體結合》,讓普洱茶被「聚焦」。

緊接著,「3·15」之際,澎湃新聞、央視財經分別報導《普洱茶亂象①:為高產濫用農藥和催生藥劑》《普洱茶亂象②:古樹成謎,造假成風》《普洱茶亂象③:官方稱嚴查,協會建議溯源》《春茶價格下跌!茶商:買的人還沒賣的多……「春茶一早值千金」,如今……》……一時,普洱茶成為眾矢之的。

資料圖:春茶採摘

這個春天

普洱茶有點「苦」

如此形勢之下

普洱茶春茶價格幾許?

古樹茶是漲是跌?

普洱茶行業何去何從?

普洱茶亂象遭曝光

為高產濫用農藥和催生藥劑

春茶季是雲南茶農們每年的「頭等大事」。今年「3.15」前夕,澎湃新聞對普洱茶亂象進行調查並曝光:在雲南普洱勐海縣,一些農戶為了利益,大量使用催生藥或涉氧樂果等違禁農藥。

提及使用農藥的原因,勐海縣茶農表示,「不打農藥採不了的,一年採兩次就沒有了。打了藥之後,每個星期可以採一次。」

當地多個農資店的負責人表示,用農藥催生茶葉和噴灑除草劑在當地是普遍現象,「採摘一批就打一次,採完了這批茶葉就打一次藥,一般半個月打一次。」

「為什麼普洱茶一直出不了國門,因為過不了檢。」採訪視頻中,有受訪者表示,「地上打的草甘膦,對人體傷害很大,長時間喝打了除草劑的茶,對免疫系統破壞很大。」

報導截圖

該情況曝光後 ,勐海縣相關部門對普洱茶生產銷售亂象進行整治。

情況通報顯示,3月16日,該縣農業農村局制定下發了《勐海縣農業農村局關於進一步加強農藥使用管理的通知》,發布《勐海縣關於全面加強茶葉、蔬菜等作物農藥安全使用告知書》,限用農藥定點經營,只有取得「限制使用農藥經營許可證」的門店方可經營,其餘門店不得經營,自3月16日起,縣內所有限制使用農藥全部下架,同時要求農藥經營店做好農藥進銷貨電子臺帳。

2020年普洱茶形勢如何?

普洱春茶價格下跌

在雲南省普洱市,由於冬春氣溫高,每年春茶上市時間都會比很多茶產區早。

據央視財經報導,普洱思茅區的春茶已陸續開採。但是,讓茶農們苦惱的是,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少有茶商上門收購,春茶的價格比去年低了很多。思茅區倚象鎮幹海子村茶農周忠會介紹,往年生態茶有機茶最低,芽頭是60元/公斤,今年芽頭才到40多元/公斤。

茶農擔心春茶銷售,而茶企受疫情的影響,也出現生產、銷售低迷的情況。普洱一家茶企的茶場恢復生產後,車間的日均產量不足三分之一。

景邁山春茶 圖源:普洱市人民政府網

近日,普洱景邁山的古茶樹也已經紛紛吐露新芽。景邁召臘茶廠負責人王小非告訴新聞君,今年景邁山春茶僅有少量臺地茶開採,古樹茶還沒有開始採摘。「受疫情影響,近期外地客商來得很少。」談及價格,王小非則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今年價格是漲是跌,但每年景邁山茶價相對比較穩定。

景邁山春茶 圖源:普洱市人民政府網

此前,普洱市茶葉和咖啡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去冬今春,普洱降雨偏少、旱情較重,導致茶產量下降、茶葉品相略差。目前,鮮葉價格15元/公斤左右,毛茶價格70元/公斤。其中,優質茶價格上漲不愁賣、普通茶價格下跌銷售難。而普洱春茶將於3月下旬到4月中旬大面積開採。屆時,春茶價格有望全面回升,銷售額穩中有增。

版納勐海受乾旱影響大

在有著「中國普洱茶第一縣」美譽的勐海縣,相比疫情,普洱春茶季,更讓人擔心的是旱情。「入春以來到現在,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一些旱情嚴重的地方出現了老茶樹受旱致死的情況。」在勐海縣西定鄉暖和茶山、勐海布朗茶山設有初制所和精製廠的眾福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盧文舉告訴新聞君,由於乾旱等原因,他所關注到的勐海山區的茶園還沒有進入規模採摘。

「山區臺地茶、特別是古樹茶,到今天為止,基本沒有採摘。有開始春採的臺地茶,也沒有量,茶山絕大多數初制所都還在等待之中。」另外,壩區茶葉發芽較早,但也只是初有規模,大面積採摘預計在一周之後。盧文舉說:「如果期間有一場透雨就好了,採摘期會提前。」

「往年春茶季都有大量茶商蜂擁茶山,習慣看原料下訂單,今年的茶山幾乎見不到茶商的身影。」盧文舉說,現在採茶工短缺。

目前,勐海政府部門正採取積極舉措幫助茶企脫困。

「今年春茶價格遲遲不定,各大茶區都在觀望之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茶農、茶企和茶商的信心。」盧文舉預測,今年當地春茶的價格不會有明顯上漲,有的茶區價格甚至會有下降。

臨滄高端茶品價格穩定

專注臨滄茶區高端茶的雲南霸茶茶業有限公司以實體店為主,在全國有90多家門店。受疫情影響,目前部分門店還未開門營業。雲南霸茶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霞介紹,「疫情期間,我們通過直播、網絡授課,和茶粉交流茶文化,所有工作都在正常運行。」此外,該企業還充分利用快遞、物流等方式維護省外客戶。

3月19日古樹發芽情況 受訪者供圖

「我們的客戶比較高端,銷售商暫時沒有什麼影響。部分合作商、茶粉在3月20日已經上山。廖霞說:「公司已經提前做好了一系列措施,準備充足的口罩、消毒用品等供應來滇客戶和茶山工人。同時保證外來人員只在茶區範圍內活動。

臨滄古樹人家昔歸茶廠負責人餘世剛告訴新聞君,「目前,臨滄茶區部分小樹陸續開採,古樹茶預計30號左右才採摘,特別是昔歸的春茶,因氣候及地理環境特殊,每年都採摘很晚,今年預計我們昔歸的古樹要清明後才能採制。」「雖然開工了,但目前幾乎沒有外地客商來茶山。」

餘世剛介紹,目前從開秤價格來看,鮮葉價格有所下滑。「邦東、邦旭茶區下滑明顯,10元—20元/市斤不等,昔歸小樹目前價格為60元/市斤,比去年同期下降20元/市斤左右;雲縣等一些不知名的茶區鮮葉價格最低才3元一斤,但隨著大樹、古樹陸續開採,價格將會提升。」

廖霞亦表示,今年臨滄茶區中低端茶品可能會降價,名山頭的最高品質茶葉,價格則會穩定。

觀點:疫情之下,茶樹可以「喘口氣」

冬春連旱,導致今年雲南各茶區產量下降,再加之疫情影響,本地茶企紛紛表示,近期外地客商來得少,今年春茶生意不好做。

資料圖:普洱茶園

對此,雲南鈞翔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於翔表達了不一樣的看法。「過度採摘導致惡性循環,茶葉越採越少,越少越採、越採越貴。」她認為,上山收茶的人少了,反而讓古茶樹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此外,如今快遞物流業發達,在保證品質和信譽的前提下,茶農、茶商也可以採取線上訂單模式售茶。

針對近期普洱茶濫用農藥和催生藥劑等亂象,於翔表示,「這對雲南全省的茶產業口碑都是一個打擊。」她建議,現在科技較為發達,具體是否有農殘超標問題,可以用專業手段進行檢測。

(來源:雲南新聞網)

編輯:驚訝喵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手工DIY店該何去何從?(下)
    沒人上街,不代表沒人逛街疫情下的全民直播,開啟全新「雲」時代懷揣對夢想的憧憬>滿載對生活的追求直播,佔據時代潮頭之席位造就經典,執筆未來蹲下,是為了更好的起跳——全民直播--雲時代疫情期間受影響嚴重的零售業
  • 訪談:向勇+韓晗+宋瑞,疫情下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何去何從
    ,嘉賓為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向勇教授、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韓晗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教授,三位嘉賓主要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國文化旅遊產業將何去何從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並就國民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文化旅遊產業前瞻評估與疫情對外文化貿易影響等問題給予了深入探討。
  • 疫情之下,國際教育何去何從?
    全球疫情之下,海外高校錄取規則的變化對於學生究竟意味著什麼?準留學生和國際教育者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昨日,第五屆國際學校升學指導峰會聚焦上述話題展開討論。 領科教育集團總經理、領科教育上海校區校長梁興安仍然對整個國際教育環境持樂觀態度。
  • 後疫情時代 全球木業產業該何去何從?
    後疫情時代全球木業何去何從?這是大多數木材圈朋友都非常關注的話題。近日,批木網等木材行業媒體就新冠疫情影響下北美硬木的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等問題,對美國闊葉木外銷委員會行政總監麥克·斯諾先生進行了遠程訪談,麥克·斯諾先生對中國木業商關心的主要熱點問題,非常坦誠地表達了他的觀點與看法。
  • 我國普洱茶產業發展前景趨好
    日前,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員服務部主任李佳禾表示,隨著加工水平不斷提升,我國普洱茶產業的發展前景不斷趨好。普洱茶是我國特有茶葉品種,生產歷史悠久。2008年5月,普洱茶被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並於同年8月正式實施《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國家標準;其後,在雲南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支持與政策引導下,雲南普洱茶產業連續數年保持量價齊升,成為當地茶產業的核心產品,也成為全國普洱茶的主產地。目前,該省80%以上的普洱茶銷往全國各地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的聲譽與知名度。
  • 直播預告丨生存與變革 傳統中小企業何去何從?
    2020年,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高新技術產業在重重考驗之下不斷發展,科技飛速進步,新興技術越來越受到國家、政府乃至大眾的關注,新時代、新基建……世界期待著新技術能為新時代帶來新變化。2021年,在大眾的萬眾期待之下,金窩窩數字經濟研究院將繼續邀請到高新技術產業的專家教授、行業大佬蒞臨【曦月面對面】,為您持續來帶「盤點2020丨站在未來看現在」系列直播,與您深入關注數字經濟時代的千變萬化。● 直播嘉賓
  • 疫情之下,何去何從?
    #全球疫情動態#非洲的蝗災,科比的遇難,澳大利亞的大火以及如今肆掠全球的疫情!疫情肆虐紐約的當口,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看上去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嗎?是的,我們什麼也都做不了我們不是醫生,我們沒有能力研究出藥物。我們不是市長,沒有辦法發布市民聚會禁令。我們不是校長,沒有辦法讓學校停課,讓學生呆在家裡。
  • 大臻論茶200:普洱茶在北方的冬天之下
    北方可不可以存普洱茶。在冬天之下,是否會影響茶的保存。還有是會不會轉化太慢的問題。其實在這幾年普洱茶行情北上的情況之下。北方茶友增多。茶商也增多。甚至北方專業倉儲也多了起來。從我們的顧客分布上分析下來。大連,瀋陽,長春都有大量喝茶的朋友。正常室內的話保存下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對存普洱茶來說。
  • 疫情之下,應屆畢業生何去何從?
    這是一個時代的疼痛,這場疫情對方方面面的影響不可估量。 —— 1 疫情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 就業需求減少,就業競爭增大。
  • 2020快樂普洱茶產業項目推介會舉行
    ·全球通達—2020快樂普洱茶產業基地項目推介會」於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C區舉行。  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國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會長穆有為,廣東省茶業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張黎明,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衛紅,昊展創始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理事、廣寧茶商會會長、快樂普洱茶產業基地創始人吳世海等業界及行業嘉賓齊聚現場,見證了這一盛事。
  • 價格一路走高 普洱茶如何"去火"
    ;全市257萬人口,茶農就有110萬人——在號稱「普洱茶都」的雲南省普洱市,普洱茶產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普洱老百姓的生活和收入。業內人士透露,很多投資商帶著數百萬、上千萬的資金,進入普洱茶行業。據不完全統計,僅2006年,各界投資普洱茶產業的資金,就達10億元左右。    「普洱茶是一種食品,是一種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可以長期存放的食品,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但是,如果將普洱茶完全做成一個投資品的話,就背離了它本身作為食品的屬性。」
  • 【抗擊疫情】四川省視協新文藝組織專委會:疫情之下四川文旅產業...
    2月14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戴允康主持召開了」全省文化和旅遊行業疫情防控恢復產業發展座談會「,省文旅廳副廳長楊健、遊勇、嚴颯爽,一級巡視員宋銘,省文旅行業學會、商會、協會相關負責人,以及省文旅廳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 普洱茶產業發展迎來新時期 《普洱市茶產業綠色發展實施意見》解讀
    正如普洱市委書記衛星在第十三屆中國雲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暨首屆國際普洱茶產業發展大會上所說,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歷史和文化,是普洱人民的依戀。  為了規範雲茶產業的發展,普洱市提出了茶葉初制所全面規範化,制定茶葉初制所建設規範、制定產地初制產品標識等具體措施,力爭到2019年底前完成全省茶葉重點縣初制所規範建設,全省茶葉初制所基本達到規範標準的建設要求。
  • 文濤窯品牌創始人張文濤談疫情衝擊下德化陶瓷產業何去何從?
    (八鏈財經獨家)6月10日晚,來自傳媒界、藝術界、陶瓷界、科技界的4名德化新秀創業者匯聚在中國茶具城B區B3-11,共同探討疫情衝擊年代,創業者如何度過危機。談及文濤窯品牌接下去如何破局,德化陶瓷產業何去何從,張文濤提了如下3點:1、要從骨子裡重視品牌打造。現在這種年代,做出來的產品如果沒有自己的品牌,很難做大。德化的陶瓷創業者應該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重視品牌打造。不重視品牌,就是在給自己埋雷!
  • 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該何去何從?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直面「危」與「機」 「創新」成關鍵詞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新冠疫情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表示,在全球疫情防控不確定的前提下,恢復文化產業應當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把握好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危」與先「機」,兼顧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外形勢,恢復文化產業仍需標本兼治。政府能做什麼?
  • 優化創新 厚積薄發 疫情之下濟南文化產業蓄勢待發
    蘿蔔桃子將業務調整為線上服務2020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面臨著困境、機遇以及挑戰。在此次疫情期間,文化產業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雖然有困難,但是其中也不乏機遇和希望。而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在不能出門的日子裡,部分文化產業尤其是數字文化產業為大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文化產品,豐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 《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文化藍皮書發布
    《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昆明舉行。發布會現場 供圖作為國內第一本研究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的文化藍皮書,《報告》較為系統地分析了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的現狀、特點與未來發展態勢,並對普洱茶的產區、市場、古茶樹資源、精準扶貧以及茶馬古道原創學術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 普洱茶投資集團以新技術推動茶產業健康發展
    2018年3月8日普洱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隨即進行全產業鏈布局。在政策支持下,通過市場化運作,充分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發展可溯源「產業品牌」,完善普洱茶倉儲企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打通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溝通渠道,推動普洱茶產業向數位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
  • 疫情之下,臨時抱佛腳是不管用的,應對之策是戰略+模式
    疫情之下,破除茶葉之路何去何從?且看《方一知續說外腦思維》,賺錢模式是可以設計的,更是不斷摸索和嘗試出來的。滿滿的正能量,充盈著酒的激情和茶的智慧,疆局非凡策可以破,好一招段譽的凌波微步,好一招星爺的天外飛仙。
  • 第二屆中國普洱茶(倉儲)產業發展論壇隆重舉辦
    12月14日下午,2018深圳秋季茶博會期間,由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好茶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辦,興茶傳媒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洱茶(倉儲)產業發展論壇之『解讀倉儲與投資新商機』普洱茶倉儲技術進化與生態構建高峰論壇」於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作為本屆茶博會的重磅主題活動之一,備受業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