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收藏家譜
張堅
自古以來,家譜承載著倫理規範,塑造著人格精神,維繫著社會秩序。家譜和國史、方志一起,共同記載了我國的歷史。這些年,修訂家譜之風盛行,的確是傳承家風家訓的好事,藉此,我決定收藏家譜。這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能夠有幸遇到的一件大好事。
一、為什麼當下掀起修訂家譜的高潮?
家譜是記錄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承載家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我想,當下到處有修譜熱潮,有許多原因,但主要還是:一是時逢盛世,百姓安居樂業,有時間、有精力、有能力完成家族的使命;二是傳統文化回歸,人們期許傳承家族的優良傳統,認祖歸宗,明確血緣關係,輩分關係;三是老家譜設定的字輩即將用完,需要延續,明確輩分,理順倫理,不能沒大沒小,做到長幼有序;四是重塑家族文化,通過修訂家譜,提煉家族精神,完善家風家訓,統一族群的思想認識和文化歸屬,完善家族文化體系,明確家族思想體系,激發奮發精進的信心;五是人口外流嚴重,口口相傳的先祖傳統文化和傳說故事,伴隨著人員流動正在消失,通過修訂家譜,留給後人追根依據。
二、為什麼要有家譜?
家譜是記錄家族發展的歷程,促進家族興旺發達,形成家族道德取向,激勵後人發展的重要手段。
我國民間每年都有固定時間祭祖,祭祖的主要作用是追思先人的足跡,明確先人的成敗,傳承先人的優良家風。通過祭祖活動提醒後人,應無愧於先祖的厚望,承接為人處世哲學,促進自身的發展。每年春節、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冬至等祭祀節日,就是為弘揚先人遺志,促進後人精進。而要取得這樣的效果,就得知道先人和祖宗是誰,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才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明確今後要怎樣發展。即就是常說的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問題。
家譜已有約3000年歷史,與國史、方志並稱為三大歷史文獻。古語云:三世不修譜為不孝。家法壞,譜諜尚有遺風;譜諜壞,人家不知來處。所以家譜不可不修。中國人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不忘祖宗先人。而要尋根問祖,全面完整了解先祖的精神風貌和奮鬥歷程,家譜是最重要、最完整也是最可靠的記錄。所以,家譜需要與時俱進修訂和完善的譜志。特別是當下正值發展之際,尤其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縱觀歷史,國家可滅,朝代可替,家庭可散,個人可亡,唯有家族歷久長存,生生不息。只要有一個個家族存在和延續,就有民族的存在和延續;只要有一個個家族團結,就能構成整個民族的團結,保證國家的團結;只要有一個個家族興旺和穩定,就能維繫民族與國家的興旺和穩定。家譜就是一個家族得以延續的證明。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發展史,一個家族的百科全書,一個家族、家庭的歷史文化匯總和歷史檔案。後人通過家譜來掌握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變遷、每個人的生卒年月與婚姻狀況,以及本家族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跡。從中汲取自我發展的營養,從而傳承優良的家風,並以優秀的先人為榜樣,激勵自身和後人的奮進精神。
通過家譜,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間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親我者,我親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緣,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家譜是回答你是誰?從哪裡來?追根溯源的最可靠的工具。古人曰:「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禽獸不如也。」意思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係的標誌,人獸之別就在於他們對於血緣關係的本族人,有一種生生相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這對於當下人口遷徙頻繁,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是證明自己家族歸屬 「身份證」。
家譜不僅明確了族人的輩分關係,還包含祖訓家規如敬父母、尊長者、睦族人、和友鄰、恤貧孤、尙節儉、戒賭博、戒奢侈、戒懶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內容。有的還記載有先輩族人們孝敬老人、忠君愛國、造福鄉梓、刻苦學習、奮發拼搏的典型事跡,都是對族人和後代進行人生教育的生動教材。
家譜中的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世系繁衍、人口變遷等諸多內容。家族的歷史,反映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了解、熟知自己家族歷史,也就了解熟知中華民族的歷史、國家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家譜也是最好的歷史文化普及平臺。
三、家譜是研究當地民間文化的重要資料
由於家譜的內容十分豐富,所以成為當地民俗文化的重要承載者。任何一個地方、一個家族、一個人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其發展歷程,在地方志中不可能有詳盡的記載,但作為一個家族的譜志,能夠將其具體化,詳盡化。一個姓氏的族譜,能夠反映這個家族主要生活區域的傳統文化,記載這個家族中品德高尚,事業有成者的典型事例,成為當地歷史文化地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區域內,各種姓氏的家譜,就是這個區域內所有文化的整體體現。是後人了解、認識、傳承先祖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研究當地發展史的重要史料。
四、為什麼要收藏家譜?
家譜對於一個家族、地方和國家都有重要意義。修訂家譜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讓我萌生了收藏家譜的想法。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當前修訂家譜盛行,從收藏的機會上看,不可多得。每個家譜在輩分延續上都十分重視,一般家譜都會延續十多輩,如果按現實中以25年為一輩(現在的青年結婚普遍比較晚),下次修譜至少還得百年以上。二是當下印刷條件好,一般多印刷幾本家譜,不是什麼難處。事實上,每個家族的家譜,都在多印刷,以備彌補不足。為了確保家譜能夠可靠保留,每個家族都希望自己的家譜能夠收藏。三是當前各個家族修訂家譜後,印刷量普遍較大,但隨著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普遍應用,人們通過網絡閱讀能夠解決閱讀需求,家裡藏書者有減弱趨勢。藏書量的減少,勢必造成家譜獨本難存的問題。四是當下人口遷徙頻繁,會造成大量的遺失。五是系統研究家譜文化,並通過各種家譜的對比,整理出一套家譜修訂應包含的內容,促進家譜規範化。五是透過家譜,對當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人口流向等有具體的研究。六是促進交流,為修訂家譜者提供交流平臺,進一步提高家譜的修訂質量。八是通過大量的收藏,舉辦家譜文化展覽活動,加深對家譜重要性認識,做好收藏的家譜保存工作。以數量來確保家譜的保存,引起後代對家譜的重視。為後人查閱研究家譜的有效平臺,促進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現收藏的家譜長期在榆林市高新區錦園新世紀東門北100米友善書城二樓根源閣展覽,供愛好者學習交流研究。